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海外汉学(中国学)领域的研究著作、译作日益受到学术界关注,相关著作的译介出版已经形成热点,海外汉学对当代中国学术的转型和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中华书局汉学编辑室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汉学"编辑室,自1998年成立以来,组织翻译出版了一批汉学研究、中外关系史等方面的著作,受到学术界的欢迎.  相似文献   

2.
郑丽芬 《图书馆》2023,(3):98-104+111
民国时期留美图书馆学人大多有过在美国各东亚图书馆从事馆藏建设、分类编目及参考咨询工作的经历,他们将中国传统的版本、目录学知识与美国现代图书馆学技术相融合,为美国汉学研究提供了保障和治学门径。民国时期留美图书馆学人与美国汉学家形成了知识共同体,考察二者的关系,对于汉学和图书馆学具有知识史和学术史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书刊文献的国际交换是图书馆采访工作的一部分,也是文献来源的一个重要渠道,国家图书馆中国学(汉学)外文文献国际交换工作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特别是俄文中国学(汉学)文献的交换,更是经历了一个从不太重视到非常重视的过程。对国家图书馆俄文中国学(汉学)文献国际交换工作做一个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对我们了解俄罗斯汉学家的研究成果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书刊文献的国际交换是图书馆采访工作的一部分,也是文献来源的一个重要渠道,国家图书馆中国学(汉学)外文文献国际交换工作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特别是俄文中国学(汉学)文献的交换,更是经历了一个从不太重视到非常重视的过程。对国家图书馆俄文中国学(汉学)文献国际交换工作做一个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对我们了解俄罗斯汉学家的研究成果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5月26日下午,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同志来我馆参观。刘奇葆同志来到"学艺融通—饶宗颐百岁艺术展"展厅,仔细观看饶宗颐先生的书画作品和学术著作。在参观过程中,吕章申馆长向刘奇葆同志汇报了饶宗颐先生学术成就、书画艺术特点和这次办展的目的和意义。刘奇葆同志对国家博物馆举办饶宗颐先生百岁艺术大展给予充分肯定。他说,饶宗颐先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学者,同时也是一位大艺术家,立足于中华文化的本根,知识渊博,著作等身,书画作品不拘成法,自成  相似文献   

6.
1824年,英国汉学家汤姆斯首次把《花笺记》翻译为英文,并题为"CHINESE COURTSHIP"在伦敦出版。此书在汉学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但国内对其研究并不深入。  相似文献   

7.
19-20世纪初匈牙利汉学家如乔玛、斯坦因等对中国西藏、敦煌文献进行深入研究,同时,中国学者如梁启超、章太炎、王国维、陈寅恪、鲁迅、周作人等对匈牙利语言、文化、文学、族源等问题十分关注,他们之所以将眼光投向匈牙利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匈牙利汉学家的探险与考古发现成为中国近现代学术确立的推动力之一,也为汉学研究的两个重要领域:敦煌学与藏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刘雅芳 《兰台世界》2014,(11):80-81
理雅各是西方汉学研究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汉学翻译与研究标志着汉学研究的新纪元。当时的汉学家为数不少,但理雅各则独树一帜,如此巨大的汉学文化研究使其真正架起了跨越中西方的桥梁。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1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来我馆参观"中华史诗美术大展"。刘奇葆同志认真观看了八个展厅共146件巨幅美术作品。在这些反映中华五千年辉煌历史文化的美术作品前,不时驻足,仔细观看,并与艺术家们交流,了解创作情况。他说,这次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和这个展览办得很好,艺术家们饱含着对中华历史与文化的深情创作的这批作品,必将成为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遗  相似文献   

10.
理雅各是西方汉学研究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汉学翻译与研究标志着汉学研究的新纪元。当时的汉学家为数不少,但理雅各则独树一帜,如此巨大的汉学文化研究使其真正架起了跨越中西方的桥梁。  相似文献   

