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英国作家狄更斯带有儿童特征的创作心理在作品中的投射 ,使他小说显示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狄更斯的独特创作心理特征映射在他的著作中 ,使他小说中的人物具有童话式风格 ,从而揭示出他小说的童话模式 ,这正是其小说风格的本质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2.
查尔斯.狄更斯是英国文学史上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雾都孤儿》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以资本主义社会为背景,描写了贫苦儿童的悲惨生活,本文通过小说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描写分析,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资本主义的黑暗,同时也对狄更斯在《雾都孤儿》中批判现实主义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小学高年级课文的体裁是多种多样的,有小说、童话、寓言、故事、散文等。各种体裁的文章在表现内容上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因此,阅读各类文章的着眼点和阅读方法也应有所不同。教师要教学生根据文章的特点进行阅读。下面以短篇小说和童话为例来说明。一、小说的阅读方法小说对人物的描写刻画是细致的,常运用肖像描写、细节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等直接描写的方法,也常用间接描写的方法:小说还对人物生活的  相似文献   

4.
张洪敏 《辅导员》2013,(6):60-60
<正>小学高年级课文的体裁是多种多样的,有小说、童话、寓言、故事、散文等。各种体裁的文章在表现内容上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因此,阅读各类文章的着眼点和阅读方法也应有所不同。教师要教学生根据文章的特点进行阅读。下面以短篇小说和童话为例来说明。一、小说的阅读方法小说对人物的描写刻画是细致的,常运用肖像描写、细节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等直接描写的方法,也常用间接描写的方法:小说还对人物生活的  相似文献   

5.
《雾都孤儿》是狄更斯的代表作之一,作品中对女性角色的刻画和描述往往能展示作者对于女性性别群体的概念和印象。本文即由此出发,选取南茜和露梓作为主要代表人物,通过分析狄更斯的反犹倾向、现实主义、童话性与现实性思想,剖析狄更斯早期的妇女观。  相似文献   

6.
萨拉     
安徒生的童话我们一定读过不少,但其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除了童话以外,还著有小说、剧本、游记以及诗和自传等。《萨拉》选自安徒生的游记《瑞典纪行》(Pictures of Sweden,1851),描写了他在这个宁静小镇的所见所想,并不乏对人生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杨红樱的儿童小说,立足于儿童的认知特点和思维的特点,符合儿童的心理情感,真正体现了以"儿童为本位"的现代理念,作品中的细节描写、儿童语言、童话式叙事以及女性特有的唯美细腻的感受等独特的创作风格,是引起孩子阅读兴趣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8.
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英国出现了狄更斯、萨克雷、夏洛蒂·勃朗特和盖斯凯尔夫人等“一派出色的小说家”。马克思指出“他们以明白畅晓和令人感动的描写向世界揭示了政治的和社会的真理,比起政治家、政论家和道德家合起来所做的还多。”在这些小说家中,盖斯凯尔夫人没有狄更斯的善于铺设悬念、编故事的优势;也没有萨克雷的那种刻画人物入木三分、极尽讽刺、幽默的功力,但她也自有她的“出色”之处。她的“出色”之处就是她的创作的现实性。她的现实性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9.
狄更斯小说中的叙述者虽然各有不同,但许多作品都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儿童的视角去观察生活或表现理想.他的作品具有浓重的理想色彩,在叙述和描写中运用了大量的儿童文学表现手法,具有明朗的浪漫主义风格,这和狄更斯童年的经历分不开,也和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政治经济形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雾都孤儿》作为一本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描写的是社会的现实与险恶,这本小说如同狄更斯的其他小说,揭露社会现状,通过妙趣横生的语言以及细致的细节描写使得此书给人的印象深刻,而狄更斯也以自己极具特色的写作风格令人叹服。  相似文献   

