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台湾莎学的发展是在梁实秋、虞尔昌、颜元叔、朱立民等学者的努力下发展起来的。梁实秋以一人之力完成了《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虞尔昌补译了朱生豪未译完的莎士比亚历史剧,合成一套完成的《莎士比亚全集》在台湾出版。近年来,台湾除了出版了多种台湾译者莎作译本外,还出版了多种大陆翻译的莎剧译本和《莎士比亚全集》。颜元叔和朱立民主要从事莎士比亚评论和研究工作,彭镜禧等人的莎学研究在近年来较有影响。台湾的莎剧演出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台湾莎剧演出主要以话剧和京剧为主。台湾和大陆之间的莎学交流也日渐频繁。  相似文献   

2.
以《哈姆雷特》两处有关Ophelia的文字翻译为例,通过评析梁实秋、朱生豪、方平和卞之琳的译本,对莎剧翻译中的理解和表达进行讨论,指出翻译莎剧的关键在于准确理解和充分表达.  相似文献   

3.
刘映希 《广西教育》2012,(23):100-102
以《哈姆雷特》两处有关Ophelia的文字翻译为例,通过评析梁实秋、朱生豪、方平和卞之琳的译本,对莎剧翻译中的理解和表达进行讨论,指出翻译莎剧的关键在于准确理解和充分表达。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高校校园莎剧的演出呈日趋繁荣趋势,演出形式以话剧为主,兼用中文和英文两种.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高校的演出构成了莎士比亚在中国经典化的重要一环.但是,高校校园莎剧的演出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即从事莎剧演出的学生戏剧艺术素养相对欠缺,表演手段贫乏,演出缺乏表现力,随意性较大等.高校校园莎剧演出的繁荣,近年来已经成为莎士比亚在中国传播的一个重要方面,但高校校园莎剧的演出质量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5.
莎剧中引用了很多古希腊罗马神话意象,这些意象在莎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朱生豪、梁实秋和方平三位名家译本的比较分析,试图探索这些神话意象的理想翻译方式。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的莎士比亚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当我们回顾中国莎学发展史时,就会明显感到,1949年以后,中国莎学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呈阶段性发展趋势.如果以“文革”作为分界线,依照中国莎学发展的实际情况,“文革”前的中国莎学研究和“文革”后、改革开校以来的中国莎学研究形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它们各自的特征是非常明显的.我认为这种明显的区别,一是表现在人们的思想认识上,即从单纯强调莎作的人民性到对莎士比亚及其创作会面地、多角度、多层次地理解与认识;二是发现在研究、演出莎剧的数量和质量上,即新时期以来大量莎学专著、辞典、论文的出版与发表,规模化的莎剧演出.认识这两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对于中国莎学的发展,了解中国莎学的历史与展望中国莎学的未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莎学等等,都是不无益处的.  相似文献   

7.
朱生豪所译莎剧是中国莎士比亚翻译史上的杰作,但也有人称之为"散文体"译本,没有"还莎士比亚的本来面目"。以朱生豪所译莎剧中的诗歌为例,探讨其在诗歌翻译方面独树一帜之处。  相似文献   

8.
隐晦地使用性语言是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一大特色.西方莎学界对莎士比亚的性语言从最初的诟病、回避,渐渐转变为承认,进而加以研究.20世纪40年代以来,该领域已成为莎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莎剧译本对性语言的处理存在较大的缺陷和不足,漏译和误译现象较多,且多数译文都未能体现原文的奥妙.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对莎士比亚性语言的翻译研究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这一研究无论是对认知语言学还是对莎士比亚研究都将有所贡献,同时对国内未来莎剧重译也能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莎剧作为世界文学的瑰宝,其生命力的延续与翻译不无关系,而国内对莎剧翻译研究相对薄弱,对历史剧的翻译研究更为鲜有。本文以功能目的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梁实秋和方平的《亨利五世》译本的对比分析,阐明了不同的译文目的产生不同的译文效果,从而说明莎剧的生生不息与基于不同译文目的产生的不同译品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0.
因语言和传统差异,外国戏剧汉译时通常存在文学精粹再现和舞台表演效果难以兼顾之问题,莎剧汉译亦然。以王宏印《哈姆雷特》译本民歌汉译为案例,对莎剧汉译中文学性和表演性兼顾问题的研究表明,译者采用了宽式对应原则,灵活处理了原文音步、节奏和韵式.主要关注了风格模仿、自然汉语吸收和语言的表现力。译文在总体格局上匀称、美观、自然,语义准确,个性化突出,与角色情绪和动作配合颇佳,俚俗味足、充满活力,具备了汉语民歌的部分美学特征和较强的表演性。因此.莎剧汉译读本的文学性和表演性统一虽有难度,仍具有相当之可能。  相似文献   

