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曼 《河北科技图苑》2015,(1):94-96,12
针对高校图书馆建筑的改扩建进行研究,从改扩建的理念、改扩建的对象、改扩建手法的运用,对高校老图书馆以及旧建筑改造再利用为图书馆建筑进行探究,旨在传承校园历史文脉的基础上,以满足图书馆建筑功能的需求为出发点,注重建筑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体现出旧建筑与新建筑共生的思想与理念。  相似文献   

2.
张怡 《大观周刊》2013,(7):90-90
本文以非历史保护性旧建筑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对其进行改造和利用的建筑思潮的产生和发展,并列举了国内外的一些成功典范,指出非保护性旧建筑的改造和利用是对过去盲目大拆大建建设模式的一种反抗,我们应该更理性、更有创造性地看待这些失去或者即将失去原有功能的旧建筑。  相似文献   

3.
关于旧图书馆建筑的改造,在目前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如果对昔日的城市文化遗产进行拆除或不负责任的改造,将使已有环境遭到极大的破坏,也是对历史与文化的肆意践踏!所以,一方面要完成技术上的加固或新建,另一方面更要继续旧建筑的历史使命并完成深层次的精神追求。论文以湖南大学老图书馆的修缮与改造实践为例,诠释了赋予图书馆旧建筑新生命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历史文化街区的商业化改造与历史文脉传承形成了矛盾。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槐院里”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通过系统挖掘“空间叙事文本”“持续小规模改造”和多元主体“共同生产公共服务”等举措,完整地保留了街巷肌理、文化遗存、建筑风貌和历史故事,建立起传统与现代、文化与商业、社会教育与休闲活动之间的对话,形成了以东府文化为背景,以爱国主义、廉政文化、家风家训教育为主题,以关中民居院落为特色,集民俗文化体验、阅读服务、公益博览、娱乐活动、特色餐饮、文化创意为一体的新型文化空间。其对“空间定位”的精准把握,彰显出“槐院里”叙事空间再造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等老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对四川农村农户家用储粮仓改造进行了深度报道。在谈到旧储粮食存在容易进入老鼠的缺陷时,电视中出现了一只老鼠正在吃粮的画面,配音中说:“为了拍到这个镜头,我们足足等了3个小时。”为拍老鼠等3个小时,此事真让人  相似文献   

6.
拂去岁月的风尘,历史这面镜子就能明晰映照出现实的影子,给人以诸多的启发和警示。“五四”运动的历史,是我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历史,是一部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也是一部倡导民主与科学的历史。回顾“五四”运动,用现实的眼光去重新审视“五四”时期新闻改革的艰苦历程,对于推进我国跨世纪的新闻改革,使新闻工作更好地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是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口述历史”原本是史学研究的一种方法,后经电视媒体的改造和拓展,逐步成为一种全新的电视节目形态。《“口述”的力量》一文,对目前“口述历史”类电视节目存在的优,缺点以及历史价值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8.
先请看一段报摘:“武汉市武昌区最近启动了一项‘城市记忆工程名录’的工程。起因是要‘大规模实施旧城改造,众多的历史老街区、老民居、老建筑、老字号等都面临着或拆或留的问题’。‘为了避免给后人认识城市历史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于是通过‘抢救性拍摄,建立老照片、录像档案,让武昌城市从此定格’”。  相似文献   

9.
先请看一段报摘:“武汉市武昌区最近启动了一项‘城市记忆工程名录’的工程。起因是要‘大规模实施旧城改造,众多的历史老街区、老民居、老建筑、老字号等都面临着或拆或留的问题’。‘为了避免给后人认识城市历史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于是通过‘抢救性拍摄,建立老照片、录像档案,让武昌城市从此定格’。”阅读至此,想必大家都不难明白,所谓的“城市记忆工程名录”,说白了就是给发展中的城市建一份原貌档案。其目的无非是给今后的怀旧留一点直观的念想,以便睹物(图)感怀,温故知新。据了解,全国的城市档案部门有很多都在做这件事。蛮好的一…  相似文献   

10.
请看下面—句话: 让这段(指俄国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沙皇时代向苏维埃时代的过渡时期)蒙尘的历史重见天日当然是好事,但如此一哄而上,著译者和选目就难免重叠,从而令读者无所适从。”(《文汇报》1998年2月21日1 句中“蒙尘”用错了。蒙尘,《辞海》解释为“旧  相似文献   