11.
少年儿童小说、童话、儿童散文、儿童诗是儿童文学的四大主要文体。少年儿童小说关注儿童的成长,“启蒙”和“成长”是其永恒的主题。童话以幻想为主要审美手段,并满足某种愿望。儿童散文注重表现少年儿重真挚的情感,充满了生活情趣。儿童诗适合儿童倾听、吟诵和阅读。  相似文献   

12.
儿童是狄更斯许多小说中着力刻画的一类人物形象,是十九世纪英国社会底层小人物和弱势群体的代表.本文简要介绍了狄更斯的人生经历对塑造儿童形象及对其人道主义思想形成、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侧重分析其笔下的儿童形象体现出的人道主义思想的重要内涵,从而让人们对狄更斯的精神世界有更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林纾翻译介绍狄更斯小说五种并产生很大影响之后,民国时期又有一批翻译者陆续介绍了狄更斯的不少作品,深受人们喜爱。在对狄更斯及其作品的认识方面,既出现了不少译自欧美、俄苏的评论文章,也有我国学者自己的研究收获。这些著述大大促进了普通读者对狄更斯非凡生活经历、独特创作风格以及不朽文学贡献的了解和把握。同时,由于社会现实需要、文学本身要求和民族文化心理方面的诸多影响,使得狄更斯在中国新文学家(老舍除外)那里无法达到全面而深刻自觉接受的程度。尽管如此,狄更斯作品中的人道主义精神、人物描写的独特魅力等,仍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狄更斯以其经典的小说创作,将19世纪英国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推向巅峰.狄更斯以妙趣横生的幽默和讽刺、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以及浪漫的现实主义描写,被后世奉为"召唤人们回到欢笑和仁爱中来的明灯",被儿童比拟成西方世界给人们带来欢乐幸福的一种精神象征.本文旨在探讨狄更斯儿童教育观念对我国基础教育及当下和谐教育理念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5.
霍夫曼的艺术童话兼具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风格,显示出了独特的童话艺术。从其主要童话角色"艺术家"的现实性与浪漫性和复杂的童话叙述原则可以发现霍夫曼独特的童话艺术观:在充分发挥想象的基础上赋予童话生活的真实。霍夫曼选择就在我们近旁的这类艺术家作为主要形象,对他们进行精确、复调的叙述,使童话作品具有了更鲜活的生命力和现实性,凸显了文学转型期的一种过渡性和广博性。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格列佛游记》所描写的环境、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中的幻想进行分析,认为主要是由于作者写作时采用了童话艺术式中的创作方式——童话幻想,才使得一部有名的以社会批判为目的讽刺小说成了喜闻乐见的儿童名著。  相似文献   

17.
童话是儿童教学的一种重要载体。童话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增进儿童的思想性格的成长。一般故事神奇曲折,内容和表现形式浅显生动,对自然物的描写常用拟人化手法,能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童话是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创造出来的,运用了想象、幻想和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段,给儿童提供了认知世界的一种文本。正如有人提出“童话是儿童与大自然的对话,童话是儿童与自己的对话,  相似文献   

18.
"童话"主题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特征之一,在关于本时期作家狄更斯、勃朗特姐妹创作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其小说中的童话主题,包含两点现实意义,一是培养问题意识,二是揭示人生意蕴。既可丰富教学内容,也可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19世纪前期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独特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岳跃金 《考试周刊》2010,(22):24-25
本文论述了狄更斯的小说《匹克威克外传》内容的现实性和表现方式的喜剧性。狄更斯运用幽默、夸张的喜剧手法生动地描绘了19世纪英国社会的人情冷暖.使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过程中,情不自禁地笑出了辛酸的泪花。本文就其带有浪漫喜剧气息的现实主义写作手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童话"主题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特征之一,在关于本时期作家狄更斯、勃朗特姐妹创作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其小说中的童话主题,包含两点现实意义,一是培养问题意识,二是揭示人生意蕴。既可丰富教学内容,也可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19世纪前期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独特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