11.
我们从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y)视角来研究粱实秋、朱生豪及方平三位译者的《仲夏夜之梦》中译本,旨在探讨当翻译莎士比亚剧作时,面对戏剧语言特色和作品丰富文化内涵发生冲突该如何做出取舍以呈现出最理想的译文。  相似文献   

12.
自莎士比亚的《奥瑟罗》登上中国戏剧、戏曲舞台以来就不断在中国舞台上演绎着悲欢离合、情愁爱恨、生离死别的悲剧。在《奥瑟罗》传入中国的100年中,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戏剧家将其改编为话剧、京剧和越剧.在其改编的过程中。溶入了中国导演、演员对莎士比亚《奥瑟罗》的独特理解。《奥瑟罗》中的悲剧主人公在中国舞台上不断变脸,其中既有中国政治的影响.又有现实的、现代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在莎士比亚剧作中,韵文(verse)和散文(prose)常常交替出现。这种现象既复杂又具有奇特的魅力。莎士比亚常在这两种语言表现形式之间来回调换使用,以达到不同的目的和戏剧效果。  相似文献   

14.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闪亮的明珠,其在中国也已经有了很多不同的全译本。本文选取了意象与内涵都非常丰富的第65首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和对比了梁宗岱、戴镏龄和屠岸三位翻译家的译本,希望可以借此进一步明确十四行诗翻译中形式、内容和风格的保留方式及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5.
莎士比亚的著名的四大悲剧之一的《奥赛罗》曾经引起无数的争议,其中“嫉妒说”长期在《奥赛罗》研究中占据了统治地位,尽管一批著名莎学家、文学家从各种角度对嫉妒一说进行了否定,指出“嫉妒”并不能令人信服地全面解释《奥赛罗》中蕴涵的人文主义思想光辉。从“他者”文化身份认同危机的角度,可以看到不断被强化的文化身份认同危机是造成悲剧的根本原因。中国改编莎剧也注意到《奥赛罗》中文化身份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莎士比亚与基督教的关系近年来成为莎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重点考察了莎剧与圣经版本的关系以及莎剧中丰富宗教内容的来源。不仅表明莎士比亚深受基督教经典圣经的影响,更力图说明他主要受哪些圣经版本的影响;同时还深入到莎士比亚时代的宗教礼仪,考察莎士比亚在日常生活中接受圣经影响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反复修辞格在英汉语中都有大量的运用。从语言单位角度来说,“反复”可以分为词语反复、短语反复和句子反复;从句子结构形式来看,又可分成紧接反复和间隔反复。由于英汉语两种语言的差异必然在翻译中反映出来,因此在翻译时需要做出相应的变通。  相似文献   

18.
莎剧中的称谓语及其翻译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称谓语在莎剧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准确地把握称谓语的确切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莎剧语言的奥妙。同时,在翻译中恰如其分地把称谓语的原意传达出来,这是莎剧译者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莎士比亚剧中人物的“女扮男装”及其反讽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莎士比亚剧中人物出现了不少“女扮男装”的角色。女扮男装作为一种戏剧反讽的艺术手法,对拓展戏剧情节、深化作品主题发挥着讽喻奇巧、举足轻重的作用。全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剖析了莎剧中“女扮男装”人物的反讽艺术及其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