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日语学习者对于日语的学习,能够为中日之间提高交流做出相应的贡献,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相对有了明显的改善。日本是一个经济崛起速度较快的国家,日本较多的技术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我国日语学习者的会话研究的意义就颇为重要。本文从当前我国日语学习者的会话特征出发,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当前我国日语学习者会话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刘改 《科教文汇》2010,(8):153-153,157
知识经济时代,网络作为信息传播和自主学习的媒介已日益为人们所认识、接受、重视和利用。对日语学习者来说,网络也是最快捷的语言学习方式。和中国网站一样,日本各大网站也都有自身的侧重点。熟知日本网站及其实用板块无疑会给日语学习者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探索分析以下若干日本热门网站,希望能给日语学习者提供一些微薄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隋诗霖 《百科知识》2023,(9):76-77+84
<正>以往各国日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仅限于赴日留学或赴日企业就职等,而现今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开始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尤其在大学中,学习日语的人数不断增加。根据国际交流基金的调查,高等教育机构日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为就业的约有60%,留学的约有40%,而对日本文化知识感兴趣的约有80%。对日本文化的关心,与对日语本身有兴趣(约40%)、对日本政治经济社会感兴趣(约40%)、对日本科学技术感兴趣(约20%)相比,所占比例突出。也就是说,在今后的大学日语教育中,不仅要以就业、留学、考级等为实际目的,介绍日本文化的教材和多种模式的教学方法也变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武月梅 《内江科技》2009,30(5):184-184
中日文化交流历史悠久,日本在文化方面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有消极的干扰作用。这些干扰作用主要表现在学习者完全以汉语的思维来表达日语,导致助词的误用或者是多用;或者出现主语和谓语不匹配;或者学习者完全不考虑日语语法规则,按照汉语的说法,将日语生硬地组织起来。本文主要以汉语和日语中定语表现形式的异同来说明汉语对日语学习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张丰华 《知识窗》2013,(24):33-33
据日本共同通讯社2013年7月8日报道,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在8日发表了关于除日本以外的国家学习日语人群的调查结果。与2009年调查的结果相比,中国的学习者人数达到约105万人,首次成为学习日语人数最多的国家,尤其以“对漫画和动画片感兴趣”“为了将来找工作”为由学习日语的人居多。目前,在全国2700所左右的高校中,开设日语专业的高校有300所左右,在校日语专业学生有近50万人。  相似文献   

6.
中国日语学习者由于受母语的影响,在日语学习中即便掌握了大量的语法、词汇和句型,在实际表达中往往出现不符合日本人表达习惯的句子。本论文通过整理及搜集中国学生在日常交流中出现的中国式日语表达的分析进而对中国式日语表达的类型进行总结,剖析其误用的原因,以期提高中国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达到和日本人顺畅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21世纪以来,全球化、信息化、数字化社会的日益发展引发了外语教学方法的变革,尤其是手机、平板等智能移动终端的迅猛发展,为外语学习者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模式和学习资源.对于非专业日语学习者来说,虽然每周日语授课课时数有限,但是各种APP软件提供的学习资源能跨越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学生课后了解日本文化、学习日语知识的不二选择.作为日语教师,应切实了解并认真思考APP软件在日语学习中所起的作用,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本文拟通过分析各种日语学习APP的特征,探讨将其引入大学二外日语教学的可能性,为大学二外日语教改提供多元视角.  相似文献   

8.
洪艳荣  陈莹 《内江科技》2010,31(7):54-54,66
随着中日两国交流的频繁,日语学习者越来越多。针对目前高校二外日语的教学现状,提出了重视基础阶段的学习,培养学生兴趣;适当制造课堂紧张气氛,提高学习效率;加强听说训练,提高口语能力;让学生了解日本文化,帮助理解语言的改革方法。教学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日语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9.
周丽 《科教文汇》2011,(8):165-165
合作学习就是团队化学习,让学生通过组建优势互补、相互督促的学习团队,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最后达到提高他们学习成绩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开展日语合作学习是日语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文就合作学习在日语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10.
在某种程度上汉语和日语是同文的语言,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可以较容易学习日语,但常常受母语干扰而不能很好地掌握日语,既有"同文的便利"又有"同文的诅咒",尽可能摆脱"诅咒"是日语学习者的目标之一。为帮助日语学习者更好地掌握日语,以汉语的"意外"和日语的「意外」为研究对象进行考察。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CCL语料库和日本国立国语研究所书面语均衡语料库各抽取500个例句,以例句为基础,从词性、意义、句法功能、搭配关系、感情色彩方面考察其异同。  相似文献   

