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3 毫秒
1.
采访中的“存异”,是指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故意表明与采访对象不同的观点、看法,以达到促其阐述和解释,进而挖掘深层新闻的一种采访方法。这里所提的“存异”之举,应由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择时而行。就一般情况而言,“存异”所择定的适宜时间,要选在与采访对象“求同”...  相似文献   

2.
在新闻作品中,常出现“记者看到”的字眼,笔者认为,“记者看到”四字应慎用。记者采访实际上是一种社会调查活动,既然是社会调查,就应该深入群众,了解情况。记者亲自观察,这无疑是一个最基本的采访方法。但是记者是否亲自看到就一定能了解到真正的新闻呢?也未必尽然,因为记者并非是参与此事内幕的人,记者即使看到,也难免主观主义,更难免浮面肤浅。有时亲自踏看的记者,为了某种原因,仍旧会出现不实的报道。记者下去采访,被采访对象有意安排场面让记者看,这时记者只凭看到的情况形成稿件,易失实。例如,企业主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在工厂不景气的情况下,主动请记者采访,若见诸报端的“记者看到”,既欺骗了工厂的职工,也欺骗了受众。  相似文献   

3.
赵萱 《记者摇篮》2010,(6):26-26
新闻采访是记者为收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当前媒体记者越来越重视与采访对象的交流与沟通,讲求采访人性化,注重创造和谐自在的交谈气氛,从而为新闻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提问是记者采访中最主要的获取信息的方式,是“访”的范畴;可是能否将新闻事实挖深挖透,能否架起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桥梁,打开采访对象的心扉,就要求记者“谈”的能力了。  相似文献   

4.
记者采访被婉拒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获 知一条很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却被采访对象以种种借口婉拒或干脆谢绝采访 ,这是目下新闻记者经常碰到的头疼事。眼见可称为“活鱼”、“大鱼”的好新闻 ,因为采访对象不合作 ,不能采访、不能报道 ,记者既失面子 ,更失“里子”———失去采制好新闻的机遇。就目前记者工作的实际看 ,采访被婉拒的成因有哪些?怎样克服和减少这种“采访的失败”?新闻采访学把采访对象分为“合作型”和“非合作型”两种类型 ,可以说 ,自有新闻采访 ,就有婉拒或谢绝采访现象的发生。“非合作型”的采访对象 ,即在特定的情境下 ,对记者采访明确持不欢迎、不合…  相似文献   

5.
自尊,自信,才能成功地方报记者在采访活动中,有时会遇到这样一种特殊情况:采访对象对记者的选择,使“小报”记者感到苦恼和头痛。特别是遇到中央和省级新闻单位记者或名记者,同时采访同一对象时,被采访对象往往乐意应付大报记者,而无视  相似文献   

6.
如何让"非合作型"采访对象开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冰 《青年记者》2006,(14):41-42
近年来,新闻采访遭到拒绝的事件屡屡发生,记者被打被骂的暴力纠纷也时常见诸报端。当然,在记者被拒事件中,新闻记者采访遭拒更多的是以非暴力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可以说,这种新闻采访遭受软拒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更为普遍,对新闻活动的影响更大。“非合作型”采访对象的心理分析新闻采访学把采访对象分为“合作型”和“非合作型”两种类型,“非合作型”的采访对象,即在特定的情境下,对记者采访明确持不欢迎、不合作态度的人。面对记者的采访,为什么有的采访对象积极协作,有的采访对象则消极对抗呢?采访对象这些形形色色的心理有无规律可寻,受…  相似文献   

