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皇家不仅将故宫称“紫禁城”,还把帝王住的宫廷称为“紫庭”、“紫宫”、“紫极”、“紫霄”等,帝都的道路称“紫陌”,皇帝的诏书称“紫诰”、“紫泥诏”、“紫书”,皇帝的车辇称“紫驮”,皇帝的衣服称“紫衣”。  相似文献   

2.
树军  小浩 《出版参考》2006,(11):43-43
皇家不仅将故宫称“紫禁城”.还把帝王住的宫廷称为“紫庭”、“紫官”、“紫极”、“紫霄”等,帝都的道路称“紫陌”.皇帝的诏书称“紫诰”、“紫泥诏”、“紫书”,皇帝的车辇称“紫驮”.皇帝的衣服称“紫衣”。  相似文献   

3.
王丽娜  李竹青 《兰台世界》2013,(11):134-135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不仅有海纳百川的胸怀,还有深邃的仁爱之柔道,他把这种柔道融化到他的政治韬略之中,书写了中国帝王史上“柔道”治国的闪光一页.  相似文献   

4.
世界文明古国埃及与中国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王朝,出现过形形色色的有着特殊癖好的帝王,中国大明王朝皇帝朱翊钧,爱财如命,派税监、矿监四处搜刮,是为“明枪”;而埃及最后一位国王法鲁克则是“暗偷”,被称为埃及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扒手国王”。  相似文献   

5.
从夏启到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我国共有过67个王朝、446位帝王(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和农民起义政权未计)。从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开始,皇帝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社稷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皇帝与普通臣民不同,臣民可以坚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而皇帝的唯一职责就是使国家繁荣昌盛,使人民安居乐业。皇帝若置国事而不理,像臣民一样放纵个人的爱好,那就是“怪癖”。以下就是我国历史上最典型的十大怪癖皇帝。  相似文献   

6.
帝王,是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帝王的称号有天子、皇帝、君王之别。由于帝王乃“至尊之称”,因此古代对其称谓,也就特别慎重、讲究,并出现了许多代称。这些代称,大体上可归纳为两类:一类是谦称,也就是帝王的自称;一类是尊称,即臣民百姓对帝王的称谓。一、谦称: (一) 予一人。《礼记·玉藻》曰:“凡自称,天子曰予一人。”“予一人”,即天子的谦称,意思是说我在天下也只是一个人而已,与众人没什么甚异。表示一种谦退。(二) 予小子。《礼记·曲礼下》曰:“天子未除丧,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帝王在国人中间算是文化人。不识字的帝王几乎没有。开国皇帝识字不多,但也聪明过人,能够听书。皇子皇孙们有不少才思敏捷,在诗赋联对上应对自如,诗才出众。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中国是世界上帝王最多的国家。”信然!有人统计,我国有帝王559人。《中国历代帝王大观》(陈华新编著,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凡45万余字)一书共收帝王443人。队伍庞大,堪称“大观”! 本书所收帝王,上起传说时代的盘古氏,下至“末代皇帝”溥仪,均按照他们的实际情况一一介绍,不论全国统一政权的帝王,或  相似文献   

9.
向斯  一辉 《出版参考》2004,(12):i006-i006
中国的帝王在国人中间算是文化人。不识字的帝王几乎没有。开国皇帝识字不多,但也聪明过人,能够听书。皇子皇孙们有不少才思敏捷,在诗赋联对上应对自如,诗才出众。  相似文献   

10.
九十年前的辛亥革命 ,将最后一个封建皇帝从龙椅上拉了下来。九十年过去了 ,皇帝的幽灵似乎还在人民共和国的土地上游荡。打开电视机 ,看看我们的影视剧 ,演了皇帝演皇后 ,演了皇后演妃子 ,演了妃子演太监……父父子子 ,君君臣臣 ,正史、别传、演义、戏说 ,无穷无尽。到书店里看看 ,有关皇帝、皇宫题材的图书版本多样 ,且花样翻新 ,有的鸿篇巨制 ,装帧之精美华贵 ,几可称“极”矣。这些“剧” ,这些“书” ,仅仅从艺术上看 ,也有一些精品。其中的一些艺术形象也受到读者和观众的喜爱。然而 ,问题的严重性也正在这里———内容不健康的作品 ,…  相似文献   

11.
皇帝离我们是越来越远了,然而我们的影视对皇上似乎仍然情有独钟,不能忘怀。这不,元旦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又在1套黄金时间隆重推出了长篇连续剧《雍正王朝》,引着千百万的观众天天晚上面见“圣上”。草民何幸,足不出户而能获得“面圣”的荣耀,真当感激涕零了。说影视迷恋皇帝,也许并不准确,但近年来帝王戏一度甚为流行,高热不退,却是真真切切的事实。比如满清十三朝,恐怕没有哪个朝代的皇帝没有露过脸,有的拍了电影还要拍电视,有的“戏说”了还要有“正说”,无穷无尽,没完没了。紫禁城里慈裕曾经“脸碰脸”,金銮殿上簿仪…  相似文献   

