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6 毫秒
1.
浅谈对男高音的训练付宗熹在声乐教学与训练中,男高音声部有“难高音”的说法。许多男高音在演唱时显得束手无策,甚至有的竭尽了全力,高音还是唱不上去。那种痛苦的样子,就无法谈什么艺术的表现力了。本人通过对于男高音声部的学习、演唱、教学,认为从以下几点做起可...  相似文献   

2.
在声乐界有句行话“男高音———难高音”,意即男高音声部高音难唱。在声乐学习中,各个声部及各个声部的各个声区都有各自的技巧与特点,相对而言,男声声部的高音及技巧确实不易掌握。由于特殊的生理原因,男高音的高声更是难中之难。正因为如此,解决高音成为许多男高音学习者的困惑。笔者将自己多年来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经验介绍给大家,供大家参考。一、关于中声区大多数男高音初学者,均是想突击性地解决高音,但事与愿违,殊不知良好的中声区是一切声区的基础。尤如一座高楼大厦的建设必须先把地基打好,否则后果可想而知,在声乐教学中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3.
在声乐界有句行话“男高音--难高音“,意即男高音声部高音难唱.在声乐学习中,各个声部及各个声部的各个声区都有各自的技巧与特点,相对而言,男声声部的高音及技巧确实不易掌握.   ……  相似文献   

4.
男高音高音难,如何运用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解决这一困惑,是声乐教育界一直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实践经验和教学体会,对男高音中声区的正确训练方法、换声区的准确过渡以及个人心理素质等因素做了分析,并就如何解决好男高音高音难的问题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笔者结合多年的声乐学习体会和教学工作经验,重点论述在训练"男高音高音难"中,如何解决男高音的过渡音区,从而顺利获得高音.文章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是采用"反向联想"来解决高音过渡音区的问题,二是采用"特定母音联系"来解决过渡音区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男高音是声乐学习中、最难掌握的一部分,因此也有"难高音"之称。本文着重论述男高音日常训练的要领和技巧,尤其是对男高音训练的重点问题,强调男高音训练中的紧要步骤,并对高音区的建立、解决和训练进行阐述。我们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孤立的个体器官的训练上,应该要考虑所有与其有关的因素。在日常细节训练中,观察发声的各个不同的点,严格遵守系统正确的声乐教学理论,不断加强实践能力,注意实际训练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由当今声乐界欠缺世界级优秀的男高音歌唱家这一不良现象,阐述了男高音唱高音难,难在何处?分别从三个不同侧面加以逐步解决男高音的“高音”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在美声唱法中,男高音的高音问题一直是一个较难解决的难题。本文结合笔者训练及学习心得,对美声男高音的高音训练技巧问题进行了深入而透彻的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美声男高音在实现高音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阻碍及难点,通过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清晰的认识到实现男高音必须面对的问题。最后,文章对美声男高音的高音实现方法及相关的训练技巧进行了探讨。通过探讨来进一步解决男高音的高音训练难点,同时,也为声乐歌唱者或学习者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男高音在声乐界也称“难高音”,其高音是从事专业的人们一直关心的问题。如果能运用“声区过渡”这一高音技巧,让男高音顺利获得高音,从心理上不恐惧高音,那么高音便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了。上个世纪“声区过渡”技巧的发现和普遍运用标志着声乐技巧走向真正的成熟。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和心得体会,从中低声区要唱的清晰、松弛、有位置,先用小声开始练习过渡声区,共鸣腔体的有机调整,巧用元音进行不同音区的训练,高音区感受中,点、面和立体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始终保持整体的协调、统一这几方面,直观地论述唱好高音的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男高音的训练过程,是一个相当细致而又复杂的过程。在系统的声乐训练中,男高音人们也称“难高音”。常言道:“三年成型,五年成材,十年成器。”这话并非言过其实。发声技巧是艺术表现的手段之一,它在歌唱艺术中,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环顾我们周围,确实不少男高音虽有天赋的嗓音条件和声音素质,但经过几年的训练,甭说换声点以上的高音过不了关,有的甚至连中声区也不十分令人满意,尤其表现在喉部问题上,花费了不少精力和时间,结果仍是事倍功半。我们应当承认:男高音颈前凸起,医学上称之为“副性征”或“第二性征”,喉头的突出给我们的男高音训练,的确带来了不少麻烦。本文仅拟男高音喉头位置对嗓音的影响,谈谈笔者多年来在学习声乐暨声乐教学过程中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1.
“男高音”的歌唱训练在歌唱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男高音唱高音难一直是困扰男高音歌手的难题,而喉器歌唱机能的解决在男高音歌唱难的问题上一直起着关键的作用,笔者结合对喉器机能的训练与歌唱实践的体验,就男高音喉器机能的训练及与歌唱的关系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在声乐教学中 ,我们发现大部分男声是男高音 ,但真正唱得好的男高音却寥寥无几。唱高音一定要有方法和技巧。首先要正确地打开喉咙 ,让声音自然、通畅。歌唱时气息支持 ,除用横隔膜力量向下推压向外扩以外 ,后背的肌肉力量对高音的支持也同样重要。更多地运用共鸣 ,细心唱好“过渡”音是高音的必由之路。头腔共鸣是男高音的重要共鸣腔体。为了保持高音的灵活性 ,每天要练习各种音阶  相似文献   

