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约当两年前,我曾以《两个崽儿一种神示》为题,代阿蛮替他的长篇小说新作《解手》写过一篇序。当时距我初读《解手》的文稿已经过去两年了。然而,初读的快慰依然保存着,我确信其文本价值超过他的长篇小说处女作《依仁巷》。置诸当下重庆数量不少佳构不多的长篇小说序列,  相似文献   

2.
邓一光2008年问世的长篇小说《我是我的神》,很容易让人想起他1997年出版的《我是太阳》,在写作时间上,两部作品的间隔差不多是10年时间,  相似文献   

3.
初读余秋雨的作品,觉得他的话题太沉重。可是很快,我就被他的执着与坦诚所打动。随即,在学习高中第三册课文时,又和同学们一块重新研读了他的《道士塔》;不久,又在初中新教材上看到了他的《信客》,在高中新教材上看到他的《都江堰》;复习“现代文阅读专题”时,在复习材料中,毫不费力地就又找到了他的《远征》《永恒的坐标》《石筑的易经》《书海茫茫》《夜雨诗意》等。我惊奇地发现,文化文学界人士已经在引领青少年,让他们通过余秋雨的作品来回视中国的历史,回看中国的文化。  相似文献   

4.
东西是广西文坛一位颇具灵性的作家,其作品带有强烈的现代主义风格。大多数评论家关注东西,多是关注他作品中深厚的思想底蕴和独到的艺术创作手法。本文以他的长篇小说《耳光响亮》为范本,透过文本细读,探求作品中独到的叙述特色和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5.
哈代四十四岁开始写作《卡斯特桥市长》,当时他正值年富力强的大好年华。至此,他已经写出了十部长篇小说。然而,其中只有一部算得上是名作,即七年前写的《还乡》。《还乡》之后,他又写了几部次要作品。时至一八八四年,哈代  相似文献   

6.
看了青汶先生写的这两篇曲艺作品之后,我十分欣慰,曲艺界众所周知.青汶先生是写东北二人转的大手笔.不过多年来已经离开曲艺界,投身于长篇小说、长篇传记文学、影视剧领域。这期间,他创作了许多让人刮目之作.他的长篇小说《裸野》《丑巷》《山魈》《花都》《蝴蝶泪》等.曾创全国图书发行最高记录,  相似文献   

7.
卡夫卡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奠基者,他的长篇小说《城堡》是其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的叙述技巧为后来各个流派借鉴。本文将从文本出发分析《城堡》的叙事特征。  相似文献   

8.
沈从文,1902年出生在湘西的凤凰县,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独具个性、声名卓著的京派作家。他早期出版的作品有:《鸭子》、《阿丽思中国游记》、《入伍后》、《神巫之爱》等作品集;三十年代以后作品有:中篇小说《边城》、《阿黑小史》、短篇小说集《虎雏》、《月下小景》、《如蕤集》,散文集《从文自传》、《湘西散记》以及长篇小说《长河》等。沈从文一直是我非常尊敬和喜爱的作家之一,细读他创作的文本,  相似文献   

9.
《我不是潘金莲》是刘震云自《一句顶一万句》获得茅盾文学奖之后发表的第一部的长篇小说,面对坚硬的当下现实,刘震云在文本中实现了轻盈的超越,通过在文本中营造的“轻”的氛围,作品获得了一种“象征性价值”,成功地探讨了生存之“重”。  相似文献   

10.
在刘震云的创作生涯中,90年代初的长篇小说《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是他非常重要的作品,不仅标志着刘震云长篇小说创作的开始,也是他创作过程中的一次战略性转移,跳出反映生活细节的写实表达方式,进入自由的虚构空间,以故乡为基本空间展开了一系列历史文化空间的叙述,但正如刘震云自己所说,一位真正的作家不会重复自己的每一部作品,这两部作品既体现出相似的地方,均采用不同的小说叙事视角展现对历史文化的阐释,但又各具特色,呈现出一种互文关系。  相似文献   

