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在一次玩娃娃家的角色游戏中,我以客人角色去娃娃家做客,以考察幼儿的待客能力。游戏开始后,正当我兴致勃勃地来到“家门口”时,却被孩子不客气地挡在门外,说:“老师,你不要进来了,我们要自己玩!”他旁边一位孩子还解释说:“这个家太小了,大人不要进来。”  相似文献   

2.
听孩子的话     
到一个朋友家里去,说到各自的孩子,朋友说:我这孩子特别不听话!”我笑着问:那你听孩子的话了吗?”他一愣,问:“我还用得着听他的话?”我点点头说:“你如果认为自己跟孩子是平等的,那就得听他的话——是听他说话。如果你能做到主动抽出时间听他说话,如果你总能做到把他的话听完了再发表意见,如果你发现他的话说得有道理,哪怕是偶尔有道理,你也能虚心地接受,我相信,他就会好好地听你的话,你就不会抱怨他是个特别不听话的孩子了。”我自己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基本上做到了这一点,当然,也经历了一个摸索的过程。开始时,我也认为所谓家教,就是对孩子…  相似文献   

3.
在多年的幼儿教师工作中,常常听到孩子向家长告状:“他打我。”“他骂我。”“他不和我玩,还抢我的小手帕。”有的家长会给孩子讲明道理,教育他待人谦让随和,与小朋友搞好关系;有的家长则是无表示,不敢去正视这一问题;有的家长把孩子的不计较和谦让责怪为无能,甚至对孩子教唆说:“他打你,你不能打他吗”孩子在园受欺侮,家长应怎样正确对待呢我认为,首先,年轻父母对这种现象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孩子在园打闹、吵嘴是一个普遍现象。你看,刚刚还在吵吵打打的小朋友,眨眼之间又会高高兴兴地玩到一起。原因很简单,幼儿游戏…  相似文献   

4.
一个孩子挤在人群中玩了很久,渐渐脱胎换骨成一个“怪人”,他厌倦了无聊可笑的游戏,尽管大家都不同意“游戏是可耻的”这说法——事实上,其他的孩子都乐此不疲。他们说:“你走吧。”于是,他一个人默默地来到悬崖边。他来到悬崖边,这本身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如果他缺乏信心,卑微的自尊将使他固执,难保会跳下去,一了百了,即“为了某种微不足道的事业英勇地死去”;如果他缺乏坚决,就会跑回去乞求原谅,即“成熟到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而他,只想站在那混账的悬崖边,守望着。天空很蓝,田野很绿,他不用同任何人说话,  相似文献   

5.
学勇 《家长》2023,(25):27-28
<正>童年的经历和所受的教育,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想让孩子长大以后有能力独自适应社会,关键在于从小培养。昨天晚上,我和袁晗(化名)有过一个沟通。他说他太恨爸爸了,除了絮絮叨叨地让他去上学,一点儿也不理解他当下的痛苦。他终于忍不住朝爸爸咆哮:“我就是那个您认为的废物,我就是废物,别再指望我了。”我问他:“如果爸爸不陪你了,那你准备怎么做?”他说:“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明天我还是会去上学。”  相似文献   

6.
宋新华 《教育》2013,(5):11-11
中国有句话:“哪壶不开提哪壶”。说的是专门说别人的短处,说不该说的话。说到和孩子交流,很多家长其实就习惯“哪壶不开提哪壶”,眼睛专门盯住孩子的问题,挑刺。比如,孩子回到家兴冲冲地对妈妈说:“妈妈,我英语得了100分。”妈妈会说:“不错,可你数学才得了80分,数学你还要努力啊!”一壶冷水泼向孩子。孩子兴奋地跟你谈起他想当歌唱家,你嘴一撇,斜着眼睛看了孩子一眼:“就你?五音都不全,算了吧!”朋友表扬你的孩子听话、懂事,你“谦虚”地说:“哪里!你可不知道他在家的那个淘气呢!”不开的那壶不说不行吗?你的孩子有心事,很想跟你说一说,可是说着说着,就来一句:不跟你说了。你知道孩子为什么不跟你说了吗?你是不是又提哪个不开的壶了?  相似文献   

