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京 《寻根》2004,(1):86-91
华夏先民对象并不陌生。迄今发现的最早的象牙制品出土于河姆渡遗址第四层(最下层),距今已有7000年的历史了,数量有20件之多。  相似文献   

2.
符号图语,又被称为"巴蜀符号",是巴蜀地区具有特色的文化现象。宣汉罗家坝遗址出土青铜器上铸有大量的符号图语,为巴文化符号图语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考古学资料。本文以宣汉罗家坝遗址所见的符号图语为基础,探讨其所表征的内在意义,认为手"心"纹之"心"所表征的并非是心脏,而是代表巴人图腾——蛇,该"蛇"形符号也是"巴"字的原形;虎纹符号反映了巴人崇虎的文化习俗;罗家坝遗址和云阳李家坝遗址的凤鸟纹的形象应是文献所载的"比翼鸟",是巴地特有的纹饰;祈禳摆手舞图语和巴人印章,是罗家遗址巴人独具特色的符号标志。  相似文献   

3.
正在一些战国青铜器上嵌错着与采桑劳动相关的纹饰,这类纹饰通常被称为采桑纹。采桑纹是当时贵族春游场景的艺术再现,这些青铜器极有可能源于三晋地区。有选择地解释部分细节、时代思潮的影响、文献的匮乏及相关记载的模糊性是青铜纹饰多元阐释的原因所在。战国青铜器上的采桑纹目前我们虽无法知道我国蚕丝生产技术产生的确切年代,但至迟在殷商时代,先民们已能利用蚕丝织成精美的丝绸。另外,在商代、西周及以后  相似文献   

4.
商铜与商代青铜器纹饰的特点张振玉众所周知,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礼器是当时统治者用以表示身份等级,立国传家的重器,所以受到极大的重视,世代相传,不轻易予以销毁。《左传·宣公三年》载:“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  相似文献   

5.
水井街酒坊遗址发现的重大意义。该遗址是第一处经过考古发掘的酿酒作坊遗址,发现的考古遗存最早的为明代,其次为清代,再次为现代。这种叠压关系有同志称为“酒坊三叠层”,它揭示出全兴酒生产的历史,各个时期的酿酒设施,通过这些实物史料可以探讨全兴酒的悠久历史,也可以研究酒坊各个时期的酿造工艺:为全兴酒今后  相似文献   

6.
四川盐源位于金沙江流域雅砻江下游,近年来这里出土了大量青铜器,颇富艺术价值。盐源青铜艺术具有显的特征,形成了纹饰上的抽象性和造型上的写实性两大风格,体现出笮人的化特点和艺术眼界。  相似文献   

7.
鹿邑“长子口”墓的青铜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昱午 《寻根》2013,(4):56-58
1977年冬,河南考古工作者在鹿邑县太清宫镇清理了一座商末周初时期的大型墓葬,发掘者依据铜器铭文,称之为"长子口"墓。该墓出土各类文物共计千余件,其中以青铜器最为引人注目。有礼器68件、乐器6件、兵器及工具20余件。这批数量较多的青铜器,造型之奇、纹饰之美、铸工之精,为豫东地区所仅见,在全国也不多见,无疑是上世纪末我国的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相似文献   

8.
《寻根》2017,(3)
<正>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发展经历了两次大的高峰。一次是商代后期,这一时期伴随着器物的形制、纹饰、组合的多样以及铭文的增加。再次就是春秋晚期至战国,青铜器摆脱了商代的崇高神秘以及西周以来质实典重的风格,出现了繁复细巧、清新绮丽的新风尚,这一阶段的青铜器工艺技术达到炉火纯青的高度。镶嵌金属、线刻以及凸铸、错金银、鎏金等工艺为青铜器增添了新的艺术表现手法,并由此出现了青铜器上的画像纹样。在对这一时期出现的画像青  相似文献   

9.
临夏砖雕     
杨琳 《寻根》2013,(6):114-117
砖字古代写作埤、甑、碑等形,最早见于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相马经》,但这并不意味着砖产生于西汉。砖的实物考古发掘中最早见于西周时期。1974年在陕西扶风县云塘西周晚期制骨作坊遗址中发现一块四钉砖,正反面饰粗绳纹,一面四角有锥形砖钉,应该是贴在墙壁上用的墙面砖。1988年在陕西岐山县蒲村乡西周遗址的断崖上发现一块空心砖,长100厘米、厚20.5厘米、宽40厘米,估计是铺路用的。  相似文献   

10.
正在人类历史上,很早就有"美金"和"恶金"的存在。"美金",当然不是现在人们通常所说的美国的货币美元,而是指青铜;而恶金,则是指晚于青铜出现的铁。在考古学上,继新石器时代之后的时代被称为青铜时代。世界不同地区进入青铜时代的时间并不相同。从全球范围看,安列托利亚半岛是最早冶铸青铜器的地区,目前发现有公元前6000年的青铜器。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在公元前3000年进入青铜时代,已发明范  相似文献   

11.
广汉的古代文化遗存,自1929年发现以来,迄今已有70余年。当其发现之初即受到了学术界的特别关注。遂于1934年对月亮湾遗址进行试掘,出土了很有价值的科学资料,这大概是我省考古工作采用科学发掘的“开宗明义第一章”吧。抗战初期,大批外地著名专家学者人川避难,得以看到成都白马寺附近出土的战国青铜器,由于其地方特征较浓而疑为古代巴蜀时期之物,卫聚贤先生并据此提出了“巴蜀文化”的概念,这为我国考古学园地增加了新的文化内涵;旋又在其主编之《说文月刊》上,编辑一期“巴蜀文化专号”。后来华西大学教授郑德坤著有…  相似文献   

