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对当前体育中高考改革取向相关的若干争议、热点予以辨析,审视其深层、结构性问题,厘清有关认识和理论,并就“双减”背景下体育中考介入的困境及再定位进行探讨,旨在为体育中高考改革的决策和推行、“双减”政策在体育相关方面的落实及体教融合提供理论资源。认为:(1)体育“应试教育”及其改革取向指向地位考试、素质素养教育、体育锻炼及“良性负担”“对冲”说,均存在认识误区或偏差。其中,体育中高考改革难以促成“减负”,这也提示特定“体育锻炼”效应介入“双减”面临理论困境。(2)体育中高考改革的调适和定位应置于当下社会-价值视域及“双减”背景之下:其一,体育中高考改革应谨防在某种舆论压力与“既定目标”下的推行,谨防非必需或极限-竞技化的运动能力作为教育及人才评价的核心指标,以及谨防改革的有限效应对社会伦理价值的僭越和碾压;其二,在“双减”背景下对体育中考改革予以定位,需谨防体育在中考改革压力下成为一种新的负担,以及谨防“双减”背景与体育中考导向下学校体育的矮化和生物化。提出:“双减”或“减负”背景下学校体育的发展应超越体育升学考试的导向和限制,体现学校体育的实质和育人价值,这也是对“体教融合”及“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的切合和呼应;应防止在体育中高考与“双减”或不当“减负”观双重作用下催生和助长学校体育“生物体育观”。  相似文献   

2.
基于“双减”政策背景探讨体育教育的价值走向与创新发展尤为重要与现实。分析了“双减”政策对体育教育的多元期待,不仅期待体育教育的发展弊端尽早尽快消除,期待体育教育的操作流程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还期待体育教育的相关政策落实要能分层分类分项推进。从永恒不变、动态发展、优化完善等内涵特征较为系统地梳理了“双减”背景下体育教育的价值追求。提出了“双减”落实中体育教育发展的构想,诸如体育教育发展的着力点需要瞄准全体学生全面发展路径的优化,其层次感需要聚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内涵的提升,其满意度需要集中体现家校社协同共育的结果。旨为进一步完善体育教育基础理论和在“双减”背景下促进体育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随着课程思政理念和实践的不断深入,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成为当前推进体育教学改革、提升育人质量的重要举措。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访谈等方法,在分析了体育课程思政的探索实践与学界研究基础上,论述了体育课程思政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内涵、体育课程的思政来源与思政内容体系,并提出了推进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与策略。研究认为,体育课程思政旨在重新找回育人价值,开辟了“以体育德”新路径。在体育课程思政中,体育是“思政”之源,知识是“思政”之基,技能是“思政”之要,其思政内容体系可从政治认同、国家意识、社会责任、文化自信、健全人格五个维度进行构建。推进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可从思政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场景构建、话语体系创新、教师卓越发展五个方面采取路径和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背景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特别是如何激发文化持有者参与保护传承的内生动力,是当前学界面临的重要议题。基于米歇尔·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采用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以湖南省“汝城香火龙”活动为田野个案,探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乡村精英的话语权生成问题。研究认为: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村落社会“面子与文化资本的赚取”是乡村精英追求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话语权的主要动力。村落(宗族)龙灯理事会是乡村精英为组织、开展“汝城香火龙”活动而组建的自组织,该组织通过内部动员与外部联络的方式进行运作。配合地方政府响应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依托文化学者构建“非遗”学术话语以及借助“全媒体”立体化渲染发展图景,是“汝城香火龙”保护传承中乡村精英话语权生成的行动策略。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乡村精英的话语权拥有,有利于激发文化持有者的文化自觉意识,促进“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社会共治保护传承模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选用网络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对哔哩哔哩“帕梅拉”虚拟健身社区进行深度访谈与参与式观察。将“帕梅拉”跟练视频参与者划分为五种理想类型,观察她们的身体样态呈现与交往互动内容,以窥见青年女性运动身体与互联网科技的互动生成,并讨论青年女性在社会网络空间中如何通过身体体现实现自我身体认同,进而揭示其运动身体在生活世界的感知内容及表达形式。研究认为:(1)运动身体由“缺席”到“在场”是身体与技术互动生成的标志且身体与世界的互相感知表现为相互作用力的粘连;(2)弹幕仪式互动将身体体现的即时表达转化为强烈的身份认同并试图与他人产生对话;(3)青年女性“反抗的身体”与“属自己”的运动是破除男性对于“女性化”压制以及“自我女性化”示弱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6.
在“身份”领域,既有研究多以“身体-身份-自我”为切入点来讨论关键性事件对个体造成的困惑,但因运动员身份的特殊性,现有研究对此缺少应有的主体性关怀。本文通过疫情中运动员的主观体验以及主体性应对的叙事,试图窥探出关键性事件中与“身份”相关的新维度。研究发现:疫情中运动员会因共时性和历时性“流动性危机”而产生身份困境,主体为应对共时性与历时性的流动阻碍,会依据自身所处情境主动进行身份重构。基于经验材料,进一步呈现出了关键性事件对“时间”分割的结构性动力,以及个体如何利用“过去”以维持或重构身份,并发现“流动”这一概念或许能够丰富上位文献与实质性文献的理论阐释范围,也能为运动领域的“时间”“身体”议题形成社会性关注。  相似文献   

