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敦煌文物和文献是敦煌学众多分支学科研究材料的基本来源。因学科门类和研究目的不同,各分支学科在利用研究材料时或侧重实物、或侧重图像,或侧重文献记载,在研究资料的全面性上多有欠缺。敦煌写卷名物类文献既是同时材料,又是即时材料,涉及学科门类十分广泛。以写卷名物为研究视角,可补图像、实物及其它材料之不足,因此,敦煌写卷名物类文献对敦煌学的研究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出版史上抄写复制时期抄写书卷的形制、版本及文字方面的特点可以从出土文献中管窥一二,纸质写卷以敦煌写本数量为最多,可以藉此探知4至10世纪抄写书卷的特点。通过研究发现,敦煌写本大多为卷轴形式,也有经折装、蝴蝶装、册叶装等。一书分写数卷、一卷分写数书、一书有若干抄本的情况兼而有之。文字使用方面受书手水平和态度的影响较大,正体俗体并用,讹字、假字、讳字多见,规范性方面不如印刷书籍。由这些写本可见当时装帧、版本、文字使用方面的时代烙印。  相似文献   

3.
IDP项目与中国国家图书馆敦煌文献数字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敦煌文献,又称敦煌遗书、敦煌写本、敦煌卷子.是指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土地庙、敦煌西北汉长城烽燧遗址等地出土的十六国、北朝、隋、唐以至于宋代的多种文字的古代写本和印本.  相似文献   

4.
国际敦煌项目的宗旨是促进敦煌西域文献保护与研究工作的国际合作,IDP数据库通过互联网免费为研究者提供高清晰文献图像。IDP成立于1994年,15年来已经在全世界成立了七个中心,拥有六种文字版本的数据库和网站。文献保护修复、编目与研究、数字化以及教育项目是IDP的主要工作。IDP以精密的数码设备和严格的操作程序开展数字化工作,所获取的文献图像经加工后通过4D数据库提供服务,数据库设置了便利而多样的检索途径。IDP具有鲜明的特色:运作经费主要来自外部基金的资助,文献图像通过互联网免费供研究者使用,构建古文献保护、研究与数字化的国际合作平台。  相似文献   

5.
敦煌本<大智度论>存世数量较多,且多为千年以前的古抄本,它保存了<大智度论>的早期形态,因而颇具学术价值.然而迄今为止,还没有学者对敦煌本<大智度论>进行系统的整理研究.鉴于此,本文指出了敦煌本<大智度论>在校勘、版本、文字、史料和书法史方面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敦煌石室佚书和内阁大库档案都是重要文献,现分别加以概述。(一)敦煌石室佚书文献敦煌石室佚书于1899年发现于甘肃省敦煌县鸣沙山莫高窟第二八八石窟。这是一批数量可观、内容丰富、价值很高的写卷文献。它为历史、语言、文学、艺术、地理、民俗、宗教、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为“敦煌学”的形成和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敦煌佚书发现后不久,便被英、法帝国主义分子窃走了其中最精华的部分,随后又被清朝地方官吏劫走了其中重要的部分,最后所剩八千余卷归入了京师图书馆(现北京图书馆)。敦煌石室所藏的佚书,据学者估计“约三万卷,其中有年款记载的最早  相似文献   

7.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在对国家图书馆所藏敦煌遗书重新进行编目时,发现有几件写卷已经完全变脆炭化,无法展开。查阅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拍摄的缩微胶卷,当时这几件写卷,有的尚能展开,因而拍摄了完整的照片;有的由于无法展开,缩微胶卷所显示的,只是一个卷轴。仔细考察这几件写卷,可以发现它们的字体与写卷的总体风格与其他敦煌遗书不类。颜色通卷灰黑,与一般的敦煌遗书显著不同。其纸张与敦煌遗书通常所用的纸张差异也较大。古代纸张大抵表面粗糙,偶尔亦有表面致密光滑的,则  相似文献   

8.
《观无量寿经》是大乘佛教净土宗开宗立派的经典之一,在敦煌文献中,我们发现《观无量寿经》及其注疏写本共112号,其中不少残片本出自同一写卷,后被撕裂而分离为数号。本文通过对敦煌本《观经》内容、裂痕、行款、书风、笔迹等不同角度的对比分析,把16号《观无量寿经》及其注疏残卷或残片缀合为6组,使一批原本分离的"骨肉"得以团聚,有助于我们对相关写卷的性质作出更为客观、准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9.
一、敦煌《晏子赋》的书写情况刻本经由制版印刷而成,书版已然规定了刻印的内容和版式。然而作为写本,由于书写过程存在着一些不确定因素,文献中的内容有可能由不同的书写者在不同的时间完成。敦煌写本中的相当一部分就非一次定型,由不同书写者抄录的若干文献同时出现于同一写卷的现象是经常出现的。敦煌遗书中发现了几种此前未有流传的俗赋——《燕子赋》、《韩朋赋》、《赵冾丑妇赋》、《晏子赋》,以及《新妇文》等。这其中《晏子赋》与其他文献同抄一卷的情况最多,因而我们以《晏子赋》为研究对象,以期从书写形态的角度来了解敦煌俗赋的性质。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图书馆藏宋荣六郎刻本《抱朴子内篇》二十卷,是现存最早、篇目完整的版本。在梳理其版本及文献情况的基础上,考订此书为覆刻本,对宋代刻书业研究有参考意义。宋荣六郎本与敦煌写本、《道藏》本《抱朴子内篇》关系密切,为后世通行本的祖本,其文字内容优越之处众多。作为一个讹误较少、文献完整、刊印最早的版本,宋荣六郎本对《抱朴子内篇》文献整理方面具有重要的文献校勘与辑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