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数理统计等方法,研究全运会竞赛规程演变特点及其对我国竞技体育格局的影响。主要结论:全运会竞赛规程演变特点一是项目设置上,全运设项与奥运项目接轨,夏季冬季项目同步发展,三大球逐步受到重视;二是奖励与计分办法条款上,奥运成绩带入全运力度渐增,解放军和地方实行两次计分,西部和地方协议计分,鼓励集体球类项目发展。我国竞技体育格局受制于规程演变的影响,建议全运会项目安排紧跟国际奥委会变动,积极整合配置地方优势竞技体育资源,积极探索合理的人才交流与监管机制等。  相似文献   

2.
全运会发展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运会作为国内综合性的最高级别运动会,是奥运会前对我国竞技体育的一次大检阅.从赛事举办理念、项目设置、参赛人数、奖牌设置、竞赛成绩、运作模式等方面,对新中国的11届全运会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以期为全运会的科学发展、促进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快速发展、进一步贯彻落实奥运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逻辑归纳等研究方法,阐述了我国《奥运争光计划》出台的背景及发展目标,分析了我国《奥运争光计划》实施的现状。研究认为经费短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匮乏,全运会与奥运会项目设置的矛盾及竞技体育中科技含量较低等是影响我国《奥运争光计划》实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全运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文言 《体育学刊》2011,18(3):29-33
全运会是我国水平最高的综合性运动会,是各地区展示体育实力的舞台,但是全运会出现很多怪现象,如"东道主效应"显著、全运会竞技成绩超出同期奥运会成绩等。从项目设置、竞赛模式、成绩考核等方面对全运会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奥运战略视角下全运会竞赛制度改革的成效与期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奥运战略视角出发,分析全运会竞赛制度改革的成效并提出进一步改革的建议,同进引发一定的思考.认为(1)举办时间的改革为运动员竞技状态调整、多数项目奥运后备人才选拔和优秀运动员运动寿命延长创造了时间上的条件;(2)全运会项目设置改革确保了有限资源的集中配置,促进了我国优势和潜优势项目竞技水平的提高和保持,非奥项目新的生存方式为竞技体育改革提供了经验;(3)代表资格改革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予更多优秀运动员以参赛机会,促进了我国竞技体育整体水平的提高;(4)计分方法的改革促进了人才交流和三大球项目的发展,并对地方竞技体育工作起着积极导向作用.据此提出,(1)全运会举办时间要因项而异;(2)根据项目取得优异成绩的可能性和其社会效益,对全运会项目进行裁减;(3)对运动员、运动项目的交流数量予一定限制,并适当延长交流年限;(4)加大运动员培养单位成绩获得比例,成绩分配比例与运动员交流年限挂钩,同时加大奥运成绩的带入力度,促进"两湖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奥运会是世界体育发展的风向标和展示窗口。进入21世纪,奥运会举办成本不断攀升,让许多申办国望而却步,同时,还有许多新项目期盼能够跻身于规模庞大的奥林匹克舞台。研究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夏季奥运会项目设置的演变历程和2020东京奥运会项目设置的变动特征进行梳理,探讨2020东京奥运会项目变化对我国奥运战略的影响。研究认为,2020东京奥运会项目变动具有如下特征:项目设置规模空前、注重吸纳新潮运动项目、重视利益相关者;对我国奥运战略的直接影响是既增设了一些有利于我国运动员夺牌的优势项目,也增设了一些竞争对手的优势项目。间接影响,是有助于重塑国家体育形象,传统体育项目受到削弱但新兴体育项目拓展迎来机遇。基于此,研究从政策设计、人才选用、保障措施等角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竞技体育长期以来实施的是“奥运战略”,如果武术能列入奥运项目,无疑会给武术这个中国传统项目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将来也能在奥运会上为中国多添几枚有把握的金牌,毕竟在这个项目上目前中国还处于领先地位。2005年经过中国奥委会的努力争取,国际奥运会同意武术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特设项目,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对此评价说:“这既不是正式比赛项目,又不同于表演项目。”中国武术界很多人把这件事视为武术正式进入奥运会的“万里长征第一步”。然而,万里长征的第二步、第三步该怎么走呢?从奥运会的发展来看,中国武术现在要想正式列…  相似文献   

8.
从维持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和净化全运会竞赛秩序出发,对全运会竞赛计分办法变化的动因进行研究。为确保"举国体制"下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确保全运会更好地为奥运会服务,对全运会计分办法的发展提出了建议:确保计分办法稳定性和发展性的统一;扩大奥运会奖励面、并区别对待;加大基础项目、集体球类青少年组的奖励力度、并形成长效机制;完善政策,为西部地区竞技体育发展提速。  相似文献   

9.
伦敦奥运会的成功确立了中国体育大国的地位,创建了与国情紧密结合的奥运战略,肯定了中国竞技体育改革的策略。伦敦奥运会的成功得益于3个基本策略:体制外改革、渐进主义改革和举国体制。为了迎接将要到来的转折期,我国竞技体育改革应加快体制内的改革步伐,实行复合式的发展战略,构建"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  相似文献   

10.
“四大运动会”应该“关停并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各省为在全运会上多拿几块金牌,不惜代价地投入大量金钱和物力,去发展新兴项目(非奥运项目),以此达到多拿奖牌的目的。这使得“奥运战略”仅仅成为国家队的战略目标,也使为数不多的体育资金白白地浪费许多。  相似文献   