7.
“冬奥口号”是举办城市根据国际环境、国内现状以及自身本土化理解对奥林匹克精神和冬奥会理念的设计、表达与传播,其作为一种全球性的体育动员机制,具有体育公共外交的“倡议”功能。该文聚焦历届冬奥会的口号,通过对冬奥口号倡导机制的多维剖析,发现历届冬奥口号的倡导主题呈现出从“齐聚同一时空”到以“火焰”与“激情”为中心的诠释;通过对历届冬奥口号相关的国际主流媒体报道分析,发现冬奥口号的创制一直以来都在向世界传达“义利相兼”“开放包容”“命运与共”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相契合的倡议理念。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北京冬奥会“一起向未来”的倡议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下奥林匹克精神、办赛理念和奥运愿景的中国解读、中国诠释和中国表达。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国武术的一种特殊身体认知方式,“悟”在武术教育与传承中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其身心一统、知行合一的特征充分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内在一致性,是中国古代身体智慧的集中体现。基于身体认知理论,在澄明和阐释“悟”的义理基础上,探究中国武术“悟”的运行逻辑与价值取向。中国武术“悟”的运行逻辑主要包含符号表征、隐喻映射、意会认知与行为转化四个层次,符号表征是“悟”的前提条件,隐喻映射是“悟”的逻辑起点,意会认知是“悟”的运行方式,行为转化是“悟”的实践指向,它们统一于“悟”中。这种运行逻辑的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悟统身心的终极指向、悟合知行的实践进路、悟以体道的内在超越三个方面。中国武术教育与传承中要科学认识和有效运用“悟”的运行逻辑,客观看待和正确引导“悟”的价值取向,让这种中国式的文化传统和实践智慧在现代社会语境下也能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社区体育的改革与创新应建立在对社区体育需求与基层治理环境的变动性理解之上,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社区体育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该研究从社区体育治理变迁入手,分析复杂性社会的到来为社区体育治理带来的新挑战,提出数字赋能背景下社区体育治理逻辑的生成方式:(1)通过扩大智慧体育服务内涵,实现社区体育治理由“普惠式”向“回应式”转变。(2)实现人员精细化管理,促进社区体育治理由“整体整治”向“整体智治”的转变。(3)通过服务技术下沉,提升国家对社区体育治理的覆盖力及影响力。在此基础上,研究进一步从重构智慧体育社区治理主体关系,完善智慧体育社区治理架构,优化智慧体育社区治理机制的视角出发,提出了数字赋能视角下智慧体育社区建设的实践策略及优化路径:重塑智慧体育社区治理理念,实现由“治理体育”向“体育治理”的转向;优化智慧体育社区结构,由“碎片化”治理转向“网络化”治理;创新智慧体育发展路径,实现社区智慧体育常态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个沿线国家2010—2020年冰雪运动产品进出口贸易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解析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冰雪运动产品贸易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演变趋势。研究表明:(1)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冰雪运动产品空间网络结构特征呈现“核心—边缘”化,网络中网络关联度与网络密度较低,但总体呈现出上升趋势,说明冰雪运动产品贸易合作关系正在逐步提升,并且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冰雪运动产品贸易网络结构中,中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处在核心位置,对其他国家的冰雪运动产品进出口贸易有较大影响,有较高的贸易话语权。(3)从凝聚子群分析发现,贸易网络中有四个凝聚子群,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子群的国家有明显变动,且冰雪运动产品贸易网络结构有“小群体”特征。(4)对聚类系数研究时发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冰雪运动产品贸易网络具有“小世界”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与其他学科口述史研究的普及相比,体育学研究的口述史应用滞后近20年,体育学研究中的口述史规范尚未形成,研究对象尚未深入底层。对口述史学在体育学研究中的实践进行分析认为:体育学中的口述史学资料极丰富,在加强民间体育文化传承生命史研究的同时,应重视体育学口述资料的采集,引领体育学术研究范式的创新与研究方法的规范;体育学研究中的访谈录、回忆录不能称之为口述史学,但此类访谈录、回忆录式材料的丰富,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口述史学勃兴的回应。  相似文献   

12.
This essay is a response to Paul Ward’s piece ‘Last Man Picked. Do Mainstream Historians Need to Play with Sports Historian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Sport (2012), doi:10.1080/09523367.2012.726617). While Ward admits that his work is a polemic and is inspired largely by events in his youth, this response nevertheless questions the decision to critique an entire sub-discipline based on childhood experiences. Ward’s criticisms, however, are also practice-based, and this response also critically examines the lack of fresh evidence to support Ward’s claims regarding sports history’s existence outwith mainstream historical academia, and its supposed privileged place within the wider world of leisure history. The author makes that case that not only does sports history to take part in a wider historical dialogue, but must necessarily look to engage with sports studies practitioners. Finally, in the face of Ward’s criticisms, this essay reiterates what makes sport a vital subject for historians, in regional,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contexts.  相似文献   

