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昆档案盘点:黄昆,浙江省嘉兴人,著名物理学家与教育家,中国固体物理学先驱与中国半导体技术奠基人。1919年9月出生于北京,1941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历任英国爱丁堡大学物理系、利物浦大学理论物理系研究员,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等职,受聘过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当选过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与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黄昆在学术上有两项开创性的贡献,即著名的“黄方程”与“黄一里斯理论”。2001年2月1日,国家主席江泽民为黄昆院士颁发了本年度最高科学技术奖。  相似文献   

2.
黄昆院士于2005年7月6日16时18分在北京病逝,享年86岁。黄昆院士是中国固体物理学和半导体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在世界学术界赫赫有名,他的逝世,令全球物理学界受到震动。学术成就有口皆碑从“黄漫散射”到“黄方程”,从“黄-里斯因子”到“玻恩和黄”,以至“黄-朱模型”,黄昆院士在固体物理学发展史上建树颇丰。1945年8月,黄昆在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做了莫特的博士研究生,两年中他完成了3篇论文,其中1篇论文后来被称为“黄漫散射”。1947年5月中旬,黄昆在爱丁堡大学玻恩教授处短期工作。玻恩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是量子力学和晶体原子运动系统理…  相似文献   

3.
资讯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昆院士病逝(本刊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黄昆因病医治无效,于2005年7月6日16时1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黄昆院士在固体物理学领域做出了许多开拓性的重大贡献,对推动固体物理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是我国半导体物理学奠基人。“科坛泰斗,晶格动力学,英名誉中外;学海宗师,半导体物理,师表惠后学。”这是世人对黄昆院士一生的高度浓缩,也是对他的中肯评价。  相似文献   

4.
2OO4年1月16日下午,国家科技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邓楠同志来到中科院半导体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黄昆院士家中,与黄昆院士亲切交谈,并详细询问黄昆院士的生活、工作和身体等情况。  相似文献   

5.
明星档案     
黄昆(1919-2005)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中国固体物理学和半导体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中科院院士,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和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20世纪40年代,黄昆提出的固体中杂质缺陷导致X光散射的理论,被称为“黄散射”。1950年,他同夫人艾夫·里斯(李爱扶)合作,首次提出多声子的辐射和无辐射跃迁的量子理论,该理论与前苏联佩卡尔发表的有关辐射的理论,被国际学术界称为“黄─佩卡尔理论”或“黄─里斯理论”。1951年,黄昆首次提出晶体中声子和电磁波的耦合振荡模式,被命名为一种元激发──极化激元,所提出的运动方程,被国际上称为…  相似文献   

6.
杨发文 《物理教师》2003,24(11):49-51
2002年2月1日,江泽民主席亲手将国家最高科技奖证书颁发给83岁的黄昆院士.黄昆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声子物理学科的奠基人.他的名字与多声子跃迁理论、X光漫散射理论、晶格振动长波唯象方程、半导体超晶格光学声子模型联系在一起.他是声子极化激元概念的最早阐述者,又是我国固体物理和半导体物理教学的一位开创者,以严谨、善于讲课而著称,培养了一大批中国物理学家和半导体技术专家.1联大三剑客:挑灯夜读海森伯 辩论思考出真知  相似文献   

7.
20 0 2年 2月 1日 ,江泽民主席亲手将国家最高科技奖证书颁发给 83岁的黄昆院士 .黄昆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声子物理学科的奠基人 .他的名字与多声子跃迁理论、X光漫射理论、晶体振动长波唯象方程、半导体超晶格光学声子模型联系在一起 .他是声子极化激元概念的最早阐述者 ,又是我国固体物理和半导体物理教学的开创者 ,以严谨、善于讲课而著称 ,培养了一大批中国物理学家和半导体技术专家 .一、联大三剑客 :挑灯夜读海森伯 ,辩论思考出真知1919年 9月 2日 ,黄昆出生于北京 (祖籍浙江嘉兴 ) ,1937年考入燕京大学物理系 ,194 1年毕业后获学…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奖励》2005,(8):76-76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黄昆因病医治无效.于2005年7月6日16时1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相似文献   

