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实践》2009,(12):67-67
上海文广在全国广电系统内率先实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制方案是将上海文广分拆为"上海广播电视台"和"东方传媒"。 原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更名为上海广播电视台,继续实行上海文广现有的事业体制,由上海市委宣传部领导,上海市文广局实行行政管理。上海文广的播出资源和涉及“新闻制作”的部门,包括节目编审委员会、  相似文献   

2.
张志安  蔡颖 《传媒观察》2004,(10):28-30
最近,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以下简称“文广传媒”)以一连串重大合作项目而成为国内广电业的焦点:2月27日,与环球唱片公司签署合资协议,共建上海上腾娱乐有限公司;3月18日,宣布斥资5000万元人民币,与韩国CJ家庭购物株式会社合资成立东方希杰商务有限公司;3月23日,与维亚康母共建国内首家中外合资媒体公司,  相似文献   

3.
《青年记者》2010,(4):37-37
据知情人士透露,上海文广正在筹备推出国内首个24小时滚动报道的网络新闻台,世博会前将上线。 上海文广网络新闻台其实就是此前媒体报道的上海文广网络电视台。与其他网络电视台不同的是,它将为网络平台定制生产内容,不采用文广集团已有的电视节目内容。第一时间获得视频素材,并在第一时间内编辑播出。  相似文献   

4.
新频率:定位明确特色明显 2002年上半年,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着手酝酿新一轮广播专业化频率的改革。7月15日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10套广播专业频率(上广:新闻、交通、戏剧、文艺;东广;新闻综合、流行音乐、综合音乐、财经、浦江之声、金色)启用新呼号全新亮相,上海的天空被焕然一新的电波覆盖,上海文广集团广播频率专业化改革架构基本完成。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呼号的文艺频率也于当天顺利开播。  相似文献   

5.
资讯     
《新闻前哨》2014,(5):6-6
上海文广新妆亮相 3月31日,整合组建的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揭牌亮相,此前停牌的百视通和东方明珠也于当日复牌。这意味着业界关注多时的上海文广“大小整合”正式起航。  相似文献   

6.
据知情人士透露,上海文广正在筹备推出国内首个24小时滚动报道的网络新闻台,世博会前将上线。上海文广网络新闻台其实就是此前媒体报道的上海文广网络电视台。与其他网络电视台不同的是,它将为网络平台定制生产内容,不采用文广集团已有的电视节目内容。第一时间获得视频素材,并在第一时间内编辑播出。(来源:比特网)  相似文献   

7.
其它     
《出版经济》2004,(10):7-7
据《上海新书报》报道,上海发行集团日前改制,从国有独资变成国有多元,由上海精文投资公司,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和文广影视集团等5家企业共同持有股权。改制后上海发行集团还将出让股份,建立混合所有制股份企业并将争取上市。  相似文献   

8.
《新闻记者》2008,(5):47-48
崔士新是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电视新闻中心主任助理和上海电视台编播部主任。2002年以来先后担任东视综合新闻部主任、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电视新闻中心东视编播部主任等职务。  相似文献   

9.
任陇婵 《视听界》2014,(4):30-35
本文以在中国广电改革与发展史上极具样本意义的上海广电的三次改革为例,分析对比上海文广三次改革的背景、动作与难点。从2001年“大文广”、2009年“大总台”到2014年“新文广”,上海文广的改革路径清晰地呈现出中国广电改革发展的轨迹:每一轮改革都是一次“破茧成蝶”,也是一次新的“作茧自缚”,留待下一轮改革“脱蛹破茧”,是一种渐进性、螺旋式的推进。  相似文献   

10.
邵奇  张健 《新闻传播》2004,(12):23-26
本文通过对2003年上海文广开办“第一财经”、改版上海卫视、买断中超转播等三大重要措施之背景和影响的分析,试图为省级广电集团突破行政垄断,实行跨地域经营寻找出一些规律性的市场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的改制,开启了地方广电传媒集团整体制播分离的新进程。本文以此次制播分离改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上海广电集团整体制播分离对中国广电管理体制改革的启示,并探讨上海文广集团实施整体制播分离后可能遇到的发展难题。  相似文献   

12.
《声屏世界》2005,(6):59-60
5月10日.广电总局社管司相关人士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向记者证实:“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下称“文广传媒”)获得的IPTV牌照为39号令生效以来的首张牌照。”按照国家广电总局批准,文广传媒可以开办以电视机、手持设备为接收终端的视听节目传播业务。  相似文献   

13.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2):I0012-I0013
上海电视台体育频道成立于2001年10月8日,是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实行频道专业化改革后成立的第一个电视专业化频道.  相似文献   

14.
尹良富 《今传媒》2005,(7):67-68
2004年9月21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复同意由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主管,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北京青年报社联合主办《第一财经日报》。2004年11月15日,《第一财经日报》正式出版发行。至此,跨媒体、跨地域,居于“第一财经”统一品牌下的广电传媒与平面媒体框架基本达成,即“第一财经”模式诞生。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上海庆祝第四届中国记者节的系列重要活动之一,由上海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上海市新闻学会,上海市广播电视学会和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共同举办的。陈乾年广播电视理论作品研讨会,于2003年11月7日在上海电视台召开。  相似文献   

16.
制播分离     
《视听界》2009,(6):16-16
缘起:10月21日,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更名为上海广播电视台,同时,出资设立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广播电视台继承原上海文广的事业体制,东方传媒则代替SMG进入传媒市场搏杀。  相似文献   

17.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6):I0004-I0005
由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整合原上视新闻综合频道,东视新闻娱乐频道和东方卫视的全部新闻资源组建而成。  相似文献   

18.
亮岚 《传媒观察》2005,(8):10-12
2002年秋,一位33岁的年轻人,引人注目地走上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总裁的岗位。黎瑞刚,1969年出生,199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获新闻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毕业后供职于上海电视台,从事新闻和纪录片的编导工作。1997年开始创办《新闻观察》栏目并任制片人,同年被评为首届上海文化新人。黎瑞刚上任三年多的时间里,通过极富创新和策略的各项举措,使得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获得了全新的发展空间。他积极倡导旗下的广播电视媒体全面介入市场竞争,“Channd Young生活时尚”、“第一财经”、“东方卫视”等的品牌运营,收购“中超联赛”转播权,都在我国的文化产业经营领域领风气之先。  相似文献   

19.
2014年3月31日,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经过新一轮的整合改革,成立了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新文广)。原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即业内俗称的大文广,SMEG)的事业单位建制被撤销,改制设立的国有独资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正式运营,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即上海广播电视台全资子公司,业内俗称的小文广,SMG)以国有股权划转方式与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实施整合。  相似文献   

20.
正当央视网积极筹备成立“国家网络电视台”时,上海东方宽频公司却抢先发布了回看式网络电视“上海网络电视台”,东方宽频公司是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旗下子公司。在电视、电脑、手机“三屏融合”的道路上,上海文广最早获得了新媒体业务牌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