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三维摄像对我国部分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的起跳技术进行运动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部分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的最后一步步长及质心水平速度、摆动腿的摆动速度、起跳腿的缓冲蹬伸方面与世界优秀选手存在差距.此外,起跳腾起角较小,也是影响跳高成绩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跳高曾是我国的优势项目,但近20年来,我国女子跳高逐渐失去优势,出现相对停滞和滑波的局面。对我国十运会女子跳高决赛前6名运动员与世界部分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起跳技术的运动学指标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的绝对体重较轻;助跑时水平速度较快但利用率不高,导致垂直速度较低;起跳时支撑腿蹬伸不充分,摆动腿摆动速度与幅度不够,摆动方式不合理。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的整体竞技能力,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模型及主导因素特征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体能、技能以及心理能力方面,我国高水平男子跳高运动员与世界高水平男子跳高运动员存在明显差异,这一差异是导致我国男子跳高运动水平落后世界水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背越式跳高技术教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前言背越式跳高技术作为一种经济性、实效性较高的跳高技术,不仅为世界各国的跳高运动员广泛采用,同时也是体育院、系田径运动跳高教学的主要教材。从现有的资料来看,对背越式跳高技术教法的系统研究,特别是整体性教学实验研究为数不多,从对全国部分体育院校和师范院校体  相似文献   

5.
跳高曾经是中国田径的优势项目之一。曾先后有三人五次打破世界纪录。尤其是男子跳高,朱建华连续三次刷新了世界纪录,使我国进入了世界跳高强国行列。然而,随着朱建华等一批老运动员的退役,我国男子跳高运动走入了低谷。与世界优秀跳高运动员的差距到底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6.
背越式跳高是普通高校跳高队技术训练中的重要内容。在背越式跳高训练中,部分跳高运动员存在恐惧心理,影响到训练效果和自身的运动安全。对此,本文对普通高校提高运动员背越式跳高训练中的恐惧心理表现、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运动员恐惧心理调适方法。另外,本文从学校角度,提出普通高校提高跳高运动员背越式跳高训练恐惧心理调适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资料及比较分析法,对国内外优秀跳高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和年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我国优秀跳高运动员的身体形态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存在一定差距;我国优秀跳高运动员早熟现象严重,保持高水平的年限和退役年龄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均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8.
跳高运动员取得最佳比赛成绩的心理因素及其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训练是跳高比赛中获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部分优秀跳高运动员的调查,得出了作为一名优秀跳高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应该具备的心理因素以及如何去进行心理训练。  相似文献   

9.
男子跳高是最吸引人的田径项目,世界男子跳高的成绩水平近几年来有了很大提高。苏联运动员布鲁梅尔1968年创造的世界纪录是2.28米,1970年我国优秀运动员倪志钦以2.29米创造世界新纪录,但未获国际田联的承认;正式的2.29米的世界纪录是美国运动员马茨道夫1971年创造的。不管怎样,在十年前,2.30米这个高度是令人神往的。 1973年7月11日,美国运动员斯通斯在西德的慕尼黑一跃而过2.30米,从而开创了世界男子跳高的新时代。2.30米成了世界第一流男子跳高选手的标志。八年多来,究竟有谁突破了这一“大关”呢?据统计,迄今全世界有23个运动员一共67次  相似文献   

10.
跳高是发展进步最快的田径项目之一。回顾跳高运动的发展过程,展望未来世界跳高的发展,将使我们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一、跳高技术的演变 (一)、过杆姿势的演变世界跳高运动的历史就是跳高技术的演变史。跳高史上第一个用量尺测量跳越高度的运动员是英国的威尔逊。他于1827年采用屈膝纵跳的姿势跳过了1.57米的高度。英国大学生运动员布鲁克斯采用跨跃式于1876年3月在牛津先后跳过1.80米、1.83米;一个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当今跳高训练发展趋势、国外训练体系和国内部分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早期训练实践的分析,旨在说明要改变我国女子跳高成绩滑坡的现状,必须重视女子跳高运动员的早期全能化训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世界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比赛试跳次数分析,从训练学角度来探讨女子跳高运动员的战术安排特点。  相似文献   