9.
1977年深秋,金风送爽。一位年近花甲、身着夹克衫、脚登便鞋的老人推着自行车步入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的大门。门卫望着眼生,上前拦住了他:“同志,您找人吗?”“哦,不。我叫黄昆。”老人轻声回答,“是来半导体所工作的。”“黄昆!您就是我们新上任的所长?”此情此刻,门卫居然愣住了。“黄昆”这个名字,在科学界、特别是物理学科系统如雷贯耳。打倒“四人帮”后,为促进科学事业的快步发展,他从北大调入半导体所任所长之事,早已传遍了院内的各个角落,人人都盼望着早日见一见这位具有世界声望的优秀物理学家。当然,在常人的眼中,“名人”应该是…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回顾了黄昆院士的求学、科研、工作经历,重点介绍了黄昆在固体物理学方面的研究成就和为我国半导体事业、科技教育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1.
2019年11月24日,远在大洋彼岸的李政道先生迎来了他93岁生日。万里之遥的古都西安,李政道先生的长子李中清教授、长孙李善时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谢心澄院士、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所长王中林院士、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智能研究所感知及行为系主任李兆平教授、美国奥斯顿律师事务所徐依协博士、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和工程系教授杨强。  相似文献   

12.
《青年教师》2007,(11):51-53
黄昆于1919年9月2日诞生在北京,祖籍为浙江嘉兴。父亲当时是中国银行高级职员。母亲贺延祉,籍贯湖南,毕业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也在银行工作。黄昆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他的大姐名黄宣,大哥黄燕,二哥黄宛(我国著名心脏内科专家),姐弟四人年龄依次相差一岁,手足情深而又互相影响。他们从蒙养园到燕京大学  相似文献   

13.
2013年6月22日,由《科学中国人》杂志主办的"科学中国人(2012)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此次,共评选出百余位科学中国人(201 2)年度人物及年度人物特别奖。王小谟、卢世璧、朱英富、薛其坤等知名院士,神州飞船、天宫一号总设计师张柏楠,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零二研究所所长翁震平,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王俊等科学家获得年度人物殊荣。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  相似文献   

14.
正在外界眼中,他是被荣誉光环笼罩的院士;在同事眼中,他是充满激情和毅力的战友;在学生眼中,他是体贴、宽容却一丝不苟的导师,他就是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万立骏研究员,担任中科院化学研究所所长9年,带领化学所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2014年5月8召开的北京市侨务工作会议上,他被授予首届华侨华人"京华奖"。  相似文献   

15.
9月13日上午,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北京科普发展中心、北京科技教育促进会承办的"第11届北京科学传播创新与发展论坛暨2013北京科学嘉年华国际论坛"在中国科技馆召开。本届论坛是科学传播领域的一次国际化盛会。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任福君主持本次论坛,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名誉理事长李象益、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周立军、德国科学日主席乔吉姆·勒  相似文献   

16.
今天,我们对于"机器人"这个词语早已不再陌生,多年来人们对于机器人的探索从未停止过,而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正是这样一个孕育梦想、实现梦想的地方。在这里有一位老人,他不但实现着人们对于机器人的种种梦想,也实现着自己对于中国机器人产业化的理想,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老一代机器人专家、研究所名誉所长蔡鹤皋院士。  相似文献   

17.
国家最高科技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截止到2002年,已有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和金怡濂五位院士获得这一奖项,现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2006年2月13日,被誉为"当代毕昇"的王选先生在北京逝世.王选先生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科学家、中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成就奖获得者.他的研究成果使印刷行业完成了"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技术革命,被誉为"有市场眼光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19.
兰明娟 《考试》2010,(3):60-61
1.中共中央、国务院2010年1月11日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首先向获得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名誉所长谷超豪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孙家栋颁发奖励证书。  相似文献   

20.
2002年初,中国科学院院士黄昆在人民大会堂接过国家主席江泽民亲手授的国家最高科技奖资金500万元。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