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核心素养为数学程序性知识的学习指明了方向,即指向终身发展、指向全面发展和指向深化发展。指向终身发展的数学学习应当是长效的,程序性知识学习的长效机制应当以有意义的数学学习为前提。指向全面发展的数学学习应当是灵活的,程序性知识所追求的不仅是"学以致用",还应是"活学活用"。指向深化发展的数学学习应当是具有生长性的,从已学习的程序性知识中寻找可迁移的生长点,追求迁移的深度。数学程序性知识的教学应首先把握程序性知识的本质;其次遵循程序性知识学习的基本规律,在陈述阶段落脚到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上,在转化阶段用情境变化中的数学问题替代重复的技能训练,在自动化阶段注重策略性知识的提炼;最后,深化程序性知识的表现性评价。  相似文献   

2.
驱动性问题是影响项目式学习实效性的关键要素。驱动性问题是指向核心概念性知识,能够激活学生的内在动机并引导学生形成项目成果的有意义的问题,具有真实性、驱动性、价值性和可行性的基本特征。教师要充分发挥驱动性问题的价值,建立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深化学生的概念性理解。  相似文献   

3.
教师实践性知识论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已经拥有的高度系统化了的、加工到了自动化程度的、在实践过程中随时能够迅速调用的知识。教师实践性知识又分不同的成分,在教学实践中分别发挥着思维导向、路径约束、动力定向、调节监控作用。丰富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培养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自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以来,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包含了越来越多的陈述性知识。从技术知识的视角看,信息技术课程的陈述性知识主要以技术概念、技术规则和技术原理三种形式进行表征。结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陈述性技术知识的典型教学案例来看,可以采取与具体情境相结合、案例教学法、通过类比建立知识间联系、开展技术游戏和开展技术试验等策略进行信息技术课程陈述性技术知识的教学。  相似文献   

5.
自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以来,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包含了越来越多的陈述性知识。从技术知识的视角看,信息技术课程的陈述性知识主要以技术概念、技术规则和技术原理三种形式进行表征。结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陈述性技术知识的典型教学案例来看,可以采取与具体情境相结合、案例教学法、通过类比建立知识间联系、开展技术游戏和开展技术试验等策略进行信息技术课程陈述性技术知识的教学。  相似文献   

6.
不同的知识观必定导致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构成性知识观忽视了知识系统的复杂性,忽视了事物(知识)因果联系的不对称性以及知识形成的整体性,导致了一系列教育危机。生成性知识观认为知识是个体性生成、动态性生成、整体性生成和关系性生成的,值得我们确立并践行。  相似文献   

7.
高中男女生数学解题思维定势的特点与差异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学解题思维定势是指解题者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思维的定向预备状态,同中学生的数学解题思维过程中普遍存在各式各样的思维定势,这些思维定势的总体特点是:以技能性定势,知识性定势为主,以策略性定势为辅,具有显著的迁移性,女生的数学解题思维定势中知识性定势,技能性定势成分相对多于男生,而策略性定势成分则少于男生,在数学教学中,应“精加工”陈述性知识,注重变式训练,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相似文献   

8.
课程是教育的基本要素之一,课程发展质量直接影响学校教育的质量,探讨课程发展有助于明晰学校课程建设的实践。文章从研究主体、方法、内容、范畴及视域五个角度对已有相关研究进行评述,以期了解当前的研究进展并提出本研究的不同所在。研究认为当前课程发展存在传统与现代课程体系、学科性知识与生活性知识、空间有限制性与时间无限制性、课程有效性发展要求与低效性发展现实之间的内在紧张,其反映的是课程发展中的自然性、冲突性及控制性三个层面的原因。鉴于此,应在伦理关怀视域下探讨课程发展的重构策略,分别从指向文化的课程发展伦理文化、指向范式的课程发展逻辑、指向简约的课程发展思维及指向整合的课程发展取向四个维度进行实践转向。  相似文献   

9.
现代认知心理学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这两类知识获得的心理过程及其在头脑中的表征、保持与激活等特点都有显著的差异。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策略主要有:促进陈述性知识习得的策略;促进陈述性知识保持的策略;促进陈述性知识有效提取的策略。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主要有:掌握程序性知识的陈述形式;明晰程序性知识应用的条件;从陈述性知识到程序性知识的转化;从程序性知识到陈述性知识的转化等。  相似文献   

10.
教师缄默性知识显性化策略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缄默知识是体现在教师日常教育教学行动中的一种知识,支配教师的思想和行为,但又不能明确言说的知识。教师缄默性知识具有个体性、实践性、内隐性、情境性等鲜明的特点。关注教师的缄默性知识,并将其显性化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教师的缄默性知识采取适当的策略可以得以显性化,这些策略包括:加强教学反思,进行教育叙事研究,学徒制的推广,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  相似文献   

