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前第三次世界反帝、反殖、反霸斗争日益发展的形势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九届大会于一九七六年十月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首次在非洲大陆召开,标志着非洲和所有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事务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许多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代表在会上谴责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在教育、科学和文化方面对第三世界国家的侵略和渗透,强调自力更生发展民族文化和教育。莫桑比克代表谴责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对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各国人民进行的最粗暴的文化侵略。西南非洲人民组织代表、对外关系副书记希赫波在会上指出,在殖民主义和种族歧视的桎梏下,“我们决不可能对适合于纳米比亚人民利益的教育制度作出充分的自决”。  相似文献   

2.
列宁指出:“‘世界霸权’是帝国主义政策的內容。”今天,苏修社会帝国主义完全繼承了老沙皇的衣鉢,以更大的野心,对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大搞控制、干涉、侵略、顛覆活动,加紧同美帝爭夺世界霸权,妄图建立横跨欧、亚、非、拉的苏修帝国。为了达到霸权主义的目的,苏修社会帝国主义配合着它在政治、經济上对亚非拉国家的侵略活动,对第三世界各国也疯狂地进行文化教育渗透。苏修大肆宣揚他們对第三世界进行的“大公无私的文化援助”,吹噓它的“援助方針是传授文化革命經驗,是造就高度熟練的民族干部,以便帮助亚非拉人民消除它們对帝国主义的依賴”。事实完全戮穿了它的无耻謊言。亚非拉国家,长期遭受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剝削。它們取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但都还面临着肃清殖民主义残余势力、发展民族經济和民族文化教育,巩固民族独立的历史任务。真正的大公无私的文化援助,应該是服务于这  相似文献   

3.
苏修社会帝国主义在政治、经济上对亚非拉国家侵略的同时,也疯狂地进行文化教育渗透,妄图把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纳入苏修全球战略的轨道,加紧同美帝争夺世界霸权。苏修以“教育援助”“技术合作”为名,对蒙古人民共和国大肆渗透和掠夺,突出地暴露了它侵略扩张的野心。苏修派遣大批“教育家”前往乌兰巴托,直接控制了蒙古的各大专院校、研究机构,甚至侵入蒙古的许多中学。他们亲自指挥制定教学计划和大纲,编写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垄断了蒙古的教育大权,全盘搬用苏联修正主义教育体系,使蒙古的教育“全盘俄化”。蒙古教育界的某头面人物,在吹捧苏修的所谓“援助”时也公开承认,苏修的教育“不论过去和现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大事     
美国侵略者的战争阴谋活动是欺骗不了各国人民的美国在曼谷召集的马尼拉条约组织的成员国家会议,已在二月二十五日结束。曼谷会议的结果暴露了美国企图进一步破坏日内瓦协议、扩大侵略集团和加紧干涉亚洲各国内政、奴役亚洲人民的重大阴谋。会议发表的公报表明:一、曼谷会议决定要成立一个所谓“反颠覆活动”组织,加紧镇压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和各国人民的和平民主运动。二、马尼拉条约各国的军事代表将组成一个军事顾问机构,准备执行马尼拉条约的“军事方面的计划”。三、曼谷会议再次表示“决心支持”柬埔寨、老挝和南越,并且希望马尼拉条约各国政府对它们提供进一步的“援助”,也就是进一步干涉三国的内政。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大事     
全世界人民将进一步为反对原子战争而加紧斗争在世界和平理事会常务委员会发表了“告全世界人民书”以来的短短几个月中,反对使用原子武器的签名运动,迅速地在四十多个国家中热烈地展开了。不论是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或者是在资本主义国家或殖民地国家中,不同种族、不同性别、不同信仰的亿万爱好和平的人民在“告全世界人民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表示他们对于原子战争计划的愤怒抗议。现在,“禁止原子武器”不仅已经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呼声,而且也是许多国家重要政治领袖表示的愿望。各国人民并把这一运动同反对帝国主义当前的战争阴谋和侵略行动的斗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反对原子战争的运动发展得更广泛、更深入、也更为强大有力了。  相似文献   

