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伪军,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利用汉奸及国民党投敌分子组织的军队,是日本“以华制华、分而治之”政策的产物。他们在日军的监视下成立,听命于当地的日军占领军并受其严密控制,为日军的侵华战争服务。  相似文献   

2.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推行“以华制华”方针与“分治合作”原则,日军在其军事势力所及之处,加紧建立各种受其控制的伪政权,并直接利用中国人组织伪军,或征用劳工。随着各地伪政权的建立,日军还加强了各军特务部的建设。这些特务机关除了负责当地的治安,以及协助日军的“扫荡”和“清乡”等工作外,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辅助”各地的伪政权,有些地方甚至直接将日本军方人员安插在伪政权内部。所谓“辅助”,实际上就是加强对伪政权的控制。然而,各地日军特务机关却缺乏精通中文和中国文化的人员,这是日军亟待解决的—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的中央通讯社简称“中央社”,是国民党主要的宣传“喉舌”。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随着日军步步向南京逼近,中央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8月15日开始,日军飞机对南京进行了长达四个月的猛烈轰炸,中央社也成为日机的主要攻击目标之一。位于南京丁家桥的中央社总社及各地分社的房屋、设备经常遭到日机的轰炸,一些地方的分社由于战事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4月上旬,一位参加过日本侵华战争,在战败后曾“残留”山西的日本老兵奥村和一,到山西省档案馆查阅“残留”档案,并前往太原烈士陵园,向被日军杀害的解放军烈士谢罪。奥村说,“这次来山西查档的目的,就是要澄清‘残留’事实,还历史本来面貌,揭穿谎言,……  相似文献   

5.
伪军,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利用汉奸及国民党投敌分子组织的军队,是日本"以华制华、分而治之"政策的产物.他们在日军的监视下成立,听命于当地的日军占领军并受其严密控制,为日军的侵华战争服务.  相似文献   

6.
《档案》2004,(3)
2004年4月9日《档案大观》刊载杰平的《拍卖场透析日军侵华地图》,披露国内外收藏界不遗余力收集日军侵华罪证。 历代地图是藏书的重要分支,每一关键历史时刻,承载变化最直观的是当时绘刻的地图。1999年,日本高等法院因“地图”未标准南京市区有一水坑,宣判“南京大屠杀”目击证人东史郎老人败诉,消息传来,国内收藏界哗然,许多地图收藏爱  相似文献   

7.
日军地图: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结束已经整整65个春秋,在闻喜县档案馆里保存着一张1938年6月日军发行的《北支那五万分之一图平阳四十九号》地图,依然能勾起人们对那段惨痛历史的记忆,它是日军侵华罪行的铁证。  相似文献   

8.
梁复生 《大观周刊》2011,(23):43-43
侵华战争期间,日本采用“以华治华”的方针,通过建立伪政权来加强对占领地区的统治。伪军最初的来源即是日本建立伪政权的需求。伪政权若失去了伪军的依靠,基本上就失去了后盾。全面抗战爆发之前,日本已着手建立伪政权和伪军,在日军主导下陆续出现由伪满洲国、伪蒙古政府及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后改称“冀东防共自治政府”)等三个伪政权组成的伪军。而在抗战爆发之后,无论是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伪维新政府、汪伪政权这样中央性质的伪政权还是各种基层伪政权都在日本的操控下组建了各种军事力量。由于日军对伪政权的不信任,日军一直力图直接控制伪军。  相似文献   

9.
日军地图:蓄谋已久的侵华 战争日本侵华战争结束已经整整65个春秋,在闻喜县档案馆里保存着一张1938年6月日军发行的<北支那五万分之一图平阳四十九号>地图,依然能勾起人们对那段惨痛历史的记忆,它是日军侵华罪行的铁证.  相似文献   

10.
8月11日,在黑龙江省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黑龙江省档案馆向社会公布日本侵华罪证档案。黑龙江省档案馆馆长齐秀娟作了主旨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本次向社会公布的日本侵华罪证档案资料包括:以编辑出版《日本移民侵略黑龙江》书籍的形式向社会公布的日本移民侵略黑龙江档案;侵华日军关东宪兵队“特殊输送”档案20件;日军“慰安妇”档案7件。公布的这批档案资料都编有专题目录,以供社会各界查找利用。  相似文献   

11.
上海曾是中国最大的米粮消费市场与最主要的米粮集散市场,但“八一三”事变爆发,日军进攻上海,对上海米粮市场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昔日繁荣平稳的米粮转口贸易市场,沦为日军大肆劫掠搜刮国产米粮等战略物资的基地,致使百业凋敝,民不聊生。可以说,上海米粮市场在日本八年全面侵华战争中的遭遇和变迁,是整个中国社会经济遭受日本侵华战争破坏和摧残的一个缩影。因此,研究抗战时期的米粮市场,对于了解、认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及社会生活所带来的巨大灾难是很有意义的。纵观这一时期上海米粮市场的变化,以1941年12月8…  相似文献   

