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嘉球 《寻根》2020,(1):84-91
清初,苏州徐枋与宣城沈寿民、嘉兴巢鸣盛,并称“海内三遗民”;又与朱用纯、杨无咎,合称“吴中三高士”。笔者钦佩徐枋的气节与才华,阅读徐枋《易居堂集》及其好友归庄、葛芝、韩纯玉、陈瑚等人的诗文集后发现,徐枋与苏州太湖之滨的光福(今苏州市吴中区)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小说的演进(续二)陈平原逸事与志怪“逸事”的产生,照刘知几的说法,乃是因“国史之任,记事记言,视听不该,必有遗逸,于是好奇之士,补其所亡”。这种初衷本为“补正史之阙”的“逸事”,既可能“求诸异说,为益实多”,也可能“真伪不别,是非相乱”。作为史...  相似文献   

3.
杨学勇 《寻根》2005,(4):19-22
我们一般所认为的“百家姓”中的诸姓,如赵、钱、孙、李等姓,实质上按姓的本意来说只能叫作“氏”,而不能称为“姓”。姓的成因只有一种,即“女生为姓”(郑樵《通志》)。真正意义上的姓(古姓)是不多的,见于《春秋》的有22个,顾炎武说:“言姓者本于五帝,见于《春秋》者得二十有二。”  相似文献   

4.
裴登峰 《寻根》2002,(6):17-20
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社会急剧变革、思想空前活跃的一个时代。与春秋相比,战国在某些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顾炎武《日知录·周末风俗》做了如此概括:“如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因而王夫之《读通鉴论》称战国为“古今一大变革之会”。的确,战国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气象。的感情。一旦要离开时,便有割舍不开的眷恋。《孟…  相似文献   

5.
本世纪初,中国文化界有位怪异的人物,敬之者誉之为“怪杰”,鄙之者斥之为“怪物”。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辜鸿铭。辜鸿铭之怪,主要怪在他通晓西学,却又极端保守。他青少年时代留学欧洲11年,精通英、德、法等近10种语言,其英语水平已达出神入化之境,被孙中山赞为...  相似文献   

6.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辽宁省沈阳市以北,哈大公路七百八十四点七公里处东侧约 公里的地方,有一处奇怪的土山坡,西高东低,仰角一度,长约九十米,宽十五米.这个土山坡“怪”就怪在“上坡容易,下坡难”.怪坡自发现以来,吸引了无数的探秘者和游客.前不久,笔者在朋友的鼓动下曾赶早前往看个究竟.到达坡前,只见游人已经熙熙攘攘,都在亲身体验怪坡之“怪”.  相似文献   

7.
“君子和而不同”的历史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来,随着“国学”的走红,《论语》第十三篇《子路》中的“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又常常被引用了。然而,何谓“和而不同”?何谓“同而不和”?粗略想来,似觉不难;仔相想来,又觉不易。我曾试着用现代汉语进行翻译,欲终究没有找到确当的词语。于是我便翻看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钱先生在《白话试译》中说:“君子能相和,但不相同;小人只相同,但不相和。”读了之后,仍觉不甚了了。于是再翻看前面的《解说》,《解说》道:“和者无乘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君子尚义,故有不同。小人尚利,故不能和。”这个解说倒十分传统,大约也符合孔夫子的原意,但和、同的内涵,仍不能明。  相似文献   

8.
李誠 《中国文化》2023,(1):323-345
自學術角度而言,夏禹以龍爲圖騰説,乃聞一多先生在其所撰《伏羲考》中所正式提出。此一看法,與中國兩千年來以龍爲皇權標志之意識契合,似已成吾國文化、民俗原點理論與符號象徵之一。今西人往往以其邪惡之怪獸dragon對譯漢語“龍”,遂對吾國傳統文化印象頗有傷害。辨明西語dragon乃漢語“龍”之誤釋,而重塑中國龍之形象,固爲矯正誤會之一法;而修正吾人傳統之誤識又何尚非正本清源之舉?是則論夏禹與其圖騰,於中國文化之重大意義自不待言。故本文敢對聞先生“鯀化黄龍”“禹名爲蟲”“禹騎乘龍”“禹親多龍”“夏有龍瑞”五説逐一辯其誤,更益以“歷代帝王之崇龍”補足餘論,證實聞説之不能成立。從而以正中、外、雅、俗文化間龍意識之視聽。  相似文献   

9.
树中巨人     
红杉“我要把儿子的婚事办得漂漂亮亮的,知道我想怎么个搞法吗?”经常想出些怪招儿,使村里人大吃一惊,而自己瞧着他们惊奇的表情便自鸣得意的库柏先生,抓住了老朋友斯图瓦特,笑眯眯地问他。“这是你办的事情,大概要在飞机上举行婚礼吧!”“不,不,你大概猜不出来。噢,去年是不是有一棵大红杉砍倒了?”“嗯,有那么回事,那又怎么样?”“打算就在那个树墩上举行婚礼,婚礼完后,就在上面举行舞会,怎么样?这个主意够意思吧!”  相似文献   

10.
郑晓江 《寻根》2004,(2):131-137
在南昌乘疾驰的火车沿浙赣线而京广线,不足八小时,便到了山环水抱的古城湖南衡阳。衡阳是王夫之故里。王夫之(1619~1692),因隐居石船山著书,世称船山先生,是我国明未清初的大思想家,在哲学、史学、文学,乃至音韵学、地理学等方面都有卓越的贡献,与黄宗羲、顾炎武一起被誉为“明末清初三大家之一”。  相似文献   

