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8 毫秒
1.
牛腊梅 《东南传播》2016,(10):112-114
时尚传播在时尚产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随着传播技术以及经济、文化甚至政治力量的不断变化而变化。在新媒体时代,微信公众平台的推出,为时尚传播开辟了新途径,为时尚从业者及爱好者提供了新的交流平台。为了考察我国时尚类微信公众号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其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受众等方面的特点,本文献综述研究将主要从时尚传播经典理论研究、微信及公众平台研究、新媒体时尚传播相关研究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2.
原创时尚类自媒体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传播时尚话题,使时尚不再束之高阁,贴近大众生活,其独有的商业价值与审美价值,自媒体行业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本文以时尚类微信公众号"深夜发媸"为案例,分析其在运营团队、内容风格、受众定位、互动手段、平台运营、商业模式六个方面的品牌运营策略,试为自媒体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者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个人时尚微信公众号"石榴婆报告"为案例,分析时尚传播新模式的建构过程。笔者认为,个人时尚微信公众号通过网络的形式,建构起新的社会群体,让时尚传播更加便捷、广泛、互动、平等和平民化,突破了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之间的界限,同时张扬了女性话语权,是新媒体促进社会民主化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集视频、语音、图片、文字为一体的新媒体微信成为当下最炙手可热的媒介力量,它不仅仅是一个文化传播的平台,也是一种时尚和流行。本文主要从运营方式和传播效果两方面对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吉林省乡村文化传播进行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对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吉林乡村文化传播做出具体的优化策略。利用微信公众号作为一种新生力量,在传播过程中发挥最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孙桂杰 《出版广角》2021,(16):62-64
微信公众号成为移动传播中极受青睐的传播媒介,在传播者和大众之间架起了互动和沟通的桥梁.但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升级,流量经济时代来临的同时,微信公众号的涨粉能力和引流效果不断缩水.未来,公众号在新闻传播、舆论引导、价值观传递中仍旧会占据一定的优势,但如何把控好这种优势,需要出版社因势导利,打破思维定式,在垂直领域内强化特色内容输出,全面把握外部传媒环境,实现多媒体平台跨界联动和多维度公众号引流.  相似文献   

