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教育》2014,(35)
正陶行知先生在《整个的校长》一文中指出:"国家把整个的学校交给你,要你用整个的心去做整个的校长。"对此,山西省忻州市七一路小学校长张书宸一以贯之地用心去做"整个的校长",致力于打造幸福的教育。做"整个的校长",让师生幸福张书宸校长说:"做‘整个的校长’,就是要让师生幸福。就是要让教师真切感受到‘我工作,我幸福’,在教育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就是要让学生从内心体验到‘我乐学,我会学’,享受学习和成长的快乐。"  相似文献   

2.
北京工业大学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主线,启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战略,即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和入选实施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学校,探索应用型创新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3.
观点     
《留学生》2009,(10):8-8
要加快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不断创新和完善用人机制和人才环境,对引进的人才充分信任、放手使用,努力创造条件让他们留得住、干得好。同时,坚持‘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方针,允许再出去,去‘充电’、去合作,出去后还可再回来。希望更多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或以各种方式为国家繁荣富强服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服务。  相似文献   

4.
"在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之后,东北三省在发展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人才危机’。"东北师大教授、皓月职业学校校长谷峪近日说。据民进吉林省委的一项调查显示:作为老工业基地,东北三省原来的优势在装备制造业;而现在,高技能人才是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直接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的大学教育呼唤素质教育,大学生素质教育不仅关系到"拔尖创新人才"的辈出,还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大量合格人才的涌现,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党把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要求概括为"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诠释了新时期大学人的本质特征,大学生素质教育就是要培育大量"四有"新人并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6.
《神州学人》2012,(11):46-49
中组部等11部委出台"万人计划"10年选万名人才据"人民网"消息,近日,记者获悉,经中央批准,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11个部委最近联合推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简称"国家特支计划",也称"万人计划"),准备用10年时间,面向国内分批次遴选1万名左右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给予特殊支持,加快培养造就一批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坚强支撑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相似文献   

7.
劳亮 《辽宁教育》2010,(1):40-41
宋开杰校长是本溪市迎宾小学富有人格魅力的领军人物。她乐学、善思,文化底蕴深厚,谈吐温文尔雅,具有宽广的视野、开拓的精神,是本溪市青年科技拔尖人才,堪称学者型校长。一进入校长岗位,宋开杰便把自己的思想、智慧、激情和丰厚的专业背景与高远的志向凝结为学校的奋斗目标:让每位学生都能充分发展,让每位教师都能施展才华,让每位家长都能收获希望……  相似文献   

8.
《中国教育》2004,(4):4-9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实施方案》及相关的实施办法.标志着新一轮“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全面正式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的实施.对于推进高等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记者就此采访了教育部有关负责人。  相似文献   

9.
同样一件事情,为什么李校长的管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却陷入僵局,而王校长能四两拨千斤,又好又快地化解了这一僵局呢?首先,在管理方式上,我们可以将王校长的成功归因于他应用了"宜‘疏’不宜‘堵’"这一管理法则。虽  相似文献   

10.
周大平 《教育》2007,(4S):48-48
“格式化”一词,在2006年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期间中方校长使用频率甚高。他们讨论大学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时,几乎都要说到“我们的学生在大学前的教育中已被‘格式化’了,大学面对的只是好奇心被扼杀了的‘成品’”。  相似文献   

11.
根据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和学校建设"树梁计划"的目标引领,东北大学信息学院实施《深化本科教学改革与创新计划——"树梁计划"》,创新并完善"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开创建立"郎世俊"自动化实验班,通过凝练本科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新目标和新模式,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不断提高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积极搭建高校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平台,深入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管理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拔尖计划"从最早被提出到实施已经走过了七个年头,如何评价"拔尖计划"的实施结果,如何站在新的起点让拔尖人才的培养更上一个台阶是所有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对的问题.文章立足南京大学对拔尖学生的培养计划,以物理学院为例对南京大学物理拔尖人才的培养进行了介绍.通过对学生的跟踪研究,发现并总结出"拔尖计划"在培养拔尖人才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的建议.同时,文章从个人、学校、社会三个层面对"拔尖计划"人才的评价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分析,对"拔尖计划"阶段性的总结以及今后"拔尖计划"的实施和改进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正"给校长开出一张‘负面清单’,除了上面列明的不能做的事之外,其余的事情原则上都可以做;给教育行政部门开出一张‘正面清单’,只有上面列明的事情可以做,其余的一律不允许做。"山东省青岛市教育局局长邓云锋说,"教育改革,首先要解除校长的桎梏,让真正有情怀和先进理念的教育家去治理学校、教书育人。"  相似文献   

