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歌赛是聚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声乐唱法的大型声乐比赛,本文主要介绍了青歌赛民族声乐的基本唱法,通过对青歌赛中民族声乐的分析,透析我国民族声乐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对青歌赛“跨界唱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第13届青歌赛民族唱法组的演唱比赛为出发点,通过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在歌唱技巧如语言的吐字咬字、气息支持等的对比与结合运用,阐述了声乐跨界唱法所具有的科学性和时代性。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前半叶,在意大利发展了几百年的美声唱法传入中国,从此影响了中国的几代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中国的声乐舞台涌现了众多的明星,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唱法,如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等等.现在又出现了民族混声唱法,它吸收了美声、民族唱法中的精华,让民族唱法更科学.还有"民通"唱法--民族和通俗唱法相结合等.中国的声乐教育正在不断努力、不断探索,声乐舞台也在不断丰富、不断创新,中国观众的欣赏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所有这些,都对师范学校音乐课声乐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作为声乐教师就非常有必要去探索声乐教学中各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人们记忆犹新的中央电视台十二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以下简称“青歌赛”)是中国声乐史上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一次国家级声乐大赛,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民族音乐盛会。在这一盛会上,中国原生态唱法以其首次性、原始性、淳朴性、新颖性、火爆性荣登中国歌坛竞技的最高赛场——“青歌赛”的大雅之堂,以其雅俗共赏的独特艺术魅力吸引国人眼球,让中国听众耳目一新,一饱眼福,  相似文献   

5.
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作为我国声乐界的两大主要唱法,是高校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我国音乐教学的改革,对如何科学辩证的认识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联系与区别,将是我们研究高校声乐教学改革可持续发展的中心环节。因此,本文就声乐界一直研究和探讨的关于美声与民族唱法的关系为切入点,从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审美特点、歌唱表演、题材曲目几个方面进行对比,以探究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在高校声乐教学改革中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声乐主项一、测试范围声乐测试的范围包括:民族唱法、美声唱法,对于个别演唱水平突出的通俗唱法考生酌情考虑招生。1.民族唱法  相似文献   

7.
谈声乐教学中的唱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乐中有美声唱法、通俗唱法、民族唱法和原生态唱法,必须对这些唱法进行研究,使学生掌握这些唱法起源、内涵和特点,从而进一步提高声乐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我国民族声乐历史悠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文化的进步。我国民族声乐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我国的戏曲艺术和曲艺艺术迅速的发展的同时,西洋声乐艺术传入我国。我国民族声乐在继承民族传统声乐理论和传统的民歌,戏曲和曲艺唱法的基础上,吸收西洋的声乐理论和技巧,在保存了传统声乐唱法优点的同时,西洋唱法的科学训练方法和发生体系已经逐渐渗...  相似文献   

9.
"原生态"民族唱法真实、清新,具有自然的民俗文化特性,"学院派"民族唱法则是"原生态"民族唱法在当今时代中的拓展和延续,具有先进性、新兴性和科学性。两种唱法的争议实质是中国民族声乐如何立足于"原生态"民间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构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多元化体系。通过加强对现有唱法的收集和保护,在艺术学院教育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借助传媒正确引导为原生态唱法提供展示舞台等途径,可以更好地实现"学院派"和"原生态"民族声乐唱法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多元文化视野中,中国民族声乐唱法应在重视本民族传统唱法的基础上,用开放、豁达、多元的角度去思考多种不同形态、不同层面和不同趣味的唱法的创新,以丰富民族声乐艺术的内涵,让中国民族声乐与时代接轨,与国际交融,朝着更宽广的道路发展。  相似文献   

11.
邢立珂 《陕西教育》2020,(1):75-75,77
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起源于不同的文化基础,是两种歌唱形式,它们之间既有共性,也有区别。因此,声乐教师要以开放的审美角度看待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笔者通过了解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含义及特点,分析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之间的共性,着重研究声乐教学中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相互借鉴与融合,为提高声乐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浅谈民族声乐的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及时代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民族声乐应该包括民歌、戏曲、曲艺等一切用来表演的各种艺术形式,也有人把它分为民歌、说唱、戏曲和民族新唱法四大类。本文所提及的民族声乐指的是“民族新唱法”,它是继承了我国民族传统唱法的特点和精华,并借鉴了美声唱法融合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唱法。因而既不同于前三类唱法。也不同于美声唱法,是具有民族声乐特点的新唱法。它适应性较强,既能演唱各种传统唱段,又能演唱新时期具有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和歌  相似文献   

13.
浅论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一个起源于西方声乐,一个起源于中国的民族艺术,但它们并不是格格不入、互为独立,而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要以传统民族唱法为基础,吸取借鉴西洋唱法的长处,更好地推进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原生态唱法是我国民族声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唱法具有非常大的传承价值。本文在对原生态进行介绍的同时,着重阐述原生态唱法的风格特点以及唱法特点,对原生态唱法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索原生态唱法对于民族声乐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族唱法是从事专业音乐和声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继承我国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的基础上去借鉴和吸收西洋唱法的精髓,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民族唱法体系。  相似文献   

16.
在民族声乐演唱系统当中,戏曲唱法是中国传统唱法中最具代表性的唱法,它集中国历史歌唱方法之大成,又经过了宋元明清历代的锤炼,因而形成了既符合于自身审美特征又适应于自身发展的艺术范式,其许多训练方法是值得声乐界所关注的。文章以民族声乐戏曲唱法为题,试图窥探出戏曲唱法的训练规律,为民族声乐教学探索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族唱法是声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传统民族声乐艺术与西洋美声唱法合理结合的产物,继承中国民族声乐优秀传统与吸收美声唱法的精髓是未来中国民族唱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80年代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以及国家政治的日益稳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民族声乐事业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随着中西声乐文化交流的不断加强,我国的现代民族唱法取得了新的进展,民族声乐队伍中涌现出大批的声乐人才,其中以彭丽媛的演唱最具代表性,她的演唱方法具有典型的西洋唱法与民族唱法相结合的特征,演唱风格既具有西方审美追求的“通畅、集中、宽泛、有穿透力”的特点又具有传统民族唱法的“质朴、柔美、亲切、亮丽、传神”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民族唱法是我国声乐领域三大唱法中唯一具有纯正"中国血统"的唱法,但多年来由于业界对"民族唱法"概念模糊、模式不定,出现了"千人一面,万人一腔"、"唯权威论"、"唯作品论"、"唯高音论"等各种现象,使得歌唱者们陷入了对唱法概念不明、评价标准不一、作品内容不清的尴尬境地。虽然"混合评委"的评判模式避免了"单一评判"有失偏颇的问题,但对"民族声乐体系"整体构建的形成还有较大距离,因此厘清"民族唱法"概念、完善"民族声乐体系"是"民族唱法"发展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声乐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声乐工作者将中国民族传统声乐唱法与美声演唱进行了完美融合.基于此,研究民族传统唱法在美声演唱过程中的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