11.
时下“三旧新闻”充斥一些党报,弱化和损害党的新闻舆论,误导读者,污染舆论环境,损害被宣传者形象,大有革除的必要。 何为:“三旧新闻”? 一、沿用旧观念宣传新事物。党的十六大后,党报上屡见关于某地“建设新型工业化城市”、  相似文献   

12.
<正>因南京市中心城区“小松涛巷地块”进行更新改造,在著名的民国建筑东方饭店工地上,发现了一批年代久远的屋顶瓦,总数约有7千块之多。仔细考证一番,这些瓦片与武汉的发展历史有深厚渊源。城市更新现旧瓦民国建筑东方饭店的屋顶瓦均呈橘红色,每块长38厘米、宽24厘米、厚2厘米,重2.75公斤(其重量比同规格的南京地产瓦轻了0.5公斤左右);  相似文献   

13.
企业档案工作是企业基础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是维护企业经济效益、合法权益和保持历史面貌的重要工作。我们景山建筑工程公司1987年开始建档以来,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把死档案变成活信息,为提高企业综合效益,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进行新闻报道国家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基建规模明显压缩,这对建筑企业来说是严峻的考验与挑战。“僧多粥少”导致了建筑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信誉成为赢得用户的“王牌”。景山建筑公司虽是荣获全国先进  相似文献   

14.
张涛甫 《青年记者》2010,(10):10-12
新闻关注当下,历史钟情过往,前者“喜新厌旧”,后者“喜旧厌新”,彼此的时间意识是不同的,历史“好古”,而新闻“维新”,彼此偏好不同,各有所执。不过,二者有一点却是相似的:二者都很关注“事实”,都很在乎由事实建立起来的“真实”。真实性是它们安身立命的根基。合此,他们赖以存在的合法性即会坍塌。新闻与历史都是“实学”,事实以及真实性是它们之间亲缘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旧工业建筑改造为展示空间的再利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在工业化向后工业化发民展的进程中出现了大量废弃的旧工业建筑,与此同时我国对展示空间的需求不断扩大,针对这种情况,本通过对比工业建筑空间与展示空间的相似性,指出旧工业建筑改造为展示空间是一种可持续的经济、环境和化遗产保护意识,并提出了旧工业建筑改造为展示空间的再利用方式。[编按]  相似文献   

16.
穆青同志今秋在新华社新疆分社时说:“我主张你们把资料工作做好。你们要宣传新疆,没有资料,没有历史背景,新闻就很难写深入。”他形象地将资料比作“旧皮袄”,希望记者在有了新闻由头后,要善于运用资料,将“旧皮袄”翻新。这就向资料工作者提出了一个任务——你所在的资料室要有“货”,要有各式各样的“旧皮袄”,供记者选择使用,倘若缺东少西,记者何以“拆旧”,又何以“翻新”?看来,建立井经营好一个殷实的资料“铺”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7.
李思文 《新闻世界》2013,(7):309-310
【摘要】城市建筑尤其是历史建筑记录着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是文化传播的物质载体。城市改造与扩容,不应以牺牲历史建筑为代价,而应高度重视与保护历史建筑。在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妥善学习西方文化,中国文化才能“走出去”,与各种文化比肩、平等交流并长久立于荣耀之地。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典籍与文化》2005年第2期刊登了赵生群先生的文章《<左传>志疑》,其中有材料丰富、意义可以凿实者,有可以再加补充者(如“违”条、“攻”条),亦有值得商榷者,今只就其中“弗宾”条向赵先生请教。隐公七年:“初,戎朝于周,发币于公卿,凡伯弗宾。冬,王使凡伯来聘。还,戎伐之于楚丘以归。”旧训于“宾”多以“宾客”解之,赵先生则以为当训“敬”。服虔旧注及杨伯峻先生注虽有不妥,但他们均揭示出其中蕴涵的当时盛行的一种朝聘礼仪,而按赵先生解释,便掩盖了丰富的历史信息。  相似文献   

19.
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这期间,有一个明显的新旧事物混合、新旧观念混合的“过渡带”,所有的事物都不可避免地带有“过渡色彩。”那么,这期间的新闻工作是否也有“过渡色彩”呢?如果有,是一种什么样的色彩呢?研讨这个有没有实际意义呢? 问题提出来了,需要分析和回答。我想,新闻工作没有在“世外桃源”中进行,因而无法超越历史的“过渡带”。说新闻工作不存在“过渡色彩”是不真实、不科学的。 在总的格局看,新闻工作在旧的计划经济体制向新的市  相似文献   

20.
自2000年开始,“中国人寿”即酝酿着股份制改造计划;王宪章最近“有意”地将计划泄露,他想表达的是:股份制改造非进行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