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常春 《集邮博览》2016,(4):78-82
《集邮博览》(原名《北京集邮》)自1982年创刊至今30多年来,共发行18期增刊。改版之前发行8期,复刊改版之后发行10期,除1992年发行的增刊未编号外,其他17期均占总期号。从内容上来看,包括集邮年刊、邮展活动、学术专题、集邮人物、地方集邮等,极具鲜明的主题和时代特点。一、1992增刊——《集邮纪实文学专辑》发行于1992年6月,没有总期号,黑白96页,规格与正刊相同。由集邮博览杂志社编辑出版,安徽安庆市报刊零售公司国内总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国外总发行。安徽省铜陵新华印刷厂印刷,准  相似文献   

2.
日前在“中国知网”(http:// www.cnki.net)检索本社编辑发表的论文,笔者在《集邮博览》2005年12 期发表的《完善邮文索引服务集邮研究》也在其中。原来《集邮博览》的文章已经“上网”了。就此检索,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4月初已收录《集邮博览》2003年第1期至2006年第2 期刊发的集邮和收藏文章(含广告)  相似文献   

3.
序号 毕 兴 报刊名称 集邮博览 舞黯妻 期号 第1期总第 第1期总第 第1期总第 199期 1卯期 199期 中国集邮报 中国集邮报 蜀都邮苑 集邮纵徽 撒 集邮博览 嚣薰 集邮专刊 集邮纵横 (黑龙江) 集邮报 朔北邮电报/ 集邮 重庆集邮 金晚邮坛 共鱼些迪些七 哈尔簇集那 哈尔演集邮 哈尔滨集邮 一丽骊肠纵横 (燕龙江) 一一一.-.~声一 岭南邮刊 r,.~.~-一~~自~~~~~.-~一 集邮博览 .,............~-~~一 集邮博览 ;翼蒸 中国集邮报 一不面福一 更亘至巫工 集邮天地 中国集邮报 潮南集邮 绍邮纵横 第2期总第9呜9期 第,粗棒第州期 第l期总第1脚期 版或…  相似文献   

4.
《小巧的邮票目录》(见《集邮博览》总298期)一文中提到的1982年邮票目录单行本,我刚好收藏有一本,现补充介绍之。这是一册32开的年度邮票目录单行本,白色封面上印有红色的"一九八二年邮票目录"和黑色的"《集邮》编辑部编印",书中共有16页:1—14页是1982年发行的纪念邮票("J"字头)、特种邮  相似文献   

5.
《集邮博览》办刊30年中,曾于2006年12月后一度休刊,2007年8月又复刊。当时在集邮界引起了热议和极大关注。这一停一复,让读者由惋惜变成欣喜。也给我们留下了十分难得而又颇具收藏意义的两本杂志:《集邮博览》总第224期停刊号和《集邮博览》总第225期复刊号。其中《集邮博览》复刊号。作为五年前国内第一本公开发行的全彩色印刷的集邮期刊,尤为广大热心读者、特别是文献集邮爱好者所追逐和青睐。  相似文献   

6.
有缘 《北京集邮》于1982年7月创刊,至1983年底出版了5期。1984年公开发行时我开始订阅,但少了前5期。留下了遗憾。1986年8月的一天我路过北京,29151去了北京邮票公司。后在附近逛邮市时刚巧碰到有人卖过期杂志,我惊喜地看到其中有《北京集邮》。翻找后竞仅有总第1至5期,真是一种缘分!当时每本杂志0.25元,我只花了1.20元钱就圆了一个梦。目前,我集齐了已出版的所有《集邮博览》。  相似文献   

7.
读编往来     
《集邮博览》2015,(3):110-112
台湾邮刊介绍《集邮博览》《今日邮政》(Postal Service Today)是我国台湾"中华邮政公司"主办的一份集邮月刊,1958年1月创刊,至今已有57年的历史。该刊2014年12月总第684期(图1)发表了台湾著名邮学家潘安生(笔名:晏星、封翁)的大作《从大清邮政到中华邮政一以贯之的不脱色铅笔》,其中特别提到了《集邮博览》2014年第10期所刊《"大清邮政"专用铅笔》相关情况(图2),并采用了该文中的插图,成为两岸邮政和集邮交流的最新成果,有关内容也是对《集邮博览》文章很好的补充和延伸。  相似文献   

8.
《集邮博览》2004年第10期《外国发行的与中国建交邮票》一文有一些遗漏和错误,现在就我掌握的资料作一些补充。 日本 1982年就发行了《日中国交正常化10周年》纪念邮票1枚,图案为日本画家梅原龙三郎的作品《天坛》。原文介绍的1992年日本发行的日中国交正常化20周年邮票不是最早的。  相似文献   

9.
1984年的一天,我在113书摊上无意中发现了一本《北京集邮》,虽然只有32页,但我却被它的内容深深吸引住了,于是从1985年起,我开始订阅《北京集邮》,并想办法收齐了1983至1984年的几期杂志。但1982年的创刊号一直没有找到。1987年杂志改名《集邮博览》,视野更加开阔,内容更加丰富,融知识性、学术性、资料性、趣味性于一体,简直令人爱不释手。二十多年来,《集邮博览》伴随着我的集邮历程一路走来。谁知到了2006年底,杂志突然停刊,我怅然若失。  相似文献   

