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促使中国在防治SARS过程中大批科研成果能集中、迅速、全面地出版发表 ,特别是为了及时反映与SARS相关的多学科、大范围的相关课题的研究成果 ,以加强中国科技工作者在SARS攻坚战中的协调与交流 ,经中国科学院图书情报出版委员会批准 ,科学出版社特别设立SARS专项学术出版基金。科学出版社先期投入 10 0万元人民币作为SARS专项学术出版基金的启动经费。SARS专项学术出版基金专门资助与SARS防治相关的科研专著、基础理论读物、文集、图谱等。具体资助出版方向有 :与SARS相关的基础研究成果 ;与SARS相关的技术创新成果或科研…  相似文献   

2.
SARS病毒的侵袭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抗击SARS病毒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面对SARS病毒,我们出版界不辱使命,及时组织和推出了一批防治SARS的图书,向广大群众宣传普及SARS病毒知识,有效对抗SARS病毒。这种职业敏感令人钦敬,值得效法。增强人们防治SARS病毒的信心,不仅是战斗在第一线的医生的职责,也是我们出版工作者的职责。我们刊登本文,意在表明我们对此类图书出版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第一现场     
SARS周年 自从2002年11月中旬中国广州市出现第一例SARS病例以来,整整一年过去了。但此刻中国和整个世界依旧处于高度戒备状态,严防SARS的复发。而与此相反,在去年SARS出现的几个月之后,人们才注意到它正在世界范围内蔓延。  相似文献   

4.
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各级政府面对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采取了果断、有力而得当的措施,医护人员在疫情的最前线冲锋陷阵,海内海外大力支持,广大人民群众积极配合、参与到抗击SARS——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来。经过不懈的努力,进入6月以后,疫情在消退,抗击SARS的斗争胜利在望。SARS肆虐期间,在医护人员和人民群众全力抗击疫情,众多可歌可泣、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被报道出来的同时,也有一些阴暗的东西被曝光。像:哄抬物价、报复泄愤、破坏交通,以及阻挠抗击SARS和抗击SARS不力等等,当然他们得到的结果肯定都不会好。  相似文献   

5.
新闻榜     
罗姓男士:SARS疑似病例广东再现 在台湾、新加坡陆续发现SARS病例后,广东12月26日发现一位SARS疑似病人:罗先生、32岁、自由电视制作人。与前两位被确认从实验室传染SARS的患者相比,更让人不安的是,如果罗先生被确诊为SARS,传染源却不明。但目前81位与其有过接触者均正常。 世卫组织多次发出SARS有可能复发的警告,入冬以来零星出现的感染者及疑似病例也提醒着人们SARS阴影犹存。2003年春季整个世界几乎都被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击中,中国尤其严重,祈愿2004年春季能安然度过。  相似文献   

6.
卫生部原副部长殷大奎说,SARS爆发前,对于突发性疾病的信息公开问题,卫生部门一般采取"内紧外松"的政策。但在SARS之后,对"内紧外松"的理解发生了一些变化十年过去了,但谈起SARS事件,殷大奎依然欲言又止。殷大奎,卫生部原副部长,在任时长期分管全国公共卫生工作。2003年,在SARS爆发之时,殷大奎从卫生部副部长的位置上退下来已近两年,但一个电话把他又重新送到SARS攻防战的第一线。  相似文献   

7.
1月12日卫生部公布SARS疫情监测通报,截至目前,中国内地在广东累计报告1例SARS确诊病例、2例疑似病例。1月5日上午,广东省疾病控制中心公布了果子狸SARS  相似文献   

8.
SARS在中国的迅速传播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西方主流媒体对此进行了大量的报道,这些报道主要对中国处理SARS的做法进行批评,强调SARS在中国的蔓延与政治制度的相关性,中国的国际形象正在面临1989天安门事件以来  相似文献   

