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八大后掀起的反腐风暴中,多名高官落马,有的源于公民实名举报,有的“毁”于情妇反目,有的是纪委和巡视组发现的。舆论对这些落马贪官的报道有一个共同点,即舆论和公众对这些官员落马前的监督,基本处于真空或空白状态,落马后则是报复性、扎堆式的曝光,一切肮脏的勾当都抖出来了。  相似文献   

2.
龙婧 《新闻天地》2010,(7):21-22,65
江西国土厅掀起反腐风暴.三名副厅长和一大批市县国土部门官员落马。虽然说,国土部门是当下腐败高发区域.但在短时间一下子有这么多的官员出事.还是相当不同寻常。有消息说,在江西国土厅系统反腐的背后.居然存在一个“窃听门”.国土厅厅长电话被人窃听.而窃听者.很可能就是落马的三名副厅长。  相似文献   

3.
从顺应民主政治发展、促进社会发展和满足受众知情权的角度看,媒体破除官员报道的旧思维势在必行。如果从广义上说,有官员名字出现的报道就算官员报道,那么此类报道在媒体中随处可见。如果从狭义上说,能体现官员生活、个性、喜好及其他特点的报道才算真正的官员报道,那么此类新闻在当下是凤毛麟角。偶尔有个落马官员私生活的新闻通讯或特写  相似文献   

4.
正一名成功的男人背后可能有个默默奉献的女人,一个贪腐官员背后也可能会有一个甚至一群危险情人。近来,网络不断曝出一些官员给情人的奇葩"保证书",将贪官情人再次推进公众视野。记者调查发现,作为贪腐官员身边"狐狸"角色之一的情人会走入三重门:"以色侍权",成为官员编外枕边人;讲而"狐假虎威",借用官员权力牟利;一旦反目成仇,情人则成"反腐先锋"。贪腐官员情人三重门:编外枕边人、权力掮客和"反腐先锋"随着反腐败力度的持续加大,一批贪腐官员相继落马,贪官与情人们的那些事也浮出水面。与情人相关联的"通奸"一词俨然成为今年反腐高频词。作为落马官员的身边人,不少情人要经过三重门:编外枕边人、权力掮客和"反腐先锋"。  相似文献   

5.
这些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反腐力度的加大和社会民主监督力量的成长,一批批大小贪官纷纷落马。有一个现象特别值得“老记”们注意与反思:就是在这些腐败官员纷纷落马的同时,有些“老记”当年为贪官写的那些“作秀力作”,难免成了同行的笑料。 客观原因一定会很多。但主观原因我们也不能不挖一挖:为什么会被官员“作秀”的假象所蒙骗?自己的眼睛为什么只会盯着领导而看不见群众呢?等等。这样挖挖,可能就不觉着冤了! “老记”要警惕和防止被官员“作秀”耍了,笔者有个“三不”建议: 一是不要被“遮了眼”。一位被“官员”作秀耍过的记者颇  相似文献   

6.
一系列官员因三鹿事件落马.使得重大公共事件问责制已经从“个案”渐成“惯例”;从对被问责官员的具体分析,也能看出官员责任追究开始制度化、日常化  相似文献   

7.
2006年岁末,山东省委副书记、青岛市委书记杜世成因严重违纪被免职。杜因此成为继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北京市副市长刘志华、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等高官之后,2006年落马的最后一名省部级官员。杜世成落马的主要原因,是其“经营城市”过程中的土地违规交易行为。  相似文献   

8.
2006年岁末,山东省委副书记,青岛市委书记杜世成困严重违纪被免职。杜因此成为继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北京市副市长刘志华、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等高官之后,2006年落马的最后一名省部级官员。杜世成落马的主要原因.是其“经营城市”过程中的土地违规交易行为。  相似文献   

