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玲玲 《广西教育》2010,(23):11-12
自我效能感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概念。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身完成某项任务或工作行为的信念,它涉及的不是技能本身,而是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  相似文献   

2.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1977年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中最早提出的,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领域实现预期结果所需行为能力的信念。它涉及的不是工作和行为技能本身,而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工作或行为的自信程度[1]。例如,学生知道:努力学习,会提高数学成绩。在这里,“提高数学成绩”是“努力学习”这一行为的结果期望,而学生对自己努力学习(以达到提高数学成绩的结果期望)的能力的自信程度就是自我效能感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自我效能感(perceivedself-efficacy)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项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自我效能感包括两个部分,即结果期望和效能期望。结果期望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某一特定行为可能导致某种结果的主观判断;效能期望是指个体对自己有能力成功地执行这种特定行为的信念(Bandura,1977)。人的行为主要是受效能期望的控制。个体对某种行为的效能期望决定着个体在完成特定行为过程中做出多大努力,在面对困难时能坚持多久,在应对失败时能否…  相似文献   

4.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1977年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中最早提出的,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领域实现预期结果所需行为能力的信念。它涉及的不是工作和行为技能本身,而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工作或行为的自信程度。例如,学生知道:努力学习,会提高数学成绩。在这里,“提高数学成绩”是“努力学习”这一行为的结果期望,而学生对自己努力学习(以达到提高数学成绩的结果期望)的能力的自信程度就是自我效能感的体现。[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自我效能是个体对自己能力和能力可能产生的效能的认知 ,自我效能信念具有认知、动机和情感三个功能 ,是一种特定情境中的自信心 ,依特定时间和环境产生变化 ,更强调主体的元认知。那么体育学习的自我效能就是学生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体育学习的主观判断。这种判断包括两个相对独立的构成要素 :1、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能否完成体育学习任务的主观判断 ,即体育学习能力的自我效能感。 2、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能否完成体育学习任务的主观判断 ,即体育学习行为的自我效能感。由于是主观判断 ,所以就存在准确和不准确之分 ,当判断与客观…  相似文献   

6.
孙丽媛 《考试周刊》2010,(6):201-201
1977年Bandura首次提出自我效能理论(Serf—efficacy Theory),作为社会认知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较好地解释了人类认知和行为间的关系。自我效能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是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操作行为的预期。人们对组织和实施要达到指定操作目的的行动过程的能力判断称之为知觉到的自我效能,知觉到的自我效能的结果就是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大学生学习能力和人格发展的重要心理因素。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自我意识高度发展,他们比任何时候都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重视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本文就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就的关系及其影响自我效能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校大学生音乐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学习自我效能感是学习自我效能感理论在音乐学习领域的具体表现,是指个体的音乐学业能力信念,是学习者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能力或技能去完成音乐学习任务的自信程度的评价,是个体对控制自己音乐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提高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制定合理的音乐学习目标、进行激励性评价等培养策略是提高普通高校大学生音乐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海 《职业技术教育》2002,23(13):68-68
一、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因素 自我效能感由美国教育家班都拉提出,指一个人对于其是否能够成功地完成某一特定任务所具有的信念。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学习相联系,指一个人对于学习一定的职业行为、完成一定的职业训练的能力所持有的自信。它主要表现在效能期望和结果期望两个方面。前者即个体对于自己完成一定任务和行为的能力的认知,后者指个体对行为结果和绩效的信仰。如果学生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那么他们在职业学习中会更加自信和乐观,不惧怕学习中的困难,敢于面对工作中的各种挑战;而当学生自我效能感较低时,他们在学习中不可能付出更多的努力,遇到困难时也很容易放弃。……  相似文献   

9.
论远程教育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及其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远程教育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其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远程教学任务所具有的能力判断和主体自我把握,自我效能感往往与特定领域相联系,随教学模式和教学支持环境以及任务情景的变化而变化。远程教学情景中,影响教师的教学效能感的因素异于传统教学的教师,其中网络环境及其远程教学技能极大地影响了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形成和认知,远程教育机构应从组织、技能应用和环境层面提出相应的培养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一、教师效能感的涵义及作用1.教师自我效能感的涵义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的一个概念,他认为人们对自己能力的判断在其自主系统中起主要作用,自我效能感就是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操作行为的预期。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其能有效地完成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1.
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1977年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后,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浓厚兴趣,成为教育学、心理学领域的热点问题。正确认识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及培养其良好的学习效能感对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学业成就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一、学生学习效能感的涵义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能否组织和完成该行为,实现特定行为目标的信念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Bandura于1977年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指一个人对其完成特定工作或任务所需能力的自我判断或自我评估,也是对其能胜任特定工作或任务的一种信念。"边玉芳2003年在其博士毕业论文中提出:"学习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的学业能力信念,是个体对控制自己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是自我效能感在学习领域内的表现。学习自我效能感是学习成就的良好‘预测器’。学习效能感和归因、目标设置、学习兴趣、学习和考试焦虑、自我调节这些重要的学习变量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学习效能感一方面直接影响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13.
学习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我学业的能力信念,是学习者对于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能力或技能去完成学习任务的自信程度的评价。学习自我效能感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水平,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就之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影响大学生学习效能感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效能感源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指个体对自己控制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是对自己能否利用已拥有的能力或技能去完成学习任务的自信程度的评价。结合大学生的学习特点,探讨影响大学生学习效能感的因素,同时提出有效的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学习效能感的对策,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初中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是自我效能感在学习领域内的表现,它反映了个体对自己控制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是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能力或技能去完成学习任务的自信程度的评价。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建立多元评价标准、创设情境,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合理设定学习目标、培养学生掌握积极的学习策略、开展归因训练等多种方式来增强初中生的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校高职生学习自我效能感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在人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深入剖析普通高校中高职生学习自我效能感低下的原因,探究提高这一群体学习自我效能感的途径,有助于帮助高职生提高自我效能感,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自我效能感理论简介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于1977年首次提出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概念。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Bandura,1986)。也有人把它界定为,是个体在面临某一任务时的胜任感,及其自信、自珍、自尊等方面的感受(Schultz,1990)。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
  自我效能感,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首次提出的。学习自我效能感,是自我效能感在学习领域内的表现,是指学习者能否应用拥有的能力或技能去完成学习任务的评价,是个体对控制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学习自我效能感是知识、技能与学习行为的中介,是学生学习行为的重要动力源,是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中职生的德育课学习自我效能状况如何?学习自我效能感对中职德育课的学习有何重要作用?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笔者对此进行了调查与研究。  相似文献   

19.
许凯 《教育导刊》2005,(6):20-22
一、幼儿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及其重要意义 (一)什么是幼儿教师自我效能感 在心理学上,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在执行某一操作行为时,对自己能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自我把握与感受.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则是指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的价值以及自己是否具备教育好儿童的能力的认识和判断.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一般可从以下两个维度进行理解: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  相似文献   

20.
自我效能感是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在其《自我效能:关于人类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一文中提出来的。班杜拉认为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动作之前对自己能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的自我感受。学业自我效能感源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或进行具体学习活动的能力的预测。作为对自身学习能力判断和估计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它实际上体现了学生对自身学习的一种自信和期望。中学作为人生求学的一个阶段,是社会、学校、家庭正式对学生的学习提出要求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