11.
《少年体育训练》2013,(2):16-18
自1997年川渝行政区划调整以后,成都市青少年体育工作围绕"奥运争光"和"全民健身"两大计划,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总局、省体育局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以打造"运动成都"为抓手,以开展业余训练为基础,以建设"体育强市"为目标,使我市青少年体育工作蓬勃发展。我市共开设田径、游泳等21个奥运会、全运会比赛项目和10个非奥运会项目。21个奥运会和全运会项目中,常年坚持系统训练的青少年运动员达1万余人。  相似文献   

12.
何丽红  刘连发 《体育与科学》2011,32(1):98-101,107
中国式摔跤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与体现,然而随着"奥运争光计划"的实施,中国式摔跤开始退出全运会赛场,近年来的发展似乎到了"穷途末路"的困境。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于这一现象的成因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中国式摔跤"摔向低谷"的症结所在是:1)非奥运项目与奥运争光战略的确立给中国式摔跤带来了"灭顶之灾";2)学校体育教育中传统文化因素的缺失致使传统项目后继无人;3)同类项目的挤压使中国式摔跤在主流市场的发展空间缩小。认为振兴中国式摔跤的策略在于:1)推动中国式摔跤走进校园使其成为学校体育中的重要内容;2)主管部门要加强政策引导、提高宣传力度和经费投入,探索举国体制与市场相结合的发展之路;3)学习邻国经验使中国式摔跤成为传承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载体。  相似文献   

13.
两票的遗憾     
1991年2月26日,中国奥委会一致同意北京市向国际奥委会提出在北京举办2000年第27届奥运会的申请。3月30日中国奥委会主席何振梁致函国际奥委会和相关体育组织领导人,通报中国奥委会已批准北京市申请举办2000年奥运  相似文献   

14.
不同赛事中我国优秀田径运动员的成绩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中国田径重点项目人力单薄,中国田径能够在世界大赛中冲击奖牌的项目少,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这样的重大比赛中运动员的发挥也不稳定,大部分运动员奥运会上的成绩都低于报名成绩.我国运动员在全运会上的震惊世界和在奥运会、世锦赛上的成绩平平形成强烈的反差,形成的"全运战略"与"奥运战略"的不协调,必须引起我们田径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体育局制定了《广东省竞技体育2001—2010年发展纲要》及系列配套件,并组织实施“0458”工程(04、08年奥运会,05年全运会)和业余训练配套改革,锐意为国家奥运战略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第十届全运会尘埃落定,它是我国体育进入北京奥运备战周期举行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综合性赛事, 也是各运动项目在奥运会前的一次重要练兵。本届比赛共设32个大项、357个小项,共有46个代表团的9986 名运动员参加了各项目的决赛,是历届全运会参赛运动员最多的一届。自从加盟奥运大家庭,历届全运会都被视为是检阅队伍、培养新人的大舞台。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办, 本届全运会更是意义非凡。中国奥运夺金的支柱项目,如跳水、举重、射击、体操、乒乓球、羽毛球、女子柔道等,依然保持了雄厚的底蕴,有些项目的竞争之激烈,甚至超过了奥运会。透过十运赛场,中国选手在北京奥运上能有多大作为,初见端倪。  相似文献   

17.
2013年底,中国奥委会和腾讯签约,确立了为期八年的战略合作关系,腾讯成为2013—2020年中国奥委会唯一的互联网服务合作伙伴。此次合作跨越两个奥运周期,是迄今为止中国奥运史上最长的一次合作。合作期间.腾讯将与中国奥委会共同推动“公益体育课”大型马拉松慈善系列活动,促进“公益体育”理念的推广。  相似文献   

18.
从北京奥运看奥运战略与全民健身战略的冲突与调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法简要分析我国在北京奥运会的影响下,"奥运"战略和"全民健身"之间存在的调适和冲突.研究发现:北京奥运会在促进我国国民健身意识、体育设施建设、体育产业发展以及同世界体育交流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奥运战略"也会影响到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地位、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体育健身价值取向,扩大地区之间体育发展的不平衡.因此,提出了要"两个战略"协调发展,全面提高我国体育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9.
1·全国体育大会创办的历史背景我国正式开展的运动项目共有96个,其中非奥运项目53个,约占五分之三。从1979年至1997年,我国运动员共获得世界冠军1093个,其中非奥运项目818个,占74·8%。自1993年第7届全运会后,全国运动会将不再设非奥项目(除武术外),那些多次在国际大赛中争金夺银,为国争光的非奥运项目,由于失去了全运会舞台,一下子就陷入了困境。1981年,在国际上,由当时未被列为奥运会竞赛项目的12个世界单项体育协会联合发展,成立了一个世界运动协会,它创办了一个比单项世界锦标赛影响更大的非奥项目综合性运动会———世界体育大会,旨在…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以历届全运会和奥运会成绩为考核依据,对西部12省(市)竞技体育竞争实力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西部竞技体育存在明显差距;四川、内蒙古和广西名列西部竞技体育发展前三位;第四届全运会上西部取得最好成绩,第五届全运会后,西部获取的银牌和铜牌数量逐渐趋于平稳发展态势,金牌数处于下滑趋势;没有传统优势项目和形成区位发展优势,奥运的贡献度也较低;男女发展区域平衡.建议增加体育经费投入,重点突出抓好夺金项目,调整项目结构布局,以四川为中心整体构建西部竞技体育发展的战略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