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源于西方的“裸奔”文化,在中国这个东方的传统国度里,与“赌徒”和“诚信”联系在了一起。于峰认为,阿根廷之夜的这场裸奔,因为发起者的儿戏、追随者的虚伪、看客的怀疑而“很失败”  相似文献   

2.
吴晶晶 《出版参考》2006,(2X):23-23
陈安之的书,从《决不裸奔》,到《创业成功的36条铁律》、《把自己激励成“超人”》,直至新近推出的《要你成功》,这12本被冠之以“成功学”的书,图书定价不低,销售业绩不俗,令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3.
不必炒作“失恋女欲裸奔”的新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不久,有媒体刊登了这样一条新闻:在前男友大喜之日,余情未了的一女子陈琴(化名)借酒浇愁,在喝醉之后竟要脱去外衣嚷着要上街裸奔。原来陈琴和前男友王某相恋5年,于去年分手。王某很快有了新的意中人并定下了婚期,在王某结婚之际,陈琴想前去祝贺却被拒之门外。痛苦之下狂饮白酒,喝得酩酊大醉,作出了失态举动,想脱掉外衣“裸奔”,让大家看看她和新娘谁更美,幸亏被其母亲制止住了。其实这本是一条并不复杂的社会新闻,但被媒体炒得火热。笔者简单查看了一下,竟有数百家报纸和网站转载了此新闻,简直成了最“炙手可热”的新闻之一。而且跟原新闻…  相似文献   

4.
古往今来,在各类艺术作品中,人们对一见钟情的描述不绝于耳。就那么一眼一秋波,魔幻大片上演:两道射出的电流在天际交汇,噼里啪啦电光四射,天地瞬间洪水滔滔,山崩地裂,盘古裸奔至死,恐龙集体自杀,小猩猩喊着“我的妈呀”钻在母猩猩怀里……  相似文献   

5.
刘翔 《新闻界》2001,(1):56
“裸奔”这个词,出自一位成年人之口我们不会奇怪,但出自一个三岁小孩之口却让人匪夷所思。   成都某报 2000年 11月 19日一版《街头内衣秀 =裸奔 ?男孩一句童真话引起围观成人议论纷纷》一稿,报道的是某内衣公司在假日举行促销活动,请模特儿身穿内衣,在商场门口表演,引来众多市民围观,其中不乏小孩。文中的第三段写道:“记者注意到,由于是周末,许多市民是带着孩子出来游玩的,一些孩子站在 T型台下,一脸天真地盯着台上的‘内衣秀’。一观众见一个三岁左右的男孩看得入神,就逗他:‘小朋友,你觉得好不好看 ?’没想到孩子的…  相似文献   

6.
兄弟     
有个家伙的MSN后缀写着:“听说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回想起来,我竟然七手八脚地裸奔了二十多年……” 在传统文化里,女人是可以不重视的,兄弟情义则高过一切,那是一种血性,锋利如刀。刘备当年就这么说,笼络了不少兄弟们的心。毕竟兄弟们可以帮他提头舔血打江山,女人则不过给他生了个扶不起的阿斗。  相似文献   

7.
诸多社会学的、语言学的、哲学的、文化学的理论多多少少可以拿来观照和解释当下后现代主义语境中的体育新闻语言现象。该现象,无论在平面媒体字里行间还是在电子媒体画面“语言”(现场裸奔等摄影摄像图片)上都呈现出报道手法多元、大胆越位、有趣、娱乐化,倡导一种写实轻松、活泼、贴近时尚的文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下体育新闻语言发展的一定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凯特·温丝莱特最近又横扫报摊各大杂志封面,虽然得奖影片都跟中国人关系不大,但咱都觉得跟她特熟,似乎从小看着长大的。这姐们儿从《泰坦尼克号》一路裸奔到《生死朗读》,终于如愿得了影后,宣称:再也不裸了。  相似文献   

9.
陈安之的书,从<决不裸奔>,到<创业成功的36条铁律>、<把自己激励成"超人">,直至新近推出的<要你成功>,这12本被冠之以"成功学"的书,图书定价不低,销售业绩不俗,令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10.
王卫芬 《今传媒》2009,(8):51-52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新闻从业人员和媒体机构恪守的基本准则.然而,我们身边时时会发生虚假新闻."纸馅包子"、"最毒后妈"、"北大女生国外裸奔"、"华南虎照事件"等一系列虚假新闻,都在社会上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同时也严重损坏了媒体在受众心目中的形象,导致受众对新闻的信任感降低,从而产生认知偏差.  相似文献   

11.
做梦出名那仅仅是一枕黄梁,因此大家都在日思夜想实实在在出名的方法。俗话说,人有人路,蛇有蛇路。高素质的人有高素质的出名方法,比如写一部畅销书,开一家大公司,出一张流行唱片等等。而素质低的人也有庸俗的出名方法。比如我们现在常见的靠骂出名,靠下半身写作出名,靠裸奔出名,靠傍大款出名等。低素质的人即使出名,在社会上也会引起很大的争议。  相似文献   

