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及分析法在对校本课程开发相关概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现实意义及其开发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探究.旨在为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与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袁越 《凯里学院学报》2010,28(4):145-147
"校本课程开发"近几年在教育界提得较多,但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领域,在高等教育领域提得较少.通过对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界定,分析我国普通高校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学校要因地制宜开发各种课程资源,这是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文件为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政策保障,学校体育必须以此为契机,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奠定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一、学校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1.加强素质教育的推进,促进学校体育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4.
董壁 《考试周刊》2008,(21):107-109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校本课程整体中的一个环节,是针对体育学科进行的具体学科的开发,对体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在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教师心理不适应、教师知识结构不适应、沟通不畅等因素,据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对策.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进行了研究,对校本课程及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开发依据和开发原则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对合肥市中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展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合肥市中学体育教师和学生对体育校本课程的认知程度不够;学生对体育校本课程满意程度较低,体育教师的校本开发力度不够;学校领导对体育校本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促进合肥市中学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展和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分享课程开发权力与职责理念的体育课程校本化开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是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承上启下的联动环节.体育课程的校本化开发是一个在国家课程愿景、地方课程方案与本校课程情境之间不断调适的动态过程,它是体育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条件.从基于"泰勒原理"的经典的目标模式来看,体育课程校本化开发包括分析体育课程情境、确定体育课程目标、选编体育课程内容、预设体育课程实施、开展体育课程评价等基本步骤.  相似文献   

8.
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源自西方,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名词,但对我国的课程改革有重大意义。本文以轨道交通类岗位为例,分析了高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境,提出了改善学校管理机制、充分重视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打破传统的课程设置、多方参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充分考虑学生职业体能需求、加强高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性三个解决办法。希望能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对高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新时代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学校体育课程既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和传承,又有利于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本文从校本特色课程建设的视角阐述了民族传统体育和学校体育多元融合的必要性,明确了在多元融合中二者的共生性定位,规划了促进二者多元融合的可行性路径,提出"132"体育课程体系,即形成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校本化体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对吉林省农村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调查,并提出了开发体育校本课程的基本策略,以期推动吉林省体育校本课程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分析归纳法等研究方法,以重庆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为议题进行了重点剖析,研究结果表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已经成为了传承和发扬传统体育文化、完善三级课程的最佳途径。重庆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应注重全面性和整体性,应在"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加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力度,充分理解和掌握课程开发的理念和内涵,在理念和内涵的指引下,确定相应的课程开发目标,拓宽课程开发的模式,分清各层次各级别的主体、客体,积极调动参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12.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指相对于自上而下国家课程的课程开发策略,本文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出发,分析我国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面临的挑战,进而探讨加快我国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快乐体育"是我国体育教学改革一直观注的热点话题,但从实施十多年的教改情况来看,基层学校还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部分地区实施"快乐体育"以来出现的教学现象进行剖析,就体育教学模式,课程改革内容,快乐体育的内涵提出了质疑和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我国学校课程的设置分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在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研究中,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相关的理论主要集中在人本主义、课程改革和教师能力培养等方面的研究。从课程开发和改革的前景看,在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课程开发的本土化是当前课程改革的趋势,这种本土开发是本着  相似文献   

15.
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对贵州省南部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进行现状分析.提出学校体育教育必须加强体育教师对课程的决策能力、对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力,提高对校本课程的研发水平.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目前我国高校几种典型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在综合多种体育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创建了"校本综合体育教学模式",该模式以评价分组为前提,多元评价为核心.开放流动的组织形式为特色,是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一种改革尝试,是培养学生个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体育教学新理念.  相似文献   

17.
张卫平  罗国军 《教师》2010,(2):117-118
笔者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当前农村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农村体育教师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较合理,但职称结构不合理;农村体育教师对课程知识的认知程度高,但对体育校本课程的内涵了解程度低:多数学校体育教师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重要性表示认可;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体现了“以学校为本”的校本课程目标;多数学校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重视;体育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具有多样性,且在项目选择上呈多样化趋势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现状调查、理论依据研究和成败因素分析,证明在当前高校体育改革中,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由于受到区域经济和师资资源欠缺等各种因素制约,造成了体质与健康课程教学活力降低,适应性下降以及课程资源单一匮乏.通过对民间体育开发能有效地推进农村中学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营造出和谐体育氛围,促进农村学校校本体育课程尽快实现.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归纳法等研究方法,以重庆市土家族传统资源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为研究对象,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校本课程开发已经成为了传承和发扬传统体育文化,完善三级课程的最佳途径,应加大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研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应从明确界定目标、内容的选择、参与人员的甄选、合理模式的借鉴、有效的组织实施等内容进行探究,对效果的评价应多维度、多角度,全面探究课程开发效果的全面性、综合性、有效性,进而保证重庆市土家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达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