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在第一部分“前言”中指出:“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课标(2011年版)》修订小组组长史宁中教授反复强调:数学模型是沟通数学与外部世界的桥梁,模型思想是数学的基本思想之一。  相似文献   

2.
随着《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高中课标》)和《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初中课标》)的实施,初高中数学的衔接点逐渐增多.在教材内容方面,初中课程中增加了现代数学中具有广泛应用性的数学内容,如统计、概率等.在教学活动方面,《初中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相似文献   

3.
在半年前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中,数学基础教育中的“双基”提法被发展为“四基”的提法,即从“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展为“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这是《课标》在理念上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4.
自《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明确提出“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以来,如何帮助学生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话题越来越受到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青睐.目前,一个基本的共识就是,让学生动手“做”数学是帮助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5.
新近出版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在课程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活动经验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本目标,与我们熟知的“双基”并列,这是数学教育研究上的一个重要进展,说明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已作为数学课程和教学的核心概念提出,其地位和重要性被进一步确立.  相似文献   

6.
《2009年福建省高考(数学)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说明》)指出:命题体现普通高中课标课程的理念,准确理解和把握课标课程的内涵与要求,考查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知,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是高考考查的(基本)目标也是重要目标.正因如此,何为“双基”?何为知识“交汇”?在知识的交汇处如何进行双基考查?是值得思考的.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为《课标》)中,“双基”被发展为“四基”,这有深刻的意义。“四基”的内涵和外延都十分丰富,怎样把握新增加的“两基”——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更是在学习《课标》中大家特别关心的问题。限于篇幅,本文着重谈数学思想。  相似文献   

8.
《数学周报》是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会报,专业辅导数学学习。针对各地使用教材的情况,《数学周报(高中版)》与大纲人教版、课标人教磁、课标人教B版、课标苏教版、课标北师大版、课标湘教版教材配套分年级编辑出版。《数学周报》编辑内容紧密配合教学进度,  相似文献   

9.
《数学周报》是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会报,专业辅导数学学习。针对各地使用教材的情况,《数学周报(高中版)》与大纲人教版、课标人獭、课标人教B版、课标苏教版、课标北师大版、课标湘教版教材配套分年级编辑出版。《数学周报》编辑内容紧密配合教学进度,  相似文献   

10.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助学者.《课标》在总体目标具体阐述中明确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相似文献   

11.
说"模型思想"不如说"数学建模思想"准确我认为《课标》中"模型思想"的说法过分简略,不够准确,容易引起误解。完整地说,应该像《课标》另一处那样处理,称为"建立和求解数学模型"的思想(比较好的简称应该是"数学建模思想")。首先,因为数学不是什么模型都用,它要建立和求解的只是数学模型(数、式、图、表、概念、法则、定理、方法等),  相似文献   

12.
《数学周报》是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会报,专业辅导数学学习。针对各地使用教材的情况,《数学周报(高中版)》与大纲人教版、课标人教A版、课标人教B版、课标苏教版、课标北师大版、课标湘教版教材配套分年级编辑出版。  相似文献   

13.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中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新的教学方式与新的学习方式逐渐被广大教师理解、接受并付诸实践.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数学周报》是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会报,专业辅导数学学习。针对各地使用教材的情况,《数学周报(高中版)》与大纲人教版、课标人教颇、课标人教B版、课标苏教版、课标北师大版、课标湘教版教材配套分年级编辑出版。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在各个学段安排了“综合与实践”课程内容,并指出:“综合与实践”内容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课标(2011年版)》要求每学期至少开设一次“综合与实践”教学活动,苏科版《数学》每册教材在末尾编排了一个“课题学习”,大多数章节均设计了“数学活动”.  相似文献   

16.
《数学周报》是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会报,专业辅导数学学习。针对各地使用教材的情况,《数学周报(高中版)》与大纲人教版、课标人教A版、课标人教B版、课标苏教版、课标北师大版、课标湘教版教材配套分年级编辑出版。《数学周报》编辑内容紧密配合教学进度,同步辅导数学学习,注重内容的权威性、指导性、实用性、针对性和可读性。  相似文献   

17.
《数学周报》是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会报,专业辅导数学学习。针对各地使用教材的情况,《数学周嘏(高中版)》与大纲人教版、课标人教颁、课标人教B版、课标苏教版、课标北师大版、课标湘教版教材配套分年级编辑出版。《数学周报》编辑内容紧密配合教学进度,同步辅导数学学习,注重内容的权威性、指导性、实用性、针对性和可读性。  相似文献   

18.
《数学周报》是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会报,专业辅导数学学习。针对各地使用教材的情况,《数学周报(高中版)》与大纲人教版、课标人教撇、课标人教B版、课标苏教版、课标北师大版、课标湘教版教材配套分年级编辑出版。《数学周报》编辑内容紧密配合教学进度,同步辅导数学学习,注重内容的权威性、指导性、实用性、针对性和可读性。  相似文献   

19.
《数学周报》是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会报,专业辅导数学学习。针对各地使用教材的情况,《数学周报(高中版)》与大纲人教版、课标人教A版、课标人教B版、课标苏教版、课标北师大版、课标湘教版教材配套分年级编辑出版。《数学周报》编辑内容紧密配合教学进度,同步辅导数学学习,注重内容的权威性、指导性、实用性、针对性和可读性。  相似文献   

20.
《数学周报》是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会报,专业辅导数学学习。针对各地使用教材的情况,《数学周报(高中版)》与大纲人教版、课标人教舷、课标人教B版、课标苏教版、课标北师大版、课标湘教版教材配套分年级编辑出版。《数学周报》编辑内容紧密配合教学进度,同步辅导数学学习,注重内容的权威性、指导性、实用性、针对性和可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