7.
案例:回声有一个孩子,不知道回声是什么东西。有一次,他独自站在旷野里,大声叫道:“喂选喂选”附近小山立即反射出他的回声:“喂选喂选”他又叫:“你是谁芽”回声答道:“你是谁芽”他又尖声大叫:“你是蠢材选”立刻又从山上传来“蠢材”的回答声。孩子十分愤怒,向小山骂起来,然而,小山仍旧毫不客气地回敬他。孩子回家后对母亲诉说,母亲对他说:“孩子呀,那是你做得不对。如果你恭恭敬敬地对它说话,它就会和和气气地对待你。”孩子说:“我明天再去那里说些好话,听听它的回声。”“应该的,”他的母亲说,“在生活里,不论男女老幼,你对人好,人便…  相似文献   

8.
《家庭教育》2010,(6):46-46
早上,跟孩子用英语说“Good morning”,用法语说“Bonjour”,用德语说“Guten Tag”……你的孩子可能会笑得喘不过气来。这种融于日常生活的语言游戏会让小家伙对外语更感兴趣。你用不着担心自己的发音不够准确,这不是让你教孩子外语,只是玩。  相似文献   

9.
3岁的孩子,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对父母的要求他们常常会毫不犹豫地说“不”,使家长感到束手无策。讲道理吧,孩子不喜欢听或者根本听不懂,结果,有的家长就以打骂孩子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怎样来对待这些小家伙呢?我的体会是“3岁的孩子爱游戏”。我就以游戏的方法或游戏的口吻来解决这些矛盾,使孩子愉快地改变主意,按照你的要求去做。  相似文献   

10.
孩子的童心世界对于成人来说是另外一个世界,在这里,你会了解什么是孩子式的快乐;你会深切地体会到孩子的真爱与不爱;你会从孩子的一个闪烁不定的眼神中看到孩子内心的渴望与需要;你还会看到孩子们的某些“古怪行为”的注解。那么,如何走入童心世界呢?我们不妨来看一下几位老师的经历。  相似文献   

11.
威胁说不会再爱他“如果你不按照我说的做,我就不再爱你了。”这种威胁通常不能实现。因为孩子很清楚这是谎话。欺骗孩子一次,你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得不到孩子的信任——孩子会认为你是个爱说谎的人。这样说会好得多:“我很爱你,但是,你的行为我不喜欢。”听之任之“你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我无所谓。”感觉到你们的漠不关心时,孩子马上会检验:“它”是不是真的。孩子在等待着,你们的指责是否会随之而来。因此,最好用朋友关系取代你们的漠不关心,哪怕是他的行为让你们很不满意。娇惯孩子“我可以自己做这些,我的孩子现在还做不了这些。”如果…  相似文献   

12.
区域活动时,我看见一溯一个人站在“娃娃家”旁沉默不语。一溯有点内向,他是不是因为不敢与小朋友交往而游离集体呢?于是,我走过去,热情地拉着他的手说:“一溯,你快过去和他们一起玩过家家的游戏吧。”说着便想把他往“娃娃家”拉。可是,他不理会我,仍一动不动地站着,眼睛直愣愣地盯着“娃娃家”里的孩子们做游戏。这是怎么回事呢?顺着他的目光,只见那些孩子有的去买菜,有的在做饭,忙得不亦乐乎。看着看着,我也情不自禁地被他们的游戏所吸引。我再回头看,一溯正在“咯咯”地笑呢!过了一会儿,他便愉快地参与了他们的游戏。小班孩子缺乏游戏经…  相似文献   

13.
小大人光夫是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他母亲说:“光夫不喜欢和小朋友在一起游戏。”我就和光夫交谈起来。我问他:“你讨厌和小朋友一起游戏吗?”光夫很爽快地回答:“不讨厌。”光夫与爸爸、妈妈、奶奶共同生活。家里的客人络绎不绝,光夫在这些客人中间应付自如,很受欢迎。大人对光夫的评价比较一致,都夸他是“好孩子”、“听话  相似文献   