11.
茹辉  吴江 《科教文汇》2014,(2):138-140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但是,现实的外语教学通常将外语看作一门学问,注重知识的学习,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实际应用能力方面相对薄弱。2010年日本国际交流基金公布了《JF日本语教育Standard2010》,为全球日语教育、学习、评估提供了一个新的准则。其中,作为日语技能划分标准的“Can-do模式”为目语学习者提高实际运用能力提供了一个新颖的途径。本文围绕JF日语教育标准和“Can-d0模式”的理念.结合笔者在综合日语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阐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意女.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日本人在最初创造自已的文字时,从中国借用了大量的汉字与汉语词汇,至今为止,已经完全融入到日语当中,成为日语词汇一部分,不再作为外来语对待。而最近在日本极为流行,并在日常生活中占有相当比重的外来语词汇,主要指从欧美国家引入的词语。作为一名从事日语教学的教师,所教的学生中几乎有2/3以上的同学不能正确识记外来语的读法与写法。这些学生都是英语专业的,而日语中外来语有80%是来自英语。这对于学生本应是有利的条件,然而,不管学生的英语程度如何,对他们来说识记外来语就是复杂与困难的代名词。试对外来语进行分析,希望对日语学习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该文通过对大学在籍的中国人日语学习者进行语音实验,旨在探明中国人日语学习者对日语语音中感情的理解程度,并探究与日语母语者之间的理解程度差异。语音实验数据显示,不止外语学习时间是感情语音的辨认率的影响要素,刺激语句的字意也是值得探讨的因素之一。此外该研究利用语音分析软件,重点探讨了“喜悦”“愤怒”这两种感情中,辨认率最高的刺激语音的语音韵律特征。  相似文献   

14.
日语的学习通过利用互联网平台以及信息技术,从而丰富日语教学的内容资源,此种教学形式逐渐被广泛的应用于现如今的日语教学中。那么日语网络资源教学形式具备了怎样的特点以及表现形式,对日语学习者的促进作用何以体现。本文基于此,针对其中内容进行分析,了解日语网络资源所表现的方式及特点,从而促进日语学习者的学习成效。  相似文献   

15.
该文通过对大学在籍的中国人日语学习者进行语音实验,旨在探明中国人日语学习者对日语语音中感情的理解程度,并探究与日语母语者之间的理解程度差异。语音实验数据显示,不止外语学习时间是感情语音的辨认率的影响要素,刺激语句的字意也是值得探讨的因素之一。此外该研究利用语音分析软件,重点探讨了"喜悦""愤怒"这两种感情中,辨认率最高的刺激语音的语音韵律特征。  相似文献   

16.
美化语顾名思义就是指令人听上去很优美很文雅的一些表达方式。日语中的「おN」「/ごN」这一结构正是属于美化语这一范畴。但「おN」「/ごN」在日语中使用频率之高,令许多学习者无从下手,"到底什么样的名词之前才可以加这两个接头词?"这一疑问一直困扰着日语学习者。主要利用语料库的大量数据和词例对「おN」「/ごN」这一构成作以简单的整理和统计,期望对学习者的日语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蔡桂兰 《中国科技纵横》2011,(15):308-308,310
敬语是日本人待人接物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着日本人特有的等级、内外的观念。为提高日语学习者正确理解与掌握商务活动中的敬语的使用方法,对商务交际中常用敬语的各种表达方式进行剖析,通过对敬语句的系统研究,得出了敬语是一种在对话的双方之间保持“车距”的艺术性语言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邓圆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6):264-264,117
从分析日语学习者学习心理的角度,阐述当代日语教学中如何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原则,提高学习者学习能力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9.
池卓蓓 《科教文汇》2013,(16):142-143
众所周知,日本人爱猫,对猫有一种特殊的情结。猫在日本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可以说它在日本人的生活中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关于猫的谚语也是无处不在。在日语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恰到好处地运用日语谚语,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日本人爱猫,对猫有一种特殊的情结。猫在日本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可以说它在日本人的生活中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关于猫的谚语也是无处不在。在日语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恰到好处地运用日语谚语,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