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维是盛唐著名山水田园诗人,能诗擅画,又精于音乐,常将绘画、音乐之理 入诗,塑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这种意境在其写景诗中尤为多见.本文着重从他独特的 现物方式——无我之境、把绘画技法融于诗而达到完善的意境,以及王维诗在艺术技巧方面 以虚求实、以动求静、物我交融的境界构思 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诗歌史上,王维被称为“诗佛”。王维是十分精通佛理的诗人,作为“诗佛”,王维的诗作很多都是浸润于佛理的。王维一生习佛,最初是因为风气的浸染,但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多,特别是中年以后政治上的压抑,佛教越来越成为他精神上的安慰。在王维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于佛教是深有体会,也是有所得的。王维的田园山水诗中,有许多诗作寓含了一种禅意,但这种禅意的表现不是纯粹的佛理说教,而是写出了一个蕴含禅理趣味的优美的意境。这正是习佛甚深的诗人在艺术上得佛理禅心之助而精妙绝伦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王维是唐代著名诗人,其山水田园诗在有唐一代,可以说是处于种巅峰状态。“朝廷左相笔,天下右丞诗。”这是当时流传的两句诗,可见其诗艺之高,诗名之大。王维以其得天独厚的艺术才能,融进了绘画的布局调色,音乐的美妙和谐,形成了他“诗中有画”和“有声画”的独特的艺术特色。顾起经在《题王右丞诗答小引》中说:其为诗也,上薄骚稚,下括汉魏,博综群藉,渔猎百氏。于史、子、苍、稚、纬侯、铃决、内学、外家之说,苞并总统。无所不明,邮长于怫理,故其擒藻奇逸,措思日广,驰迈前矩,雄视名候。”诚然,楚辞之幽深秀稚,乐府民歌之…  相似文献   

4.
《辋川集》是王维山水诗的代表之一,它所展现的,除了明显的禅宗思想、部分佛禅化的道家精神及其艺术趣尚外,儒家理义也犹如暗涌隐现其中。推而言之,王维对“三教”精神的兼容并蓄,促使中国传统的山水诗在其笔下获得了总结和提升;体现了盛唐诗人理想的精神面貌;也成就了王维“天下宗”的盛名。  相似文献   

5.
王维不是后期诗中才有禅意,其实早期诗中也暗含佛理,只是较浅罢了。从所举三首诗中可以找到王维青年、中年、老年时期对佛理逐渐深入体悟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王维是盛唐时期著名的田园山水诗人,他的诗作散发着强烈的浪漫气息。他歌颂隐逸,爱好自然。他又是杰出的画家,所以他的诗画完美结合,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常以绘画、音乐之理通于诗,他的诗也就具有绘画美、音乐美。  相似文献   

7.
谷慧霞 《语文天地》2011,(11):41-42
王维是盛唐时期著名的田园山水诗人,他的诗作散发着强烈的浪漫气息。他歌颂隐逸,爱好自然。他又是杰出的画家,所以他的诗画完美结合,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常以绘画、音乐之理通于诗,他的诗也就具有绘画美、音乐  相似文献   

8.
王维是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苏武评价其诗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东坡志林》)。王维的诗为什么会具有“诗中有画”的特点呢?文章认为,这是因为王维在诗歌创作中能将画理与诗情巧妙地结合起来,运用“三远”取景,动静互衬,虚实相生,画面分割、主次分明四种方法巧妙地进行构图,创造出一幅幅清新静美、形象生动、富有极高美学价值的画面的缘故。  相似文献   

9.
试论王维山水诗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盛唐王维的山水诗,体物入微,以绘画音乐之理通于诗,诗情画意结合完美无瑕,可谓“诗中有画”;朴实无华的词藻间,蕴含着无限优美的意境,情与景水乳交融;既善于描绘雄奇壮阔的山川,又长于刻画幽深恬淡静穆闲适的景致。王维,以其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非凡的审美才华,使其笔下的山水许皆成传世之精品,其美学特征,魅力四射。  相似文献   

10.
唐代诗人王维诗画皆称一绝,其诗“诗中有画”,其画“画中有诗”。王维的山水诗和田园诗的主要内容是反映他厌倦官场生活,试图从佛教的禅理中求得精神解脱,在山林胜景中寻求清静闲适生活的避世思想。以实行人格化教育的教育家李叔同,其绘画、书法、音乐、表演、诗词样样都高明。他的画、音乐刷新国人视听。他是中国裸体画的第一人,也是最早介绍西洋音乐的人。值得一提的是,他留学日本首演《茶花女》,揭开中国话剧史。但是,为了苦难中的芸芸众生,李叔同皈依佛门,成为千古佛学的又—传人——弘一法师。  相似文献   

