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次的“两会”是世纪之交的一次大会,是为“九五”规划画上句号的一次盛会,当然也是新闻频出、焦点聚集之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两会”遍地是新闻,抢眼的新闻俯拾即是。但是,作为一年一度的例会,它也是中外媒体云集、各路新闻高手大比武的“战场”,想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实属不易。而《中国青年报》的“两会特刊”(以下简称“特刊”)却取得了明显的成功,据该报报道,“特刊”在人大代表中是较受欢迎的,在委员驻地,“……两会特刊是最先被一抢而空的报纸”(3月5日《中国青年报》)。从“特刊”的成功,我们似乎可以讨…  相似文献   

2.
1996年,《经济日报》首创“两会”特刊这一新闻样式。此后,各报纷起效尤,到今年已有七八种特刊上会,竞争十分激烈,极大地丰富了代表委员的阅读渠道。 但是,“两会”特刊数量上的繁荣,掩盖不了其整体制作水平的停  相似文献   

3.
王宝会 《新闻世界》2023,(11):77-79
报纸编辑作为版面“把关人”,直接影响着报纸质效。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结合笔者纸媒编辑工作实践,以党报要闻版和两会特刊版为例,围绕如何积极践行“四力”要求,做好版面“把关人”、提升报纸影响力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周鑫培 《青年记者》2017,(12):88-89
两会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齐聚北京共商国是.两会期间的新闻报道有着政治性、政策性和时效性强的特征,成为各类新闻媒体年度工作的重点. 解放军报作为在全军中最具影响力的权威媒体,自创刊以来一直重视两会的报道.从2002年起,解放军报确定“两会特刊”的策划,并一直延续执行. 在2017年的两会报道中,解放军报从3月3日至3月15日开设“两会特刊”.每天固定3至5个版面,设立了“强军策”“听潮台”“两会日记”“会客厅”“两会心声”等十多个专栏.“两会特刊”在与要闻版新闻紧密衔接的同时,多角度报道两会盛况,聚焦热点话题,反映军队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观点.同时尝试媒体融合的新方式,将两会热点话题与基层官兵的心声相联系.下面,笔者分析解放军报2017年“两会特刊”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进入2003年以来,经济日报社编委会就着力考虑“两会”报道问题。进入“两会”报道日程之后,以“贯穿主线,突出重点,形成特色;重视基层,言之有物,生动活泼;庄重规范、热烈大气、内容丰富”为追求,要闻版和“两会特刊”、“两会专刊”相配合,会议程序性报道和自采稿件相结合,充分反映了大会盛况,取得较好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6.
今年3月在京召开的政协全国十届一次会议和全国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举国关注,世界瞩目。因此,聚集“两会”、报道“两会”,自然成为新闻传媒3月份宣传报道的头等大事。纵观省内外十余家报纸的“两会”报道,笔者认为:《华商报》在“两会”报道中进行了许多可贵的探索,给我们研究都市类报纸如何处理政治新闻这一重大课题,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正>年年两会题相似,岁岁年年“报”不同。2023年是换届的两会,代表委员新面孔多,全国两会报道如何创新?我受命牵头负责报社2023年全国两会报道以来,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中。笔者是2007年担任中国青年报社两会特刊主编,开始参与组织策划全国两会报道。当时建议给两会特刊取名“民生视界”,开了新闻界给两会特刊取名的先例。此后,笔者参与或主持了报社15年的全国两会报道组织策划工作,深感创新之难。  相似文献   

8.
1990年,足球牵动了地球。而我国传播媒介以空前的热情关注体育活动该是1982年。这一年,改革开放的政策使国人第一次从电视上看到世界杯足球锦标赛。以后是洛杉矶奥运会、墨西哥世界杯、汉城奥运会、罗马世界杯……轰动世界的体育盛会,得到了改革中的报纸的特别关注,一些报纸纷纷推出特殊武器——“世界杯特刊”、“奥运特刊”、“亚运特刊”——特刊复苏了。 B 据零售报纸的人讲,登有世界杯足球赛特刊的这几期报纸,卖得特别快,也特别多。报纸特刊的成功,突出表现在近年来的重大国际体育盛会的报道上,尤其是1990年的罗马世界杯和北京亚运会。如今,轰轰烈烈的赛事结束了,热热闹闹  相似文献   

9.
每逢大事件、大节日,报纸会出特刊,以示庆祝或纪念。特别是每年年末,都是报纸密集做特刊的时候。正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每年做特刊难免会落入俗套,很难做出新意,但温州晚报的2012年年末特刊却做出了不一样的“年味”。  相似文献   

10.
季苓 《军事记者》2009,(5):14-15
"两会"是每年3月份媒体新闻报道的重头戏之一,各大媒体都会精心策划,组织专版、特刊或专题,以期在两会的报道上出新、出彩。可以说,两会报道已经成为各媒体呈现自我风格、展现自我竞争力的一个平台。而在当下这个"视觉时代",报纸版面设计已经成为报纸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每年第一季度,是“两会”季节,各省、市“两会”陆续召开,引发都市类综合性报纸的同城新闻大战,媒体间无不投入精兵强将,精心策划,力求“出彩”。而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则又是更重量级媒体间的实力之战、创新之战。综观这几年各级“两会”报道操作手法的演进,就会发现很多变化值得总结、思忖。  相似文献   