6.
日本在中国的台湾、“关东州”、“满洲国”与汪伪政权辖地所施殖民教育不同。其主要原因:一是被侵略各地理环境、化基础和抵制力量不同;二是其制订各殖民教育政策的时间、形势不同。日本侵略对四地殖民教育虽各有具体措施,但最终都要归到服务其侵略目的上,这一根本点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7.
一、疯狂推行法西斯军国主义教育,妄图把青少年变成苏修对外扩张和争霸世界的侵略工具近几年来,特別是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和侵犯我国領土珍宝島之后,苏修社会帝国主义为了适应其对內加紧鎮压人民,对外侵略扩张,爭霸世界的反革命需要,狂热地鼓吹所謂“軍事爱国主义”,打着“保卫祖国”、“保卫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旗号,煽动民族沙文主义情緒,加紧推行法西斯軍国主义教育。早在一九六七年十月十二日,他們就頒布了所謂“普及兵役法令”,規定在普通中学(九年級开始)、中等专业学校以及各种职业学校里,必須对青少年进行初等軍事訓練。在各企业、机关、单位和集体农庄也必須設立軍事“訓練站”,对青少年进行同样的軍事訓  相似文献   

8.
在阶级社会里,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总是为一定阶级的政治路线服务的。苏修的教育是由苏修社会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决定,同时又为苏修社会帝国主义政治、经济服务的。今日的苏修教育已成为苏修社会帝国主义对外推行霸权主义,对内实行法西斯专政的工具。为了同美帝争夺世界霸权进行军备竞赛,苏修竭力叫嚷要把“争取科学技术优势”作为高等教育的“战略方针”,宣称高等教育是“两种世界体系竞赛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军事上的潜力“最终取决于高等教育”。为了控制和奴役其“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成员国,苏修竭力鼓吹“社会主义国家高等教育一体化”、“教育分工”论,苏联是留苏学生的“第二祖国”。为加紧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化教育渗透,苏修声称他们的文化是关系“各国人民命运和人类前途”的“全人类的文化”,苏联是为第三世界培养干部的“最大的中心”等等,这都充分暴露了苏修社会帝国主义妄图称霸世界的野心。在国内,苏修利用教育这个阵地大力向青年灌输社会帝国主义和社会法西斯主义思想,鼓吹以社会帝国主义头子勃列日涅夫的言论作为“从事一切教学活动的指南”,叫嚣让苏修“党的声音响彻课堂”,“从思想上保证贯彻执行苏共纲领”,同时在学校中建立了一套法西斯政治工作制度,以保证强制推行他们的反动政治路线和教育路线,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法西斯控制。为了奴役和压迫苏联非俄罗斯民族,他们大力推行大俄罗斯沙文主义的民族政策,千方百计地消灭非俄罗斯民族的文化和语言。为了扩军备战,他们把学校变成大兵营,疯狂地推行教育军事化,强迫学生接受军国主义教育。苏修为了掩盖他们的教育为社会帝国主义政治服务的本质,还鼓吹什么苏联教育的“民主性”、“全民性”和“人道主义”精神等等,这正如列宁所指出的,“教育‘脱离政治’,教育‘不问政治’,都是资产阶级的伪善的说法”,其目的是为了欺骗群众。  相似文献   

9.
近现代史教育、国情教育主要靠历史、地理两个学科落实。要利用历史、地理的事实,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特别是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略、剥削给第三世界人民造成灾难、贫困的事实可以多讲点。语文学科也要利用正面的、反面的典型事件、典型人物,教育学生,以情动人,感染学生。思想政治课要利用这些事实,加上现实的材  相似文献   

10.
论现代教育的安全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的历史时期,现代教育与国家安全关系十分密切。国家安全的新含义已超出了过去国家疆域(领土、领空、领海)不受侵犯的范围,还包括政治、经济、科技、信息等不受侵害。现代教育则通过提供知识人才保证,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的安全与发展,从而促进国家安全与发展。尤其是加入WTO后,一些西方国家会千方百计地输出其文化、政治、价值观等,加紧西化、分化步伐,争夺我青少年教育这块阵地。教育在抵御和防止“入世”后的思想、道德冲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要从国家安全的高度去认识并进行教育的一系列改革,要增强教育的国家意识,要增加教育的投入,要加紧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11.
军国主义教育,是日本近代教育制度的痛疽。利用教科书歪曲历史,美化日本军国主义,掩盖侵略,把“国家意志”强行灌输给学生,是近代日本教育的一贯方略。战后,屡屡发生的教科书问题,其源盖出于此。这不仅伤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感情,也毒害了日本的学生。日本国内也曾有人呼吁:“教育应该为了后代人,而决不能为企图复旧的老一代人的意愿服务!”  相似文献   