12.
视点     
《中国档案》2014,(2):10-11
吉林公布一批日军侵华档案吉林省档案馆最近从馆藏的10万余卷(件)侵华日军遗留的档案资料中发掘并公布了一批日军侵华档案,其中包括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相关记录,东条英机、梅津美治郎、南次郎等日本靖国神社供奉的甲级战犯的侵华史料,揭露日军强征、奴役、虐待慰安妇的资料和记录日军强奸妇女、虐杀儿童等残暴行为的侵华日军家书等。  相似文献   

13.
李正鸿  李娜 《兰台世界》2015,(1):142-144
《盛京时报》作为日本侵华的谍报员、鼓噪宣传者,刊登了大量对东北义勇军的信息报道。这些报道不仅说明日本对东北的文化侵略与渗透,也充分证明日本侵略者重视新闻舆论在侵华中的作用,不择手段地为日本侵华战争摇旗呐喊。  相似文献   

14.
侵华日军在辽西制造的“无人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在中国到处推行“集家并村”,制造“无人区”,揭开了日本侵华史上最野蛮、最残暴的一页。今辽宁省西部的绥中、建昌、凌源一带就是当年日军推行“集家并村”和制造长城沿线千里“无人区”的重点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5.
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日军一方面烧杀淫掠,胁迫民众做“顺民”,另方面通过宣抚班对占领区人民灌输“日支亲善”“东亚共荣”思想,进行“教化安抚”.为了排除语言障碍,以利洗脑,日军就将普及日语作为奴化中国人,加强殖民地建设的重要手段.本文试以常熟为例进行分析. 1937年12月23日,由日军扶持的“常熟自治委员会”宣告成立.在宣抚班操纵下,自治会将“筹设外国语学校,以日文为主科”列入“本会最近重要工作计划大纲”.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泰安市档案局馆,市外事办接待了一位泰安人民的老朋友,八十四岁高龄的日本友人——盐谷保芳先生。盐谷保芳是泰安人民的朋友,因为他是中日友好的使者;他也曾是泰安人民的罪人,因为他的双手的曾经沾有中国人民的鲜血。1942年盐谷保芳随日军入侵中国,任59师团曹长,在泰安火车站驻扎四年之久,其主要任务是将我省境内的大量煤、铁矿石资源掠夺到日本国。在执行战斗任务时,他带领部属枪杀过我抗战士兵,鉴于这一亲身经历,盐谷保芳特别憎恨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战败回国后,他创建了对中友好民间组织“日本衣会”,大力宣传日军侵略中…  相似文献   

17.
新发现的日军在华北设置慰安所的罪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慰安妇制度是日军在二战期间广泛实行的为军队提供性服务的丑恶制度。目前,各界对于日军在侵华战争期间在华设置慰安所,实施慰安妇制度的罪行已有所揭露。华北地区作为除东北地区外最大的沦陷区和日本发动“大东亚战争”的战略基地,同时也是日军实施慰安妇制度最普遍、最深入、最频繁,广大妇女所受迫害也最深重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8.
在1931-1945年长达15年的侵华战争中,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文化典籍的掠夺,与其武力侵略中国相伴随,始终是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的罪恶目的之一。战争期间,日本军国主义对我国的文献典籍进行大肆地掠夺,对我国文化典籍的掠夺与摧残,是历史上所罕见的。在日军发动的侵华战争期间,我国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馆舍及藏书遭到前所未有的摧残,我国文化事业遭到又一次重大浩劫。日军对我国文化典籍的摧残与掠夺的事实,罄竹难书。馆藏文献遭受劫难的情形大致有三种情形:(1)遭日军炮火摧毁;(2)在辗转迁徙途中受损;(3)沦陷后遭日军劫掠。这里,笔者着重…  相似文献   

19.
笔者近日经一位老领导的引见 ,翻看了书商邰仙玲废书回收时收下的三百多张旧地图 ,不由震惊。原来这是日本军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之前及侵华战争期间测绘、复制、使用的中国地图。这批日军军用地图的发现 ,充分说明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蓄谋之久 ,铁证如山。这批地图共有三百余幅 ,其中日军测绘、复制、缩制、增补改版的有二百多幅 ,其余为民国时期军用地图。地图的大小大致有三种规格 ,第一种长 5 7.5cm ,宽 47cm ,比例尺大都是五万分之一 ,使用的长度单位是“米” ;第二种长是 5 8cm ,宽 46cm ;第三种长是 5 5cm ,宽 40cm。后两种规格…  相似文献   

20.
近日,由日本历史研究会编辑出版的反映日军侵华罪行的学术专刊——《山东半岛(日军罪行)考察纪实》,以日文的形式对济南市档案馆编纂出版的《勿忘国耻——济南“五三“惨案档案文献选辑》一书进行了详细介绍。据济南市社会科学院李家振研究员介绍,在一份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