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提升我国基础工程的质量工作,进行公路路基质量体系的健全是必要的。在该文中,笔者进行红砂岩路基强夯效果的分析,进行相关试验模式的应用,进行路基填筑孔隙率的分析,进行其压实质量的控制,做好填筑的相关工作,进行工后沉降的分析,进行不均匀性沉降特点的分析。这离不开对红砂岩碎石土路基的强夯处理对比试验,通过对试验的应用,做好强夯的处理,保证红砂岩碎石土路基的压实工作,进行土体的压实度的控制,进行孔隙比的控制,保证路基的工后沉降速率的分析,保证强夯处理后的路基承载能力的提升,进行路基压缩模量的提升,提升土体的压缩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强夯法的概念及其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并对强夯法的优势进行了对比分析,尤其对置换强夯作了重点说明.  相似文献   

3.
某高速铁路经过的大部分地区存在较为严重的区域沉降问题,但目前国内外还缺乏在区域沉降地区修建高速铁路的经验.通过建立叠加模型来研究区域沉降与工程沉降的对高速铁路线下工程的综合影响,为今后类似地区的高速铁路建设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4.
结合路基沉降在高速铁路工程建设中所起的必要作用,对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的布设方案和技术应用进行具体的阐述,详细介绍了路基沉降观测的技术方法及技术要点,以保证施工工程的质量、安全运营及延长工程的寿命使用,为在以后路基沉降工程的测量工作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结合哈尔滨追外松花江大桥工程实例,探讨了在复杂场地奈件下水平沉降观测技术的综合应用,同时对采用全站仪实施跨江测量做了成功偿试。对观测要点进行了说明同时指出了观测中易忽略的细节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强夯法对桥头地基的处理施工工艺,强夯法加固地基是处理桥头跳车病害的常见方式之一,该工艺不仅可以缩短施工工期而且能够提高地基土的强度并降低其压缩性,提高路基的承载力,从而有效减少了路基的沉降.  相似文献   

7.
通过简要介绍黑河市某商厦基坑及周边建变形监测工程实例,探讨了在复杂场地条件下多种建筑变形监测方法的综合应用,并对观测数据、沉降曲线作了分析、说明,同时指出了观测中易忽略的细节问题,为类似工程监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针对津港高速公路垃圾填埋段地基,采用强夯桩式置换法处理,处理过程中开展了地基承载力、沉降观测及回弹模量等试验。  相似文献   

9.
结合虹桥机场的地质情况与周期性的沉降观测数据,对预留的地基处理工中沉降情况及整个区域是否存在差异沉降进行了分析。文章最后给出结论并提供行之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铁路客运专线路基沉降观测及沉降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敏  黄恒禹 《大众科技》2010,(5):88-88,86
路基沉降及工后沉降是客运专线路基工程重点研究的内容,路基工程质量的成败也主要取决于对路基沉降及工后沉降的控制。文章阐述了铁路客运专线路基沉降观测的主要内容及实施过程,并对现有的沉降预测模型进行了论述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在软土地区修建高等级公路,沉降与稳定是最突出的问题,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动态观测,以保证路堤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与稳定。本文结合江苏省数条修建于软土地基上高速公路沉降观测的实践,对实测沉降数据特征进行分析,并指出产生这些特征的原因以及应该避免的问题,旨在为从事软基沉降变形观测和利用实测数据进行施工控制,沉降预测、参数反演的技术和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述了CFG桩特点及膨胀土特性,通过某工程采用CFG桩对膨胀土进行地基处理,形成复合地基,建筑物竣工后,经过沉降变形观测,观测结果显示地基变形等参数均满足设计要求,说明CFG桩能较好地解决膨胀土的变形问题。  相似文献   

13.
高层建筑物较一般建筑物而言,结构更为复杂,因此对其变形观测的精度要求更高.文章详细介绍了适用于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的方法,并对数据处理过程进行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4.
通过载荷试验和路基下桩、土应力测试,采用现场实测分析方法对水泥土挤密桩复合地基的工作性状进行分析研究其承载性。对水泥土挤密桩处理路基工程湿陷性黄土地基进行现场原位测试、沉降观测实验研究,按沉降观测结果预测路基工后沉降,为铺轨提供时间参考、对路基稳定性进行评价,论证了水泥土挤密桩作为铁路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加大,对建设用地也逐渐增加。为了保护农业耕植用地,许多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多选择不适合农作物生长的荒滩、丘陵等地带。所以在工程建设之前,需要对工程用地进行相应的场地平整处理,这就需要对丘陵和荒滩进行大量的土方挖填处理工作,为防止大面积回填土方出现地面不均匀下沉现象,有必要对工程建设用地进行必要的基础处理。该文介绍了强夯法的施工设计和现场出现的问题与对策。指出用强夯法加固地基筑体是可行的,强夯后的填筑体满足厂区地基承载力要求和沉降要求。  相似文献   

16.
强夯施工法就是依靠迅猛而又强烈的夯击能量来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的一种施工方法。采用强夯施工法不仅可以对土体的强度和承载能力予以极大地提高,而且还可以对土的压缩性能予以有效,并且避免土体产生固结沉降的现象。另外,由于强夯施工法在对在路桥工程软土地基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不但对施工机械设备的要求不高,而且其施工速度相对较快、适用土质极为广泛、处理效果也较为显著,同时还能够对一些废料进行重新利用,从而起到变废为宝的神奇效果,因此受到了广泛的青睐。本文简要地介绍和分析了强夯法施工法在路桥工程软土地基应用中的处理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孙军 《中国科技纵横》2014,(21):126-126
本论文基于实际需要,结合实际工程项目,主要讨论对沉降观测数据进行处理方法研究。通过对沉降观测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沉降值与时间及荷栽的数学关系模型,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对实际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内江科技》2019,(12):41-42
在建筑物沉降观测数据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对沉降监测常见问题给出了处理方法。本文以某高层建筑工程沉降监测项目为例,描述了沉降监测网的布设方法,并通过绘制沉降监测点的沉降荷载时间曲线图对监测成果数据进行分析,验证了该方法在沉降监测数据分析中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由工程实例介绍了孔内深层强夯法(DDC)在湿陷性黄土地区中高层建筑的应用,内容包括工艺原理,工程概况,设计要求,桩型选择及设计,成桩质量控制等,提供了高层建筑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实际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软土路基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路堤施工软土路基观测的目的和内容,总结了路基沉降的观测方法及具体步骤,并结合高速公路工程实例说明了软土路基沉降的观测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