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高尚的道德应是编辑毕生的追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道德规范,是编辑职业的行为准则。它作为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体现社会的普遍道德规范,又具有明显的编辑职业特征,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在编辑实践中的具体化。高尚的编辑职业道德,是塑造完美的编辑人格、提高编辑素质的重要因素。对于编辑人员来说,高尚的职业道德,是在具体的、琐碎的、周而复始的编辑实践中一点一滴养成的,甚至需要毕其一生去追求。第一,要强化阵地意识,不辱使命,守土尽责。新闻出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编辑,作为新闻出版战线上的战士,对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负有特殊的重大使命。因此,编…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法治国家,但同时也十分重视德治。德治与法治,在一个进步和发展的社会中缺一不可。不言自明,社会各行业的职业道德都是德治的重要内容。新闻出版业职业道德当然也不例外。以《中国出版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颁布为标志,我国社会主义出版职业道德体系已经初步形成。现在的问题是,要进一步推动出版职业道德建设,使之与整个公民道德建设相协调。一、新闻出版业职业道德建设是落实“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我们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为精神文明窗口的新闻出版业,作为大文化门类的出版业,始终要按照“三个…  相似文献   

3.
当代编辑的文化使命和社会责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编辑担负着采集、加工、优化、积累和传播人类优秀文化的重任。承担着对社会进步、民族振兴和国家发展的一份责任。当代编辑必须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和创新型文化建设而努力,这是当代编辑的文化使命和社会责任所在。  相似文献   

4.
论高校学报责任编辑的职责和修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校学报责任编辑要很好地履行其主要职责:当好学报策划的“工程师”、慧眼识珠的“甄别师”、优秀学术论文的“助产士”。要不断提高学报质量,就必须注重各类学习,并在编辑实践中锤炼,在社会活动中修行,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修养、科学文化修养、编辑业务修养和职业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5.
高东辉 《出版广角》2019,(10):49-51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高尚职业道德,多下苦功、多练真功,做到勤业精业,是编辑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工匠精神的具体体现。在编辑工作中弘扬工匠精神,就是要做到树立精品意识、提高图书质量、不断探索新路,同时需要避免两种倾向——成为“编书匠”,忘记了初心。  相似文献   

6.
职业道德 ,附着于职业而产生、存在和发展 ,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的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 ,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大力加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 ,不仅是行业文明建设的需要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少儿读物编辑 ,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体力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更应把职业道德建设自觉而又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一、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和“少儿”读物对“少儿”的重要性 ,决定了少儿读物编辑职业道德建设的特殊重要性。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 ,代…  相似文献   

7.
对出版产业的评价和考核,需要对其产业发展创造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全面评估,同时也要考虑到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价值理念回归对于出版业所带来的影响。作为出版单位,要自觉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和责任,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要传承经典、立足时代、把握未来,把党对出版工作的全面领导体现在出版实践当中,既要认识到优秀的出版产品离不开编辑工作者的精雕细琢,也要认识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离不开每一位文化人的创新创造。要真正把出版工作的责任、使命、担当,摆到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高度当中,主动挖掘研究选题,树立精品意识,创造更多优秀精神文化产品。  相似文献   

8.
“两创”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并一以贯之的思想,它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对“两创”的内涵和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有一系列精辟的论述,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并在编辑工作中加以贯彻落实。编辑工作者一方面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优选”“优化”和“优传”,另一方面要系统总结中国编辑的优秀传统并在新时代将之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9.
一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所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号召我们的各行各业,“都要大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并且明确指出,要“反对和纠正带有行业特点的不正之风”。出版战线的编辑工作者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因此,对于本身的职业道德建设更应当特别地引起重视。书刊是思想科学文化的主要传播工具。高尔基曾经指出,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于书籍的重要性,一般说来是没有人怀疑和否认的。承认书籍的作用,自然也就会承认作者的  相似文献   