11.
王维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古诗、律诗、绝句都写得很好,形象生动而意味深长,人们称他“诗中有画”。王维的艺术修养很高,除了诗文,在书法、绘画、音乐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在书法方面,他擅长草书和隶书,可惜传下来的太少了。在音乐方面,他的第一个官职就是掌管音乐的“大乐丞”。唐  相似文献   

12.
在短小的篇幅中,创造意与境相偕,情与景相融的意境,王维无疑达到了极致。绘画、音乐给了他作诗的技巧,禅宗佛教给了他诗歌的灵魂。因此王维的诗歌有两个中心意象:“空”与“静”。诗人正是从世俗生活中体会宗教情感,在“空”与“静”的审美境界中获得启悟,从而使诗人的个体生命摆脱了世俗的羁绊与困厄,完成了超越现实的建构,走向了真正的自由。  相似文献   

13.
黄文 《宁夏教育》2005,(7):86-87
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东坡题——书摩诘蓝田烟雨图》)王维不但有卓越的文学成就,而且是出色的画家,还擅长音乐。深湛的艺术修养,使他对自然美具有敏锐独特而细致入微的感受,因而他笔下的山水景物特别富有神韵,常常是略加渲染,便表现出耐人寻味的、深长悠远的意境,其显著特点之一就是——空灵。“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相似文献   

14.
李华珍 《学子》2014,(7):41
正"朝廷左相笔,天下右丞诗",这一对句流行于唐代,反映了王维诗独步当时、风行海内的盛况,恐怕不是溢美之词。王维,字摩诘,是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诗人,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他擅长绘画,精通音乐,又精研佛理,他的诗歌以清丽、旷淡、含蓄、浑成见长,奠定王维在诗歌艺术史上大师地位的是其歌咏归隐的山水田园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是苏轼对王维山水诗歌的评价,也可以说是王维山水诗最突出的艺术特色。在王维众多的山水诗中,我觉得《山居秋暝》最能体现他山水诗"诗中有画""画  相似文献   

15.
品味、妙悟创“破墨”山水,开中国文人画派之先河的王维写景诗句,得出“诗中有画”的结论已属老生常谈;从理论的宏观角度上分析探讨王维诗画同一性的成因已不再新鲜。因此,本文拟具体论述王维在写景诗句中,是如何运用词语或物象的暗示来与绘画线条画理融合的。  相似文献   

16.
论王维山水诗的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先振 《现代语文》2006,(11):33-33
“奠定王维在唐诗史上大师地位的,是其抒写隐逸情怀的山水田园诗。”“王维是与李白、杜甫鼎足而立的大诗人,就对自然山水诗境的表现而言,王维凭借其多才多艺,以及独特的禅悟之路,创作出一首首富有空寂诗境的山水诗,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个性,奠定了他的古代自然山水诗的巨星地位。”研究王维山水诗的人多是从它的审美艺术上着手的,而我认为仅仅纯粹艺术形式的研究而没有和当代的价值体系联系起来的研究是缺乏时代感的,也没有太大的当代价值和意义,自然也就不会引起人们的关注。所以,本的思路就是在对王维山水诗的意境美、禅趣美、音乐美、绘画美解读的基础上,来召唤出它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从“诗禅合一”的角度看王维深受佛家禅宗思想的浸濡,使其山水诗“诗中有画、诗中有禅”,“虚中蕴实、象中寓理”,巧妙的传写了禅意与禅趣。  相似文献   

18.
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名家辈出的黄金时代。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派"最杰出的代表,其山水诗的艺术特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诗中画""有声画"的有机统一《东坡志林》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说出了王维山水诗的艺术特色。王维精通音乐,二十岁举进士,官职为大乐丞,是一个与音乐有关的乐官。  相似文献   

19.
国内王维与佛禅关系研究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高潮后,二十多年来呈现出兴旺局面,研究家们在发掘基本资料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进行了多元化、多角度的有益探索。本文收集有关研究成果的线索近90条,从佛禅对王维心态及生活方式的影响、王维诗表现的禅趣禅意和佛理、佛学对王维创作手法的影响、王维对禅宗的反作用、以及佛教对王维诗的消极影响等几个方面加以述评。  相似文献   

20.
国内王维与佛禅关系研究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高潮后,二十多年来呈现出兴旺局面,研究家们在发掘基本资料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进行了多元化、多角度的有益探索。本文收集有关研究成果的线索近90条,从佛禅对王维心态及生活方式的影响、王维诗表现的禅趣禅意和佛理、佛学对王维创作手法的影响、王维对禅宗的反作用、以及佛教对王维诗的消极影响等几个方面加以述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