14.
"拔尖创新人才最大的幸运是什么?是被发现;拔尖创新人才最大的悲哀是什么?是被埋没。因此,发现拔尖创新人才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具备发现的眼光是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素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彭芝的话道出了创新人才选拔及培养的特殊性。对于拥有巨大创新潜能的学生来说,教师需要发现的眼光;而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校应该通过系统的学校教育活动,让学生自主敞现创新活力,而不是被动地等待教师来发现。此时,学生立场上的学校教育活动的整体格局,就成为让雄鹰可以奋飞的坚实平台和无限空间,任凭他们振翅高飞,焕发活力。一、课程体系拓展创新空间在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创新课程体系建设是载体。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一直致力于创新人才的课程体系建设,尽力  相似文献   

15.
《教育》2013,(4):24-25
丁建国,1956年2月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原三门峡市实验中学校长、现任珠海市景山实验学校校长。曾荣获三门峡市科学技术拔尖人才、三门峡市"十佳校长"、河南省特级教师、全国"创新型校长"、全国侨眷先进工作者等称号。丁建国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实验中学当过15年校长。这是一所当地公办重点校。退休后他来到珠海景山实验学校任校长,这是一所民办学校。同样是干校长,前后感受天壤之别。公办校:轻松引进人才丁建国在工作调动中从未遇到过阻  相似文献   

16.
“教育的成败直接取决于教师、校长、教育行政干部和教育科研人员这‘四支队伍’的综合素质。如果说一个教师影响一群学生,一个校长影响一所学校,一个教研员影响一批教师,那么一个教育局长就会影响一个区域的教育发展。多年来,玉溪市把‘四支队伍’建设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大力实施‘人才强教’战略,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与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7.
芦爱军 《中国教师》2010,(12):52-53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校长的素质和思想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济南市明湖中学李荣娟校长的办学思想,是在她十多年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她的办学思想体现在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发展目标、治校策略等诸多方面,而最能集中体现她的办学思想的,是她的"‘三成’‘五个一’工程"。  相似文献   

18.
在一个校长培训班上.一位老校长忧心忡忡地向他年轻的同行们发问:“毋庸讳言,‘三鹿事件’让整个奶业蒙羞。校长们,你们想没想过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道德教育中是不是也自觉不自觉地添加过‘三聚氰胺’?  相似文献   

19.
李烈 《人民教育》2012,(7):38-40
2012年2月,一条"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取消‘三好生’评选"的新闻在首都各大媒体热传。据了解,这是源自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李烈在1月举行的北京市人大会上"取消‘三好生’评选"的建议。身为京城百年名校的北京第二实验小学计划在2012年新学期开始,实行新的评价办法。那么,该校是真的要取消在中国延续了几十年的"三好生"评选吗?背后的缘由是什么?新的评价办法又是什么样的呢?改革是心血来潮还是深思熟虑?本刊约请李烈校长就此撰文陈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我是江苏省无锡市清扬中心小学的校长。“小朋友校长”的绰号是同学们送给我的。奇怪吧?“校长”怎么成了“小朋友”?还是让给我起绰号的同学来回答吧———“张校长上作文课,就是和我们一起做好玩的游戏!什么‘广告策划表演’啦、‘上课吃东西’啦、‘克隆动物会展’啦、‘十秒钟的观察力’啦!好玩极了!”“上课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去商店看‘橱窗’;去‘肯德基’和‘麦当劳’做调查,到公园里‘官兵捉强盗’呢!”“最最有趣的是,她‘惩罚’‘犯错误’的同学是给他们‘贴胡子’,或者‘一分钟立壁角’,这时,同学们都快乐得发疯……”“所以,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