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摄影作品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它能说出文字所远不能说清的东西。当人们与某一张照片一见钟情,从芸芸众生中将它挑出的时候,就不仅看到了作者所见、所感、所思,感到了那一场景或瞬间的无尽涵意,还由这照片引出了与这照片相关甚多或不太多的思绪。于是,在默默而观或击节相赞中,这张照片的魅力就得到了延伸,生命就得以延续。对我来说,还不仅如此,我总感到,好的照片是在提问题,关于摄影,关于时代,关于更广阔的领域;向读者、向评者,也向作者自己。我有幸参与了《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摄影展览》的  相似文献   

2.
罗伯特·卡伯的一张照片,是新闻摄影中最著名的一张真正决定性瞬间的照片。这是西班牙内战时期,一位共和国战士被子弹击中,临死前的一刹那。最近,西方摄影界对这张照片的真实性展开了争论。有人说,这是一张组织的照片。它是民兵正在进行战争训练时,为拍摄的需要而安排的镜头。有关这一问题的讨论。刊登在菲利浦·奈特利的《第一个伤亡者》一书中。考奈勒·卡伯确信这张照片是真实的。他认为,他哥哥是在和约翰·哈桑开玩笑。这张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张拍摄于抗日战争时期的照片:漆黑的夜幕中,一双双明亮的眼睛注视着前方,一个个壮实的肩膀扛起铁轨,长长的铁路在民兵的手抬肩扛下离地而翻,这就是著名的战地摄影作品--<切断敌人的供给线>.摄影家称这张照片是"文献性"作品,军事学者把它看作是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思想实践的"化石".它至今仍被高悬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和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里,几十年来一再被媒体报道,还被载入各种全国大型影集或出国的影展中,传遍全国,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4.
照片新闻作为一种视觉新闻,是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纪实,它以摄影手段记录正在发生着的新闻事实,它通过新闻形象向读者传播新闻信息和内容。西方新闻界有句名言,叫做一图胜千言。我国报界也流传着一句话叫做图文并重,两翼齐飞。可见,新闻图片相对于报纸来说是何等重要。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在他的作品《父与子》中说:一张照片表现出  相似文献   

5.
《我要上学》又称《大眼睛》,不但是谢海龙的代表作,而且是社会上公认的好新闻摄影作品。从1990年初开始,谢海龙用了十年的时间,行程两万多公里,足迹遍及中国26个省的128个县,接触了100多个学校的上万名孩子,用无数张照片记录了贫困地区教育现状,而《大眼睛》就是其中的一件摄影作品。试想,如果当年谢海龙没有投入真挚的情感和持之以恒的信念,今天就没有这张《大眼睛》回味无穷的好照片。以情感人情感是人与生俱来的心理活动,  相似文献   

6.
徐斌 《新闻实践》2006,(3):F0003-F0003
今年2月10日,第49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PP)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揭晓,路透社摄影记者芬巴尔·奥赖利拍摄的《尼日尔紧急供给中心的母亲与孩子》(见附图一),在122个国家和地区作者的8万多幅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奖,成为本届“摄影奥斯卡”的最大赢家。“荷赛”评委会主席詹姆斯·科尔顿在点评这张照片时说, “这张照片包含了一切:  相似文献   

7.
新闻摄影图片《挟尸要价》在2010年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奖的评选中以全票获得了2009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奖,这张照片在获奖的同时也引来了一些学术界的非议,主要问题之一便是这张照片的发表  相似文献   

8.
在工农业摄影报道中,除了反映生产成就和建设成就以外,大家都知道,必须要反映人的活动和人的精神面貌,因为人是改造世界的决定性因素.现在大家所关心的问题是怎样才能把人物照片拍摄得好.最近看到了《中国摄影》第五期上孙丕永同志拍摄的《他被评上了五好社员》这张照片,觉得很有启发.这张照片是通过公社评比五好社员的活动来表扬好社员的.  相似文献   

9.
河南日报社摄影记者王根乾拍摄的《喜相逢》,几年过去了,但仍然经常闪入眼底,浮于脑海。这就是一幅好的新闻照片的魅力。这幅作品,曾获河南省1985年新闻照片一等奖,同年获省新闻摄影展览二等奖。新闻照片和其他诸如艺术照片、广告照片一样,可以使用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等手法。《喜相逢》属中景照片。中景照片比较难拍。它是以情节取胜的一种表现手法。王根乾同志在谈体会时曾经写道:“过去拍母女相逢,一般都是落泪,这张照片哭中有笑,笑中有甜,人物之间感情协调,画面真切活泼。”他说得对。拍摄中景照片主要是表现人与人的关  相似文献   

10.
我从事新闻摄影工作虽已30多年,发表作品的数目也不算少,可是评选好新闻照片或选送参加摄影展览的作品时很为难,总觉得拿不出具有时代气息的好作品! 去年9月,我去新乡县刘庄采访史来贺,他刚被评为全国100个农民企业家之一,又被选为党的十三大代表。我请副支书简单地介绍了全村的生产、生活、商品经济发展以及史来贺个人的一些情况,就匆匆忙忙地为史来贺同志拍了3张照片:《史来贺》《史来贺和技术员在棉田里》《在小工厂》。照片很快都发表了,但越想越不是味。30年间,我对刘庄、史来贺采访报道过多次,60年代的农业劳模,70年代的优秀党支部书记,  相似文献   

