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赵永固 《成才之路》2012,(27):73-73
正京剧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京剧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形式,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重视"弘扬民族文化"的学习。而在浩如烟海、异彩纷呈的民族民间音乐中,除民歌、民间乐曲和地方戏曲外,最具艺术价值且又影响广泛的民族艺术,当属被称之为"三大国粹"之一的京剧了。在  相似文献   

2.
美术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中规定,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实施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精神,倡导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艺术的本质、特性和文化内涵。通过美术学习活动,让学生学会用艺术思维的方式认识世界,学习艺术表现和交流的方法,提高美术素养。经过多年的教学,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种途径入手,使学生的艺术素养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3.
梅馨月 《广西教育》2013,(46):92-92
京剧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博采众长,是中国戏曲艺术中的瑰宝。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的京剧文化逐渐被人们所忽略,要想更好地弘扬和发展京剧艺术,就必须从教育入手。考虑到京剧和音乐相通的艺术特征,我们特地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加入京剧元素,让京剧艺术“进校园”“进教材”,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京剧、喜欢京剧。在教学中,初中音乐教师应该找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在现代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构建全新的京剧教学课堂。在此,笔者介绍一些自己进行趣味京剧教学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正>设计意图:"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这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教育建议中的一点。京剧并非是我们南方孩子生活中经常遇到和熟悉的事物,但从教育角度来说,是有意义的。通过戏剧方面的系列活动,让幼儿初步接触京剧,了解中国这一特有的戏曲形式,从而从另一个侧面来了解祖国的  相似文献   

5.
京剧艺术进校园,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国粹艺术已成为社会的一种共识,要让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真正不断得到发扬和传承,就要从娃娃抓起、从学生抓起,就要培养学生欣赏京剧的习惯和能力,他们将是京剧艺术的新一代欣赏者和传承者。  相似文献   

6.
戏说脸谱     
活动背景 京剧艺术是我国传统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被称为国粹而扬名海内外.在一次欣赏电视节目时,孩子们被京剧表演深深迷住了,对演员脸上五颜六色各种纹样的脸谱尤为感兴趣.现代京剧唱段《戏说脸谱》,将脸谱人物和浓郁的京剧韵味结合起来,几位人物性格一目了然.从京剧脸谱入手,更容易激发出幼儿喜爱京剧艺术的情感.  相似文献   

7.
高校弘扬京剧艺术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让京剧艺术走进大学校园是弘扬京剧艺术的重要途径之一。加强对大学生的京剧艺术教育应该重视京剧师资队伍建设,充实京剧艺术的教材内容,重点培养大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中学历史研究性教学的一些基本原则入手,着重探讨了历史课堂教学研究模式实施的基本流程,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研究性学习中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9.
正设计意图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在我国已有200多年历史,至今仍然是具有世界级影响的大戏种。京剧脸谱作为京剧艺术表现形式之一,深受国人喜爱。我结合主题活动"国粹系列"设计这个综合活动,让孩子们通过欣赏不同的内容与形式美,能区分常见的脸谱代  相似文献   

10.
京剧艺术作为全国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剧种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博采众长,具有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内涵,让人产生强烈的审美感受。以京剧艺术为切入点优化德育过程,能潜移默化地树立幼儿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弘扬我们中华仁爱、礼让、勤劳、勇敢等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11.
背景说明:2009年3月,我校积极响应教育部“京剧进课堂”的号召,认真组织落实京剧特色的打造工程。京剧课不是单纯教会学生一些唱段,还要将唱段背后的故事告诉学生,更重要的是通过接触经典作品,让学生了解京剧常识,对听京剧、唱京剧有兴趣,让他们坐下来爱听、站起来会唱,这样,京剧艺术才算走进学生的心田。在让学生更多地体会艺术多样性的同时,引导学生热爱、继承和发展民族艺术文化。  相似文献   

12.
<正>课题:京剧脸谱课时:两课时前期分析:本课是由教育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项目组织设计的实践性学习活动。本课主题"京剧脸谱欣赏",在以视觉艺术切入的课堂教学中,主要是通过京剧唱段、电视剧片段、戏剧表演等各种艺术形式,让学生从自己最感兴趣的关于脸谱的起源、颜色、图案、谱式等方面认识了解京剧脸谱文化,更重要的是通过欣赏,使学生们对我国的国粹  相似文献   

13.
<正>【教学内容】了解中国的京剧文化和京剧的发展;识记旦角的分类、京剧的四大名旦;简单学习京剧的喊嗓"呀""咦",及京剧名段《卖水》中的念白片段。【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京剧文化和京剧的发展。2.让学生知道京剧旦角的分类和认识京剧四大名旦。3.掌握利用人声的假声区学习京剧中的"喊嗓"和"念白"。【教学难点】掌握用假声区学习京剧中的"喊嗓"和"念白"。【教学思路】中国文化→国粹京剧→京剧发展→走进旦角→认识京剧。  相似文献   

14.
随着21世纪的基础教育改革,研究性学习的理念迅速融入了语文学科领域中.语文课程改革,学生学习发展,教师专业成长也全方位的呼唤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但是,语文研究性学习在实践操作中遇到了多方面的排斥,一些关心语文教育发展的人士对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潜在价值认识得还不够.本文从"研究性学习"、"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描述入手,全面论述了在语文学科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5.
教育部日前发出通知,将15首经典京剧唱段列入九年义务教育的音乐课程中。京剧或地方传统剧种,都需要大力加以传承和推广,但对中小学生基础教育而言,不应该过分强调这一差异,我们应当注意到它的真正本意,是让青少年从学习京剧作为起点,让他们在童年、少年阶段接触、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京剧是中华文化的国粹,作为舞台艺术,除特定的唱腔、音乐外,京剧表演所使用的服饰也是京剧艺术颇具特点且最能吸引观众的特定手段。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各种手段,吸引、感化、激励更多学生关心和热爱京剧艺术,让学生逐步了解京剧、重视京剧、从而达到喜爱京剧艺术。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近年来发展很快,在很多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在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管理机构不健全、师资不足、开课率低等。为了更进一步发扬传统艺术、普及艺术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表演能力,国家正式将京剧纳入中小学音乐课堂。京剧进课堂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让孩子欣赏到京剧的美,更是转变单一的美育为全方位素质教育的一个实验。  相似文献   

18.
阎军 《林区教学》2013,(6):120-121
京剧是我们国家的国粹,是一门综合的戏曲艺术,它与幼儿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弘扬京剧艺术,帮助幼儿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弘扬京剧艺术,是十分必要的。基于此,我园进行京剧特色课程的园本开发,积极尝试将京剧艺术融入到幼儿园的课程活动之中,京剧教学也成为我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学习京剧,极大地促进了幼儿良好心理品质的发展,使幼儿顺利地步入心理健康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9.
都说生活到处需要花儿的点缀。我说,英语教学更是要"花儿"处处相伴,该文从知识的导入、授课内容的形式、板书的设计、知识的归纳总结和延伸等五个方面,通过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用"艺术之花"来不断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热情,以达到从课堂教学入手,让课堂教学"活"起来,使学生上课能充满活力,思维活跃。从而增强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20.
正教学目标:1、了解京剧的起源,懂得京剧的行当分类、唱、念、做、打四大表演艺术等京剧基础常识。2、能在教师指导下乐于对京剧进行探究,有进一步学习戏曲艺术的愿望。教学重点:了解京剧的基本常识,感受和体验京剧的"唱"和"做"。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