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我国大力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背景下,我国研究生——未来的科技工作者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的需求越来越高,但是由于高校中缺少系统的科技期刊论文写作训练,他们的论文拒稿率较高。在此背景下,复旦大学2017年1月为研究生开设了“国际期刊论文写作与发表”课程。该课程以多个理工科专业的学生为授课对象,由三位中外教师合作讲授。课程基于语类分析、语料库建设和元话语分析理论,采用讲授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形式,对英语期刊论文的全文以及结果、引言、讨论等部分的语步和元话语等进行分析讨论,对语料库使用、投稿发表、防范学术不端的策略和技巧进行讲解。实践证明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也为我国高校跨专业开设研究生专门学术英语课程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王丽娟 《考试周刊》2011,(2):113-114
本个案分析旨在研究某“总裁助理”这一职位所收到的英文求职信的语步特点。本研究利用Henry&Roseberry(2001)的理论框架对56封求职信进行语步划分,统计和分析了可选语步和必要语步。发现:第一,在本研究所列的10个语步中,所以语步都是可选语步,而无必要语步;第二,58%求职信没有“推销”语步,而推销语步被认为是实现求职信交际目的的重要语步.所以大部分求职者将求职信作为简历的告知书;第三,有的求职信没有开头称呼或者礼貌结尾语步,或者只有推销语步,交际目的非常突出。此研究发现同一体裁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显现出动态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外壳名词大量存在于学术体裁中,因其独特的人际功能而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采用语料库方法,以工学期刊英文摘要中的外壳名词为研究对象,对比中国作者和本族语作者外壳名词的使用差异,着重考察各语步上外壳名词的立场建构及人际表达功能。结果表明:中国作者所使用的外壳名词在总体使用频率上远少于本族语作者,且各语步上,二者对外壳名词的使用数量以及通过外壳名词所表达的立场和评价也表现出差异。背景语步和目的语步上,中国作者对评判事物特征的外壳名词使用不足;方法语步和结论语步上,中国作者外壳名词的使用数量总体偏少,还需增强外壳名词的立场构建意识。该研究的发现有助于二语学习者恰当使用外壳名词,提高学术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4.
蓝洁 《文教资料》2011,(5):75-77
本文尝试从体裁分析的角度来研究"新闻化广告"。本研究旨在呈现广告新闻化现象的体裁结构,并揭示能使其交际功能得以实现的主要语言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新闻化的广告看似新闻,但是实质具有营销类语篇体裁的特征,属于营销文体。一个典型的新闻化广告可分为七大语步,其中三个为非选择性语步。新闻化的广告在词汇及语法特征方面综合了新闻文体和广告文体的特点,是一种混合型的文体;两种文体之间的互文属于隐性互文的性质。这种文体的特殊性在于它将两种文体进行隐性的互文,在一定程度上迷惑了消费者,从而客观上达到了其营销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5.
陈乾峰 《文教资料》2014,(2):174-176
学术词汇承担着特定的语篇功能,反映论文的学术性。本文从语篇功能的视角对学习者和本族语者论文摘要中的四大语步所使用的学术词汇进行对比分析,重点探讨动词的词类、词频、搭配与类联接的异同,结果表明学习者的词类选择较狭窄,搭配与类联接较固定和单一,且存在一定的认识偏差。  相似文献   

6.
词块是学术语篇中的重要语言特征。本研究基于材料科学期刊论文引言语料库,调查词块在引言各语步的使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材料科学论文引言中介词类词块所占比例均高于其他类别,在语步三中最为明显;在词块功能分布方面,语步一多用研究类词块,语步二存在大量参与者类词块,语步三则频用文本类词块。这些分布特征主要与语步修辞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体裁分析法对10种CSSCI来源外语类核心期刊上检索到的2004-2013年62篇大学英语阅读能力实证性论文方法部分的宏观体裁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这些语篇有着固定的体裁结构,包含5个常用语步,但也存在细微的差别,即包含4个可选性成分。希望本研究对大学英语学习者识别大学英语阅读能力实证性论文方法部分的体裁结构和交际目的有所裨益,以便在此类体裁学术研究中能够遵循学术规范并得体地运用英语。  相似文献   