11.
顾炎武与人书顾炎武曾在与人通信中说:“一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意思是说:一个人做学问,不是一天天长进,就是一天天退步。独自一人,没有学习上的朋友,就会因见识浅薄而难有成就。在.个地方呆得久了,就...  相似文献   

12.
衫、整天捧读古书的古怪“才子”,心甚怪之,恨不得一见。有一天早晨打开电视一看,央视一套“面对面”栏目主持人王志正与一位身着长衫的年轻人“面对面”地交谈。我想,他肯定就是那位被人称为“长衫先生、国学隐士”的李里先生了。我当时非常高兴,庆幸自己总算有机会一睹这位“  相似文献   

13.
赵珩 《世界文化》2012,(2):33-34
清初文人傅山,字青主,是位极有个性且十分渊博的通儒。他的诗、文、书、画成就都是极高的,同时他也是位专业医家。他精通内、外、妇、儿各科,尤以妇科为最。他的《傅青主女科》是清代传世的妇科专著,至今仍是传统医学中必读的经典之作。傅山广交游,既与终身不仕清的顾炎武有交谊,也与有”贰臣”身份的曹溶有往还,顾炎武还曾为他的医著作序。  相似文献   

14.
《中庸》是《四书》中的一种,其中关于诚信有精到的记述。可能是受到战国时期儒家学派子思———孟子的影响,《中庸》认为,“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也”。大意是说:向“诚”学习,使“诚”成为人的行为准则,使“诚”得到实现,这就是人道。《中庸》中论“人道”,大体上有四方面的内容:第一,天按照规则运行,人应该按规矩办事,不能随心所欲;规矩既含有法规,也包含道德规范。第二,天道不息(自然界不断运行,四季交替),相应于此,人道应当自强不息。第三,人要讲诚信,不自欺,不欺人,自尊、自信、自爱。第四,人不但要爱人,而且要爱万物(当然不包含…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总裁泰德·特纳与妻子、两届奥斯卡金像影后简·方达正式解除婚约,双方维系十年的“天作之合”终于走到了尽头。 一匹孤独的狼 这是个海盗式的人物:蓄着一撮小胡子,处事干练,风度翩翩;出门不乘高级轿车,一提起他在美国帆船大赛上的战绩便眉飞色舞;他痛恨饶舌和浪费时间,他从不讳言自己对伏特加酒的偏好……从一家电视台起步,如今,泰德·特纳已经成为“地球村”的无冕之  相似文献   

16.
忆太炎先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憾得很,1936年太炎先生逝世之际,国内外学术界的挽诗挽联很多。而我当时正在苏州从先生受业,哲人云亡,竟没有写下诗、联以寄哀,同门师友多怪之。其实,我并无他意,只觉得,先生的学术造诣与革命的一生,决不是几句挽诗,或一副挽联所能概括;而先生对我的谆谆教导与扶掖奖许之厚谊,更决非语言所能表达。故与其言而无当,倒不如缄口“心丧”,更为得体。  相似文献   

17.
居所是人的生活、休憩之所,也是文人的读书之所。明朝人文震亨在《长物志》中曾写下这样一段话:“居山水间者为上,村居次之,郊居又次之。吾侪纵不能栖岩止谷,追绮园之踪而混迹廛市,要须门庭雅洁,室庐清靓,亭台具旷士之怀,斋阁有幽人之致,又当种佳木怪箨,陈金石图书,令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归,游之者忘倦,蕴隆则飒然而寒,凛冽则煦然而燠。若徒侈土木、尚丹垩,真同桎梏樊槛而已。”  相似文献   

18.
田君 《寻根》2012,(4):7-11
礼与乐,实际上具有一体两面性,正如((周易·系辞》所论“一阴一阳之谓道”,两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维持必要的张力与动态平衡。((二程遗书》卷三记载程颢论乐云:“弹琴,心不在便不成声,所以谓琴者禁也,禁人之邪心。”典出((白虎通·礼乐》:“琴者,禁也,所以禁止淫邪、正人心也。”此说源于((乐记》“乐盈而反”的乐学思想。  相似文献   

19.
李贽是明代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后,在思想领域出现的第一代启蒙主义者。《童心说》是他的代表作。什么是童心呢?李贽以为:“夫童心者,真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失去童心,不成为真人,其后果是严重的。他说:“童心既障,于是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见而为政事,则政事无根板;著而为文辞,则文辞不能达。”这还仅就对个人而言,对社会来说,还会造成一种“无所不假,则无所不喜。”的虚伪风气。那么是什么力量,使人失其童心呢?李贽的答案是:“盖方其始也,有闻见从耳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其长也,有道理从闻见而…  相似文献   

20.
李晖 《寻根》2003,(6):91-98
疏、解多源自该书。因此《尚书·盘庚》中的“劓殄”成为这段引文释义的关键。《尚书·盘庚》中说:“我乃劓殄灭之,无遗育。”孔注:“劓,割了;育,长也。言不吉之人当割绝灭之,无遗长其类。”结合前引《尚书·盘庚》上下文来看,是说“不吉不迪,颠越不恭,暂遇奸宄”之人“当割绝灭之,无遗长其类”。即仅限“犯人”当割绝灭之,使他们断子绝孙,不让他们在新都里繁衍后代,似未割绝“父母兄弟妻子”等,这与“族诛”或灭族是有区别的!在此,“劓殄”显然是割尽、割绝的意思。那么割尽、割绝什么呢?或者说将什么割尽、割绝,才能达到“无遗育,无俾易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