12.
走马观花于当下令人眼花缭乱的古装历史剧,清代帝王戏无疑是最为惹眼的一类。那些已经作古几百年的帝王“寡人”,借着电视荧屏的亮光,着实红火了一把、不朽了一回。先前动辄几十集的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雍正王朝》,还有正在热播的40集电视剧《乾隆王朝》,把大清基业值得留恋的“康乾盛世”拍了个滴水不漏。再加上“老皇帝”焦晃此前早已萌生退意,宣布《乾隆王  相似文献   

13.
纵观中国古代社会,许多帝王在政务之余往往沉醉于琴棋书画中,或吟诗作赋,或抚琴赏乐,或挥毫泼墨。书法与绘画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气质与艺术修养,尤为帝王雅好,几乎成为他们的毕生追求。三国魏武帝曹操不但是历史上著名的诗人,而且写得一手雄逸酣畅的漂亮“章草”;唐太宗李世民酷爱书法成癖,甚至要求离世后把千方百计弄到手的王羲之《兰亭序》真迹随同埋葬;宋徽宗赵佶是北宋最昏庸的皇帝,整天不理朝政,以致半壁江山沦陷于金人之手。  相似文献   

14.
神剑飞来不是销,碧潭珍重驻兰桡。 自携明月移灯疾,欲就行云散锦遥。 河伯轩窗通贝阙,水宫帷箔卷冰绡。 他时燕脯无人寄,雨满空城蕙叶雕。 这是晚唐诗人李商隐(义山)的七言律诗。诗的题目是《利州江潭作》,题下有李商隐的自注,是“感孕金轮所”五个字。这“金轮”是指唐朝的则天皇后也就是今人习惯称作武则天的那个人,因为武周长寿二年(693)九月她给自己加上个“金轮圣神皇帝”的尊号之后,直到神龙元年(705)被迫下台,其间多次改换尊号都没有换掉这“金轮圣神”几个字。“感孕”者,是指帝王的怀孕诞生。因为古人认为帝王、尤其开国帝王都是上帝的子孙,上帝通过特殊的方式使某个女子怀上孕、生下开国帝王,这就叫“感孕”  相似文献   

15.
1997年,韩国电视连续剧《星梦情缘》在中国香港首播引起轰动,从而在亚洲触发了多年升温的“韩流”热潮。2005年9月1日,湖南卫视在黄金时间播出曾在韩国和中国台湾、香港地区创下平均50%的收视奇迹、激起无数民众争相观看的韩国电视连续剧《大长今》,将“韩流”推上了又一个巅峰。随着韩剧进口的激增,中国传媒、影视界和国人无可回避,惟有反思:对于《我的野蛮女友》、《大长今》之类韩国影视剧的热播,这类影视剧到底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它给中国影视剧带来了怎样的反思与启发?一、韩国影视剧对国产影视剧的冲击及中国影视剧传播现状韩国从1997…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某一姓帝王家族世袭统治时都有一个“国号”,循自后来,每一姓王朝每一个帝王在位时,又都有自己的纪年和“年号”。因此可以说,国号是某一姓王朝统治的标志,年号则是某一帝王个人统治的标志。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纪年,是西周时期的“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有人  相似文献   

17.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不仅有海纳百川的胸怀,还有深邃的仁爱之柔道,他把这种柔道融化到他的政治韬略之中,书写了中国帝王史上"柔道"治国的闪光一页。  相似文献   

18.
《出版经济》2006,(3):24-25
从中国的第一个皇帝赢政算起,到最后一个皇帝--清朝来年的溥仪,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了三百五十多个皇帝.这本书在注重史料真实性与科学性的基础上,以朝代兴衰更迭为主线,把这些皇帝的生平汇集成册.书中既有对每个皇帝生卒年月、兴因衰源、埋葬地点和大政要绩的真实记述,也有对其性格上的喜怒哀乐和宫廷私秘生活等轶闻趣事的生动描写,更有对其历史功过独具特色的史家点评,全面而真实地展示了古代帝王的形象.  相似文献   

19.
畅销书TOP10     
《全国新书目》2010,(5):8-11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他是锦绣大唐最多情的皇帝,唐玄宗李隆基,一个生命中充满传奇的帝王,本月第一名《蒙曼说唐:长恨歌》讲的就是这位被杨玉环称为“三郎”的男人的故事。蒙曼是CCTV百家讲坛的金牌主讲人.从2007年到现在,她已经主讲了武则天,  相似文献   

20.
康熙是清朝最有作为的皇帝,他除敖拜,平三藩,统一台湾,亲征噶尔丹,充分显示了他的雄才大略并在中国历史上开一代盛世。而他的孝道同样也为人赞颂:“像(康熙)皇帝那样最出色、最典型的孝道,甚至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空前的。”这是法国传教士白晋在写与法国路易十四的信中所说。《康熙起居注》中也有这样一段评述:“我皇上至德纯孝,奉事太皇太后三十余年,极四海九洲之养,尽一日三朝之礼,无一时不尽敬,无一事不竭诚。居则视膳于寝门,出则亲扶于雕辇。万机稍暇,则修温清之仪;千里时巡,恒驰络绎之使。此皇上事太皇太后于平日,诚自古帝王之未有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