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央视改版 如果说2008年是中国电视真正意义上的直播年或者说是重大事件报道年的话,那么2009年就可以说是中国电视的改版年.  相似文献   

2.
浅析央视的节目整合式改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电视市场也随着中国的市场改革一起由卖方市场过渡到买方市场。电视节目,只有通过不断地满足受众的需求,拉动收视,才能获得生存的空间。电视节目改版已经不是新鲜事,2009年7月央视各频道节目相继改版,又引发热论。电视节目改版的原因何在?我们又要如何规避改版的风险,笔者将这些问题进行了粗略的探寻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提高传播艺术水平开创电视外宣新境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开播 10周年之际 ,本刊就 10年来国际频道的基本经验、现状 ,正在进行的全新改版及未来展望等问题对中央电视台主管外宣的张长明副台长进行了专访。本专访由三个部分组成 :一、对 10年来国际频道的评价 ;二、电视外宣的三种境界与全新改版的16字方针 ;三、提高传播艺术水平 ,展望电视外宣前景。专访依托新世纪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国际国内背景 ,着眼于提高电视外宣的传播艺术水平 ,展望未来中国电视外宣的新局面。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 ,提出了不少具有很强现实指导意义的新命题。  相似文献   

4.
《视听界》2008,(2)
2008年1月1日,江苏体育频道全新改版,牵头发起的CSPN省级体育频道联播平台也正式开播——中国体育电视第二大平台正式震撼登场。  相似文献   

5.
似乎这些年中国的广播电视有一个“爱好”:改版。改版好不好?从十年来的情况来看.也好也不好。1996年,《东方时空》正大红大紫极具人气.也走到了1000期。改版了。因应着新闻评论部的定位,《音乐电视》(即《金曲榜》)还有《奇绝大观》(《生活空间》的周末版)挪位了、消亡了,  相似文献   

6.
徐凌  胡洁岚 《视听界》2004,(5):9-10
一、无奈的现象和中国社会一样,中国的电视也正处在一个转型时期。央视改版前,省级卫视长期以来多以“新闻综合频道”这种央视一套模仿版的面目出现。而业界和观众对它们的平庸始终多有诟病:雷同的电视剧,大同小异的版面设置,相互抄袭“克隆”的栏(节)目。中国大大小小的电视台有2000多家,上星的频道有40多个。然而,这些频道无论是在节目形态还是在内容上都有着太多的趋同性,同质化现象严重。2004年被业内人士们称为“改版年”,全国数家省级卫视台不约而同地集体行动,对原来的新闻综合频道进行改版。作为中国电视的中坚力量,省级卫视似乎有责无旁贷的义务来成为电视改革的桥头堡。不过,和其他领域的改革相比,中国的电视改革仍处在一个左右摇摆的地带:一面是政策,一面是市场。人们试图按照市场的规律进行尝试,但很快又退回到政策调节的范围。在政策和市场间迂回曲折,使得中国电视的改革前景扑朔迷离。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漳州电视台气象节目改版实践,从电视气象节目改版的内因、外因、改版时采取的策划方式等方面展开分析,探讨电视气象节目改版的规律和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姚福军 《视听界》2012,(3):86-87
2010年,新组建的镇江广播电视台开始改版。5月20日,镇江台教育频道全新改版,主打民生牌。短短一年多时间,该频道就迅速成长为镇江数字电视网络内最强势的频道。2011年,频道主打新闻栏目《看见大市口》被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授予“2011年全国电视十大创新栏目”。  相似文献   

9.
《上海电视》杂志是一本上海广大电视观众早已熟悉的通俗电视杂志。它在坎坎坷坷度过了十多个春秋后,于今年年初毅然改版,变月刊为周刊。半年来,改版后的《上海电视》杂志发行量增加到现在的10万。圈内人士与广大读者认为:改版后的《上海电视》焕发了青春,活力。真是改不改。大不一样。那么,改版后的《上海电视》采取了哪些举措呢? 采编分家杂志社机构重新组合过去,《上海电视》是一份月刊,现在要改出周刊,以前那种采编合一、轮流执编的编辑方式虽然便于管  相似文献   