7.
雷谊 《现代传播》2004,(3):118-119
在新闻采访中,记者能否接近采访对象,往往成为采访成败的关键,而对政治性人物的采访尤其需要讲究“记者接近”。“记者接近”是指记者对采访对象的空间接近和心理深入,是采访中记者一直主动进行的有目的和采访对象交流互动的专业行为。而其中,空间接近是指记者通过与采访对象的预约行为来实现物理空间位置的靠近;心理深入是指记者通过访谈中的对话交流与采访对象拉近心理距离,并力求深入对方的精神领域。本文将运用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剖析政治性人物采访中的“记者接近”技巧。一、“记者接近”中的空间接近首先,“记者接近”体现在…  相似文献   

8.
《新闻通讯》第一期上有篇《且说记者受“冷遇”;的文章,概括了三种受“冷遇”的情况:采访对象心情不好,不愿记者打扰; 采访对象正在紧张工作;采访对象处境不好。因此,要求记者相应地忍耐、迂回、相助。这是言之有理的。但我以为言犹未尽,现在来讲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所谓“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成为记者采访对象的个体面对访问时所表现出的心理状态也是千差万别的。这就要求我们记者在多方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查探采访对象的心理上多做功夫,尤其是要在采访过程中对采访对象的心理进行控制,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记者无权、也不可能强制采访对象接受采访,  相似文献   

10.
无声控制法,即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对采访对象非语言控制的方法。它包括记者的衣着、表情、姿态、视线及记者特意携带的某些实物,它能让采访对象观察到,并能由此引起反应,增强记者采访活动的感情色彩。控制法之一;记者形象控制在新闻采访活动中,记者给采访对象的形象是事关重要的。一接触采访对象,记者形象就以其强烈的潜入性,在对方头脑里起着“先入为主”的作  相似文献   

11.
“初问”,是指在新闻采访中,记者或通讯员向采访对象发出的第一句问话。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陌生人相互见面的那一刻,称之为“高峰时刻”。采记者与被采记者初次见面,相互都要从对方的言语、举止中,产生“第一个感觉”,形成“第一个印象”,如何在“初问”时就使采访对象产生一个良好的印象,这是众多的新闻工作者努力探索的  相似文献   

12.
任玲 《视听纵横》2006,(6):114-115
在谈到采访和写作的关系时,有经验的记者认为,七分采,三分写,或者八分采,二分写,因为没有采访,哪来的“原料”,没有“原料”,又何以“加工”,因此,采访是报道的基础。而任何采访又离不开提问,美国《塔尔萨论坛报》记者鲍勃·福尔斯曼曾说:“笔下的功夫不强照样能当一名出色的记者,但不善于进行访问是绝对当不好记者的。这充分表明了采访提问对于记者而言的重要性。提问犹如采访的敲门砖,记者若想从采访对象身上了解到情况,必须使用提问使对方开口。如果把采访对象心中之所想比喻成一个矿藏,那么提问就是挖掘的铲子。如果是浅尝辄止,点到为止…  相似文献   

13.
不知是从哪年哪月兴起的,新闻记者每一到处,当地宣传部门往往派人全程“陪同采访”,有时党政领导人还亲自出马。据说,这样做一是为了“礼貌”,不“陪访”显得“不热情,不恭敬,招待不周”;二是为了“方便”采访,记者初来乍到,人地生疏,没有当地人带路引荐,采访对象难找或不肯提供情况,语言不通时,“陪访人”还兼任翻译;三是为了向记者“学习”采访,提高报道业务。理由都是千真万确的,无可厚非。对记者来讲,有人“陪访”的确是“方便”得多。但是,那怕仅仅经历过一次这种“陪访”的记者,都会发现它至少也有三个弊端:(一)采访对象一看父母官、顶头上司在场,便不敢畅所欲言,甚至言不由衷,说长不道短,报喜不亮丑;记者也就不能全面了解到真情实况,甚或被假象蒙骗。(二)形影不  相似文献   

