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苏味道是初唐武后时期的重要诗人,与杜审言、崔融、李峤合称“文章四友”。他位履宰相,是武后时期政坛显要。然而,对于这样一位重要诗人,其生平事迹《唐才子传》中却无记载,一些史书虽有记载,却语焉不详,甚或相互矛盾,本文拟对其生平事迹进行考证,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2.
吕温,中唐时期进步的文学家、政治家和思想家。文学史家对这位“命窄”的中唐人物重视不够,尤其是对其流布后世的文集关注甚少。本文试综括文献,对其有关生平事迹材料做严密的考辨工作,以供知人论世之用。  相似文献   

3.
独孤及是唐代肃、代朝著名的文学家。其文集《毗陵集》对研究中唐历史、政治、经济、文学以至对文献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有必要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其生平事迹和作品系年作进一步的梳理和考辨。  相似文献   

4.
独孤及是唐代肃、代朝著名的文学家。其文集《毗陵集》对研究中唐历史、政治、经济、文学以至对文献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有必要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其生平事迹和作品系年作进一步的梳理和考辨。  相似文献   

5.
张三丰考论     
一代“隐仙”、武当道祖张三丰,因受到明朝诸帝崇仰而屡次召请加封,成为自唐末吕洞宾以来最负盛名的“活神仙”。其生平事迹,传说甚多,幸尚有根可稽,今探史考究,以飨读。  相似文献   

6.
李翱生平仕履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翱,字习之。韩愈的朋友和学生,中唐唯心主义哲学家和散文家。其生平事迹略见于新旧《唐书》本传,但两书叙事都有讹误,新书尤简略。后人对他的生平仕履的叙述,大抵沿袭两《府书》。本文主要以所著《李文公集》(以下简称本集)中有关文章为据,参考其同时人的诗文、传记等,对他的生平事迹加以考证。由于所见李翱事迹不多,故以考证其仕履为主。  相似文献   

7.
张九龄,字子寿,一名博物,世称“张曲江”,唐代开元年间的名相和著名文人,其为政和为文对当时和后来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近年来,学界对张九龄的研究颇为关注,先后产生了一批有特色、有影响的论文和著作,尤其是对张九龄生平事迹和诗文创作的研究,收获颇丰。作为一代名臣的张九龄,其生平事迹虽在许多典籍中都有记载,然亦颇多舛误,即使两唐书本传也不例外,故厘清张九龄的生平事迹和交游轨迹对于研究作为政治家的张九龄的文学创作至关重要。张九龄年谱的编撰始于元代,惜之不存,今存最早之谱为清嘉庆间温汝适所编《张九龄年谱》,因是附录于《曲江…  相似文献   

8.
郑晓龙 《山东教育》2010,(7):102-104
一、师生共同回忆与三首诗相关的杜甫主要生平事迹,明确三点 1.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最后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  相似文献   

9.
一、《安禄山事迹》一书除具有明显的史料价值而外,同时又具有重要的史体价值 《安禄山事迹》三卷,唐姚汝能撰。是书以安禄山生平事迹为主线,并汇聚有关材料,对唐王朝由盛而衰之转折点的安史谋乱事等,作了专题始末记述,被学界公认为研究安史之乱的重要史籍。  相似文献   

10.
墓志是放在墓里刻有死者生平事迹的石头,它既有史料价值,又有文物价值。墓志中常杂有一些赝品。为了保证资料的可靠性,辨别真伪往往是研究中的首要工作。会昌三年的《唐故禅大德演公塔铭》当是一篇伪作。  相似文献   

11.
元顺帝妥欢贴睦尔年幼时曾被贬居桂林,得以较多地接受汉化的教育和南方人环境的影响,为他后来在书画、学、工艺等方面取得较高的成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养成了他较好的化心态。但是,作为元朝的最高统治,妥欢贴睦尔并未因此而改变其剥削阶级的本性,他在执政后期,“怠于政事,荒于游宴”,致使全国政治腐败,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加剧,曾经盛极一时的元帝国终于在元末农民大起义的烈火中覆灭,而他本人也成了元朝的末代皇帝。  相似文献   

12.
李淳风为我国唐代著名科学家,其一生致力于数学,天文、历法等领域的研究,做出了很多贡献。他对“算经十书”的注释工作,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史料研究价值。本文分别记述了他的生平,对“算经十书”的注释,并通过李淳风的注释内容,对他的治学态度、思想和方法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3.
王应麟是南宋时期一位博学贯通、治学严谨的学术大师.他在考据学上不拘泥于一家之言,博采众长,发扬浙东学派务实的学风,使注释更为科学完整;还搜编散佚的古书,开启补志先河;又敢于大胆质疑前人的失误,小心求证,不妄下结论.清代的考据学派吸收了王应麟的考据学理论并将其补充完善、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4.
泰宁卫作为明朝的羁縻卫,一直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方式,经济上依赖明朝,后期逐渐发展多种经营,体现在牧业、农业、手工业、渔业等多方面。明朝无论泰宁卫人众发生什么变化依然以属卫方式对待,提供经济上的扶持,最终造成自己的被动。  相似文献   

15.
王寂为金源一代重臣,又是金代中期的重要作家,其诗、词、文的成就都很可观,被后世称为"大定、明昌文苑之冠"。但《金史》没有为其立传,其生平事迹在金代文献中的记载也较为简略,导致后世对他的研究十分有限。文章结合他本人的诗词文以及相关资料,对其生卒年、宦海浮沉及思想作一考辨。  相似文献   

16.
作为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与史学家,赵吉士一生不但政绩突出,而且在学术上也颇多建树。他编修的《徽州府志》《交城县志》,不仅为地方史研究留下了珍贵的资料,也集中体现了他治学特点,即能著述,务实学,志史乘,多严谨。他严谨务实的学术风格主要源于清代学风由虚导实的转变以及恩师叶又生对其一生的影响。也正是缘于此,他的学术研究得到了当时文人和后世学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17.
吴激是金初由宋入金的重要作家.关于吴激生平,文献记载不多,根据其现存作品和同代留金作家的诗文,可察知部分行迹.吴激虽仕于金朝,却对北宋故土深切怀念,怀昔伤今、借景抒情是其创作的主要内容和常用手法.吴激可谓金代词人之冠,是北宋以来婉约词风的有力继承者,在宋金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一席.  相似文献   

18.
清初统治者沿用了明代的巡按制度。巡按制度对巩固清初政权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安定民生有着积极影响,但少数巡按御史的不忠不法也不可避免地给巡按制度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全面审慎考察巡按制度,利远大于弊,有益于为政治理,然而满汉官僚集团之间的尖锐对立最终导致巡按制度被弃而不用。  相似文献   

19.
目前对于晚清遗老的研究还不为学界所关注,特别是对于晚清遗老陈夔龙的研究更是稀少。利用现有的史料,对于晚清著名遗老陈夔龙,从其生平、得意的宦海生涯以及其思想作一分析,力求还原一个真实的陈夔龙。  相似文献   

20.
突利可汗在内战中战败只身南下归附隋朝 ,隋文帝册封其为启民可汗。在隋朝的大力扶持下 ,突厥启民政权在内蒙古建立。这个政权直辖于隋朝中央政府。隋朝与启民政权保持着密切的宗藩关系和使臣往来。隋炀帝曾先后两次亲自出塞北巡。中原王朝皇帝亲临塞北藩属政权巡视 ,隋炀帝是第一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