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和自己说话     
谢胜瑜 《知识窗》2013,(15):8-9
有多少人想过要和自己说说话? 我在广州工作时.有幸在一位我非常尊敬的长辈手下谋生.她官至厅级,又是一个干实事的人.事情一年四季也忙不完.但是每一年的清明节前夜。她都闭门不出,给她逝去的父亲写一封长信.回忆她这一年来的所作所为,包括吃过的苦头、得到的褒奖、受过的责怨。当然.也少不了向父亲倾诉自己对世事的不满和来年的打算……这样的信.她父亲逝去了十几年.她一直写了十几年.从没间断。  相似文献   

2.
父子之战     
《科技风》2008,(18)
我和父亲的战争一打就是十几年. 战争的初级阶段写满了我的屈辱.那时,我像一只小鸡被他那双练过举重的、长满肌肉疙瘩的胳膊架起来,被打的呼天喊地.父亲打我的英雄事迹在我们那条街可以说闻之者色变,晚上隔好几栋楼也能听见我的哭喊声,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上饶集中营搬过来了.  相似文献   

3.
正一天,纽约的一条街道边莫名出现了一块显眼的黑板,上面用红色粉笔写着这样一句话:写下你最后悔的一件事。这块黑板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他们开始驻足停留,有的窃窃私语,有的含笑拍照,只是没有人在上面留言。终于一位小姑娘忍不住了,她走上前拿起粉笔写道:"我没有继续追寻对艺术的热情。"受她感染,人们纷纷上前写下自己最后悔的事。有的写"没有拿下MBA学位",有的写"没有对心爱的人说出‘我爱你’",还有的写"没有在父亲离世前拥抱过他"……不一会儿,黑板已经被填得满满  相似文献   

4.
社科文摘     
父亲节的来历父亲节是由美国的约翰·布鲁斯·多德夫人倡议成立的。多德夫人早年丧母,她有5个弟弟,姐弟6人的生活负担全落到了父亲身上。父亲每天起早贪黑,无微不至地关心着孩子们的成长,自己则过着节衣缩食的节俭日子。多德长大以后,认为做父亲的也应该像母亲们那样,有一个让全社会向他们表示敬意的节日。于是,她给华盛顿州政府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建议以她父亲的生日即每年的6月5日作为父亲节。州政府采纳了这一建议,但把节期改在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1972年,父亲节正式成为美国全国性节日。我国常用汉字有多少教育部、国家语委首次…  相似文献   

5.
正贝丽·塞勒斯就要过21岁生日了,但这几天,她的心里越来越忐忑:自己还会收到父亲送的鲜花吗?贝丽16岁时,父亲被查出患了胰腺癌,半年后就去世了。她常常在梦中梦见父亲,就像小时候那样,有时父亲拉着她的小手,在海边沙滩上奔跑嬉戏,有时又把她举上肩头,眺望远方的落日和船影。父亲去世那年,尽管母亲提前订制了生日蛋糕,但一想到父亲不能再陪自己过生日,贝丽就忍不住偷偷落泪。没想到第二天贝丽出门上学时,发现门口放着一束花和一张卡  相似文献   

6.
我成为父亲后.对于孩子奉行的是只做不说.换句话说:闭上嘴.抬起腿,走自己的人生路,演示给孩子看.作为父亲.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身教。儿子郑亚旗2岁时.我开始一个人写《童话大王》月刊。我之所以能二个人坚持写一本月刊几十年.很大程度是为了演示给儿子看:父亲靠一支笔,让家庭丰衣足食。  相似文献   

7.
鲨唇上的爱     
雨葭要离开家去上海读书了.对于雨葭来说,家已经没有什么让她留恋的了,几年前,母亲离开人世,本来她认为会和父亲相依为命,可是在去年,父亲带回一个比他自己年轻得多的阿姨,又组建了一个家庭.虽然阿姨处处呵护着雨葭,但她并不领情,总是横挑鼻子竖挑眼.有几次,父亲忍无可忍,举起手来,雨葭就把妈妈的肖像抱在怀里,头一抬:"你打啊,你打吧!"父亲悻悻地缩回了手,看着雨葭叹了一口气作罢.雨葭有时候也觉得自己有点残忍,可她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相似文献   

8.
戴维指着自己手上、脸上的伤疤,对法拉第说:"牛顿说过:‘科学是个很厉害的女主人,对于为她献身的人,只给予很少的报酬。’她不仅吝啬,有时候还很凶狠呢。你看,我为她效劳十几年,她给我的就是这样的奖赏。"法拉第坚定地说:"我不怕这个!"戴维又说":这里工资很低,或许还不如你当订书匠挣的钱多呢!"法拉第回答说":钱多少我不在乎,只要有饭吃就行。"戴维追问一句":你将来不会后悔?"法拉第坚定地说":我决不后悔!"就这样,法拉第踏进了科学的殿堂。  相似文献   

9.
父爱无声     
自我记事起,父亲就很少说话.他每天从地里干完活,拖着一条瘸腿回到家,便坐在板凳上抽烟,烟味儿很呛人.他几乎没有抱过我,那张脸总让我想起下暴雨时的阴云.夜夜我都在呛人的烟雾中睡去,去编织自己有个高大威武会笑的父亲梦,可是第二天醒来,一切依旧让人失望.  相似文献   

