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2 0 0 4年总干事、秘书长工作会议于 2月 2 4 -2 7日在宁波召开。会上共有铸造、生产工程、理化检验、特种加工、物流工程、工业炉、材料、流体工程、流体传动与控制和北京、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河南、湖北、广东、四川、贵州、新疆等 2 0个专业分会和  相似文献   

2.
<正>专家简介:宋伟刚,1963年生。1984年毕业于阜新矿业学院煤矿机械化专业,1988年毕业于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1996年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教授,东北大学机械电子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物流学会理事、辽宁省机械工程学会物流工程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流工程分会常务理事、全国连续搬运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重型机械工业  相似文献   

3.
为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我国制造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制造技术水平,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工业自动化分会、中国自动化学会制造技术专业委员会与诺维特机械科学技术发展中心整合各自在机械工程技术领域的资源与优势,于2006年初成立教育培训部,面  相似文献   

4.
张荣锦 《学会》2003,(12):11-11,14
一、机械工程学会更名为工程师学会机械工程学会历史上就是工程师学会的分支机构 ,故更名为工程师学会 ,是对我国历史上的工程师学会的完善和传承。中国工程师学会是我国工程师詹天佑先生发起创建于 1912年(当时叫中华工程师学会 ) ,1936年改为中国工程师学会 ,195 1年重建时 ,定名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随着我国机械工业的发展壮大 ,机械工程学会事业的扩展 ,早已不仅限于机械专业 ,而电气、微电子、化学、轻纺、工业经济管理等工程师在其中已占相当比重。更名后 ,机械、电气、微电子自动化、化学等分会 ,分别作为工程师学会的一个分会 ,这…  相似文献   

5.
在他身上,有飞天的梦想、也有对现实的关注;有徜徉科海的壮志,也有建校育人的豪情,他就是王尔德教授。王尔德,1943年生。1968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属材料专业。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材料工程系教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粉末冶金分会主任委员;粉末冶金技术期刊编委;粉末冶金工业期刊副主编;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编委;材料科学与工艺期刊副主任委员。  相似文献   

6.
业界精英     
《科学与管理》2005,25(6):F0003-F0003
<正>陆念力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市政协常委,中国工程机械学会理事,中国物流工程协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建筑机械协会副理事长,黑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物流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土木工程学会建筑机械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力学学会理事、哈尔滨市归国科技工作者协会秘书长,中国工程机械学报编委,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编委,建筑机械杂志编委,建筑机械化杂志编委。  相似文献   

7.
高金吉,1942年生,辽宁本溪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1966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学院,1993年清华大学工程力学博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工学博士学位。1988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1992年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兼任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石油化工组组长、中国设备管理协会顾问和设备诊断工程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设备诊断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再制造分会理事长、压力容器国家安全中心和压缩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等兼职教授。  相似文献   

8.
谢里阳1962年出生,原籍安徽岳西。1978年进入东北大学(原东北工学院)机械系学习,师承我国机械学领域泰斗徐灏教授,1988获工学博士学位。1992年晋升教授,1995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机械疲劳强度与可靠性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1996-1998三年分别在德国InstituteofProbabilisticSafetyAnalysis,T?V-Nord和Otto-Von-GuerickeUniversity从事系统可靠性工程与核电站/化工厂概率风险分析方面的研究。2002-2003年间,得到德国研究协会(DFG)的资助,在德国InstituteofMicrostructure,KarlsruheRe-searchCenter所做访问学者,从事微结构力学行为仿真分析与优化设计。2000-2006任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院长。学术兼职包括中国材料研究会疲劳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设计分会常务理事、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机械强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可靠性分会理事、辽宁省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设计分会理事长、沈阳市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等,国际学术期刊《Int.J.ofPerformabilityEngineering》亚太区域编委和《Int.J.ReliabilityandSafety》编委,国内学术期刊《机械强度》、《失效分析与预防》、《理化检验》、《产品设计与创新》、《东北大学学报》杂志编委等。曾先后担任辽宁省及沈阳市政府科技计划咨询专家,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科技发展战略规划专家组组长等。曾获“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国家教委重点跟踪资助”、“沈阳市十大杰出青年”、辽宁省青年科技奖、辽宁省优秀拔尖人才、辽宁省自然科学奖、辽宁省科技进步奖、国家教学成果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创新项目等荣誉。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SCI收录十余篇,EI与ISTP收录五十余篇),主编《机械设计手册》(机械工程出版社)中的“疲劳强度设计”和“机械可靠性设计”两篇、《中国材料工程大典》(化工出版社)中的“材料强度设计”篇、全国见习工程师教材《现代机械设计方法》(机械工程出版社)、高等学校“十一五”规划教材《机电系统可靠性与安全性设计》等。  相似文献   

