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早读课是英语课堂教学的前奏,是全面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能力的重要保障。然而,笔者经过调查发现,英语早读课存在以下问题:有些教师对早读课不够重视,只是“简单指导式早读”;部分教师对早读课缺乏相应的指导,采取“自由放羊式早读”;有些学生对于早读课的重要性缺乏了解,采取“蜻蜓点水式早读”……而事实上,这样的早读课往往是低效的。因此,如何让英语早读课更有效,如何让学生学有所获,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闫娟 《考试周刊》2013,(49):93-94
中学英语早读课的效率影响每一节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英语早读课作为英语教学的第二课堂,要让学生充分利用好早读课,在早读过程中英语教师要合理安排,精心设计,切忌漫无目的地进行早读的放养式学习,这样才能让早读课高效,从而让学生快乐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相似文献   

3.
早读课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学生在早读课上既可以预习、巩固、拓展课内知识,又可以丰富课外知识。同时早读又是比较特殊的,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阅读,它应以朗读或诵读为主要形式,需要学生在放声的读或背中品味出文章中的思想、情感、情趣、意韵等。但如今早读课现状却不容乐观:早读课有时变成讲授课,有时变成作业课,早读逐渐趋向无声:学生有的停留在浅层次的出声的“形”读上,而缺乏“心”读,有的随意朗读一气,缺少计划性;有的把早读当作一种负担,而敷衍了事。那么怎样让语文早读真正书声琅琅呢?  相似文献   

4.
新课改背景下的历史教学,是对传统历史教学的继承和发展,其对历史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扮演好“设计师”、“编导”等角色,更好地进行历史教学,历史教师必须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自身教学技能。  相似文献   

5.
人与历史是有机的统一体,历史发展的过程离不开人的活动。历史教学中“人”不能缺席,历史教育最终的指向还是“人”。人物对历史教学的价值在于读“人事”、懂“人性”、通“人心”。教师要以人物作为教学主线,从史实入手统整教学内容,充分利用人物的行为活动、情绪情感、心路历程来了解历史人物,在人物所塑造的历史情境中体悟历史,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早读课,老规矩,我站讲台学生坐台下,各读各的互不干涉。秩序井然中,教学部主任从班干手中收走了学校昨天发的“教育教学意见征询表”(简称“评教表”)。  相似文献   

7.
蒋敏 《江西教育》2023,(15):32-33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发掘德育素材,渗透德育观念,引导学生的德育实践,从而追寻“历史之真”“历史之善”“历史之美”;要借助历史长河中相关的事件、人物等,渗透与融入德育。教师要通过初中历史教学的德育化,充分地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彰显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8.
一、历史教师要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首先,历史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观念,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崭新的历史教学理念。历史教学理念是历史教师教学行为的基本理性支点。传统的历史教学理念将历史学科视为以记诵为主的“单向接受的科目”。形成“教师灌输.学生背书”的历史教学模式。笔者认为,这是历史课长期被学生视为“枯燥、  相似文献   

9.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渐深入和新课改的顺利推行,高中英语的教育教学也要进入到改革阶段。高中英语教师也要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为学生采用英语教学的新方法,是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可以引入早读课,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应用能力。本文将简述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早读课教学,并对早读课教学所产生的积极影响进行分析,希望有效的早读课教学能够深入到每一个高中学校。  相似文献   

10.
美育是德育的一个方面,它融汇于各学科的知识之中。历史本身可以说是创造美、完善美、发展美的过程,因此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美育,也是历史教师值得探索的一个课题。多年教学实践中的体验,多次听课、评课活动中的学习,对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美育本人略有所感,初步摸索出如下几种做法。 一、以“美”展现美 这是教师用历史的“美物”、“美事”、“美人”正面对学生进行的美育。如原始社会一章,介绍了人之初低下的生产力──简陋粗糙的石器。怎样使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界的根本区别”、“劳动创造人本身”这惊天盖世…  相似文献   