11.
逯艳 《考试周刊》2014,(34):31-31
《青春万岁》和《恋爱的季节》是王蒙的两部长篇小说,也是受众接受度和认知度相当高的两部作品,虽然两个文本间隔四十多年,但是作为"青春体"小说创作的典范,对当代语境下的年轻读者仍具有不可低估的启示意义。文章从小说创作的文本层面和当下语境受众群体两个维度对两部作品进行解读,揭示这两部时隔四十年之久的作品在当下具有的不可替代的文学史意义和文本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源自作品的语言、风格与主题。一部好的、艺术价值高的作品能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初读PeterHamill的“GoingHome”一文 ,不少读者都为那满树的黄丝绢感动———那位身陷逆境的妻子以极大的爱心包容了远在他乡、身心倍受煎熬的主人公Vingo。然而 ,却鲜有读者感悟到由作品独特的语言风格所反衬出的主人公极其复杂的内心情感和由此所烘托出的妻子对他的理解、宽容和爱。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在长篇小说《怎么办》的序言中说 :“我援引了小说家所常用的诡计 :从小说的中央或结尾抽出几个故弄玄虚…  相似文献   

13.
长篇小说《家》,是巴金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全部作品中成就最高、容量最大、艺术感染力最强的一部分。《家》的创作在巴金的文学道路上具有转折性意义。它与矛盾的《子夜》,老舍的《骆驼样子》,被公认为三十年代的优秀长篇小说。 《家》写成于一九三一年,反映的是以“五四”时期为背景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的生活。刚从法国归国不久的巴金,构思并反映十年前的生活,不是没有原由的。因为幼年时的家庭生活对他的刺激太大了,始终不能忘怀。他说他是“在二三十个所谓‘上等人’和二三十个所谓‘下等人’中间度过了我的童年,在富裕的环境里我接触了听差、轿夫们的悲惨生活,在伪善、自私的长辈们的压力下,我听到年轻生命的痛苦呻吟……。我把这个  相似文献   

14.
初读余秋雨的作品,觉得他的话题太沉重。可是很快,我就被他的执着与坦诚所打动。随即,在学习高中第三册课文时,又和同学们一块重新研读了他的《道士塔》;不久,又在初中新教材上看到了他的《信客》,在高中新教材上看到他的《都江堰》;复习“现代文阅读专  相似文献   

15.
吴鸽 《师道》2014,(9):32-33
这一次教学《伊索寓言》,初读文本,没多大感觉。 伊索,"寓言之祖",一个奴隶,却知识渊博,聪颖过人,重获自由后,开始环游世界,为人讲述他的寓言故事,深受古希腊人民的喜爱。于是留下了《伊索寓言》——这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同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之一。显然,这个人,和这部作品都是经典。  相似文献   

16.
美丽的传说     
我是从一部纪实性作品里得知姜瑞峰这个人物的,有关他的背景材料,感兴趣的读者能够从电视剧《黑脸》中找到出处,他是这部作品中着力刻画的主人公。我不想对作品评头论足,而是想说说电视剧以外的这个实实在在的人,以及与姜瑞峰相关的一件小事。   那是好几年前发生在河北  相似文献   

17.
老舍是中国20世纪最重要的小说家、剧作家之一,他一生共创作了一千多部(篇)作品,尤其在长篇小说艺术上贡献巨大,因而与茅盾、巴金一起,被并称为“现代长篇小说的三大高峰”。老舍同时还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家,在4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创作出了不少精美的散文,比如《一些印象》《我的母亲》《宗月大师》《养花》《五月的青岛》等等,都已成为现当代散文的经典篇目。  相似文献   

18.
如果没有书,我的眼前和心里都将是黑暗的一片。——浩然我国的当代作家浩然曾写过长篇小说《艳阳天》、《金光大道》等家喻户晓的作品,那么,大作家浩然平时是怎样读书的呢,他在读书的时候,有些什么体会呢?下面,我就给小朋友们讲一讲。浩然从小爱读民间文学和古典文学作品。他说  相似文献   

19.
高中时,初读秋雨老师的《文化苦旅》就成了他的书迷。秋雨老师擅长以灵动的散文书写厚重的历史文明,从《千年一叹》、《行者无疆》、《借我一生》、《历史的脸谱》到《中华文化的四十七堂课》等,廿载光阴转瞬而逝.秋雨老师从不惑之年而过甲子,他的历史散文早已成为了经典。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两部长篇小说《罪与罚》和《白痴》的分析,探讨了他的写作意义。作家试图用《罪与罚》中主人公拉斯柯尼科夫的犯罪与忏悔过程,来说明理性精神对人的戕害,宗教对人的拯救作用;反之,在《白痴》中却通过“圣愚”——梅诗金的毁灭表达出他对宗教的怀疑。由此可见,这两部伟大的作品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对理性与宗教的深沉反思的结果,是他对两均表现出一种怀疑心态的展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