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结合《左传》之学在六朝时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庾信的作品,对庾信与《左传》的关系及其意义加以疏理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史记》的创作受到《左传》的影响,《史记》的很多材料来源于《左传》,这在学术界已成定论。笔者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归纳法,将《史记》采用《左传》之材料分为以下几类:《史记》对《左传》的材料剪辑摘要;《史记》对《左传》的材料归纳综合;基本引用《左传》原文或采用《左传》原意;《史记》在采用《左传》材料时,适当增加了文字以体现作者意图;《史记》与《左传》主要内容一致,但在细节上存在差异;《史记》中某些用词义项或某些说法可从《左传》中找到出处、原由。  相似文献   

3.
唐代初期《五经正义》的问世使经学得到空前统一,而奉敕编纂《五经正义》的孔颖达于“三传”中独选《左传》以释《春秋》、并屡屡强经就传之举,使《左传》在《春秋》经传中的地位呈独尊之势,“遗经存传”之风盛行。但“安史之乱”后,以啖助、赵匡等为代表的“新春秋学”派却独尊《春秋》,对《左传》进行了诸多质疑和贬抑。而啖、赵此举已不仅仅是纯粹的学术探讨,更是为了实现其政治理想的必需之举,体现出了一片拳拳救世之心。  相似文献   

4.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大规模的叙事作品,被誉为先秦散文“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战争是《左传》的主要内容,考察《左传》的战争叙事,其方式主要有全知叙事和限知叙事两种,这些叙事方法的运用对后世叙事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古文观止》中《左传》选文及评点建立在《古文析义》基础上,《左传》评点里程碑之作《左绣》也从人物评点、辞令评点、文法评点等方面继承《古文析义》。综观清前期《左传》评点,《读书堂古文晨书》《正谊堂古文汇编》《古文析观详解》等都可见对《古文析义》的借鉴,其时众多坊刻本也反映出对林云铭《左传》评点的广泛引用。林云铭《古文析义》可谓清前期《左传》评点奠基之作。  相似文献   

6.
杜预第一次建立了《左传》的经解系统。清儒集众矢于杜预对《左传》义理的阐发,并逐渐升级为对杜预的人身攻击。清儒用后世之价值判断评判《左传》义理的是非,并让杜预及杜注(杜预《春秋经传集解》),承担了《左传》义理之"谬"。直到晚清,学者方能正确对待《左传》的义理及杜预的义理阐释。  相似文献   

7.
作为集南北朝文学之大成的诗人,庾信对于《左传》的文学接受绝非出于偶然.在特殊的文学环境影响下,庾信精熟于《左传》的文化背景,使得其以史笔入诗文,将自己的乡关之思融入了具体文学创作中.在诗人与侍臣双重人格的文化心理影响下,庾信对《左传》典故的运用,有着个人鲜明的文化意识.此外,使事用典的文学风气,也是庾信主动接受《左传》的动机之一.只不过特殊的人生经历,使其用典更富现实感和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8.
刘书芳 《现代语文》2008,(12):42-42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一般认为,《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孔子的《春秋》而作,它们合称“春秋三传”。《左传》以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春秋》和《左传》原本各自成书,到晋代杜预作《春秋经传集解》,始把两书合在一起。尽管《左传》在描写和评论中带有左丘明自己的褒贬和爱憎,但正如孔子在《论语·公冶长》中所说,“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也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两人在评判事理上有着相似的标准。因此,《左传》中对人物、事件的评判必然体现孔子儒家思想的特点,《烛之武退秦师》就是鲜明一例。  相似文献   

9.
《左传》中的"诗以言志",指西周至春秋时士大夫在朝聘、盟会、享燕、祭祀等场合中,常常或歌《诗》、或赋《诗》、或诵《诗》、或引《诗》言志,微言相感。考诸《左传》《国语》中所载的歌《诗》事例及二书中所载的音乐理论,歌《诗》艺术有三个方面的审美效果:"美其声";"‘礼’化了的诗的乐章之义";"听音而知治乱,观乐而晓盛衰"。  相似文献   

10.
虽然《左传》叙事的文学性与历史真实性是一种彼此互构的关系,对于《左传》成书有至为重要的作用,但《左传》的这种文学性对历史真实性的消解,使《左传》叙事游离于文学与历史真实之间,使得《左传》虽有史之用,而非史之体,使得《左传》既不属于纯粹的文学著作,也不属于完全意义上的历史著作。  相似文献   

11.
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党根据不同的时代特点提出了不尽相同的党的建设总目标。党的建设总目标的成功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它成功地把一个善于革命的党建设成为一个善于执政的党,实现了党建理论的重大飞跃。从党建总目标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又得到许多深刻的启示,党建理论的创新是实现党建目标的动力,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党是实现党建目标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我国当前基础素描教学中存在着将中国的传统绘画观念生搬硬套到西式素描教学中的现象,而体现出的主要误区有:重技轻艺、重程式轻实证、重感性轻理性、重局部轻整体、重明暗轻形体。  相似文献   

13.
东北抗日联军政治建设内容包括坚持党指挥枪、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建立新型官兵关系等。东北抗日联军政治建设经验对于今天加强党的建设,实现党在新时代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杨振声是国立青岛大学的惟一一任校长,也是国立山东大学的奠基人。作为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杨振声打破门户广揽名家的办学方针,严格整肃不由任便的治校原则,撙节支出添增图书、实验设施的经营政策,为青岛大学的历史涂上了一笔重彩,创造了青岛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凡业绩。杨振声清正廉洁、平等待人、长于肆应的人格魅力,折射出大学校长的伟岸风范。  相似文献   

15.
杨振声是国立青岛大学的惟一一任校长,也是国立山东大学的奠基人。作为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杨振声打破门户广揽名家的办学方针,严格整肃不由任便的治校原则,撙节支出添增图书、实验设施的经营政策,为青岛大学的历史涂上了一笔重彩,创造了青岛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凡业绩。杨振声清正廉洁、平等待人、长于肆应的人格魅力,折射出大学校长的伟岸风范。  相似文献   

1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确立的新世纪头二十年我国人民的伟大奋斗目标.社会稳定是实现这一伟大奋斗目标的前提。为了实现这一奋斗目标,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努力保持和维护好我国的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其文化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指导作用。繁荣中华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弘扬毛泽东文化思想,高度重视文化工作,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文化建设的与时俱进,充分发挥文化知识分子的作用,不断创新,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18.
统一战线是同和异的矛盾统一体。它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我国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通过求同存异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大团结、大联合,完成伟大战略目标的指导思想与战略举措。实践证明,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它都是我们党的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一大法宝。要不断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就必须坚持求同存异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19.
"四个伟大"是对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积极回应,具体表现为:在进行"伟大斗争"中深刻批判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在建设"伟大工程"中时刻警惕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中国共产党的演变企图;在推进"伟大事业"中清醒认识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歪曲;在实现"伟大梦想"中彻底瓦解民主社会主义思潮颠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的。全面深刻揭示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真实面目,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胜利扫清思想障碍,有助于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同时又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在毕生革命征程中,他以极大的豪情和壮志,创作出一篇篇举世闻名的优美诗词,为后人展现出毛泽东思想形成过程的绚丽画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