13.
对中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部分训练成长阶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子跳高是我国第一个打破世界田径记录的运动项目。回顾我国女子跳高历史,我们发现,在创造亚洲及世界记录的女子跳高运动员中,她们的“运动寿命”都较长(表1),与田麦久博士关于多年训练全过程理论中的 表1我国破女子亚洲及世界记录的运动员与其“运动寿命”对比  相似文献   

14.
当今跳高世界纪录以达到2.09米,但我国今年来女子跳高成绩一直不太理想。随着跳高专项技术及训练理论的深入研究,各国教练都在努力探索运用科学的身体素质对运动员进行训练。背越式跳高是以快速协调地助跑、迅速有利地起跳和经济实效的过杆动作成为目前世界较为理想的跳高姿势,它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所以运动员素质的强弱与运动成绩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两台索尼高速摄像机对2021年田径邀请赛(华北赛区)男子跳高项目进行赛场同步拍摄。采用kinovea软件对比赛视频进行视频图像解析,运用spss对相关技术参数进行计算处理。结果表明:本次田径邀请赛男子跳高运动员助跑模式与世界优秀跳高运动员一致,但在速度上有所欠缺;运动员的髋、膝、踝蹬伸不充分,小肌肉群力量较弱。此次田径邀请赛运动员成绩还有待提高,本次研究寻找我国跳高运动员关键技术存在的优缺点,助力我国跳高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不久以前人们还认为,从人体测量的观点出发,跳高运动员的身高为1.90米是最理想的。而今天当身高2米的运动员在跳高场地参加比赛时,任何人也不会感到惊奇,这是极平常的现象。成绩在提高。对运动员训练水平和身高的要求同样在提高。很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在跳高场地上比赛的只有超过2米的运动员。现在有许多世界著名选手  相似文献   

17.
培养高水平运动员速度越来越快,世界体坛的角逐愈来愈激烈,这些都对训练的过程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明显的情况是,要想提高跳高的运动成绩,首先必须提高运动员技术水平,身体及心理的训练水平。 背越式跳高技术的出现引起了一场跳高未来的论战。1974年A·斯特里热克对此进行过专门的研究并证明,背越式跳高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运动员起  相似文献   

18.
高水平跳高运动员训练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跳高运动历史是辉煌的。曾经培养出打破跳高世界纪录的郑凤荣、倪志钦和朱建华(见表1),同时造就了黄健,胡鸿飞两位杰出表回中国跳高运动员打破跳高世界纪录情况简介的跳高教练员,他们为中国和世界田径运动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中国也因此三度脐身于世界跳高强国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一九六八年在墨西哥举行的十九届奥运会上,美国运动员福斯伯里首先采用了背越式过竿的跳高技术,并且以二米二十四的高度取得了冠军。一九七三年美国运动员斯通斯用背越式跳高技术以二米三十高度刷新了由中国运动员倪志钦保持的二米二十九的世界纪录。到目前为止男子世界跳高纪录已达二米四十三是古巴运动员哈维尔·索托马约尔用背越式创造的。在短短二十年中,背越式跳高技术得到广泛运用,成绩提高了十四厘米,这在世界跳高史上可以说进步相当快。  相似文献   

20.
我国跳高水平整整停滞了十年之久,1980年以来才开始回升,男运动员朱建华于今年六月份跳过2.30米,女运动员郑达真也跳过了1.92米,这是一个可喜的回升趋势。回顾我国跳高运动的发展,五十年代以来,男女跳高运动员都曾先后打破世界纪录。可是,自1970年倪志钦以2.29米破苏运动员布鲁梅尔保持的2.28米世界纪录之后的十年中,我国跳高水平与世界最好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