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生物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步骤为: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在用碱性染料染色时,很多学生存在这样的疑问:醋酸洋红液为何称为碱性染料?碱性染料龙胆紫是与酸性细胞核发生中和反应染色吗?漂洗去解离液能避免与碱性染料发生反应吗?这些问题涉及到染料性质和染色原理,一些教师也没有明白,使得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不清。我们通过大量实验和资料查阅,辨明植物细胞的染色原理。本文特就植物细胞一些结构性质和染色剂的特性作出解释,希望同学们在实验操作中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碱性染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 《生物学教学》2011,36(5):64-65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操作的核心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和压片。在实验中,染色通常都选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染色后细胞核内的细丝状物质可被染上较深的颜色,称为染色质。有不少学生认为:既然是碱性染料染色,而解离时用的又是盐酸,漂洗当然就是要洗去盐酸,防止酸碱中和从而影响染色。但事实上以上碱性染料本身的pH值并不呈碱性。  相似文献   

3.
张典松 《物理教师》2008,29(11):62-64
在物理复习中,很多学生陷入题海之中,不能自拔.做了不少习题,但收效甚微.题中物理情景稍有变化,便不知所云.笔者在很多章节或单元的复习中采用“一题复习法”,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李瑞 《广东教育》2009,(12):47-48
用“手”做物理实验,既方便,又可增添乐趣.在物理教学中,只要教师细心挖掘,会发现很多物理知识、规律可通过“手”来演示,这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整理一些实例,展示用“手”做实验的魅力.  相似文献   

5.
例1小婧同学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前.预先在集气瓶装有少量水.实验过程中她联想到SO2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于是想了解硫燃烧后集气瓶底部残留的“水”是否呈酸性.她多次取“水”测其pH,发现“水”的pH始终小于7并逐渐减小,直到稳定在pH=4.证明集气瓶底部残留液呈__性.小婧想进一步了解该残留液是否具有酸的通性.请你与  相似文献   

6.
毛映霞 《师道》2013,(7):65-66
期末考试一结束,两个月的漫长暑假就来了。可怎样过暑假一直是困扰孩子尤其家长的难题,很多家庭甚至因此矛盾重重。笔者在班级做了一番针对性调查,从“记忆中最美好的一个暑假”“眼前我们过着怎样的暑假”“我为自己的暑假做了怎样的规划”等三个方面,让孩子们谈谈自己的经历和认识。孩子们的心声对家长和学校会带来启发.笔者也希望我们能更合理、科学地安排好孩子们的暑假生活。  相似文献   

7.
前言:“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很多困惑.但只要你做个有心人,不轻言放弃,也许在一连串的问题过后,你会得到一个圆满的回答!”这是在上完人教A版教材《数学2》第四章“圆与方程”后笔者对学生说的一段话.因为我们刚经历了一次艰辛却成功的探索过程.  相似文献   

8.
徐新宏 《数学教学》2014,(5):5-6,42
笔者在讲授必修5(人教A版)“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时,有针对性地布置了一道思考题让学生去做.原题如下:“已知正数x、y满足x+y=1,求1/x+1/y的最小值.”检查后发现很多学生都是这样做的,实录如下: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数学情境,提高教学效率,广大教师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实用的情境就是好情境”正逐渐成为教师的共识.但是在实践中,情境的创设仍然存在很多误区.笔者结合听课所见、所闻、所感,谈谈对情境创设的几点认识,以期引发教师们更理性、更深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动手做”是科学课教学的灵魂。“要用教材”、“不要教教材”说明了教材的作用。教师做“导演”,学生做“演员”,是基本的方法。担任《科学》课的教师以来,每次上课,笔者都会有一些新的收获。小学《科学》课教学过程中的开放性及学生年龄的特征引起了笔者很多思考,以下是笔者在科学课教学中的一点感悟。  相似文献   

11.
赵侠 《山东教育》2014,(5):14-15
最近,笔者参加了一些不同县次的优质课评选.发现现在的很多老师尤为青崃“动态”课堂.课堂状态可谓“动力十足”:教师台上激情四射.学生台下手舞足蹈.师生肢体语言丰富无比。老师和学生一唱一和。俨然幼儿园教师领着一群幼稚的孩子做着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  相似文献   

12.
刘怡 《中学生物学》2012,28(7):42-44
对三版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的实验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实验研究对取材的时间、材料的处理、解离液的配制与解离时间、染色剂的选择与染色时间等问题展开了探讨,进一步优化了实验方案,有效提高了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下册第12页图8—14,Cu与AgNO3溶液反应.从图中可以看到:浸在溶液中下部分的固体,呈银白色,而上部分固体表面呈黑色.笔者曾做过多次试验,均出现此现象.众所周知,银的颜色呈银白色,若置换出来的是纯银,应该始终观察到的是银白色的附着物.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黑银”现象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学困生是广大教师最头痛的教育对象,是教学工作中最难啃的硬骨头,更是教学工作中最难攻克的难关。同样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信息技术教师也会面对很多基于信息技术课程特点的“最难啃的硬骨头”。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教育工作,已成为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根据本门学科的独特性,借鉴相关经验,结合理论知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学困生”的转化教育做了三点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教学中师生之间存在着大量信息和情感交流。实现师生互动、双向交流的方法很多,其中常用且有效的就是恰当地进行课堂提问。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拓他们的思维.发展“问题意识”。笔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从课堂提问入手.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做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6.
“同步卫星”是“万有引力定律”一章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虽会做一些与“同步卫星”有关的习题,但无法构建一幅“卫星相对地球静止”的物理图景,导致学生对“同步卫星”始终存在一些疑虑,为此,笔者用“3DS Max”制作出了“同步卫星绕地球运动”的模拟动画,在教学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其制作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17.
笔者在“孢子印的制作”中发现有很多地方可以改进,并进一步在保存上做了探索。  相似文献   

18.
中学作文教学长期以来存在着“少、慢、差、废”的弊病,学生一说写作就头痛.很多学生作文连基本的语句通顺都做不到,针对这些情况。笔者在作文教学中提倡“强化两个结合”,收效显著,现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19.
石蕊、甲基橙、酚酞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它们本身就是弱酸或弱碱,HIn=H In-这些酸碱指示剂在酸、碱性溶液中会发生平衡的移动。借助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我们可判断其溶液的酸碱性。甲基橙,学名“对二甲氨基偶氮苯磺酸钠”,分子式:C14H14N3SO3Na。在中性或碱性介质中呈黄色(变色范围pH=3.1~4.0);在酸性介质中磺酸钠盐变成二甲氨基苯基偶氮苯磺酸的内盐型式(成对醌结构),呈红色。石蕊,一种传统染料。其主要成份为C9H10O5N和C13H22O6。在水和酒精中部分溶解,溶液呈蓝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变色范围pH=5~8)。酚酞,学名“3,3-…  相似文献   

20.
“液片”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的物理模型.一般认为“液片”是一个为研究问题方便人为地选取的一个极薄的液体薄片,是一个理想模型.它有如下一些基本特征:没有体积,但有面积,形状与所盛液体或气体的容器的横截面相同;不计质量;它可以静止,也可做匀速直线运动或做变速直线运动;它可以受平衡力的作用,也可以受非平衡力的作用.“液片模型”在研究液体或气体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举例说明.1.推导:连通器原理连通器原理:连通器里的水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水面总保持相平.推导在连通器底部正中取“液片AB”(如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