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些年来,各种新媒体的新闻短视频以较强的时效性、较高的受众参与度以及便捷的制作形式等特点,逐渐替代了电视民生新闻的一部分功能,并明显分流了很多受众,对传统的电视民生类新闻节目产生了不小的冲击。本文分析了新媒体平台短视频对电视民生类新闻节目的冲击与影响,概述了新媒体上短视频的主要问题,并探究了电视民生类新闻节目的应对措施,为相关单位的节目改进与创新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如今,民生新闻节目出现了疲态,受众也在多档民生新闻节目的现状下出现了视觉疲劳。有的电视台在晚间黄金时段竟然有两档以上的民生新闻节目,各种问题应运而生,到了民生新闻节目普遍的瓶颈期,也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如:节目内容同质化、娱乐化、低俗化、缺乏人文关怀等问题,收视率同时也在下滑。民生新闻节目是市级电视台争夺收视率的重要战场,笔者以在福州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新闻110晚报》工作的经验,结合目前实际,以此节目为研究个案,对当下民生新闻节目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如今,新媒体的涌现,影响并逐渐改变着传统新闻的制作、播出方式。新媒体的冲击也迫使传统电视媒体,改变传播策略,与新媒体合作,走出一条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3.
在电视传播中,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几年中,民生节目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提高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质量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4.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快速到来,其对传统民生新闻节目产生了一定冲击,但我们可以看到民生新闻节目对于新媒体的舆情导向更加显著,使得民生新闻节目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以《新闻联播》与《新闻天天看》为例,介绍了新媒体背景下民生新闻节目应创新取材方式与传播方式,将侧重点放于对观众评论的整合上,创下民生新闻节目的收视新高。因此,民生新闻节目应主动吸纳观众对于节目的评论,创造出符合观众需求的新闻节目,实现民生新闻节目全方位覆盖,引领主导声音。  相似文献   

5.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内容主要是以群众为中心,展现的都是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主持人作为新闻节目的形象代表,自然也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民生新闻主持人的语言特点与风格由于其节目特性,与传统时政新闻节目有所区别。本文着重分析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的语言特点,提出了一些关于培养好的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胡海阳 《新闻战线》2023,(10):94-96
融媒时代,主流媒体应当始终坚持社会责任,推出满足受众需求的优质内容,吸引更多受众关注和支持,打造能够多平台共享的精品节目。“帮帮团”作为电视民生新闻节目,通过直播等新媒体手段,增强了节目的传播效果,提高了节目的可看性,体现了节目的服务意识,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社会经济水平的迅猛提高,为各个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对促进各个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使得各个行业面临巨大的挑战。电视民生类新闻节目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在娱乐化节目逐渐占领市场的发展趋势下,重新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充分发挥电视民生类新闻节目的重要作用,成为制约电视民生类新闻节目实现长远发展目标的关键性因素?本文从电视民生类新闻节目发展现状出发,对电视民生类新闻节目的差异化竞争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是一种以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为主的新闻节目载体。在整个节目的主持过程当中,主持人要通过自己的语言特色与沟通技巧融入广大人民群众,贴近观众的生活,走进观众的心里,这其中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在节目当中的平民化和亲和力是相当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在新媒体风起云涌的今天,传统媒体受众面受到蚕食。作为地方电视台的民生新闻节目,想生存发展,除了打造受众喜闻乐见的精品节目外,培养民生新闻节目的优秀主持人也是吸引受众、树立节目品牌效应的手段之一。那么优秀主持人的特质是什么?优秀主持人是天生英才还是可以经过后天培养而成就?  相似文献   

10.
民生问题作为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所重点关注的社会问题,随着新闻产业的不断发展,民生新闻节目的受关注程度也日益提高。收视率作为反映电视节目大众反馈程度的量化指标,其不仅可以反映传播者所传播信息的受众接受程度,同时也是体现节目发展价值的决定性因素。基于此,本研究从民生新闻的特点、节目收视率以及提高电视民生节目收视率的途径几方面进行了分析,期望以此来提高我国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整体质量,促进其收视率的稳定提升。  相似文献   