12.
冯瑄  杨鲜 《新闻前哨》2007,(11):41-43
从农民工形象"妖魔化"说起曾几何时,"民工"变成了一个1昧的词。"欺骗、自杀、跳楼、爬塔吊、赌博、卖淫、强奸、抢劫、裸奔、讨薪、性饥渴、手脚不净……"成为媒体报道中描述民工形象的常用语。民工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可是,在新闻媒体的许多此类报道里却包含着一种刻板的成见:民工永远不可能如城里人那样文明。这种偏见潜意识地支配着媒体在社会语境内捏造可怜、无知、没有教养、邋遢、低人一等的  相似文献   

13.
吴杰 《东南传播》2016,(12):87-89
随着媒体科技的迅猛发展,传播介质呈现多样化、传播渠道层出不穷,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更是让传播随时随地随心复制黏贴、转发、分享……传播便利性加剧导致传播内容难有版权保护可言,尤其是占据传播内容相当比重的传统媒体采制的新闻作品,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传播过程中几近"裸奔",完全失去了版权规范和保护。本文将针对广播电视新闻作品在互联网和"两微一端"等新媒体的传播过程中的特点,提出版权保护的相应策略,期望将对今后网络版权新秩序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聚集了七八万人的足球场上,那只在脚下飞舞的足球俨然成了地球上最大的宗教信物,任何胆敢宣称自己不喜欢足球的言论都成了反文化的亵渎。在观众席上,人们穿着各种奇装异服,带着喇叭和唢呐,带着大鼓和烟花,在脸上涂上国旗,在肚皮上写上口号,疯狂地挥舞和呐喊着。大家可以以足球的名义酗酒、叫骂、斗殴,甚至裸奔。在一个信仰沦丧的21世纪,究竟是什么让那么多的人给自己贴上球迷的标签,然后疯狂地加入到观看足球的行列中去?  相似文献   

15.
感慨于媒体报道传递的信息,有人惊呼:民工形象被"妖魔化"了! 跳楼秀、赌博、强奸、抢劫、裸奔、讨薪、性饥渴、自慰、偷窥、械斗、口吐秽言、馋嘴、手脚不净--民工一出现在媒体报道中,通常相连的都是这些不雅的行为.信手拈来一份报纸就可以看到这些新闻标题:"在京民工长期性压抑,一年多连续奸杀四名女子""赵薇浑身脏兮兮像民工""为200多元工钱讨薪民工锤杀工头家人""八成建筑工人有自慰习惯,性教育课堂首次进工地",等等.  相似文献   

16.
在聚集了七八万人的足球场上,那只在脚下飞舞的足球俨然成了地球上最大的宗教信物,任何胆敢宣称自己不喜欢足球的言论都成了反文化的亵渎。在观众席上,穿着各种奇装异服,带着喇叭和唢呐,带着大鼓和烟花,在脸上涂上国旗,在肚皮上写上口号,疯狂地挥舞和呐喊着。大家可以以足球的名义酗酒,叫骂,斗殴,甚至裸奔。在一个信仰沦丧的21世纪,究竟是什么让那么多的人给自己贴上球迷的标签然后疯狂地加入到观看足球的行列中去?  相似文献   

17.
“傅”,是形声字,从人, 声。《说文》:“相也”“相”即“帮”的意思,可见“傅”也就是“辅”。由“辅”又引申出“导”义,有“太傅”“少傅”“师傅”“一傅众咻”等词语。此外,古文里“傅”与“附”通用,“傅”还有“附着”的意义,构成的词语有“傅着”“傅彩”“傅粉施朱”“皮之不存,毛将焉傅”等。“傅”又是姓氏用字,姓Fu的大多数是写作傅,也有极个别的写作“付”,明代有个人叫“付吉”,官至监察御史。 “付”,是个会意字,从人,从寸。从“寸”的字,表示与手的动作有关,所以“付”就是以手持物对人。《说文》的…  相似文献   

18.
五、“廴”和“辶” “廴”,读作yǐn。据《说文》:“廴,长行也。从彳行之。”是“引长”的意思。今作“引”。带“廴”旁的字常用的有“廷”、“延”、“建”。这三个字又派生出一些字,如“廷”派生的有“庭”、“挺”、“艇”、“霆”、“梃”、“铤”等;“延”派生的有“筵”、“蜒”、“诞”等;“建”派生的有“健”、“键”、“犍”、“踺”、“毽”等。此外以“廴”作偏旁的还有“廸”、“廹”等,现已与“迪”、“迫”通用,规范作“迪”、“迫”了。  相似文献   

19.
“干”姓读若“甘”,不读干部的“干”。“查”姓读若“扎”,不读查找的“查”。“行”姓读若“形”,不读银行的“行”。“黑”姓读若“贺”,不读黑白的“黑”。“解”姓读若“谢”,不读解放的“解”。“华”姓读若“化”,不读中华的“华”。“么”姓读若“腰”,不读什么的“么  相似文献   

20.
41.“宏大”与“洪大”。“洪大”,一般指声音和具体的情状,如“钟声洪大”、“水势洪大”。“弘扬”也可写作“宏扬”,但一般提倡用“弘扬”。42.“笔画”与“笔划”。用于汉字的一笔等义项时,可以通用,但习惯上用“笔画”。凡是指用手、脚或物做出某种动作时,一般用“画”字,如“画十字”、“指天画地”、“指手画脚”。43.“化妆”与“化装”。“化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