12.
李清洪 《寻根》2010,(4):82-84
蝉饰 我国最早的蝉纹文化发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出土的都是玉器制品,顶端或尾部钻有小孔,用线穿起来为佩戴装饰品。1954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石家河罗家柏岭遗址文化层中的一处手工作坊内发现7件玉蝉(见《寻根》1999年第3期)。  相似文献   

13.
玉器时代说     
玉器时代说吴汝祚,牟永抗中华大地上最早使用玉器的人们,据目前所知,是兴隆洼文化的兴隆洼遗址和辽宁阜新查海遗址,在七八千年前已经使用了玉器。经鉴定的查海遗址的玉器,全属软玉,可见这时期的人们已能辨别玉石的区别。从此,它以坚强的生命力,给史前人们的思想意...  相似文献   

14.
华夏酒文化撷趣高万全,吴志凤酒,是一个民族悠久文化的见证。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酿酒的国家之一。几年前,我国考古学家在龙山文化早期出土文物和殷商废墟中,发现了规模可观的酿酒作坊遗址和许多酿酒、饮酒器具,证明我国酿酒的历史可上溯到5000多年...  相似文献   

15.
关于“台湾文化”的话题,现在是越来越多了。然而,究竟台湾文化的内涵是什么,台湾文化的历史又是如何,似乎尚未引起太多的关注。在有些人的观念中,似乎台湾文化就是;邓丽君式的流行歌曲十琼瑶式的言情小说十林青霞式的电视连续剧。这样来理解台湾文化,当然是太狭隘了。现在发现的最早台湾的文化为15000年前旧石器时代的长滨文化,其遗址有1968年发现的台湾东海岸的长滨乡八仙洞和1970年发现的台南左镇乡的“左镇人”头骨化石。包括参与率领发掘考察这两个遗址的台湾宋文熏教授在内的大多数考古学家认为,长滨文化是由华南传进的。根…  相似文献   

16.
宁夏僻处西睡、北接大漠,历来是农耕与游牧民族的交汇地带,其古文化面貌充满神秘色彩,青铜时代的社会状况更是扑朔迷离。八十年代以来,通过宁夏文博工作者的艰苦努力,已初步揭去青铜时代宁夏地区的神秘面纱。现在看来,宁夏所见到的最早的青铜器属于商代,有确切出土地点的却是西周。宁夏出土的这时期的青铜器,主要是容器,造型风格与中原和关中的器物如出一辙,显然这些器物都是来自内地,而当时本地区的青铜制造业尚未形成。宁夏青铜时代的形成和发展,当在东周时期,衰亡在汉代,起始和结束年代都远远晚于中原和关中。近年来,在宁…  相似文献   

17.
民间美术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当人类从树上下到陆地来生活,迈开独立行走的第一步;当原始初民用手敲碎石块以投击野兽;当人们发现了火,吃着熟食围坐在火塘旁,对着火光显示色彩和冉冉升起的烟雾时,想象的翅膀在他们心中勾画出各式各样的形状和颜色。于是他们制造出了三棱尖状、橄榄状……的石制工具;他们把天然的矿物质颜色涂在自己的身上或器物上,这就是人类对美术意识的最早的朦胧觉醒、爱好和运用。据考古专家发现,我国旧时器时代的丁村人遗址中,已有了形状规范的石制工具;山顶洞人遗址中,  相似文献   

18.
潍坊是齐鲁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远在新石器时代,东夷人就在这里创造了古老的北辛文化(公元前对m年至前4700年)、大汉口文化(公元前4300年至前24(年)、龙山文化(公元前24(年至前1900年)、岳石文化(公元前1900年至前1600年)。据考古发现,境内有不同时期的古文化遗存,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和石刻等18U)余处。集中分布于弥河、白浪河、大丹河、潍河流域,为山东境内古文化遗址重点分布区之一。诸城的呈于遗址、寿光的边线王遗址、青州的桃园遗址、潍城的姚官庄遗址、安邱的景芝遗址等都是各个不同文化时期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9.
张波 《华夏文化》2001,(4):31-33
192 9年四川广汉中兴乡月亮湾农民最早发现三星堆文化遗存 ,此后进行多次发掘 ,其中 1 986年的发掘收获颇大。在这次发掘中 ,考古工作者在两个祭祀坑中发现了上千件青铜器、玉石器、金器 ,特别是数百件价值极大的人像和动植物雕像。这些发现在国内外引起巨大的轰动。两个坑的青铜器、金器和玉石器在我国同时期文物中尚属首次发现。它们不仅在巴蜀文化和四川地方史研究方面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而且填补了中国先秦史、中国考古学、中国青铜文化以及中国冶金史、工艺史、美术史上的重大空白 ,对探索中国文明的起源 ,研究古蜀国的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20.
安宁河河谷面积较大,地势平坦,气候温和,非常适宜人类生存,留下了许多古代化遗存。章指出它们分布的地理特征,并以该区域最早发掘的礼州遗址为标尺,与其余四个较为重要的遗址和一处大石墓出土的陶器对比分析,从而探讨其化类型和时代的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