12.
五十年前,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之际,国民党政府却高喊什么“先安内、后攘外”和“睦邻邦交”,继续实行对内镇压,对外屈服的退让政策,失败主义”的空气笼罩着华北,就在这国家民族处于危亡的关头,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一二·九”运动。它唤醒了人民大众,挽回了民族自尊心,鼓舞着人们的斗志。以“一二·九”运动为起点,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救国运动的新高潮。  相似文献   

13.
在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帝国主义国家加紧对拉丁美洲的侵略”一目中,讲到了美国提出的“泛美主义”这一口号。这是高中历史教材中出现的一个新概念。那么,何谓“泛美主义”呢?它又是怎样产生和演变的呢?  相似文献   

14.
帝国主义对华的教育侵略与教会学校的二重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列强在对近代中国进行疯狂的政治、经济侵略的同时,也加紧了对华的文化教育侵略。教会学校正是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教会学校旨在从精神上奴役中国人民使整个中国彻底地基督化。然而教会学校在另一方面也对中国教育的近代化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学校中,有一批——不在少数吧,基础不怎么好,师资,生源,都难如人意,人们戏称其为“第三世界”学校,这些学校的老师、领导,也兀自承诺,以“第三世界”自许。然而,这些学校中人的心态是很不相同的,有的气馁,有的怨艾,有的无所谓,有的却不服气,认真地向前赶!这里向大家介绍的“北海”,就是不服气,认真向前赶的一例。他们的豪言是:“第三世界怎么啦?不同样可以争一流嘛?”好,我们要的就是这样的精神状态,这样的风格!我们常说,一流城市需要一流教育,这“一流”,不只指为数甚少的第一、第二“世界”学校,也包括“第三世界”的广大学校在内。“第三世界”的学校要有志气和雄心,千方百计地把自己的学校办好。值此教师节十周年之际,我们谨向广大教师、学校领导致以节日的崇高敬礼,并祝愿大家在今后取得更大成绩。  相似文献   

16.
从20世纪初至40年代中叶,日本在加紧侵略中国的进程中,就在中国东北策划并实施了长达20年之久的移民侵略,这是日本实现“大陆政策”的一个重要步骤,移民成为日本侵略中国的仅次于战争的重要方式。本文主要从其动因、进程、侵略特点和危害方面着手分析。  相似文献   

17.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日本侵略伴随着对中国的武力侵略,每占领一地,便疯狂地对教进行摧残与掠夺。其侵略程度随着其在华殖民地的不断扩大而不断扩展和强化。日本侵略进行的教侵略是其侵略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军事占领、民族压迫、经济掠夺相比,这种行径更狡猾、更毒辣、更隐蔽,后果也更严重。其根本目的在于泯灭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妄图使中国永远不能独立,永远沦为日本侵略的殖民地。值此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要通过揭示日本侵略侵华罪证及险恶用心,使其痛认前非,断绝覆辙,以利于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18.
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殖民教育是伴随着军事侵略、政治统治而产生和进行的 ,是其整个侵略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教育侵略与军事占领、民族压迫、经济掠夺相比 ,更狡猾、更毒辣、更隐蔽 ,后果也更严重。日本侵略中国期间在占领地所实行的教育 ,是日本侵略者强加于中国人民的 ,必然受到中国人民各种各样的抵制。这段教育既是近代教育史的一个重要专题 ,也是日本殖民教育史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英籍德国经济学家舒马赫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症结在于农村问题和使农村生活活跃起来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对全体人民的教育、组织和训练;对发展中国家的农民进行教育能使他们自力更生和独立自主;教育过程的渐进性决定了农村发展的渐进性;教育是第三世界农村发展最重要的资源,那里农村发展问题的解决必须仰赖于人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只有农民的文化水平提高了,他们的谋生能力才会提高,他们的精神状态才会振作,第三世界的农村生活才会活跃起来;只有能培养"完整的人"的教育,才能真正促进第三世界国家农村的发展,而这样的人必须要有责任意识,要承担为人民服务的义务。舒马赫的发展中国家农村教育和发展理论,从一个新的视角为我们提供了审视农村教育和农村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为夺取更多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资本输出场所和殖民地,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侵略。这一时期,帝国主义的侵华策略发生了改变。由“各自侵华”到“共同侵华”再到“分而治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