10.
《集邮博览》创刊于1982年,原名《北京集邮》,当时是北京市集邮协会的一本会刊。1987年更名为《集邮博览》。不知何故,2006年突然宣布休刊。所幸2007年8月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主管而复刊,广大读者由忧变喜。这一变化,使《集邮博览》从省级上升为国家级的一本期刊,从此为《集邮博览》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集邮博览》2006年第6期刊登了何铭先生名为“欠资邮件在国内如何补交邮资?”的文章(以下简称“何文”)现就“何文”所提我国国内是否没有发行“欠资”邮票,邮局就用盖销现行邮票的方式来补交“欠资”的问题试述如下:我国自1950年和1984年两次发行“欠资邮票”,以后至今未再发行过“欠资”邮票;而已发行的两组欠资邮票也早就停用了。  相似文献   

12.
《集邮博览》2005年第3期刊登了《中国专用邮资凭证初探(上)》一文,文中将中国邮政发行的专用邮资凭证分为若干种类,在第四类"其它种类专用邮资凭证"中,将YJ1纪念邮资邮简《中国1999世界集邮展览》也列入其中。好在这段文字不长,全文转抄如下:  相似文献   

13.
联合发行邮票模式增进了发行国(地区)邮政之间交流合作,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友好外交的一种体现,受到各国邮政的重视。2009年第6期《集邮博览》发表一篇《中外联合发行邮  相似文献   

14.
《集邮博览》2008年第6期(总第236期)耿守仁先生《说说邮品中的差错》一文中,作者所发现的邮品差错汇总之11:2004年9月18日,国家邮政局为纪念"西藏江孜抗英斗争100周年",发行纪念邮资明信片一套1枚,该片中"江孜"的英文翻译,作者认为应为JIANGZI,而"误印成了GYANGZE",实际是以正为错。  相似文献   

15.
25年,四分之一世纪。《集邮博览》自1982年7月创刊,至今已历经25年的岁月沧桑。这25年,正是中国集邮活动开始大发展,经历大起伏的重要历史时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在一岁之末,我们对《集邮博览》问世以来出版发行的220余期进行一次大盘点,既是对她25年多彩历程的回眸,也是以《集邮博览》的视角对这一时期的中国集邮活动做一次必要的梳理。于是便有了本期的专题——"《集邮博览》25年"。  相似文献   

16.
集邮动态     
l新邮预告ll“zzi;;;=;;;ii=;;;j;=iz;趔 《南极风光》特种邮票 2002—15发行日期:2002年7月15日3—1南极冰山 80分 (1375万枚)3—2南极极光 80分 (1335万枚)3—3南极格罗夫山 2元 (1290万枚)规格:40x30mm 齿孔:12度整版:17枚 设计:王虎呜版别:胶印 印刷:河南省邮电印刷厂Q001年集邮年刊》面世 在国家邮政局邮资票品管理司、全国邮政新闻宣传中心和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的支持下,经北京市新闻出版局批准, 《集邮博览》增刊《集邮年刊》 (总期号164)已与读者见面。 广大集邮爱好者对于集邮年鉴一类文献的需求是很强烈的,《集邮博览》杂志邀请…  相似文献   

17.
1.参加评选的2002年外国邮票见《集邮博览》第10期、《上海集邮》第10期、《天津集邮》第5期中心插页所刊登的全套邮票和小型张图样。参评的35个国家的序号列在图样下面。2.评选选票随《集邮博览》、《上海集邮》、《天津集邮》、《集邮报》发送到所有  相似文献   

18.
拜读杨黎炜先生的《奥运五环创新意》(《集邮博览》2008年第4期,简称"杨文"),获益良多,不过也有一点意见,现借《集邮博览》一角说一说,不妥之处还请同好赐教。一、杨文说:"邮票上最早出现五环徽志是在1935年,德国发行了‘第四届冬奥会’邮票……"这是不对的。  相似文献   

19.
1989年底,第一轮生肖票的最后一枚,《辛未年》羊票已开始征稿,当时,邮票发行局曾表示“生肖邮票以后要暂停一二年,以后是否继续发行,怎样发行还在研究之中。”(《集邮博览》)1989年第6期)。消息传出,在我国集邮界引起很大反响,认为生肖邮票是中国传统文化很好的表现形式,不应中断。1990年12月21  相似文献   

20.
1.参加评选的2001年外围邮票见《集邮博览》第10期、《上海集邮》第10期、《天津集邮》第5期中心插页所刊登的全套邮票和小型张图样。参评的37个国家的序号列在图样下面。2.评选选票随《集邮博览》、《上海集邮》、《天津集邮》、《集邮报》发送到所有订户手中,另有部分赠送或出售,自制或复印的选票无效。3.请您从各国候选邮票中选出自己喜爱的5套邮票和5枚小型张,按第1至第5名顺序分别填写邮票和小型张的序号,请注意涂改无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