9.
观其 《青年记者》2007,(5):73-73
贪腐官员落马,人人喊打。新闻媒体更是急先锋,往往还没等落马者着地,就开始千炮起轰了,“揭密”、“时评”、“声音”、“众议”、“民声”,等等,扯去了落马者之前的显赫和伪装,还其本来面目。或言辞激烈,或讽喻巧妙,让人看后颇觉舒坦,解气、解恨。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闻周刊》2013,(30):26-27
在中国,官员们大多奉行谨言慎行的低调原则,他们在想什么,他们对信仰、事业、金钱、情感、家人怎么看?鲜有人会知道。官员精神世界的隐秘状态,与中国传统的处世哲学有关,也与私欲、安全保障、体制制度、信仰及管理方略有关。他们信仰的各个层面,往往是在当事人落马之后才会被人们感知。深刻的社会变革影响着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当诱惑与压力交织,加上"官场潜规则"和高心理压力的催化,一部分信仰缺失的官员,内心迷茫,甚至陷入迷信、相信鬼神,希望藉此为自己寻找一种释放的方式。尽管落马官员的精神世界虚虚实实,但撩开官场后  相似文献   

11.
《新闻天地》2010,(6):8-9
近年来不少地方国土官员纷纷落马。据记者调查结果显示,62%受调查者认为“国土局长”风险最高,排位第一。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14,(14)
<正>2014年7月16日,中央纪委宣布,云南省委原常委、昆明市委原书记张田欣因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取消其副省级待遇,降为副处级非领导职务。张田欣是今年第17位落马的省部级官员。十八大后,多地反腐提速,高层频频发声,纪委果断亮剑,"风暴"一词已不足以形容这场反腐运动的规模和烈度。尤其是近两三个月来,省部级乃至副国级干部落马的消息纷至沓来,这充分展现了中央的反腐决心,也是新闻报道的盛宴。报道官员贪污腐败的贪腐新闻是国内时政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贪腐新  相似文献   

13.
全国政协前副主席苏荣是中共十八大后首位被查的副国级官员所涉嫌的违纪违法行为主要发生在其担任江西省委书记期间。苏荣的落马也揭示了江西官场的权力寻租、政商勾结等黑幕。苏荣案仍在持续发酵,或有数十名在任官员卷入其中。  相似文献   

14.
2010年5月27日,山西省召开了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七起典型的煤焦领域腐败案件。煤炭大省山西,又有几个贪官倒在了煤焦大山上,出一场矿难,倒下一批干部;抓一个矿主,咬出成群官员,这基本成了官员落马的定律。  相似文献   

15.
去年以来,一些贪官和有劣迹的官员,在网络监督下,原形毕露,纷纷落马.网络监督像一把利剑,高悬在虚拟世界之中,闪动着寒光,随时不知从何处伸出,刺向贪官,刺向劣迹斑斑的官员.因此,网络监督既令贪官胆寒,又让百姓称快,实在不失为一种使吏清官廉的举措.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通信史上30年来唯一被中纪委定性为个人严重违纪的副部级官员,张春江的落马,撕开了"垄断"色彩浓厚的电信行业的隐秘一角。  相似文献   

17.
始于去年秋天的足坛“反腐”,已经让众多足球官员相继落马。南勇、谢亚龙的“进去”,让很多人开始期待,也许中国足球的分水岭将要到来?  相似文献   

18.
在被“双规”近4个月之后,商务部条法司原巡视员郭京毅12月5日被正式批捕,进入司法程序,因此成为商务部自2003年设立以来,落马的最高级别官员。  相似文献   

19.
据权威人士估算,近10年省部级高官每年落马的数字在16~l7名之间。另据反腐专家透露,2003年查处的官员已经超过20名,是改革开放以来查处力度最大的一年。  相似文献   

20.
天津市一位领导曾对公众说过这样一句话:“天津有腐败现象,但是没有腐败官员。”李宝金的落马打破了这一断言。6月12日,天津市政法委副书记、天津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李宝金,因涉嫌经济问题被中纪委宣布“双规”。[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