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孙家广 《科学学研究》2012,(10):1443-1445
<正>科学基金制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国家创新体系发展中担负着重要职责。我们要深入领会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全面落实《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做好科学基金工作,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国家"七五"、"八五"期间重点建设并进入"211工程"、"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点大学之一,现已发展成国家重要的高质量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基地,中国科学院学科综合的大型科研基地.在建设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的研究型大学的进程中,学校始终重视和充分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导向与激励作用,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持续有效的支持,为学校积累了丰厚的学术基础,孕育了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发展的创新源头,促进了创造性人才培养,从而为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提供了持续的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黄星  张译文  叶健 《科研管理》2020,41(3):280-28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基础研究和科学前沿探索、支持人才和团队建设、增强源头创新能力起着重要的科研资助作用,基金资助情况是依托单位的基础科研水平的重要体现。公安工作是较有特色的科研创新与技术应用领域,随着公安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幅提升以及向科技要警力的现实需求,公安领域科研工作者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的热情逐年升高。依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发布的权威数据,针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的公安院校及科研院所进行申报及资助情况的对比分析,并与相关行业代表性研究机构进行比较,为公安或相关科技领域的一线科研及科研管理人员提供借鉴,为决策者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助推农业科研单位学科健康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总结和分析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十二五"期间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础上,论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研究所基础研究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支撑、人才团队建设、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和对研究所学科建设发挥的重要作用,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学科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现代企业对机械类工程人才的要求,结合安徽理工大学机械类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实践,提出了符合现代企业要求的机械类工程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及其创新改革的思路。构建了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提出以课外科技活动和产学研项目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6.
增强西部地区科技能力的机制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国东、中、西部几大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结果来看,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差距十分悬殊,这也是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不强的原因之一。区域科技能力是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西部地区如何创新增强其科技创新能力的机制、政策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在对西部地区科技能力现状进行分析并与东中部地区对比后提出:西部地区今后应在投融资机制、社会管理体制、制度和环境建设、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等方面全面创新。  相似文献   

7.
"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有着正常教学无法起到的独特教育效果,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在提高教学水平过程中具备积极推动功能。研究结果显示,"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形成中受团队合作、知识灵活运用能力、团队创新影响,相应的,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可以通过团队建设、创新意识、导师队伍的建设和搭建创新平台几个方面来培养塑造。  相似文献   

8.
对目前广东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体制与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高校科技创新体制与机制改革提出了若干建议,以期推动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科技支撑服务。  相似文献   

9.
正一、将乐县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现状近年来,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以省、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体系建设》精神为指导,坚持以建设科技强县为目标,切实把科学技术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中心环节,通过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创新平台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全县科技创新能力有  相似文献   

10.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是企业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在理论梳理基础上,研究提出了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定义和内涵。从创新生态、创新动力、创新决策机制、成果转化、资源共享等五个维度,通过对众多国际一流企业相关实践的比较、梳理,揭示国际一流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路径。总结凝练了国际一流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共性特征,为中国企业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供模式参考和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我国支持基础研究的主要渠道之一,对繁荣我国基础研究、加强科研人才队伍建设以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分析了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1986—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情况,总结了管理模式和方法,并对科研院所"十三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北京市立足"三城一区"科技创新中心的主平台,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本研究在梳理北京市"三城一区"建设历程和目标定位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典型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从创新环境、创新平台、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绩效五个维度构建北京市"三城一区"创新能力监测评价体系,并针对北京市"三城一区"的定位,指出未来重点监测指标.最后,本研究从促进技术创新、强化资金支持和人才保障、把握市场机遇、深化创新协同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更好地推进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13.
<正>基础科学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基本规律的知识体系,这样的知识体系是技术创新、技术革命的先导、源泉和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摇篮[1],也是提高原始性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没有基础科学研究的突破,就不会有技术的划时代发展。我国要跻身世界科技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拥有充足的基础科学研究成果和大批高水平的创新人才。在我国科技资助计划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科学基金")是基础科学研究资助的重要力  相似文献   

14.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是提高科技公共服务能力的有效手段。"玉溪市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创建了"科技人才、科技文献、科技项目、专利、科普、创新机构"等6个子平台,通过几年的建设和应用,平台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对提升玉溪科技创新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科学有效监测广东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成效和不足,借鉴国内外创新监测研究成果,立足广东科技创新新阶段,采用综合加权评价方法,从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企业创新、创新绩效5个方面构建广东创新能力监测指标体系.监测结果显示,广东科技创新能力在"十三五"期间大幅提升,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创新氛围日趋浓厚,创新投入显著提高,创新产出硕果累累,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夯实,但仍存在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比较低、企业创新产出成果转化率偏低、创新促进绿色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提出广东下一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提高创新治理效能的对策建议,包括形成基础研究稳定投入机制、鼓励大型龙头企业开展基础研究,以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为契机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强省建设,加快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以及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  相似文献   

16.
加强江西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制度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进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发挥政府、企业、大学及科研院所等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提升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能力,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是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建设的基础,也是江西农业发展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7.
加强"产、学、研"相结合,促进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先辨析了大学、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等三个创新角色的主体作用,继而从国际比较的视角分析了创新资源(特别是研发投入)在创新主体(大学、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分配情况,并指出:公共财政的科技投入应注重培养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原始创新能力,企业的科技创新投入应主要依靠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在此基础之上,深入比较和剖析了江西省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提出江西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必须加强"产、学、研"结合,以及保持江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本在于提高其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14,(1)
正[导读]陈秋立表示,面对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格局,福建以人才培养和创新平台建设为抓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具有福建特色的科技创新创业政策体系,着力提升省属科研机构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加快福建创新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三个"放活"创新体制机制四个"可高于50%"助推成果转化福建科技新政:让创新面向市场发力福建省属科研机构迎来了新的发展"春天"。科研条件保障有力——从今年起,省财政每年安排4000万元,稳定支持省属科研机构开展自主选题研究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研人员创业收益"拿大头"——参与单位委派研发的科研人员  相似文献   

19.
在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创新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本文对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本科生阶梯型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的选拔制度的建立,为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人才和制度保证,同时还提出了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培养创新能力,为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竞争平台;在各种科技创新竞赛中证明,该研究方法对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运用数理统计和地理学空间分析方法对中国科技创新与绿色化的时空演变进行刻画并对科技创新对绿色化的影响机制进行验证,得出以下结论,(1)2000—2014年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和绿色化水平逐年提升,二者的时序演变具有显著相似性;(2)科技创新和绿色化在空间分布上均由"大差距低水平"逐渐向"小差距高水平"的特点转变;(3)科技创新通过资源利用效应、投入产出效应、知识外溢效应以及人力资本效应对区域绿色化起到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