10.
2009年中国电视发展,新闻走得比较靠前,新闻在各电视台的地位愈加受到重视和青睐,新闻对提升频道品质和发挥影响力的作用愈发彰显和不可或缺。有学者认为,“新闻立台”是2009年中国电视改版的最大亮点,电视新闻节目对社会重大问题回应的深度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电视,上到傲视群雄的中央台,下到苦苦挣扎的地方台,都在频繁的使用一种手段,改版——改版——再改版,改版仿佛是电视台的一棵救命稻草,在这些眼花缭乱的改版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梳理、思考。一、改版过程中的随意性、盲目性改版表面上看就是节目内容、形式、播出时间以及由此所构建的频道整体形象的重新设置,而隐藏  相似文献   

12.
重庆卫视2011年3月1日全面改版,宣布不播出商业广告,打造自办精品文化栏目,提供公益电视服务。重庆卫视的改版在以商业运营为主的中国电视圈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本文从打破收视率束缚,恢复媒介公共本质;规范议程设置的导向,但需要关注不同人群差异化的需求;强化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但需重视内容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标榜榜样的连锁效应,并借鉴其他考核体系,建立符合自身的满意度评价体系等四个方面,浅析重庆卫视改版的"前因后果"。期待改版后的重庆卫视"公益红"能够红透半边天。  相似文献   

13.
2009年,中国电视改版之年,云南卫视、重庆卫视、东方卫视等相继改版。6月18日东方卫视改版后,网上立刻有人调侃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总裁黎瑞刚,"他站在上海文广的大厦最顶层,发表了自己的宣言:东方卫视在上海,世界都要看这里,这里有海,海是最博大的,海一定比湖大比江大。  相似文献   

14.
丁玲华 《传媒》2004,(2):44-46
2003年,中国电视的巨无霸中央电视台大规模变脸:直播伊拉克战争,开播新闻频道,一套、二套、三套等纷纷改版,栏目警示和末位淘汰制全力推行……  相似文献   

15.
电视经济新闻栏目多历经几次改版,但近一年多以来,各种这类栏目近乎类似的改版,多是仅仅停留在对栏目内板块的时间分配和分分合合上。有的改成几段版块相加的报道式,有的则在版块与版块之间插加话题。 实践证明,把板块分割作为改版的中心工作,无法解决目前电视经济栏目所面临的深层次问题。而电视经济报道多年来探索出的一些个性化  相似文献   

16.
王军 《新闻记者》2003,(9):50-51
过去的一年,是电视节目改版最为集中的一年,全国上下各级电视台都将节目改版作为最重要的工作。这表达了传播者的一种愿望,即通过对传播行为的调整,适应和开发传播市场,以取得期望的传播效果。我们注意到,在改版行动中,时事评论和谈话节目倍受青睐,成为中国电视节目的新主题,在央视二套和凤凰卫视的引导下,人们开始觉得自己面前的电视画面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当《对话》《时事开讲》《鲁豫有约》等名牌栏目日渐深入人心以后,中国电视进入时事资讯节目和谈话节目的发展期。电视节目中新闻类节目是主体和龙头已是电视人不争的共识。但其他类型的…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我国电视进入栏目化阶段,从1990年至今,栏目改版热一浪高过一浪。然而,改版也成为一柄双刃剑,一是改版热推动了电视节目创新,涌现了大量的精品栏目和节目;二是改版热中也暴  相似文献   

18.
田甜  秦茜 《新闻世界》2013,(8):40-41
电视访谈类节目是上世纪90年代才出现在中国电视荧屏上的节目类型,以上海东方卫视在1993年创办的《东方直播室》为开端,电视访谈类节目已经在中国走过了十九年的历程,在这十几年当中,各类电视访谈节目犹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各个省级电视台开办,而节目形式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本文以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为例,分析自2002年开办至今,该节目为适应受众市场的变化而进行的一些改革和改版,概括近十年中国电视访谈节目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相似文献   

19.
洪宜 《新闻爱好者》2010,(1):174-175
被誉为上班族“精神高地”的《上班这点事》是上海文广第一财经频道推出的国内第一档轻喜剧风格、日播职场谈话类节目。该节目在2008年7月荣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经济委员会评选的全国创优栏目奖,并入围2008中国电视榜年度最佳脱口秀节目.在2009年年初改版为周播版新型公益求职类真人秀。  相似文献   

20.
媒体脸谱     
改名湖南卫视改名为“中国湖南卫视”改版《青年参考》报即将全新改版推出收购Tom.com从美国在线时代华纳手中收购华娱电视的控股股权获奖星空卫视荣膺国际设计大赛优异奖创刊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将新创《大河文摘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