14.
一个孩子摔了一交,哭了.你要他不哭,他不听.你说:“小猫在笑你呢!”他可能不哭了.一个孩子没做完作业就来看电视,你赶他走,他不一定听.你如果给他说一个《小猫钓鱼》的故事,他就会高高兴兴地做作业去了.我认为,这就是儿童化教育的威力.  相似文献   

15.
生日礼物     
我的儿子上一年级了 ,一个星期后 ,他就带回家一个新闻 :他在游戏场上跟班上惟一的黑人孩子罗杰在一块玩。我忍住气 ,不动声色地说 :“好呀。要过多久才会有别的孩子跟他一块玩呢 ?”“噢 ,我要永远跟他一块玩下去。”比尔回答。又过了一个星期 ,我得知比尔要罗杰与他同桌。除非你像我一样 ,也生长在一个白人至上的国家里 ,否则你不会明白这将意味着什么。一天 ,我去找比尔的班主任老师 ,她用疲倦而略带嘲弄的眼光迎接我。“噢 ,我猜你也是想为你的孩子找个新同桌吧。”她说 ,“你能稍等一会儿吗 ?我正要接待另一个孩子的母亲。”我抬头看见…  相似文献   

16.
一个孩子,在学校时的功课差极了,老师说他智力有问题,看上去,孩子的确有些沉默寡言,他可以一个人坐在屋前的花园里看着花草、小虫很长时间,他的父亲教训他:“除了打猎,养狗、捉老鼠以外,你什么都不操心,将来会有辱你自己,也会有辱你的整个家庭。”他的姐妹也看不起这个学习成绩平平、行为怪异的兄弟。他在家庭中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但是他的母亲怜悯他,她想如果孩子没有那些乐趣,不知道他的生活还会有什么色彩。她对丈夫说:“你这样对他很不公平,让他慢慢学会改变吧。”丈夫说:“你这是怜悯,不是教育,你会毁了他的一生。”但他却固执已见。…  相似文献   

17.
活泼天真的孩子跟美丽慈祥的妈妈做着捉迷藏的游戏:他要变成一朵金色花——一朵圣树上的花,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暗暗地躲着,让妈妈寻找;他要悄悄地开放花辩儿,看着妈妈工作,让妈妈做祷告时。嗅到这花儿的香气,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孩子身上飘来的;他还要在妈妈读古诗的时候,将影子投在妈妈所读的地方,让妈妈猜猜这影子是不是她可爱的孩子……一天快要结束了,黄昏来临了,众鸟也归巢了,妈妈拿了灯到牛棚里去,孩子不再做捉迷藏的游戏了,他又成了一个孩子来到妈妈跟前,缠着要妈妈讲故事,妈妈则装作生气的样子说:“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孩子顽皮地说:“我不告诉你,妈妈。”  相似文献   

18.
家教琐言     
给孩子买个布娃娃,玩腻了他扔了。给孩子讲个好故事,他可以记一辈子。孩子喜欢做游戏,一会儿也不闲。你不耐烦了,就说:“这孩子怎么这么好动呢?”  相似文献   

19.
起床铃响后不久,一位老师气冲冲地跑到办公室,对我说:“许昕的裤子前后穿反了,叫他几次都不肯换过来。”看来,许昕这孩子又在耍赖皮了。这孩子年龄小,各种能力都比较差,但却很顽皮。你讲故事,他会故意乱喊乱叫;小朋友做游戏,他又去乱舞乱跳。有时你越是批评他,他越是“装疯卖傻”。这回他明明会穿裤子,就是不肯把穿反的裤子换过来……过了一会,我把许昕请来,他  相似文献   

20.
有一个故事,我曾经多次拿它来教育孩子:故事说的是:有一个小孩子独自站在山谷里大声嘁道:“喂!”附近小山立即反射回他的回声:“喂!”他又喊:“你是谁?”回声答道:“你是谁?”他尖声大叫:“你是蠢材!”立刻又传来“你是蠢材”的回答。孩子十分愤怒,对着小山骂起来,小山也毫不客气地回敬他。孩子回家后对母亲诉说。母亲对他说:“孩子呀,那是因为你做得不对。如果你和和气气地对它说.它就会和和气气地对待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