9.
<正>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着两个方面,此次国内发生的SARS疫情,可以成为推进城市信息化的催化剂。城市信息化的重要性在这场SARS危机中凸显,各地政府对信息化的热情也空前高涨。SARS危机从客观上推动了城市对信息化的极大需求。4月17日,北京成立防冶SARS联合工作小组,下设信息组,致力于构建畅通准确的信息网络。为北京市SARS疫情控制与预防服务的“SARS控制与预警地理信息系统”也于日前投入试运行。分析人士指出,这些信息化举措使政府不仅增强了防范类似SARS疾病的能力,也大大增强了应对其他自然灾害甚至人为突发事件的能力。政府将在事件发生后迅速掌握来自各相关方面的资料,这些资料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名感染SARS的医务工作,王贺在2003年的经历并不能反映所有SARS患的遭遇。逝已经远去,而大多从SARS魔掌中逃脱的人在未来要面对的远比王贺更多。  相似文献   

11.
今冬明春,SARS是否将在中国、在全球再一次爆发??每一个人都不想重温噩梦,但我们却不得不以现实的态度面对这种可怕的可能性,尤其是在新加坡发现两个多月来全球最新例SARS之后。 对于SARS重来的时间、强度、地点和特征,全球专家并没有一致的顶测。但多数人确信,即使SARS卷土重来,在已经严阵以待的人类面前,它不会再像上一轮那样长驱直入  相似文献   

12.
读者来信     
“被SARS折磨的北京人终于摆脱了心理恐慌,这是好事,但不恐慌不等于放松警惕,要知道形势还是不能太过于乐观,如让SARS杀个回马枪,损失会更为惨重。在科学面前一定要实实在在,只有当全球彻底消灭了SARS,我们才能举办庆功宴。”  相似文献   

13.
殷大奎:健康教育是最好的疫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周刊:我们对SARS的了解究竟有多少? 殷大奎:SARS是一种新的呼吸道传染病。有人问我,如果以10分计算,我们对SARS的了  相似文献   

14.
"SARS"期间媒体应对策略发生变化是从2003年4月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SARS防治工作之后,国内多家媒体对SARS的报道才进入了"核心报道"  相似文献   

15.
媒体链接     
SARS的阴霾使许多行业受到影响,但却又一次使网络备受人们的宠爱。出行、聚会减少,上网交流、学习的人增多;逛街购物大大减少,电子商务的交易量越来越多。有人称,SARS催生了网络经济的又一个机遇。科技的脚步并没有因为SARS停止前进,而是在逆境中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16.
亦雯 《北京档案》2003,(7):17-18
生活在北京的人们,永远不会忘记在SARS的恐慌中捱过的整整两个月的时间.从最初的不以为然到随后的畏若蛇蝎,再到如今的泰然处之,许多人的心态随着政府每天公布的数字与民间的各种流言蜚语而变化.SARS的阴影终将散去,我们还要在这个城市继续工作生活下去,SARS只能影响我们的生活,却无法改变并终止它.  相似文献   

17.
突如其来的SARS灾难考验着中华民族,也考验了中国新闻媒体。为此,本刊特邀部分学者和新闻工作者,对SARS时期的传播现象、传媒表现,从理论上进行反思和评价。痛定思痛,希望SARS之灾带给中国新闻界更多从容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突如其来的SARS灾难考验着中华民族,也考验了中国新闻媒体。为此,本刊特邀部分学者和新闻工作者,对SARS时期的传播现象、传媒表现,从理论上进行反思和评价。痛定思痛,希望SARS之灾带给中国新闻界更多从容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全世界在观看--从传播学角度看"非典"报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突如其来的SARS灾难考验着中华民族,也考验了中国新闻媒体。为此,本刊特邀部分学者和新闻工作者,对SARS时期的传播现象、传媒表现,从理论上进行反思和评价。痛定思痛,希望SARS之灾带给中国新闻界更多从容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突如其来的SARS灾难考验着中华民族,也考验了中国新闻媒体。为此,本刊特邀部分学者和新闻工作者,对SARS时期的传播现象、传媒表现,从理论上进行反思和评价。痛定思痛,希望SARS之灾带给中国新闻界更多从容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