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南京市特殊教育已有80多年的历史.改革开放30年来,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下,南京特殊教育得到了较大、较快、较好的发展.目前,我市有特殊教育学校13所,其中盲人学校1所,聋人学校1所,培智学校6所,兼收听障儿童和智障儿童的学校5所,辅渎班1个,在特教学校(班)就读的残疾学生1518人,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1118人,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湘潭市特殊教育学校扎根伟人故里,建校50年来,在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下,始终践行“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自立”的办学宗旨,朝着“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长、学生有发展”的办学目标不断迈进。尤其是近10年来,在傅朝晖校长带领下,学校抓住新时代特殊教育发展的重大机遇,深化特殊教育改革创新,一跃发展成为“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特教品牌学校。  相似文献   

3.
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五”期间,残疾儿童的教育被纳入义务教育,成为基础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加强特殊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其整体素质,是搞好特殊教育,保证九年义务教育如期全面实施的重要基础之一。   一、特殊教育师资队伍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特殊教育在机构建立、办学条件、师训方面都有巨大发展,但特殊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使师资队伍培养和需求的矛盾也随之突出出来。   (一 )数量严重不足   根据国家教委 1994年底统计,我国已有各类特殊学校 1077所,从事特殊教育的专职教师数为 22177人,在校学生数为 211400人。按…  相似文献   

4.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23(12):F0003-F0004
辽宁省特殊教育师范学校始建于1986年,是当时国家首批成立的三所特殊教育师范学校之一。1998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成为全国首批进行专科层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培养学校。2000年学校异地搬迁,从市郊到市区,学校占地面积扩大了三倍,达到12万平方米,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目前在校学生总数达2000余人。  相似文献   

5.
从2004年起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特殊教育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以信息化带动特殊教育的现代化,全面实现“校校通”工程。努力实现特殊教育跨越式的发展。当前特殊教育学校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原则是:纳入规划,逐步推进。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在今后一段时期特殊教育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将从四个层面推进:第一个层面是在特殊教育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第二个层面是网络的普及和运用;第三个层面是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第四个层面是开发研制各类残疾学生专用的电脑等各种硬件和软件以及科技含量高的康复设施和设备。  相似文献   

6.
1988年以色列通过了第一部《特殊教育法》并于2002年进行修订,明确了接收有特殊需求学生学校的职责,并提出了全纳教育理念。与此同时,以色列专门构建了特殊教育的核心课程和教学模式,并在全国设立特殊教育支持中心,为特殊需要学生和家庭提供专业的服务。立法保障、科学决策、专业化的特殊教育团队和强大的非政府组织支持,是以色列特殊教育发展的4个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濮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创办于1991年,是一所招收听力、智力两类障碍学生,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并举的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2008年,担任普校中层干部的吴守刚被调往濮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担任副校长,2019年被任命为学校党支部书记兼校长。上任以来,他带领学校教师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办学宗旨,凝练并贯彻“夯实基础教育,突出特色教育,发展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为办好人民满意的特殊教育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  相似文献   

8.
盘点2008年中国特殊教育的重大事件,第二届全国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大赛赫然在列。 这项由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主办,旨在“促进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与发展,提高全国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完善特殊教育资源库建设”的活动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对全国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在基础教育的学段、残疾类型,以及是否属招生范围的分布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阶段规模最大,但中、西部地区初中阶段规模偏小;普通高中主要面向感官和肢体残疾学生,且规模小于职业高中;学前阶段教育规模有限,非感官残疾学生的相对比重偏高;特殊教育学校以招收"三类"残疾学生为主,但各地"三类"残疾学生比重不同;教育对象呈现多元化,学前教育阶段打破以招收"三类"残疾学生为主的局面;非招生范围内招收学生的现象普遍存在。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下建议:扩大义务教育招生对象范围,保障各类残疾学生顺利完成义务教育;提升特殊教育学校普通高中教育和职业高中教育的规模和质量;提升特殊教育学校学前教育质量并转变已有职能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特殊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从“30万人口以上的县级行政,必须建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从西部6个亿特殊教育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的投入等,充分显示了国家已经把针对残疾人的特殊教育工作纳入国计民生的议事日程。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质量,图谋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呢?  相似文献   

11.
一、英国特殊教育的历史回顾 (一)英国特殊教育的发起 英国特殊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多年前为聋哑和盲人学生所创设的第一所特殊学校,它标志着英国特殊教育的发端.  相似文献   

12.
该文分析了美国“双流向多层次教育安置模式”的特点,并在对这一模式进行批判性分析的基础之上阐述了全纳教育的基本观点以及西方特殊教育发展模式的主要变迁。然后,作者对我国特殊教育发展格局进行了思考,认为我国特殊教育发展格局应调整为“以一定数量的特殊教育学校为资源中心,大量的随班就读结合资源教室或巡回辅导教师制为主体”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13.
"十七大"后,我国高等特殊教育发展的外部社会环境正在发生迅速而可喜的变化.有关高等院校如何根据形势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果断作出应对,不仅对于高校自身发展,而且对于残疾人事业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人本特教"视角对我国高等特殊教育领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若干问题做一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15.
16.
枘凿之惑:特色化与高校学报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校一刊、学科综合的面相使高校学报集体陷入了"千刊一面"、"低水平重复"的困境,不合理的学报体制是导致困局的根本原因。在学报体制未能进行变革的前提下,特色化发展已成为走出困局的唯一希望。以问题为中心、由专家主持、向所有学者开放的特色栏目的创办就是特色化发展的具体体现,并由此带来了办刊理念、办刊思路和办刊方法的很多改变,使部分高校学报走出了低谷。但特色化只不过是办刊方法之一种,对于高校学报所"患"的"体制病"来说,它充其量只能治标,却不能治本。改革不合理的高校学报体制,仍是放在管理者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