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在鸦片战争前 ,清王朝并不存在“弛禁派”和“严禁派”。所谓“弛禁”、“严禁”只不过是禁烟过程中措施的侧重点不同而已。从鸦片战争前的道光皇帝、琦善、穆彰阿的言行上看 ,他们并不主张弛烟 ;而当时修史的魏源、梁廷楠也对此毫无述及。清王朝中并不存在“弛禁派”  相似文献   

2.
弛禁派是在自雍正年间起历经百余年对鸦片严禁无效的情况下出现的;弛禁派认为既然严禁无效,弛禁至少可以解决白银大量外流和胥吏巡船因鸦片走私而索贿舞弊两大问题;清廷大臣对禁烟问题有弛禁、综合治理和严惩吸食者三种意见;弛禁派在实际行动上均能按朝廷谕令严厉禁烟;事实证明弛禁主张并不是什么高明的救国之术。  相似文献   

3.
一、弛禁派的代表谁为弛禁派的代表?对于这个问题,传统的观点是:琦善和伊里布等人.近年也有人以为凡主张放松或解除禁烟法令者都应列为弛禁派,他们一是以琦善伊里布为代表,一是以邓廷桢等人为代表.这些都是有待商榷的.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要弄清楚弛禁主张是怎样提出来的,是谁提出来的.众所周知,自雍正七年(1729)年颁布第一道禁烟谕令以来,各朝禁令屡下,迄道光帝即位,更为严厉,并付之行动.  相似文献   

4.
1836—1839年两广总督邓廷桢在广东的禁烟活动,与鸦片战争前中英关系的演变具有直接联系。邓廷桢在1836年一度拥护许乃济提出的弛禁鸦片贸易的建议,并为此作了积极准备。在清廷决定实施严禁政策后,邓廷桢怀着犹疑、观望的态度执行道光帝的谕令,对伶仃洋鸦片趸船打击不力,但在切断内地鸦片贩子  相似文献   

5.
“鸦片战争前后耆英对禁烟问题持消极态度”的论断有失偏颇。鸦片战争前夕,耆英在盛京地区的禁烟行动积极,态度明确,效果显著;在战后有关鸦片问题的中英交涉中,能贯彻清政府的禁烟主旨,遏制了英方企求鸦片开禁的意图。  相似文献   

6.
林则徐是我国半封建丰殖民地社会的第一位民族英雄,鸦片战争前多次上书主张禁烟,在其领导禁烟和反侵略的过程中为了捍卫民族独立,与侵略者、国内外不法商贩及国内妥协派作了坚决的斗争,也正是在他这一系列的活动,成为近代中华民族自觉意识之源,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7.
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第一章鸦片战争 1.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哪些深重的灾难? 2.在清政府内部,有一派人以首席军机大臣____和直隶总督____为代表,他们反对严禁鸦片。 3.1839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会同两广总督____和广东水师提督____,缉拿烟贩,整顿海防。 4.从何见得禁烟运动给了英国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 5.鸦片战争开始后不久,____帝把林则徐撤职查办,改派____为钦差大臣,到广州和英军谈判。 6.你认为哪些事迹最能显示林则徐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8.
林则徐像林则徐(1785——1850),禁烟运动的领导者,鸦片战争时期清政府抵抗派的首领。1839年他在广东领导禁烟运动。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战争后,他领导广东军民进行抵抗。1840年10月,清道光皇帝企图对英国妥协,林则徐被革职查办,并于次年谪戍新疆。这是林则徐在新疆的画像。  相似文献   

9.
鸦片战争前,道光帝采纳臣下意见,维护正常贸易,严惩违反法规的英商。针对英国的鸦片政策,他支持严禁派,掀起禁烟运动的高潮。在战争前夕,他支持地方督抚的反经济侵略要求,敢于断绝与英国间的贸易,并采取其它应对措施。虽然他也有妥协的一面,但抵抗为他反对经济侵略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0.
1835~1839年,由于清廷内部对鸦片问题没有形成统一的思想,广东禁烟的形势更加严峻。邓廷桢在主政广东后,迅速放弃错误的弛禁主张,采取了富有成效的禁烟举措,打击鸦片走私活动。林则徐赴粤主持禁烟后,他给予林则徐全力的支持与配合,从而推进了近代广东地区禁烟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1992年美国哈佛大学出版了《内部的鸦片战争》一书,作者詹姆斯·普拉契克认为,主战派林则徐之所以严历禁烟,其政治意图在于提高自己在朝廷中的声望和地位,希望通过广东禁烟而得到两江  相似文献   