13.
以历史资料为线索,综合考查近代两次“土洋体育”之争的来龙去脉,以及争论对武术发展产生的影响。考查得出的结论:我们“往往学了西国的皮毛”,而对体育缺乏“详细的研究”;提倡体育“国性不可或忘,国情不可不知”,选择适合我国实际的体育方式,能够促进体育界对武术等民族传统体育的再认识,对重新估价武术等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It is difficult to ascertain whether the history of sport has crossed its adolescence in India or not. To establish its credibility as a viable academic discipline has proved something of a struggle for those Indian scholars engaged in its research in the past. In the light of my experiences of doing research and editing a journal on sports, and teaching the history of sport at the postgraduate level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I intend to argue that the challenges confronting sports history could be overcome only if the teaching of sports history in the Social Sciences goes hand in hand with serious research and publication.  相似文献   

15.
体育旅游景点开发与文化渊源结合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中国旅游业将迎来历史性的突破。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民族传统体育奇葩争艳,北京奥运提出“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皆在突出体育旅游的文化品位和自然风格。借助体育项目的开发,旅游景点可提高其对旅客的吸引力。但是,结合体育项目的旅游要突出文化品位,要与当地的历史文化渊源相结合,体育项目要有可观赏性和一定的可参与性,否则,体育旅游就会失去魅力。  相似文献   

16.
《Sport Management Review》2020,23(2):200-214
The Sport Value Framework provides a new logic for value creation in sport based on the Service-dominant logic. The Sport Value Framework is a general theory with high level of abstraction, and there is no middle-range theory yet to link it to empirical data.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provide one middle-range theory connecting empirical findings to the Sport Value Framework. The authors used a case study approach of a geographical localised sport industry. Primary data collection in the Auckland sailing industry included 27 interviews and observations at events. Secondary data include 13 documents of organisational information and archival data. Data were analysed with NVivo.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Sport Value Framework explains value creation within a localised sport industry. The middle-range theory between the authors’ data and the Sport Value Framework is the Sport Cluster Concept. Eight of the ten foundational premises of the Sport Value Framework are relevant to the case. The results confirm the Sport Cluster Concept as a middle-range theory to explain value creation in localised sport industries through the lenses of the Service-dominant logic. This research helps sport management practitioners to better understand value creation in localised sport industries. It suggests that sport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 scholars should focus more on networks of actors and related inclusive empirical research designs rather than focusing on isolated elements and single actors of sport industries.  相似文献   

17.
黄立安 《体育科学》2011,31(8):84-97
古希腊陶器彩绘描绘了大量的体育运动场景,它们历来受到体育科学研究者的重视,并与文献记载相互映证,成为研究古希腊体育发展历史的重要实物佐证。同时,古希腊陶器彩绘涵盖的丰富信息,为我们提供了具体的审美对象和审美活动,使我们得以从具体审美事实和规则入手,开展对于体育美的具体研究。它们不仅是体现艺术美的珍贵文物,同时也是表现体育美的经典样式。试图以体育学为基础,从历史学、美学、文化学、艺术学等不同的学科视角,开展古希腊陶器彩绘所表现的体育美研究。由于体育美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尝试从体育活动中所展现的身体美、运动美、社会美和环境美四个方面,加以具体展开论述,以期深化我们对于古希腊体育审美价值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逐渐成为当今中国体育史学者的研究重点。当时人与后来者、亲历者与旁观者、记者和学者的共同撰述,有利于为读者构筑一个真实的中国当代体育史图景,相关史学研究者应该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催生客观、全面、深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著述。  相似文献   

19.
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运动项目推广中的形象代言人进行研究,认为在选择形象代言人时,要充分考虑普通大众的想法和意见,运用科学的方法选择运动员形象代言人,充分展现运动项目的精神理念;选择明星运动员、有潜力的运动员和普通人作为形象代言人;选定形象代言人后,就要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包装宣传和约束管理;我国各运动项目管理部门需要对运动项目的资源进行充分调查,有意识地选择合适的运动员形象代言人,促进各种运动项目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体育是“一带一路”倡议人文交流的重要依托,体育赛事对实现民心相通发挥积极作用。英联邦运动会的长期举办推动了英联邦国家的整体发展,是体育赛事交流的典型案例。通过对英联邦运动会与“一带一路”体育赛事的对比,分析其对“一带一路”体育赛事的借鉴作用,并探讨“一带一路”体育赛事交流的构想与策略。认为:开展“一带一路”体育赛事交流应建立“一带一路”体育组织,组建相应的工作机构,举办“一带一路”国家运动会;构建“多边体育合作机制”,不断扩大“一带一路”体育赛事的覆盖面,重视赛事风险并避免负面影响,鼓励、支持多国举办“一带一路”体育赛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