6.
在新媒体时代,层出不穷的微信公众号在不同程度上建构着用户文化生活的新情境.在这个情境中,由专业心理学家创立的心理学微信公众号"KnowYourself"异军突起,主要以一个传播者的姿态,向受众科普心理学知识,引导受众认识自己认知世界,其影响力不容小觑.本文将心理学微信公众号"KnowYourself"作为案例,对该公众号自2016年1月到2017年4月发布的文章进行梳理,选取其中阅读量为10万+的具备代表性的文章作为研究对象,以受众接受信息的心理机制为立足点分析其传播策略,为心理学微信公众号的高效传播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时尚传播不再仅仅依靠杂志等平面媒体,随着微信的崛起,传统的平面媒体纷纷开设微信公众号,借助微信公众号聚集粉丝,获取巨大的流量。同时素人也开通微信公众号,通过个性化的内容输出,实现素人到时尚博主的转变,其中"黎贝卡的异想世界"就是典型代表。本文以"黎贝卡的异想世界"为例,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和盈利模式等角度探析其运营模式,同时,根据其目前已做的各种活动对其发展趋势做了简单的分析,研究发现,"黎贝卡的异想世界"将会向实现"黎贝卡"IP化、推行社群化、提供个性化服务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提出政务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效果评价方法,为政务微信公众号运营推广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基础。[方法/过程]首先界定政务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效果的概念,然后结合政务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特点,从用户认知、情感和态度、用户行为、社会影响和政务微信公众号平台5个维度,选取17个政务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效果评价指标,并基于BP神经网络提出政务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效果评价方法,最后采集吉林省各消防大队的微信公众号数据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结果/结论]提出基于BP神经网络的政务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效果评价方法,实验证明该方法运用于政务微信公众号传播效果评价具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情感类微信公众号“晚安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拉斯韦尔的5W模式对其传播策略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对象、传播效果五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其他情感类微信公众号运营者提供借鉴。本文通过研究发现,“晚安少年”通过专业化的团队运作,插画感的CIS设计、多样化的内容安排、高频多形式的推广、明确的受众定位和适度的受众互动,给受众带来了良好的用户体验,达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0.
郭朋玉 《今传媒》2024,(2):19-22
随着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微信公众号凭借其互动性、移动性成为企业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本文以“金茂文化”微信公众号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当下企业运用微信公众号传播企业文化的发展现状及其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利用微信公众号传播企业文化的优化路径,旨在为其他企业更好地运营微信公众号、促进企业文化传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档案微信公众平台契合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要求,为档案信息服务工作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空间。论文基于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传者和传播效果五个维度探析档案微信公众平台信息服务的制约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优化策略,以期发挥微信公众平台的优势,提高档案信息机构的服务能力,推动新时期档案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陈絮  周丽霞 《档案学研究》2022,36(3):122-129
本文探究档案馆和图书馆在微信公众号建设上的差距,总结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经验,为档案馆微信公众号建设发展提供参考。分别选择5个具有代表性的微信公众号,结合清博指数分析样本传播效益及建设实况;通过翔实的数据对比分析档案馆与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建设现状,以揭示问题所在。基于图书馆的经验,档案馆可从用户服务、运营管理、内容建设三个方面优化微信公众号运营,以提升其微信公众号传播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微信公众平台的普及拓展了图书馆的信息传播途径.新媒体时代,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的信息传播优势,不断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基本功能包括图书推荐、活动通告、读者借阅等.图书馆应从微信平台利用率、品牌营销、媒体关联等方面入手,加大微信公众号传播力度,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移动互联网的强劲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异军突起的微信代表了未来社交方式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促进了社会传播模式的发展,满足了广大受众的需要。各童书出版机构纷纷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推出订阅号,它集多种传播模式于一体,传播内容更加立体化,增加了受众的黏性,巩固了传播者的专业和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5.
程绍燕 《视听》2023,(8):158-160
微信公众号对于扩大学术期刊的传播、提高学术期刊影响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很多学术期刊缺乏新媒体人员力量,对微信公众号重视不足,微信公众号推送内容单一、推送频率不高。学术期刊在微信公众号的建设中要有新媒体思维,根据微信公众号的传播特点,以需求为导向来设定内容,强化与读者的互动以保持读者黏性,提高推送频率以保持活跃度,培养新媒体人才以保障微信公众号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6.
微信公众号依托新媒体传播平台具有即时性强方便快捷的优势,受众可以随时随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内容,可以在每天推送的文章下面通过点赞或者评论来表达自己.微信公众号作为微信的一种附加功能对人际传播有着怎样的影响?本文以微信公众号"国书坊"为例,分析微信公众号的传播对人际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杨昱 《采.写.编》2023,(3):115-117
本研究基于媒介传播力视角,运用量化分析,就广播电视台微信公众号的信息传播现状、平台建设以及平台优化进行深入研究。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和传播效果三个维度对作为社交媒体的微信公众号传播现状进行评价。本文以河套微传媒微信公众号为对象,该公众号隶属巴彦淖尔市广播电视台,本研究致力于挖掘出提升媒介传播力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传播主体功能与推送内容相吻合是提升传播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毛雯钰 《视听》2016,(12):86-87
微信公众号以其受众广泛、成本低廉、传播速度快等特点迅速成为了现代市场营销的重要手段,微信公众号的成功运营无疑是现代网络时代发展的重要结晶。但是在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过程中存在着诸多误区,影响和制约着微信公众号的良好市场运营。本文分析微信公众号运营的误区,探讨微信公众号运营的改良思路。  相似文献   

19.
分析档案微信公众号推文传播现状,寻求提升其传播力和影响力的策略。以微信传播指数月度排行前十名的档案微信公众号为研究样本,采用案例分析和内容分析方法,展现档案微信公众号传播力度。根据受众行为理论和格莱斯"合作原则",提出要从微信推文的内容题材和语言设计两方面出发,加强推文题材的针对性,提高推文标题和内容的语用表现力,进而提升档案微信公众号推文传播指数。  相似文献   

20.
陈静 《出版广角》2021,(20):72-74
当前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存在内容粗加工化、活跃度低、粉丝规模小和功能设置不合理等问题,运用互联网思维能够有效应对这些问题.运营好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可以使学术期刊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的传播能力,扩大学术传播影响力,拓展学术期刊的生存发展空间.本文在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移动阅读的行为特征,基于互联网思维探讨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