8.
硕士学位论文英文摘要体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是学术论文的浓缩和精华,正确写好英文摘要对于硕士生来说尤为重要。本文采用体裁和体裁分析的相关理论,对由随机抽取的25篇硕士生学位论文摘要组成的小型语料库,就硕士生学位论文英文摘要的学术规范遵循情况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发现,一些硕士生学位论文的英文摘要在语步出现频率和语步数量方面与国际通用模式存在差异,学生在对摘要体裁的掌握上存在偏差。此项研究将对研究生的论文写作具有一定的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9.
题材分析能通过分析不同体裁的语篇的结构特点和语言表现形式来揭示其语义内涵。文章运用体裁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对收集的10份旅游景点的英文介绍进行了结构层面和语言体现层面的分析,提取了该体裁为了实现推销旅游产品,吸引游客前往的交际目的而采用的语步结构,总结了各语步在功能和语言使用等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采用语料库与语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50篇法律类英文学术期刊论文摘要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引言和成果是必选语步,目的和结语是可选语步,就实证研究论文摘要而言方法是必选语步。引言语步在摘要中具有与成果语步同等的地位,体现了英文法学论文摘要注重陈述研究背景和确定论域的语类特点。运用缺省、重复、移位和嵌入等规则,分析和讨论法学英文论文摘要实际结构的变异规律。  相似文献   

11.
XU Wei-wei 《海外英语》2014,(3):209-210
Academic paper as a genre is communicative.Interactional metadiscourse is one of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that can significantly show the communicative feature of texts.With different research methodologies and characteristics,academic papers of hard and soft science present different degree of communicative features.The corpus of this study consists of 16 academic papers among which 8 are from hard science and 8 from soft science.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ore the different ways of scholars from soft and hard science to use metadiscourse in the conclusion part of their academic papers to exert lights to the pedagogical development of academic papers.  相似文献   

12.
苏静 《高教论坛》2012,(10):93-95
作为交际法的分支,任务教学法主张教学活动通过任务的形式开展,以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与当今语言教育发展的总体方向相吻合。本文简析任务教学法的内涵、理论基础及优势,并结合法语的语言特色,探讨任务模式在法语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paper we focus on the issue of how academic staff experienc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ir subject matter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this understanding to their experience of teaching.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a substantial amount of research into how academic staff conceive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how they approach their teaching, and how their approaches to teaching relate to how their students approach their learning. In our present project this research is being extended by looking at the way 31 academics from four broad fields of study experience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ir subject matter and how this relates to the way they experience their teaching. Using a phenomenographic approach we show that academics who experience their subject matter in atomistic and less integrated ways experience their teaching in mor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nd teacher-focused ways, while those with a more integrated and holistic experience of understanding their subject experience their teaching in more conceptual change and student-focused ways.in final form: 9 September 2004  相似文献   

14.
交际能力理论,交际途径原则是现代语言学尤其是社会语言学发展的产物。交际能力理论,交际途径原则促使外语教学研究从以教学方法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过程为中心,促使外语教学的重点从句子水平的形式准确上升到语篇水平的意义流利,从而引起了外语教学理论的革命和外语教学实践的飞跃。交际途径是外语教学的一种大纲设计法,是以培养交际能力为最终目的的外语教学原则。交际能力的内涵决定了交际途径可以成为不同外语教学流派的汇合点,可以成为语法词汇大纲与功能意念大纲之间的一种拆衷。探索交际途径教学的策略和方法的突破点在于,如何在外语教学实践中妥善处理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关系。将来形成的占主导地位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应该是以培养交际能力为最终目的的,个性化的,铃铛样化的,折衷化的。  相似文献   

15.
英语口语教学的情景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illianBrown&GeorgeYule的语言情景对第二语言习得者的交际紧张焦虑感的研究表明:口语情景设置的不适当会影响学生用目标语进行交流。进行使学生容易开口的情景教学,遵循口语教学情景设置,有效使用一定的原则以及口语教学的评估手段,能够使学生掌握如何运用和应对不同的言语行为,懂得在不同的交际场合下采用得体的言语行为。  相似文献   

16.
赵露 《铜仁学院学报》2013,15(1):130-131
交际法又称“意念法、功能法”。交际法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交际场合中运用所学语言与不同的对象进行有效的、得体的交际。二外日语作为一门语言,是为了能让学习者掌握语言规则、正确运用语言,应充分重视应用会话能力。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交际学习的3个要素(学习动机、交际愿意和交际活动)和交际教学的3条原则(交际原则、任务原则和意义原则)在中国英语教学实践的研究,发现中国的学习者没有太多使用英语来交际的需求,并且交际教学的3个原则也不一定能导致有效的语言学习。这个现象反映了交际教学法本身缺乏可控性和系统性的缺点。所以仅仅通过交际教学法不足以让中国的语言学习者既达到学习语言知识又发展交际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折中教学法是一种博采众家之长,避免各派之短的多元性、综合性的教学方法。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方法,主张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视具体教学阶段和教学对象综合地运用多种教学法,汲取各家之精华,设计自己的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19.
交际法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得体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进交际法教学原则,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语言实践为主线,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20.
交际教学法是以学生语言活动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在满足学生语言需求,培养综合交际能力,丰富课堂活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交际教学法的运用有其系统的基本原理,本文认真、客观地将交际教学法同其它教学法进行了比较,并从六个方面来探讨其系统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