11.
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知识类拓展性课程内涵及其呈现的差异性、前瞻性、综合性等特征,提出拓展性课程具有教学对象主体化、教学过程问题化、教学活动思维化、课堂内容主题化、教学目标综合化等教学特征,并给出相应的教学策略:教学内容选择注重学科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相融合,教学过程安排注重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融合,教学目标设计注重结果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相融合,教学活动开展注重知识性与趣味性相融合。  相似文献   

12.
词汇知识有不同维度,一般包括词汇广度知识,词汇深度知识,接受性、产出性知识。产出性词汇及词汇多样性的测量指标众多,其中词汇多样性指标可以通过词形/词符比率进行测量。二语学习者在书面语中的词汇多样性所表现的变化模式可以为写作教学中的词汇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知识的功用性即知识的功能与实用价值。在课程设置中基础性知识、理论性知识、功用性知识、发展性知识是相辅相成的。符合知识内在价值属性要求的功用性知识对当代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和未就业毕业生而言是最有价值的知识。建议开设大量的功用性知识为主的选修课满足不同学生不同需要,使得每个本科毕业生都有一技之长,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建议改革选人用人政策,从“学历+专业”转变为“学历+技术资格”,以“学历+技术资格”为选人用人政策导向,培养具备良好功用性知识的人才,有利于合理配置人才资源,让人才能更好地适应杜会,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14.
从方法论上看.当前有关课程知识的许多研究似乎仍属于一种"外推式"而非"内生式"研究,缺少一种教育学的学科内在立场,缺少对课程知识的教育学属性的关注。虽然可分别从课程编制理论和批判课程论的理路中。梳理出有关课程知识与一般性知识经验的划界理解,但前者体现的是心理学视角,而后者体现的是社会学视角。基于教育学的立场,我们认为。意义性是课程知识教育学属性的一种应然定位。它主要是指课程知识所具有的能够对学习者个体精神世界和生存意义建构给予关照的一种价值性特征。首先表现为课程知识不能成为规训、压迫学习者心灵、精神、语言、身体等各方面的异化力量,其次表现为课程知识要为学习者的个体生存提供一种意义框架。  相似文献   

15.
朱国强 《物理教学》2020,(2):15-18,12
依据认知心理学知识分类,以高中力学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作为建构的出发点,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高中力学解题策略体系--数码分析策略,提出了问题解决的物理量分类方法,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策略应用示范。  相似文献   

16.
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计算思维与问题解决过程近乎等同。外延如此之广,势必会给课程建设及教学实践造成困扰。为了使计算思维稳妥落地,文章以“知识与思维内在统一”为理论前提,规避了动态思维过程固有的复杂性和易逝性,在此基础上,通过缜密的逻辑演绎,最终从静态知识视角,明确了两种角色下计算思维各自之边界: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计算思维指向程序性知识(非陈述性知识);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计算思维指向策略性知识体系(非技能性知识)。在信息技术学科语境下,厘清计算思维之边界,将其明确指向策略性知识体系,一方面,可确立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另一方面,进一步厘清了信息技术学科的目标指向,有利于形成系统、稳定的学科知识体系,促进学科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能为课堂教学策略优化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在梅耶的知识学习过程模型基础上,结合实例讨论了化学陈述性知识学习过程中构建成分模型阶段的奇异化、问题化、精致化和结构化策略,以及构建因果模型阶段的艺术化和集成化策略.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不是空中楼阁,它必须通过知识教育来实施和完成。现代认知心理学派认为,知识可以分为三类:即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及策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指有关世界是什么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有关“怎么办”的知识。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以陈述性知识的掌握为前提,经过适当练习在头脑中形成有关完成一定活动任务的联系,在遇到相关情境时运用相应的知识来完成一定的活动任务,即它的外观表现为技能。策略性知识也是一种程序性知识,它表现为一种情感取向。因此,对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体系进行具体分类对实施语文的素质教育有重大意义。 在…  相似文献   

19.
实践性知识是高校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因素。为了深入了解和掌握当前影响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性知识获得的因素,基于扎根理论,构建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性知识获得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将其应用到案例高校创业教育教师实践性知识获得的质性研究中。研究结果显示,意识和理念、知识和技能、资源开发与知识管理、评价与反思是影响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性知识获得的主要因素。最后从教师、学校等方面设计一系列提升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性知识的策略,为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性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20.
教要注重策略,学要重视方法,这样才能改变传统机械的教学关系,提高教学质量。先行组织者策略是在正式学习之前,提前向学生大脑中输入的与新知识具有相似性或相关性的前导性知识,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将先行组织者策略引入数学教学,能有效地弥补学生知识缺陷,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先行组织者策略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具有概括指导、引导监督和相似迁移等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