11.
朱连清 《师道》2006,(11):33-33
放下包袱,“弯下腰”,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尽情享受陕乐语文吧! 和孩子们一起早读 这一天早读课上,为了准备第二天的公开课,我I临阵磨枪地练起了课文朗读(因为教学预设中有一段教师范读)。我刚练习了几分钟,刚才还是书声琅琅的教室突然静了下来,孩子们都瞪大眼睛好奇地望着我,仿佛我是一个外星人似的。  相似文献   

12.
在新课程改革中,历史教师应实现两大转变,首先转变思想观念:教师不再是单纯的“教书匠”,而是教学的“研究者”;教材不仅是“知识”,更是“范例”;教室不是单纯的“讲课室”,而是“实验室”。其次,转变行为方式:由重“教”向重“学”转变;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中,历史老师应创个人教学风格,努力实现个性化教学。  相似文献   

13.
早读处于学习与记忆的黄金时间,是语文课堂的延伸,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新课改强调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和评价之间的相互配合,力求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目前高中语文早读课的实施情况仍有待改进,使用效率有待提升,呈现“教—学—评”三维割裂。具体而言,师生对早读课的观念意识不强,缺乏足够重视;教师教学安排随意,学生流于应付;评价反馈不足,影响学习动力。为提高早读实效,可从早读课的观念意识、早读课的教学设计、早读课的评价反馈三个方面进行尝试:强化目标意识、明确早读方向;统筹规划设计,安排早读内容;注重任务驱动,定期评价反馈。  相似文献   

14.
胡伟 《山东教育》2006,(7):84-85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享受课堂”“快乐课堂”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因此,历史教学如何使学生获得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达到“乐学、会学”的目的,已经成为历史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幽默能给人以轻松和欢笑,历史教师如果能创造性地将幽默艺术用于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触历史,那么将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历史课充满“情趣”和魅力。可见,教学幽默艺术这一情感教学手段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本文就历史教学幽默艺术做初步探索,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一些有条件的地区相继开设了历史双语课教学的试验,人民教育出版社已出版了相关的教材,教育部门也多批次派历史教师出国深造。作为历史教学的新模式,双语课理应得到更多的关注,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有“盆景式”和“普及论”之争。所以,根据现阶段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对历史双语课的开设进行正常的教学定位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相似诱导”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的意义主要体现为:首先,有助于学生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其次,有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第三,有助于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至于“相似诱导”教学的实施策略.首要的是以学生为本,其次是要以教师为主导。再就是要以训练为主线。“学生为本”是“相似诱导”教学的前提,“教师为主导”是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的条件,二者的契合则要以训练为主线,这样。“相似诱导”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其优势。  相似文献   

17.
课堂设问是教师在组织、引领与实施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教学行为,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启发思维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中,课堂设问不但使用广泛.而且与教学本身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对如何“设问”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笔者认为.关键在于要加强对“问”的目的性的研究,即怎样“问”才能更好地为教学目标服务。只有明确了“问”的目的,才能强化教师设“问”的主动性.才能重好地发挥“问”的教学功能。对此.笔者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8.
一、中学历史阅读课型教学的现状剖析。历史阅读课型是高中增设的两种课型之一(一种是活动课)。在实际的教学中,人们对活动课的重视。显然超出了对阅读课的重视。事实上,开设阅读课的宗旨是明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要求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我阅读、自我探究、自我质疑和自我发展”。但实际教学中完全让学生自主阅读的“放羊式”教学和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式”教学,都背离了阅读课的宗旨。  相似文献   

19.
聚焦、研究历史教学的问题和难题,为一线历史教师提供问题的答案和难题的解决方案,切实帮助历史教师提高历史教学专业胜任力,乃本刊一以贯之的追求。近两三年来,本刊陆续推出了“关键词解析”“阅读与思考”“观点与素材”等针对历史教学实践难题研究的新栏目,目的是以明确的栏目宗旨为指向,敦请更多历史教育专家和历史教师关注这些难题、研...  相似文献   

20.
王婕 《陕西教育》2004,(11):38-38,12
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绕了一个大弯子,又回到了以人为本,多读多写的传统教学方法上来了。朗读对于提高语文水平,特别是获得语感的重要作用,被重新认识和肯定。但做为朗读的重要阵地——早读课,却未能引起广大教师的足够重视,针对上述情况,我采取了以下措施来改进早读课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