11.
由高润·托马斯艾维克拍摄的《利比亚的冲突》,一颗炮弹带着浓浓硝烟横空飞过,令人过目不忘。照片极富张力和表现性,完美地捕获了2011年利比亚战争中的精彩瞬间,契合了"和平与发展"这一华赛评选永恒的主题,堪称2011年战地摄影作品的精品之作。这张照片从一开始就广受质疑,能得到这样一张近乎完美的照片几乎是  相似文献   

12.
《军事记者》2015,(4):74-75
2015年2月12日,第58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揭晓。共有来自131个国家的5692名摄影记者和纪实摄影师的97912张摄影作品参赛。最终,丹麦摄影师Mads Nissen的作品《俄罗斯同性恋情侣:乔和阿历克斯》获年度照片大奖。中国摄影师一举拿下6个奖项,其中有3个一等奖。这是中国摄影人在荷赛上取得的年度最佳成绩。  相似文献   

13.
前年,我从部队转业回来,领导把我分配到《南阳日报》社暗室里工作,发挥在部队学到的摄影知识,一边洗相,一边摄影。一年多来,除了完成洗相任务外,在摄影.上也取得了不少成绩。《南阳日报》发照片144张,中央和省级报刊发照片30多张,年终被报社评为先进工作者,受到领导  相似文献   

14.
“新闻特写”照片──《饥渴难忍》赏析张敬云摄影中的“特写照片”,首创于英国早期女摄影家朱莉娅·玛格丽特·卡梅伦夫人拍摄的《约翰·哈雪尔爵士》(1867年),即“大头特写”。这幅照片被认为是摄影史上最杰出的肖像作品。这位当时已是48岁的中年夫人,为了满...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保定市档案馆举行了张英杰个人摄影作品收藏仪式。张英杰是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新闻摄影委员会副会长。这次保定市档案馆收藏的张英杰个人摄影资料,主要有:由范曾题写的《张英杰摄影集》(光影写人生)一册、《张英杰摄影集》光盘一张、照片四千余张、  相似文献   

16.
这张以《利物浦球迷的欢呼》为题的照片是英国体育摄影记者克里斯·科尔在报道去年英国足球联赛时拍摄的作品之一。同其他所有从事体育摄影报道的人一样,科尔也拍摄了球赛中优秀运动员的竞技照片。但他并没有仅仅把镜头对着运动员。在足球名将拉什再次射门成功后的一刹那,他把镜头对准了利物浦队的啦啦队。结果这张记录运动场外的花絮性照片反而比他所拍摄的  相似文献   

17.
2月8日,第51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又称“荷赛”)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揭晓,英国《名利场》杂志的摄影师蒂姆·赫瑟林顿拍摄的这张照片获得2007年年度照片奖。图片说明词是:“2007年9月16日,一名美军士兵在阿富汗战场上的掩体里休息。”  相似文献   

18.
赵金  蔡雯 《青年记者》2004,(4):54-56
赵:蔡教授,您好! 对凯文·卡特那张著名的摄影作品《苏丹女童与秃鹰》,您一定不陌生。画面上一个苏丹女童,即将饿毙跪倒在地,而兀鹰正在女孩后方不远处,虎视眈眈,等候猎食女孩。这张震撼世人的照片引来诸多批判与质疑,作者  相似文献   

19.
照片新闻作为一种视觉新闻,是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纪实,它以摄影手段记录正在发生着的新闻事实,它通过新闻形象向读者传播新闻信息和内容。西方新闻界有句名言,叫做“一图胜千言”。我国报界也流传着一句话叫做“图文并重,两翼齐飞”。可见,新闻图片相对于报纸来说是何等重要。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在他的作品《父与子》中说: “一张照片表现出来的东西,如果用书本来说,可能需要一百页的篇幅。”我国著名新闻工作者穆青在《论新闻摄影》一文中也指出: “新闻照片能使读者了解到新闻内容,又能享受视觉上的美。”因此,新闻照片比文字报道简洁、生动。  相似文献   

20.
眼前这张长年悬挂在中国军事博物馆的照片——《切断敌人的供给线》(见本期中心插页),是1944年我在日本侵略者的炮弹射程之内,夜间采用镁光拍摄的。老百姓叫它“铁路大翻身”,摄影家说它是“文献性”作品,我说它是“碰上的镜头”。这幅作品先后被选入《革命战争摄影作品选集》、《人民战争必胜》和《难忘瞬间》等大型影集,并多次走向世界,参加大型的出国图片展览。 那是当年的一个夏夜。我作为敌后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的摄影工作者,跟随一个团的部队,向敌占区山西省忻州南边的铁路沿线进发。这次军事行动的任务是破坏敌人的供应线,扩大解放区,解救沦于日本侵略军铁蹄下的人民。 为了防止事先被敌人发现我们的行动,部队和民工都夜行日宿。那次连续两个夏夜的行军,非常紧张而神秘。部队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