12.
鸦片战争已经过去整整一百五十年了。在这场禁烟斗争和反侵略战争中,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与事。黄爵滋就是当时其中的一个。爵滋,字德成,号树斋,晚号一峰居士,宜黄凤冈人。生于1793年3月19日(清乾隆五十八年二月初八日)。他出生在一个世家门第,父母知书达理,有着较优越的受教育的条件。爵滋“生而英敏”,三岁便对唐诗“成诵若流。”入学之后,更加勤奋好学,学业成绩优秀。1823年,他取得了进士头衔。1826年,他授职翰林院编修,旋派国史馆协修、武英殿纂修、总纂官。他多次充任江南、山东的乡试正、副考官和会试考官。他做过工科给事中、御史、鸿胪寺卿、礼部右侍郎、刑部右侍郎和左侍郎(兼都察院左都御史)、大理寺少卿。因他常能据实上奏,并有真知灼见,从而受到道光帝的器重。在鸦片战争时期,他首倡严禁鸦片,成为一个很有影响的人物。今特撰此文,以志纪念! 一黄爵滋是禁烟舆论的倡导者与禁烟运动的发起人。从十八世纪七十年代起,鸦片开始输入中国,随后逐年增多。到十九世纪三十年代,鸦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同新文化运动有什么关系?孙中山对新文化运动采取什么态度?对于这两个问题,在以往国内外学者的论著中有明显的分歧意见。有人说,孙中山对新文化运动起着“启发与引导,参与纠正”的作用,其思想“对新文化运动有极大的影响”,新文化派的“基本思想都是沿袭国父早年的部分主张。”也有人认为,孙中山不赞成新文化运动,不支持新文化运动。看法的不同,反映了人们对史实的不同态度和对问题研究的方法,以及认识上的歧异。本文不是从理论的角度去探索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渊源及评述新文化派各种思想的是与  相似文献   

14.
在鸦片战争中,琦善的对英交涉被人指为"投降""卖国",加在他身上的三项罪名分别是:一是鸦片战争中,当英国舰队到达天津时,趁机打击禁烟派领袖林则徐,同时驰备撤防,主张投降;二是主持广东中英谈判期间,不事战守,虎门危急之时又拒不增援,致使战事失败,关天培战死;三是私许香港给英国.然而不少的历史研究者,出于爱国热情和道德激愤,在研究历史时往往夹杂着一些道德的批判,从而对历史的论述不尽符合事实真相.  相似文献   

15.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第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他以严禁鸦片及抗击外国侵略者,尤其是在广东领导了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进行了震动中外的虎门销烟以及抗击来犯的英国侵略者,而闻名于世。因此,鸦片战争时期是林则徐一生中,政绩灿然、勋业文章彪炳的黄金时期,而广州则是林则徐在广东进行禁烟抗英斗争时期的活动中心。1839年8月10日,林则徐以钦差大臣身份抵达广州,来广州查禁鸦片。至1841年5月8日,赴浙江听候谕令,离开广州。  相似文献   

16.
林则徐与梁章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国忧民,同为禁烟御侮奋斗,但在识时达务方面却有敏钝高下之 别。深究林梁关系及差异,可深化对鸦片战争时期经世派群体的认识,可凸显林 则徐等先驱者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郭嵩焘认识到烟毒对近代中国人民和社会的严重危害以及禁绝鸦片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制定详细禁烟章程、在学校严禁鸦片和官绅合作开展禁烟等主张。郭嵩焘还在家乡组织了禁烟公社和思贤讲社,召集族间子弟和有识之士参加,并积极讨论、宣传禁烟。郭嵩焘是封建官僚厉行禁烟的典范。  相似文献   

18.
中英鸦片战争是英国政府借口中国禁烟而挑起的,而战后在《南京条约》中却只字未提鸦片。于是,有教师在讲述《鸦片战争》一节内容时,以此来反证“中国禁烟”仅仅是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借口,而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原因是英国资产阶级妄图把中国变成他们掠夺原料的基地和倾...  相似文献   

19.
《历史学习》2004,(12):32-44
一、选择题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危机四伏B.中国禁烟运动打击了英国的利益C.在中英贸易中,英国处于入超地位D.英国已完成工业革命,急于扩大海外市场和殖民地2.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军备落后B.制度腐朽C.闭关锁国D.战和不定3  相似文献   

20.
<正> 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就对鸦片战争的性质作了科学的论断。马克思指出:“非法的鸦片贸易是以年年靠摧残人命和败坏道德来充实英国国库的事情”,鸦片战争“是一场极端不义的战争”和。海盗战争”。但是,外国资产阶级的学者和中国的买办文人则极力歪曲鸦片战争的性质。他们把这次战争称为“通商战争”,把我争的发生,归于中国“通商制度不合理”,“中国官吏知识的幼稚”,以及林则徐在禁烟问题上不察外情,操之过急所引起的,如英国海军军官宾汉认为引起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