14.
一、采访前的准备工作一个成功的新闻采访是要对新闻的整体进行把握,前期的采访策划是做好采访的基础,也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对被采访对象的相关信息进行了解做好第一手资料,对摄像记者的要求画面怎样拍,要什么样的镜头,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有人把采访比喻成“面对面的短兵相接的战斗”,这意味着采访是记者与采访对象在思维上的交锋。要想取胜必须知己知彼,不同的记者采访风格可以是多样化的,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做好采访前的充分准备,这些准备包括了理论、政策、情况、知识、心里等方面。如果记者不掌握与报道选题相关的理论,就无法客观、准确、高水平地反映客观事物。如果记者不了解政策,就很难确定采访报道的基调,如果记者对报道的人、事件、问题的相关情况和内在联系没有透彻的了解,就不知道从何处入手,如果记者没有相关知识的储备,就难以与采访对象形成双向交流。如果记者不具备应付复杂局面的心理素质,就会对采访中出现的意外情况惊慌失措。对于电视记者来说,摄像机等器材的准备、检查是重中之重,因为电视是靠画面和声音来记录的,而电子设备又难免出现故障,对设备的检查如摄像机、电池、录像带、话筒线等设备必须保证能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15.
在采访中,记者提问是采访的基本功,很多记者在采访之前对所提的问题反复斟酌、推敲,颇费心机,但采访效果并不理想。其实,记者采访不应仅仅局限于向采访对象提出问题,要更好地达到采访目的,也可以找到“曲径通幽”的辅助手段,那就是采访中记者的反馈效应。 这里,“反馈”也可以理解为交流。时下,有些记者采访多用“审问式”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采访对象的思维和情感的表达。究其原因,主要是记者没有主动与采访对象交流所致。为了达到更好的  相似文献   

16.
有些同志在新闻采访中,常觉与采访对象的感情融洽不起来,深入不下去。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由于这些同志知识面较窄,不懂得采访对象讲的知识和专业,不熟悉采访对象的情况等。如果说古人称向外行请教为“问道于盲”,那么我们有的记者、通讯员去采访那些自己根本不懂的领域里的专家,或可称是“盲者问道”。“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莫与谈。”记者、通讯员和采访对象之间由于缺少共同的语言,而给记  相似文献   

17.
在实际采访过程中.记者往往能听到很多的一面之词,这些“一面之词”中有真也有假。在采访过程中,记者稍不留意就会被采访对象所蒙蔽,如果过分信任采访对象或者不加分析地采访报道,极易造成报道失实。所以在采访这些“一面之词“时,记者就要练就“火眼金睛”,要善于在纷繁现象中去伪存真,给受众一个真实的、理性的报道。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名新闻记者,掌握采访提问的技巧是十分重要的。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是一门艺术。美国塔尔萨论坛报记者鲍勃·福尔斯曼曾说:“笔下的功夫不强照样能当一名出色的记者,但不善于进行访问是绝对当不好记者的。记者若想在采访对象身上了解到情况,必须采用各种技巧。在采访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拉近和采访对象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9.
新闻采访的公关交往艺术 在新闻采访中,记者运用公关交往艺术较多的是:一、仪表吸引。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社会交往中,仪表美是吸引他人,从而进入社交状态的重要因素之一。尽管单纯依靠仪表产生吸引力并不能维持多久,但记者由于工作性质使然(即同采访对象打交道大多数是一次性的.在时间上是短暂的),需要这种人际交往的仪表吸引,有利于缩小双方之间的心理距离。  相似文献   

20.
新闻报道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和人打交道离不开提问。一个好的记者,首先应该是一个高明的提问者。高明之处就在于把自己的政治水平、社会阅历经验、学识、机智、口才等融会在提问中,让采访对象跟着自己的思路走。这样,记者才能顺利采访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当一个高明的提问者,要讲究提问的方式,也就是提问的艺术性。首先要避开在提问中的误区。记者采访时提问的“误区”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记者的问题太简单机械,一问一答像审问,容易引起对方反感,出现冷场的情况。二是当采访对象谈了情况后,记者由于准备不足,提不出新的问题,只好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