11.
电视圈里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凡是民生新闻节目做得好的,节目的收视率就高,节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好。所以如此,是因为民生新闻的视角集中于日常状态下平民百姓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反映了民众心声、服务了百姓生活、体现了地域文化、传承了本土精髓。因此,很好地研究民生新闻的特点.把握好民生新闻节目的运作规律、发展趋势,对办好地方台民生新闻节目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的发展对传统媒体形成巨大的冲击,针对这种情形我国不断加大对传统媒体改革的倡导,使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优势助力下获得更好发展,并更好地发挥社会职能。电视媒体作为传统媒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观众信任,特别是民生节目为群众提供了更可靠的与自身息息相关的信息。但是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信息结构,新媒体的信息获取更便捷、更及时,使电视民生节目难以满足群众的信息获取需求。针对这种情况传统媒体需要尝试与新媒体融合,加强对电视民生新闻编辑的创新,提升人们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关注。本文主要对电视民生新闻编辑内容进行分析,明确电视民生新闻编辑需要具备的能力以及当前民生新闻编辑现状,并探究融媒体下电视民生新闻编辑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3.
黄振锋  张建 《视听界》2015,(2):97-98
新媒体传播注重受众的主动性与参与性,在资讯和娱乐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给传统电视媒体特别是民生新闻带来很大冲击。在移动互联时代,城市台传统收视王牌的民生新闻节目如何应对挑战?一、强化舆论监督和评论,保持节目的品牌效应目前,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对新闻事实缺乏系统性的探究,没有对新闻形成有效跟踪和监督。在新的媒体环境下,民生新  相似文献   

14.
杨潇 《声屏世界》2021,(4):34-35
在新的媒介环境下,传统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陷入发展困境,而《1818黄金眼》这档节目顺势而为,脱颖而出.文章以这档节目为例,从融媒传播、发展品牌、孵化IP等方面探析全媒体传播视域下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自救之路".  相似文献   

15.
胡泊 《青年记者》2016,(14):47-48
民生新闻节目遭遇“疲软困局” 1.“内外受敌”导致民生新闻压力沉重.首先,民生新闻外部压力沉重.近年来,新媒体技术高速发展,移动互联网助推移动终端的信息传播,人们获取民生新闻资讯的方式越来越多,客观上消解了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受众需求.与此同时,我国电视节目形式近年来不断丰富,尤其是《奔跑吧兄弟》《极速前进》等明星真人秀节目和《蒙面歌王》《中国好声音》等娱乐综艺节目的崛起,人们被“明星类”“精英类”电视节目深深吸引,“平民视角”的民生新闻弱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6.
赵红勋 《新闻世界》2011,(1):113-114
电视民生新闻记者作为电视台传播信息的窗口,他们的素质关系到电视民生新闻的节目质量。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要想在媒体竞争的时代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提高电视民生新闻记者的素质。本文把电视民生新闻记者细分为电视民生新闻文字记者、摄像记者和出镜记者,并对他们所应具备的素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邹梨 《东南传播》2013,(7):71-73
目前几乎所有的电视台都开办了民生新闻节目,福建本土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就达到数十家。如今民生新闻的生存状态尴尬,普遍陷入了报道同质化、题材雷同化、观众审美疲劳的局面,本文以收视率屡创新高的综艺类真人秀节目的表现形式、互动手法为研究对象,结合电视民生新闻的自身特点进行分析,探讨电视民生新闻《新闻达人脱口秀》的表现形式的创意和执行。  相似文献   

18.
与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相比,民生新闻的主持人不再是要求字正腔圆,反而以独特的个性、富有魅力的语言等特点而著称.本文以《南京零距离》《第七日》等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为样本,从这类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平民化"视角、"多样化"语言等方面,论述了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9.
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持续以人本主义、本土化及互动性为营销优势的传统市场架构被层出不穷的多媒体形式所冲击后,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在文化品位、专业精神、群众路线等方面重视力度有所提升,但是落实到节目和内容定位方面仍存在差距。就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叙事素材选择大众化与平民化而引发的节目内容媚俗化,显然与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的创意改革存在矛盾。  相似文献   

20.
高博 《新闻世界》2013,(7):74-76
【摘要】面对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冲击,电视媒体如何转型是其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浙江卫视在我国省级卫视中比较有影响力,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其新闻节目通过转变传播观念、节目形式创新等取得了不俗的效果。本文通过探讨浙江卫视新闻节目的创新实践,梳理电视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