10.
万书荣 《今传媒》2023,(3):80-83
学术期刊作为学术传播与交流的重要平台,承担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肩负着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使命。因此,新时代学术期刊编辑要坚守初心使命,坚持四种精神,即“啄木鸟精神”“园丁精神”“工匠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努力打造高品质的学术期刊,为推动学术期刊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1.
编辑文化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的编辑学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编辑学”从无到有,现在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它的发展是与编辑出版工作的发展相一致的。编辑学的理论研究工作者们,通过借鉴和吸收现代诸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努力寻求和探索适合编辑工作实际和编辑规律的研究途径。新世纪的编辑理论研究需要创新,学科的观念要开放,学科的内容要拓展,学科的方法要多样,这样,我们的编辑学研究才能更加深入。笔者提出用“文化学”的视角来看编辑工作,是因为编辑工作本身是文化工作,编辑事业是文化事业,编辑使命是文化使命,还因为这是编辑交叉学科的研究与探索的尝试。编辑文化编辑文化编辑的定义有很多种。从编辑的社会文化学地位来看,“自书籍产生以来,编辑工作都是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以选择和加工为特征的社会文化活动。”(阕道隆《书籍编辑学》)编辑不仅仅是图书的编辑,还包括电视、杂志、报纸、电子出版物等所有出版物的编辑。什么是文化?文化的定义概括起来说一般分为两大类:一是狭义的文化,如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给文化下的定义,即文化“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狭义的文化强调的是精神文化。二是广义的文化,它不仅包括精神文...  相似文献   

12.
张今歌 《出版广角》2021,(10):54-56
工匠精神作为一种优秀的职业道德文化,蕴含的深刻内涵如敬业、精益、专注、创新被广泛应用于人才锻造和产业转型上.图书编辑是我国图书行业的"把关人",承担着传播先进文化、引领社会思想的重要使命.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图书编辑应把工匠精神融入图书出版的各个环节,从职业理想、职业实践、职业生涯三个维度出发,全面提升图书编辑的综合实力,用更多元更优质的精神文明成果回馈社会.  相似文献   

13.
中国自古就有“义利之辨”。义利观即道义与功利的观点 ,是道德建设中的首要问题。社会主义的义利观是“把国家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编辑职业与“名、利”二字紧密相联 ,因此 ,正确的义利观是编辑职业道德的重要内涵。当前 ,编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总会有着各自不同的利益 ,在利益发生矛盾时 ,就会遇到利益取舍问题 ,因此 ,作为新形势下的编辑 ,应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提高自身修养 ,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1 政治思想修养首先 ,要全面、系统、深入地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深刻领会其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基…  相似文献   

14.
邹宝元 《新闻世界》2014,(12):58-59
当前,中央高度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新闻工作者,要坚定不移地践行和弘扬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也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营养,进行挖掘和阐发,努力在工作中实现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这不仅是个人提升文化修养之必需,更是岗位职责与使命之所在。  相似文献   

15.
传承和传播优秀的文化是编辑工作的使命。无论编辑规范还是编辑创新,其目的都是为了文化的传承、发展和繁荣。因此,编辑规范与编辑创新应该是建立在有利于文化传承和传播基础上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奠定了文化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中的核心地位,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励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建设的重任。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传播观集中体现在文以载道、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文以化人等与文化媒介、文化的生产与再生产、文化的传播与致效等密切相关的三大层面。从文化传播学视角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鲜明的本质特征,为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阐明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7.
编辑是需要对出版怀揣梦想和情怀,并长期坚守的职业.新时代编辑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势,把握出版方向,勇于担当新时代赋予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文章从新时代出版人才发展的视角,探讨优秀编辑的职业素养,通过“远古生命的探索”丛书的出版分析编辑人的职业坚守,并对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具有公益性质的出版案例进行阐述,体现编辑人的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  相似文献   

18.
图书的出版传播对社会的发展和变革能够产生重要影响,编辑职业是传播优秀文化产品的重要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精神代表着社会的文化精神。在出版工作中,编辑要将优秀文化的传承作为神圣使命,进行积极创新,并将专业态度和合作精神作为职业精神的基本内容和必要部分。  相似文献   

19.
《传媒》2023,(14):6-7
<正>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曹淑敏: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和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广电行业的新作为,展现新气象,作出新贡献。要深化媒体融合,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强化头条意识,做强做优理论节目,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要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化强国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编辑主体作为出版活动的中坚,必须具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的思想文化素养;坚守以奉献意识、服务意识和工匠精神为基点的职业追求;树立以优化知识结构和实现自我超越为动力的终身学习意识,勇担时代使命和文化责任。必须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新时代中国出版业繁荣兴盛;把握编辑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出版行为;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为全社会提供优秀的精神食粮;面向世界,实施"走出去"战略,以国际视野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