10.
简易秋千     
凡菊 《知识窗》2011,(10):44-45
2005年高考分数线下来之后,我第一次知道了宋雨欣这个名字。那一年我超过了二本线十几分,是父亲单位大院里考得最好的一个了。可是因为新搬来的宋家,和宋家那个在北方某所名校上大一的宋雨欣,我的成绩被父亲一笔抹杀:“再复读一年,明年考个和宋雨欣一样好的学校,也给你老爸我长长脸。”  相似文献   

11.
去了岳西明堂山,我才知道自己是多么喜欢安静. 一个人,几本书,一盏茶,周遭有鸟鸣.读进去,走进时光的肌理,淡忘了岁月,消磨了自我.兴味至,登山采蕨;兴味弭,温泉濯足.关掉手机,打开思路,写几段话,临摹两幅字,于我,这是最好的时代. ·一位诗人朋友写过这样的句子:"在俗世里摸爬滚打久了,我是个罪孽深重的人."  相似文献   

12.
“别写我,要写就写咱们大正表面新技术公司吧!”当我前两次见到喻尊璞总经理时,她就说了这么一句话.看得出,她是个淡于名利的人.这些年,高校校办企业办得热热闹闹,自然也出了不少大有声名的当家人,而“大正”老总喻尊璞却不改常态,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据说,有一家企业以酬金20万元的高薪聘请她,被婉言回绝.又有人以威胁的手段逼她出山,她更是一笑置之.  相似文献   

13.
正我到一个朋友家里,看见他书房的架子上摆着十几册精装的日记本,顿时肃然起敬,我一向敬佩那些有毅力和恒心写日记的人,于是赞美朋友说:"没想到你写了这么多的日记呀!"朋友害羞地笑着说:"没有一本写了超过七天的!"他告诉我,自己在年少时读了一些伟人传记,发现许多伟人都有写日记的习惯,他便在心里想:虽然不一定能成为伟人,也要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因此买了  相似文献   

14.
王亚平出生于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张格庄镇张格庄村,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小学时,王亚平就争强好胜,无论什么事都要争第一.有一次,她背着书包哭着回到了家里.父亲见她眼睛都哭红了,问谁欺负她了.谁知,父亲越问,她哭得越厉害;她哭得越厉害,父亲越担心.最后,父亲终于弄清楚了她哭鼻子的原因:原来,她考试只得了第二名,而不是第一名.父亲一听,大声说:"想得第一,你就努力,光哭鼻子有啥子用呀!"父亲这么一说,王亚平马上就停止了哭泣.她擦干眼泪,对父亲说:"我要拼,我要得第一!"果然,期终考试,王亚平真的考了班级第一.  相似文献   

15.
孙犁的快乐     
1979年,22岁的铁凝从插队的乡村回到城市,在一家杂志社做小说编辑,业余也写小说.一次,铁凝有事去天津,临行前作家韩映山叮咛她带封信给孙犁先生.铁凝有些为难,因为她听人说起过,孙犁的房间高大幽暗,人很严厉,少言寡语,连他养的鸟在笼子里都不敢乱叫.韩映山看出了铁凝的为难,指着他家镜框里孙犁的照片说:"孙犁同志……你一见面就知道了."  相似文献   

16.
纸做的女孩     
我遇到一个女孩,一个纸做的女孩,浑身洁白明净.我们攀谈起来,她很健谈,我非常喜欢她.她是一个贪婪的读者,每天要读五张报纸.她说,如果我能留个电话号码,她回头会给我打电话的.然后她背过身去,微微弯下腰.写在我的背上吧,她说.我开始在她的背上写下我的名字和电话号码,这时,我才发现她的背上已经写满了人名、电话号码和杂七乱八的私人信息.  相似文献   

17.
陈光岳 《知识窗》2004,(2):54-55
"赚钱不容易,花钱却如流水一般去得飞快."妻子不止一次在我面前埋怨过.她是中学的英语教师,工资虽然不是很高,但加上福利、补课费什么的,每月也有1500~1600元;而我是一名记者,工资也不高,但业余写些稿子,月收入少说也有3000元.  相似文献   

18.
逃离父亲     
我曾一次次地想过逃离父亲。逃离父亲,是我自小以来的梦想。 一父亲是一个传统的男人,同时又是一个专制的君主。父亲不苟言笑,印象中他似乎未曾笑过,特别是在我母亲死后,更是常常阴着脸。父亲不会讲话,但’他训话时声音的分贝高得雷人;父亲也不擅长讲理,可他的意志对于我们家庭来说是圣旨,至高无上。  相似文献   

19.
《科学生活》2011,(2):56-60
有个孩子在网上发了这样一个帖子: 我今年14岁,想开始培养自己的理财能力。但是我家里不给零花钱的,我自己没有储蓄,压岁钱也都被妈妈保管着,我和她商量过,她也同意暑假的时候拿出一部分让我自己实践。那么,我应当怎样学习理财呢?  相似文献   

20.
正台湾著名剧作家、导演李国修在年少时,曾对自己的父亲——台湾唯一会做京剧戏靴的人抱怨过这样一句:做鞋做了一辈子,也没见你发财。没想到,李国修话音刚落就遭父亲痛骂:"你爸爸我从16岁开始做学徒,就靠着这一双手,你们五个小孩长到今天,哪一个少吃一顿饭,少穿一件衣裳?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算功德圆满。"没想到,"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算功德圆满"这句话,成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