13.
声乐教育的基础是声音技巧的训练,男高音的声音技巧是所有声部中最难的,这一直成为世界声乐界关注的问题。如何运用呼吸及"关闭"的高音技巧,获得声音的高位置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男高音的声音技巧训练历来被声乐界认为是一件十分棘手的事,在训练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脖子紧、声音干涩、高音困难等不易解决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只要仔细研究中低声区、换声区、高声区不同的发声特点,掌握其发声规律,并运用有效的手段进行训练,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从而获得满意的训练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声乐演唱中高音的适当、合理地运用,对声乐作品更好地表达思想内容起着重要作用。针对怎么样的运用高音技巧这一问题,结合当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声音分类法(本论文主要是对高声部作出浅析,所以只以男高音、女高音声部为例)作出一些分析、论证和总结。在歌唱艺术实践活动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根据声乐作品的内容、形式、情感、表现力的需要,一些声乐作品往往会加入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高音技巧。本文通过结合高音区的特点,列举一些歌者在演唱这类声乐作品时对高音的处理,通过了解他们的处理方法,来让我们在以后的声音学习中,找到一套属于自己的方法,从而更好地实践演唱。  相似文献   

16.
在声学教学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男声是男高音,但真正唱得好的男高音去寥寥无几。唱高音一定要有方法和技巧。首先要正确地找开喉咙,让声音自然、通畅。歌唱时气息支持,除用横隔膜力量向下推压向外扩以外,后背的肌肉力量对高音的支持也同样重要,更多地运用共鸣,细心唱好“过渡”音是高音的必由之路,头腔共鸣是男高音的重要共鸣腔体,为了保持高音的灵活性,每天要练习各种音阶。  相似文献   

17.
在声乐教学中有的学生常常急于唱高音,认为音唱的高,音域宽就是出色的演唱,因而常常出现高音挤撑、低音虚晃这一较难教难解决的弊病。古语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做任何事情都要踏踏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学习声乐亦是如此,只想唱高音,不把中低音区的基础打好,往往"欲速则不达"。  相似文献   

18.
<正> 对于学习美声和民族声乐的人来讲,宽广而运用自如的歌唱音域是完成各种声乐作品的前提,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很多学习声乐的人并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特别是高音的突破显得尤为困难,在歌唱时出现“低音下不来,高音上不去”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对声乐作品的完整体现以及歌唱者的自信心。笔者认为,很多学习声乐的人并不是不具备宽广的音域潜能,只是没有真正理解和把握科学的歌唱理念和方法,针对自己的特点进行科学有效的训练,从而人为地束缚了歌唱音域的拓展。有效解决唱高音难的问题,必须从以下几个基本的方面加以具体解决。  相似文献   

19.
在歌唱艺术中,男高音声部是男女所有声部中最难教也最难学的一个声部,有人戏称之为“难高音”。它具有洪亮、高亢、优美、抒情等特点,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从三个方面总结了男高音“高音”的解决方法,呼吸方面、换声区方面和高音区方面。  相似文献   

20.
学习演唱高音的同学往往都会遇到演唱高音难的问题,尤其是男高音,如果解决不好,很难有更高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