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代理问题是指由于代理人的目标函数与委托人的目标函数不一致,加上存在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代理人有可能偏离委托人目标函数而委托人难以观察和监督,从而出现代理人损害委托人利益的现象,又称为委托代理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代理问题的类型总结了代理问题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在委托代理框架下,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利益的不相容,信息的不对称,委托人对代理人监督的乏力,委托人对代理人选择的唯一性等原因,导致公共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偏离预期目标发生偏差,为有效防止公共政策执行偏差,解决公共政策执行的委托代理问题,委托人需要重新建构一套有效机制,使代理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  相似文献   

3.
基于公立高校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委托代理制度,资产所有者是委托人,高校经营者是代理人,如同企业核心问题一样,委托人如何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来激励与约束代理人,实现其有效的组织和生产活动,规避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达到委托人利益的最大化目标。  相似文献   

4.
现代企业由于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而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在委托代理关系中 ,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利益不一致又产生了代理问题。本文对代理问题的产生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解决代理问题的方法。以此为参照 ,针对中国国有企业代理问题特点 ,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5.
委托代理理论是研究在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冲突条件下,委托人如何激励并约束代理人的理论。公益服务事业单位的改革目标是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未来政府和公益服务事业单位的关系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可利用委托代理理论解决事业单位改革面临的现实问题。要侧重在明确委托人和慎重选择代理人、细化考核目标、赋予代理人相应职权、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建立等四个方面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6.
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而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要求委托人必须找到一种激励机制,使得代理人沿着委托人所设定的目标努力工作。股票期权作为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能起到积极作用,激励代理人谋求委托人利益的最大化,同时也存在一些负面因素。由于在我国实行股票期权时间较短,相关法律不健全,因此,在具体实行过程中,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吸收其他文献的基础上 ,试图把委托代理理论框架引入到对中国公立大学治理结构和管理绩效的分析上来。在公立大学多级委托代理关系的链条上 ,第一层级代理人的行为选择与委托代理关系中隐形的激励契约密切相关。公立大学的产权关系与它特殊的目标、功能和使命 ,对代理成本的度量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在某一环节上 ,委托人与代理人的非正常合作会改变正常情况下委托人与代理人目标函数不一致的现象 ,且代理人若不在正常的市场上依照市场机制进行挑选 ,大学的运行成本就会居高不下。解决我国公立大学中的委托—代理问题 ,需要重新构建合理的委托代理关系 ,这方面有赖于大学治理结构的突破 ,也有赖于政府新的制度供给。  相似文献   

8.
委托—代理理论是民办学校治理机制的理论基础。委托-代理理论的内涵实质是研究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合同关系,可依据信息和行动、事前和事后的不同又有不同的专门研究。委托—代理理论有两个假设:人是超级理性的,人有着机会主义倾向。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框架也比较模型化。委托—代理问题中有两个主要问题,一是选择最优代理人,二是选择最优的激励机制来激励代理人为委托人的利益而行动。民办学校治理机制引入委托—代理理论,目的是深入了解民办学校治理机制的理论,提高民办学校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政府与公立高校经营者的委托代理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论证了政府与公立高校经营之间的委托之理关系:公立高校财产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是产生委托代理关系的根本原因;政府与高校经营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高校经营成为代理人,政府成为委托人;政府与高校经营交易的合约不能完备,使政府成为委托人,高校经营成为代理;政府与高校经营的目标不一致,高校经营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因此产生了代理问题。本还对高校组织结构和企业治理结构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高校内部委托代理与教师劳动供给不完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栗玉香 《江苏高教》2005,68(2):88-90
高校内部委托代理关系导致教师劳动供给不完全是长期以来容易被高校管理者忽视的问题一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分析教师劳动供给不完全,认为在高校与教师之间委托代理关系中也存在着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相似的条件,即委托人与代理人目标的差异和信息的不对称,从而导致教师劳动供给不完全的产生;而这是高校内部委托代理问题在一定时期内难以从根本上消除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