12.
每年“两会”报道已成为新闻界特别是中央各新闻单位的“传统项目”,怎样报道,大家好像都已形成套路,就像春节联欢晚会一样,要想创新确非易事。 创新是报纸的生命,但怎样创新呢?会前,我们把各大报纸以往的“两会”报道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两会是重要的政治生活内容,每年各大媒体都要调动精兵强将进行两会采访,新闻竞争日趋激烈。随着视觉新闻的冲击,新闻照片开始一改以前的从属地位,报纸这几年在两会报道中新闻照片体现了“图文并茂,比翼齐飞”的现代报纸意识。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每年两会程序化的东西特别多,造成了许多文字报道以及新闻摄影的雷同。例如,一些重要人物的照片,容易几年如一日,拍摄的人物一张面孔;在报道代表讨论时,就是代表们聚在一起。缺乏新意。   “两会”主要是人的活动,拍好新闻人物成为两会新闻摄影诉求的重点。人物是最具有变动性的,…  相似文献   

14.
冷看“特刊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颖 《新闻大学》2000,(2):43-45
世纪之末的1999年堪称中国报业的“特刊年”。在这一年里,京沪穗等地各大报纸都不甘人后地推出形形色色的特刊。从庆祝普通节日的“中秋节特刊”、“母亲节特刊”、“父亲节特刊”、“儿童节特刊”,到纪念重大历史时刻的“五四纪念特刊”、“国庆特刊”、“澳门回归特刊”等等。特刊,俨然成为日趋激烈的报业竞争中又一“火力集中点”,各大报都不惜成本,使出了浑身解数,力求脱颖而出。 “特刊风”到了千年交替的时候更是愈刮愈烈。以近年报业竞争最为激烈的广州为例,新千年元旦  相似文献   

15.
言论是报纸的旗帜,许多纸质媒体都将被誉为"言论轻骑兵"的短评论作为两会宣传的重要手段。特别是《解放军报》的两会评论专栏《听话听音》,更以其炫目的神采亮相在近年的《两会特刊》中,且渐入佳境,特色独具.在各大媒体的两会评论中,呈现出独树一帜的亮色。  相似文献   

16.
报纸的正报与特刊如何区别掌握?特刊的版面配置的合理原则在哪里?4年来,由我主持创办的《联谊报·月末特刊》在总体定位和编辑方向上作了一些分析和思考。《联谊报》是浙江省政协主办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为办报宗旨的一张报纸,它的读者对象定位在知识界、文化界和党务政务人士。鉴于此,《月末特刊》的定位不能是轻浮的,但既然是“特刊”,也不能是呆板的。  相似文献   

17.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首都报纸纷纷推出特刊、专版,与“两会”、奥运会等其他战役性报道不同的是,纪念建党80周年没有一个同一的新闻事件进程作为报道对象,如何立足现实纪念中国共产党80华诞,内容浩瀚,视角广阔,各报尽可在报道的策划和组织上各显奇招,而首都报纸为我们奉献的丰富报道也正体现出主题策划新颖、报道视角独特、展示报纸个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报纸在按计划版面做好经常性采编出版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围绕一个较大主题,适时推出超常规的较大容量的特刊,这在报界业内已是屡见不鲜。而《三峡日报》在重大新闻事件上接连采用特刊专版的形式,结合报纸“双改”,特事出特刊,特刊出特色,在纸质媒体竞争中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9.
今年的“两会”,是在我们国家进入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这个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肩负着规划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世纪开篇的历史重任,同时这次会议也是新世纪的第一个“两会”。做好“两会”的宣传报道工作,对于动员和鼓舞全国各族人民完成“十五”计划,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全面推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对人民日报来说,今年的“两会”报道,是在进入新的世纪、启用新的采编业务大楼、采用新的采编系统后的第一个重大战役性报道,也是报纸改  相似文献   

20.
报纸“特刊现象”告诉我们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刊:不能没有你 特刊起于何时,未曾考证。但几年前,特刊一直悄悄地在平静中运行。报纸创刊多少周年或者报纸本身非常特别的大事往往成为特刊推出的前提。近年来,报纸特刊形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现象。此起彼伏不断推出的一叠叠厚厚的报纸特刊,让人眼花缭乱,也让人拍案称奇。在轰轰烈烈风起云涌的众多特刊中,1997年7月1日,《广州日报》97版香港回归特刊仍然是最亮的一颗星。这一天,《广州日报》在中国报业史上第一次滚动推出97个大版。上午版1—48以“今日零时香港回归祖国”为主线,记录了政权交接,特区政府成立,人民解放军接管香港防务,港英政府撤离,港英军撤兵的历史瞬间,以及回归前夕24小时的全香港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