11.
王晓鹂 《中国索引》2010,8(1):38-40
西方的汉学研究,是一个非常繁荣的领域。国内对海外汉学研究的关注,从上个世界七十年代开始,渐渐成一个新的焦点。其中,资料和文献作为基础和切入点,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加拿大麦基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著名汉学家叶山(Robin D.S.Yates)编纂的《自远古至当代:中国妇女研究西文文献目录》(Womenin China from Earliest Times to the Present:A Bibliography of Studiesin Western Languages)一书,  相似文献   

12.
范军  李金蔓 《中国出版》2023,(14):25-28
在我国出版走出去的进程中,不管是承担译介角色,还是书写中国故事,汉学家都发挥着独特作用。但由于部分汉学家对中国道路、中国发展、中国文化缺乏及时、必要、足够的了解和认知,一些汉学著作尤其是部分西方汉学家所撰写的一些书籍对中国还存在这样那样的误解、误写。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对我国出版走出去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这也迫切需要更广泛地引导广大汉学家,消除误读、误解,增进了解、理解,用好手中的笔,写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13.
《今传媒》2015,23(6)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2015年5月22日在京会见了海外华文媒体代表. 刘奇葆说,海外华文媒体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我们希望与海外华文媒体开展广泛交流合作,大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宣介中国发展变化,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理解中国.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7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刘奇葆同志来我馆参观《高怀云岭—范曾八秩之庆艺文展》。刘奇葆同志首先祝贺范曾先生八十岁生日,祝他健康长寿,艺术之树常青。刘奇葆同志依次参观了三个展厅,仔细观看范曾先生历年创作的书画精品,不时驻足,与范曾先生聊诗、书、画,相互交流。参观过程中,刘奇葆同志称赞这个展览办得很好,并回顾概括了范曾先生的艺术创作之道和取得的艺术成就,通过诗、书、画、文反映了范曾先生文化艺术精神世界、艺术的创造力和感染力,让观众感受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3月20日,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刘奇葆同志来到我馆参观"领袖·人民—馆藏现代经典美术作品展"、"追梦之旅—张海书法展"、"锦文掇英—学研习近平用典心得展"等展览。刘奇葆同志来到中央大厅,参观"领袖·人民—馆藏现代经典美术作品展",重点观看了  相似文献   

16.
<正>在七月一日党的生日前夕,2016年6月30日下午,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同志专程来我馆参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刘奇葆同志来到"全国美术作品展"展厅,认真观看艺术作品,不时驻足与陪同人员相互交流,共同欣赏。他指出,这些热情讴歌党的光荣历史的作品,既继承传统,又有创新,既有经典作品,也有新的力作,这是全国艺术工作者贯彻落实党的文艺工作方针,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  相似文献   

17.
新书推荐     
《出版参考》2013,(19):44
《从文化政治到文化生意——中国出版的"革命"》何明星/著定价:30.00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4月本书作者曾在新闻出版系统工作20年,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副教授。常年致力于当代中国出版史、书刊对外传播史研究,并有《著述与宗族——清人文集  相似文献   

18.
明治的汉学家与中国陶德民著,日本关西大学出版社,2007汉学(中国学)就其属性来说,是一门"跨文化"的学问,涉及双边甚至多边文化领域。就其研究者主体来说,他是在异域历史环境和异文化氛围中研究中国、发表见解的人,其所表述的思想学术成果属于他所归属的那个异文化范畴;就其研究对象客体来说,它是针对本国以外的另一个对象国——中国的研究,其所表述的思想学术成果又  相似文献   

19.
高罗佩是荷兰汉学家、东方学家、外交家、翻译家、小说家,是东方文物的鉴赏家和收藏家。他的藏书重点则是中国古籍。其逝世后,全部藏书珍藏于荷兰莱顿国立大学汉学研究院。山西省图书馆购入高罗佩藏书的缩微平片,现将"高罗佩藏中文图书"的特色、特点介绍给读者,以揭示馆藏并提供读者研究使用。  相似文献   

20.
笔者最近对日本著名汉学家青木正儿先生的作品产生浓厚兴趣,但了解到青木先生的全集尚未翻译到中国,只好找来近年出版的两本日本汉学译作,以求管中窥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