9.
为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机械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奖励在推动机械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发展中做出重要贡献的科学技术工作者,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设立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技奖.其前身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于1986年设立的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技成就奖、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青年科技成就奖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优秀论文奖.  相似文献   

10.
《学会》2003,(3)
<正> 为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机械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奖励在推动机械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发展中做出重要贡献的科学技术工作者,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设立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技奖。其前身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于1986年设立的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技成就奖、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青年科技成就奖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优秀论文奖。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中国人》2004,(6):F002-F002,1
张立彬,1955年8月出生,浙江人,工学博士,现任浙江工业太学常务副校长,学校法人代表,教授,博士生导师,此外,兼任浙江省科协副主席,浙江省重点学科“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带头人.担任全国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师资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精密机械分会理事,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副  相似文献   

12.
专家档案马世宁1941年生,北京人。装甲兵工程学院装备再制造工程系装备表面工程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总装备部装备维修工程技术专业组顾问、中国工程机械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兼表面工程分会副主任、中国设备管理协会理事及再制造工程委员会副主任,  相似文献   

13.
《科协论坛》2014,(5):F0003-F0003
<正>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是由以机械工程师为主体的机械科学技术工作者和在机械工程及其他相关领域从事科研、设计、制造、教学和管理等工作的单位、团体自愿结成并依法登记的全国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学会成立于1936年,1951年重建。现有34个专业分会,18万名会员,其中高级会员3000余名,通讯会员400余名。2004年通过ISO9001:2000质  相似文献   

14.
<正>孙林辉,1977年5月生,河北衡水人。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师从汪应洛院士和孙林岩教授,期间赴德国科布伦茨商学院(WHU)交换培养。现为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电子商务系副教授、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会员,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管理工效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电子商务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煤炭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会员,兼任甘肃省工业工程与系统安全工程实验  相似文献   

15.
曾祥照,1944年出生,广东人,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从事无损检测工作已有40多年,现任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副秘书长,广东省特种设备无损检测考核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委员。是全国特种设备无损检测射线检测高级(Ⅲ级)人员。  相似文献   

16.
毛开友教授现任全国机械控制工程研究学会常务理事及西北分会副理事长、省煤炭学会理事及机电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原煤炭部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委、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陕西省高校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委和学位委员会评议组专家他从事《液压传动》、《自动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机械系统设计及专家系统》、《液压伺服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中国人》2005,(8):40-40
张嗣伟,中国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和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英国《International Tribology》杂志国际顾问编委会委员,《润滑与密封》杂志编委会副主任,《MPetroleum Science》杂志编委会副主任:曾任石油大学(北京)校长.石油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和学位评定委员会主任.以及第二、三,四届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和北京石油学会副理事长。  相似文献   

18.
温诗铸,中国科学院院士,1932年11月2日生于江西省丰城市。196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获优秀毕业生金质奖章。1979年曾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进修及工作。历任清华大学机械设计教研室主任、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温诗铸院士主要从事润滑力学、滑动磨损和摩擦学设计研究,他在润滑理论、摩擦磨损机理与控制等领域做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贡献,并建立了工程模型弹流润滑理论,为现代润滑设计奠定了基础。在开拓薄膜润滑研究方面,为超精密和微型机械摩擦学设计提供…  相似文献   

19.
封底人物     
《科学中国人》2014,(11):F0004-F0004
周建新,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助理,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理事,中国铸遣协会理事,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华铸软件中心负责人。以第1作者编著著作2部,参加国内外本学科学术会议16次,其中受邀参加国际会议7次,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80余篇次;获软件著作权4项。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机械工程学会成立于1962年,是以繁荣学术交流、推动科技进步为宗旨的学术性社团组织.主要从事学术交流、人才培训和技术服务等工作.在省科协、省民政厅、省机械行办的领导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的指导下,在挂靠单位省机械研究设计院的大力支持下,40年来,我会团结广大会员努力奋斗,不断改革、逐步发展壮大,现设有24个专业委员会、分会和4个工作委员会.会员分布于全省各企事业单位、高校及科研院所,联系着各行各业从事机械工程科学技术的广大科技工作者.为提高机械学科水平、促进科技进步和转化推进我省机械工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